2022-09-07今日SH688139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09-07 12:36:11 首页 > 上交所股票

海尔生物(SH688139):

  9月6日海尔生物发生大宗交易,交易数据如下: 近三个月该股共发生19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4.18万手,折价成交18笔。该股近期无解禁股上市。 截至2022年9月6日收盘,海尔生物(688139)报收于66.48元,下跌0.84%,换手率0.49%,成交量0.9万手... 网页链接

一见财经:

  疫情常态化、经济增长复苏缓慢,但国内一些高成长性公司展现了足够的韧性。海尔生物(SH688139)

  海尔生物最近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成绩单,战略升级效果持续凸显,收获了一波股民好评,多家机构也给予“买入”评级。

  财报显示,上半年海尔生物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营业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36.63%,还原本期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和上年同期确认的联营企业Mesa的持有期收益和处置收益及股权激励费用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分别增加36.89%、41.00%。

  这两年,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很多行业增速放缓,互联网行业遭遇寒冬,房地产企业深陷债务泥潭,很多企业利润下滑,但同时,新形势带来新机会,市场仍不乏高成长公司不断出现。

  研究这类高成长公司会发现,是企业赶上了好时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给了公司更多的成长机会。此外,漂亮的业绩也与公司自身善于经营分不开,比如海尔生物,其坚定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生态战略,拓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数字场景解决方案,为公司持续成长提供了动力。

  |赶上了好时代|

  时代成就企业,好的企业也会为好的时代锦上添花。

  海尔生物是医疗器械大行业中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主要为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领域数字场景提供解决方案,这也是该公司最核心的两大业务板块。

  这个看起来有些专业,但提起该公司具体的产品,很多人可能会对海尔生物有更直观的了解。生命科学板块的业务主要有智慧实验室场景,包括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样本库、细胞实验室等7大核心场景,还有实验室生物材料的存储、处理、检测、分析、转运解决方案等。

  更具体一点讲,比如常见的低温保存箱、自动化生物样本库、液氮罐、生物安全柜、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高压灭菌器、恒温恒湿箱、程序降温仪、航空温控集装箱,都是海尔生物的产品。

  医疗创新领域数字场景业务主要包括数字医院场景,智慧公共卫生场景,智慧用血场景。在数字医院场景下,常见产品如医用冷藏箱、自动贴签机、自动分拣机以及手术室高值耗材柜等;智慧公卫场景相关的产品如疫苗冷藏冷冻箱、移动预防接种车、体检工作站等VIMS疫苗接种管理系统等;智慧用血场景相关产品如血液冷藏箱、自动化血液冷库、低温保存箱、血浆速冻库、血浆分离机等IBIMS血液信息管理系统等。

  海尔生物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已经不仅局限于提供优质全面的产品,更多的是为用户提供全场景的服务。

  产品和服务覆盖面广、附加值高,现在行业风起,业务快速增长就不稀奇了。

  在生命科学领域,据专业调查公司SDI统计,2021年全球实验室分析和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已超过690亿美元,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6年全球实验室分析和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有望增加至1020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6.9%。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生物药的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62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387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5.6%;2025年全球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5.4亿美元,中国市场将达到178.9亿元。

  目前正处在中国数字医疗大步向前的时期,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猛增。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72175亿元,2001年至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112.8%。

  整个医疗健康领域都处在数字化的关键阶段,国家正在深度运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智慧医院,建设重大疾病数据中心,加强县域远程医疗和信息化设备。

  数据显示,仅2022年上半年,国家财政部累计发布了三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预算,合计111.39亿元,用于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根据《医疗健康物联网白皮书(2020)》统计,2017年,智慧医疗场景全球市场规模达到41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0.8%,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将达到1581亿美元,我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79.7亿元。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8118亿元,同比增长15.5%,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总量为17168亿。

  此外,近两年,国家层面和地方也在力推“国产化替代”。

  以前,因为国内相关公司技术实力弱,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红利大部分都被国外公司分走,但这些年国产替代趋势明显,随着国内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成本优势,医疗行业“国产化替代”明显加快。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杭州市财政局《关于规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加快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进程,除特殊需求外,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总额要逐年下降10%以上。

  此外,山东、北京、四川、贵州等约11个省市出台了支持国产的集中采购政策,陕西、浙江等约5个省份出台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增加采购进口产品的限制条件。

