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今日SH603040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09-01 12:43:52 首页 > 上交所股票

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燃料电池产业化也在提速。

  “氢能产业是这几年刚发展起来的,当前各个企业都在做。”8月27日上午,在“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挂牌仪式上,该中心运营主体山东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公司”)董事长孙少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挂牌仪式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相关券商在研报中称,2022年将是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爆发元年,十四五期间各地出台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的技术迭代速度,以及商用车市场的销量都进入加速车道。

  不过,虽然前景被广泛看好,如何降低燃料电池成本,也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燃料电池进入窗口期,2022年将是氢能爆发元年

  从产业来看,氢能产业链涵盖氢能端及燃料电池端。在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示范演示的全方位格局,布局了完整的氢能产业链。

  第三方企业资料查询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氢能相关企业2675家。其中,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氢能相关企业276家,2021年新增680家,2020年新增499家,2019年新增467家。

  “从技术特性上来讲,氢燃料电池车更适合向重卡方向优先突破。”此前,一位车企技术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氢燃料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密度高,在载重和续航方面很有优势,因而更适用于高载重的重卡上。

  目前,仅就国内而言,氢能重卡在新能源重卡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氢能重卡销量为779辆,同比增长42倍,占新能源重卡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0.7%上升至2021年的7.46%。

  就在前一日(8月26日),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透露,截至2022年6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已经达到一万辆,未来两三年还会在政策激励下继续增长,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这个窗口期的来临,自然少不了顶层设计的搭建。今年3月,我国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其中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随着顶层设计的加码,各地氢能产业专项政策和计划也快速跟进。比如,山东省提出,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万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到示范期末实现推广1万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目标、年供氢能力超过10万吨、建成加氢站超200座。

  中泰证券认为,2022年将是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爆发元年,十四五期间各地的政策出台和产业的本土专利研发速度,以及商用车市场的销量都进入加速车道。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比例为19%,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 成本问题亟须解决,多方合力正在形成

  虽然前景被一致看好,但在氢燃料电池的推广中,技术、成本等问题的解决也刻不容缓。

  《中国能源报》的相关报道援引业内人士的观点称:“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苗头已显,其对拉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可能更具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乘用车相对来说开发周期更长、投入更大,产业链及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完善尤为关键。”

  在顶层技术设计层面,2021年4月16日,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在济南正式揭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进入了试运营阶段。在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和各地市的全力支持下,成立企业作为运营主体,实施独立法人运营。

  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营,在多方力量的协同攻关下,依托科技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该中心成功开发了15~200kW系列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形成了“黄河”雪蜡车、氢能热电联供、高速加氢站、氢能港口建设、氢燃料电池客运船等一系列转化成果。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在氢能领域的布局提到要开展氢燃料电池研发及示范应用。

  山东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少军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彭斐 摄

  作为“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运营主体负责人,孙少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公共平台,把社会相关资源聚集在一起,有利于在研发、产业化等方面,为整个行业进行服务。

  随着技术层面的推动,燃料电池的成本问题,也成为产业亟须迈过的另一道门槛。

  天风证券表示,当前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成本主要由燃料电池电堆成本、氢气成本构成,这导致燃料电池乘用车与燃油车、纯电动车在成本上仍有差距。

  “氢燃料电池本身成本也很高,这让氢燃料电池的推广有一些迟缓影响。”但在孙少军看来,随着这些年国家、地方政府层面开始重视,成本的解决已经提上日程。

  “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他们都在投资氢产业,从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等环节,这对下一步降低氢能成本,同时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孙少军表示,如果成本降下来了,氢燃料电池的前景会非常广阔。

  每日经济新闻

简单-逻辑:

  新坐标(SH603040) 这个研发布局还是很超前

  查看图片

博闻财经:

  文/刘晓博

  2022年,是中国经济逆水行舟的一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7月28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

  8月16日,“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在深圳举行,会议要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6个经济大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要继续在改革上勇于探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如此重要的会议选在深圳举行,显示了中央对深圳的重视和认可。

  “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

  那么,在中国经济“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在“稳增长”的重要节点上,深圳处在什么位置?

  今年以来新公布的6个排行榜,透露了深圳的“新坐标”。

一、上半年深圳经济增量列主要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

  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016.91亿元,同比增长3.0%。

  3%的增速,看起来不算很快,但这个速度不仅超过了广东省平均增速(2.0%),也超过了全国的增速(2.5%),在四大一线城市里位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上半年GDP增量达到了692.4亿元,在内地主要城市中增量第一。

  深圳上半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0773.45亿元,同比增长10.4%,继续保持“中国工业第一市”的地位。

  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智能手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174.0%、164.0%、67.0%、28.8%。

二、出口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到2021年末,深圳的出口已经连续29年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上半年,深圳继续保持“出口第一”的头衔,有望在2022年结束的时候拿下“出口第一30连冠”。

深圳以9142.5亿元的出口名列第一,同比增速达到了7.1%。

  上图是今年上半年出口15强城市的排名,

  深圳进出口总额则达到了1.62万亿元,深圳上半年的贸易顺差达到了2100多亿元,也位居全国前列。

在深圳上半年出口额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达到了4518.6亿元,占比49.4%。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对美国贸易增长了24.4%,对欧盟贸易增长了24.3%。

  深圳对外贸易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今年一季度,深圳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全市一季度出口额同比下降了2.6%。通过二季度的努力,不仅补回了一季度的损失,还实现了7.1%的增长。

  深圳利用外资也不断增长 ,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约5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

第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第三,增量第