  时代成就企业,海尔生物身处其中,可以说是在踩着时代的节奏在起舞。

  |两个“基本点”和一条主线|

  企业要保持快速且持续的发展,并不是搭上时代的快车就能“躺赢”,毕竟经营能力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成为高成长企业的核心因素。

  海尔生物这些年最大的战略优势就是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生态战略,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业务高度融合,开创性地推出物联网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2018年,海尔生物开启物联网生态战略转型,之后就一直大步奔跑,加速成长,用了四年时间,从低温存储细分领域突破,成长为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数字场景生态品牌。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收实现连续十个季度增长,且增速保持在30%以上。

  2022年上半年,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109.68%,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19年的14.5%增至38.43%。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板块业务实现全面增长,分别实现收入6.26亿元、6.36亿元,同比增长63.19%、21.35%。其中两大板块物联网方案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72亿元、3.16亿元,同比增长169.58%、87.10%。

  从业务布局看,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场景是海尔生物的两个“基本点”,而物联网像一条线一样,贯穿于两个核心业务,并通过打造场景方案的竞争力为两大业务赋予新的生机。

  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物联网样本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人、机、样本的三向实时交互,并结合自动化等技术,实现了样本出入库全流程的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管理。

  不要小看这个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提升样本存取管理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推动了样本管理变革。这是海尔生物的一小步,但是却是行业的一大步。

  智慧实验室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在实现物联设备互联互通后,可以同时保障人、样本、环境的实时安全,推动实验室数字化变革。同时,财报披露,公司智慧实验室方案更加完善与细分,样本前处理品类研发自动化血液工作站,实现全血样品中血液成分的自动精准识别和快速分装。

  又比如,在医疗创新领域,数字医院场景创新静配中心液体用药解决方案、手术室物资耗材管理和人员行为管理解决方案;物联网智慧血液管理方案实现了城市中心血站和各医院的互联互通,将原有的集中式供血升级到了分布式供血模式;物联网也为智慧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核酸采样、数字化公卫体检等插上了翅膀。

  对于海尔生物来说,物联网场景方案模式不仅推动了行业的升级变革,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海尔生物和用户连接起来,始终围绕用户最佳体验迭代创新,让公司从之前的“toB”公司转型为“toBtoC”的公司。

  或许,在传统的认知中,很多人对于海尔生物的印象仍然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但是仔细研究其发展战略及场景方案后会发现,它已经成为一家提供先进的场景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

  |科技底色,增长动力|

  如果说“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是驱动海尔生物快速跑起来的两个轮子,那么科研能力就是公司持续增长的动力源。

  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海尔生物身上的科技色彩本身就很重,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海尔生物在不断夯实科技实力,加高公司的壁垒。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尔生物的研发投入达到1.34亿元,同比增长44.61%。从研发人员结构看,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为708人,研发人员比例由去年的24%提升到今年的29.5%。

  研发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中属于“成本项”,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对业务的促进不亚于冲在一线的业务人员。对于科技公司,研发能力就是其最大的优势和最坚固的业绩保障,而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和支出,恰恰表明海尔生物对于公司发展原动能的清醒认知,在部分行业及公司追求“快钱”的当下,坚持高投入发展稳实力,也是海尔生物业绩保有韧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原因。

  持续的研发投入也让海尔生物收获了很多关键技术。财报显示,截止到2022年6月底,公司共拥有665项专利;累计获得国内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1项700余个型号;并取得51项软件著作权。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178件,获得授权126件,新获得软件著作权18件。研发项目先后获得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批山东省工业领域优秀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等。

  近年来,海尔生物还相继突破环境模拟技术、生物物质高速离心分离关键技术、高精准识别定位抓取技术、主动航空温控技术等其他核心技术。

  在科研上,海尔生物并不是单打独斗。依托“现场→实验室→市场”的开放式研发模式以及“共创共赢共享”的开放机制,公司采取了与国内知名院校、大型医院合作的方式。这些机构包括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公司研发效率和效益双向提升,上半年新品项目研发周期缩短10%,研发投入产出比进一步提升。

  通过构筑低温、自动化、AIOT、高级控制算法、生物技术等多个技术平台在内的研发组织体系,海尔生物产品品类不断丰富,智慧化方案持续裂变升级。自动化细胞工作站、自动化血液工作站、静配中心自动贴签机、自动分拣机等产品相继研发,数字化公卫体检、院前急救、中小医院退血等定制化方案不断涌现,航空温控产业已初步具备正式运营能力。

  掌握的相关行业技术越多,公司在行业的话语权也就越大,这些年海尔生物牵头或参与起草25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及技术规范。事实上,海尔生物重研发的基因由来已久。2013年公司“低温冰箱系列化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就打破了国外垄断,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这些枯燥的技术名词和行业标准背后,是一家公司对科研的重视和持续投入。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生物还是一家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公司,

  财报显示,海尔生物国内经销网络近200家,海外经销网络超600家。公司还与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建立了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于1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海尔生物上半年推出的全球首款-150℃物联碳氢深低温冰箱,已销至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创新疫苗集中存储方案连续交付土耳其、柬埔寨、摩洛哥、突尼斯等30多个国家。

  这些估计颠覆了很多人对海尔生物的认知,但其实并不奇怪。很长一段时间,海尔生物都是一家“深处闺中”的“to B”公司,但当海尔生物成功转型为“to B to C”公司后,它优异的成绩惊艳了所有人。

海尔生物(SH688139):

  海尔生物在9月6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第1笔成交价格为63.69元,成交8.00万股,成交金额509.52万元,买方营业部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 第2笔成交... 网页链接

证券市场红周刊:

  日前,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下达2022年度市级标准化创新和试点示范项目计划的通知》,确定29个标准化创新研究项目、74个试点项目、12个示范项目作为2022年度市级标准化创新和试点示范项目计划。海尔生物医疗“面向生物安全的医用装备标准化研究”项目,对于促进医用装备生产企业建设产品及方案全生命周期的流程体系和标准管理机制,推动中国生物安全医用装备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助力“青岛标准”建设、“山东标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成功入围青岛标准化创新研究项目。

“内外兼修”加速标准化创新,促进生物安全产业发展

  生物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大国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生物安全法》要求,“加强不同领域生物安全标准的协调和衔接,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标准体系”。生物安全领域医用装备涉及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的防范和应对、生物技术的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保障等,因此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提升产业标准水平至关重要。作为科创企业,面对国家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战略需要,海尔生物医疗一直致力于通过攻坚生物安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国家生物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2006年,海尔生物医疗突破低温制冷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国产替代,并荣获行业惟一国家科技进步奖。接着,聚焦空间医学探索前沿,海尔生物医疗自主研发出航天冰箱,跟随神舟飞船“八入太空”,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标配”。同时,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海尔生物医疗先后突破绿色节能的碳氢制冷技术、零碳的太阳能直接驱动制冷技术、更高效低碳的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技术等,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升级。此外,针对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可控战略要求,海尔生物医疗相继攻克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技术、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技术等,持续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

  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落地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库

  基于自身在生物安全医用装备领域的探索实践,海尔生物医疗启动“面向生物安全的医用装备标准化研究”项目,围绕生物安全产业标准化建设“内外兼修”。该项目将通过对适用于产品及方案全生命周期的标准管理机制,涵盖技术规范、产品安全、产品性能、研发设计等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以及技术成果标准化转化机制等全方位的研究,对内制定严于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加强企业标准化建设;对外践行国家标准化建设企业责任,加快生物安全医用装备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升中国生物安全医用装备制造业标准水平。随着项目有序推进,海尔生物医疗未来将以标准引领,促进生物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先行探索,截至2022年6月底,海尔生物医疗已担任SAC/TC338、SAC/TC338/SC1、SAC/TC559、SAC/TC221、SAC/TC119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单位,并牵头或参与起草25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及技术规范。

打造生物安全创新高地,构筑生命健康安全保障

  当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已成为科技发展新方向。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安全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增进民生福祉重要且迫切。作为科创企业,海尔生物医疗聚焦人的安全、样本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等生物安全细分领域,在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数字场景方案,构建起产业创新高地,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构筑保护屏障。

  围绕“人的安全”,海尔生物医疗研发出高性能生物安全柜系列产品及实验室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提高危险生物因子的防范能力的同时,实现了从单个设备到实验室整体系统的协同防控升级;并创新研发的核酸采样舱等生物安全防护装备,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聚焦样本安全,海尔生物医疗突破深低温复叠制冷技术、自动化生物样本库、航空温控、航天冷链等生命科学领域“卡脖子”难题,实现了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为各种珍贵生物样本的高质量保藏和开发利用提供安全高效的技术保障。

  针对血液安全,海尔生物医疗加快从献血者“血管”到用血者“血管”的全产业链布局,运用物联网等数字手段,构建起从血液采集、制备、存储、运输到应用等覆盖血站、浆站、医院全场景生态,为百姓安全用血筑牢根基。立足疫苗接种安全,海尔生物医疗则为疾控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定制覆盖疫苗从研发、运输、存储到接种全链条、全场景的数智疫苗全场景方案,确保人不错、苗不错,全流程信息可追溯,保障疫苗接种安全。

  海尔生物医疗“端→网→云”城市级数字血液安全监控管理平台

  始终践行科技为民使命担当,海尔生物医疗多项生物安全创新成果获得官方认可。其中,“面向智慧医疗的疫苗与血液大数据管理平台”入选国家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云眼’智慧实验室解决方案”获评国家“2021年智慧安全解决方案优秀案例”;《面向生物安全的高可靠智能支撑装备创制及产业化》项目获颁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面向生物安全的智慧服务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等。

  下一步,海尔生物医疗将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青市监规〔2020〕1号)等政策要求,进一步细化“面向生物安全的医用装备标准化研究”工作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加快研制产出生物安全领域各级各类标准,并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不代表红周刊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医疗器械ETF:

  三友医疗(SH688085)乐普医疗(SZ300003)天智航-U(SH688277)

  来源:赛柏蓝器械

  耗材带量采购、医疗设备招采过程中,政策端的扶持使进口替代升温。不过,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良方,仍需在企业内部寻找。

耗材集采,优先国产

  9月1日,国家医保局公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427号建议的答复》,其中谈到,耗材带量采购“支持同等质量但成本较低的国内优质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答复》指出,目前共开展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34种药品,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3%。同时,开展国家组织冠脉支架和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冠脉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截至目前,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节约费用约3000亿元。

  国家组织医药集中带量采购,主要通过三方面挤出价格水分:

  一是通过带量采购“确保使用”,中选企业获得采购量承诺,不必再为药品进医院而公关,营销费用大幅度节约;二是“确保回款”显著缩短医疗机构结算药品货款的周期,减轻了中选企业资金成本;三是中选产品的市场销量迅速扩张,通过规模效应使得生产成本得到分摊,平均成本更低。

  通过以上机制,集中带量采购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打开降价空间,也切断了医药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灰色利益链,构建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的直销模式。

  在国产医疗器械支持力度方面,国家医保局回应:带量采购坚持公开透明的市场机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客观上支持同等质量但成本较低的国内优质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答复》还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覆盖范围,进一步挤出药耗虚高的价格水分,合理设置采购规则,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为国内优质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从目前已开展的两批国采中选结果来看,冠脉支架集采8个中选企业中有6个内资企业,人工关节集采44个中选企业中有30个内资企业,集采后国内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集采前有所提高。

国产医疗设备,中标率提升

  耗材带量采购火热,大型医疗设备集中招采也更进一步。

  9月1日,国家医保局转发一则地方医保要闻。据安徽省医保局最新消息,截至8月30日,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2021年度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已完成6大类9个项目39台产品开标评标工作,总采购金额约3.9亿元。

  大型医用设备集中招标采购一直是医药招采改革深水区。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对医疗费用影响大。

  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中心主任李育介绍,因涉及金额高,其招标采购历来是廉政建设的敏感地带。此外,部分医院在购买医疗设备时存在攀比心理,造成高配低能、变相浪费。一听说竞争对手新引进了某种高级设备,就盲目跟风购买,以此来标榜自己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2020年以来,安徽省医保局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开展全省公立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2020年度,安徽省设备采购总金额5.3亿元,与医院预算采购价相比,节约近2.6亿元。2021年度,安徽省设备采购总金额约3.9亿元,预计节约医疗机构设备采购资金约1.9亿元,节资率33%。

  目前,安徽省采取“三分一合”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即“产品分层、医院分级、项目分包、价采合一”。大型设备采购由流通企业投标改为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生产企业可以通过集中交易获得规模化订单,由“零售”转向“批发”。

  长期以来,大型医疗设备尤其是高端设备,为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主导。不过,情况正在改变。

  去年9月,安徽省指出,该省2020年以来已完成的62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采购中,国产设备占比40.3%,国产设备中标比例较往年呈上升趋势。但国产品牌的设备还并不多,占比12.9%。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国产品牌设备的中标比例提升。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中心主要负责人透露,今年国产品牌设备中标数量大幅攀升,截至目前,国产品牌设备总中标数量达19台,在已经完成开标评标的设备中占比48.7%。

国产替代的钥匙,在哪?

  政策端,国产医疗器械扶持力度不弱。各地纷纷出台更加明确的支持国产措施。

  今年4月,安徽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将加强进口产品采购审核管理、从严审核进口产品采购事项。

  杭州市财政局明确提出进口产品采购总额下降目标:除满足特殊需求外,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总额自2021年起三年内,年均下降10%以上。

  福州市卫健委将进口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比率列入市属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使用管理的通知》,全面规范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或进口医用耗材使用管理。

  整体来看,国产替代的势头正盛。

截至2021年底,国内可分类的1083项二级品类中,国产化率为0%的二级产品类别共52项,国产化率为0-40%的二级产品类别共88项,国产化率为40-70%的二级产品类别共215项,国产化率70%以上的二级产品类别共728项。

  据众成数科数据,

  2019-2021年期间,骨科手术器械、临床检验器械等22个大类在进口替代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骨科手术器械领域为例,91项二级产品类别国产化率突破50%,5年内产品数量增加共计5711件,产品增幅达85.75%。表现突出的领域还有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临床检验器械、医用成像器械、无源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等。

  不过,医疗器械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尚待解决。

  以影像设备为例,核心零部件仍大多依赖进口。联影招股书显示,公司生产CT产品用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生产XR产品用的叉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和平板探测器,以及生产RT产品用的磁控管等核心部件均以外购为主。

  高端领域仍未实现突破。例如,国内企业生产的超导型MR以1.5T为主,3.0T及以上的高端领域进口品牌市占率超80%。今年6月,西门子7T磁共振系统MAGNETOM Terra正式获批。产品更新换代过程中,国内企业仍在追赶。

对核心技术拥有我国发明专利,产品主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属于国内首创,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和临床急需等创新高端医疗器械给予绿色通道。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先后出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

  已批准“脑起搏器”、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人工角膜等国产创新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申请。据国家药监局消息,近期,联影5.0T磁共振成像系统、康多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胜杰康一次性使用冷冻消融球囊导管、启明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系统等国产创新产品获批。

  医疗器械ETF(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一只医疗器械行业ETF。该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覆盖医疗设备、医美、IVD、医疗耗材等四大板块,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十大权重分别为迈瑞医疗、爱美客、万泰生物、乐普医疗、健帆生物、欧普康视、九安医疗、金域医学、达安基因、奕瑞科技等龙头股,合计占比将近5成。

双创成份占比超7成。

  标的指数成分股中包含52只科创板+创业板股票,合计占比高达71.57%。板块投资门槛高,且高价股较多。相较而言,医疗器械ETF开通证券账户即可进行高效交易,一手仅需70元出头,免缴印花税,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医疗新基建大势所趋。

  医疗新基建是国家医疗系统建设的大趋势,尤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国内医疗短板显现(医疗资源紧张)背景下更受重视。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顺应医疗新基建浪潮,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提供发展机遇,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

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随着板块风险持续释放,估值修复行情或可期。截至9月1日,标的指数最新PE估值仅19.25倍,处历史0.43%百分位,低于同类医药医疗类指数,板块布局性价比凸显。

场内场外双覆盖。

  医疗器械种类繁杂且研究门槛较高,个股波动大,个人投资者研究难度较高,借道指数基金更省心,还可分散个股投资风险。场内用户可通过医疗器械ETF(159883),场外用户可通过联接基金(A份额013415,C份额013416)进行申购、定投。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医疗器械ETF及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属于中高风险(R4)产品,风险等级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特有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申购赎回清单标识设置风险、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存托凭证投资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救命:

  你们为什么涨,海尔生物跌成狗,你们怎么能涨的啊,都是杀猪盘凭啥你们涨

救命:

  海尔生物(SH688139)杀猪盘都不敢这么杀啊,杀猪盘不如的动心

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海尔生物(SH688139)缺口补了就要走,不补就等等,想跑的太多了

救命:

  海尔生物(SH688139)我的天呐赶快跌停吧,看你那个急不可待窜稀的样,恶心

救命:

  海尔生物(SH688139)今天是怎么回事啊!!!!是没有人知道你也是医疗吗啊??????

FFFF要吃饭:

  同益中(SH688722)海尔生物(SH688139)争光股份(SZ301092) 股东人数 减少 + 社保入住 + 低位 + 化工或医疗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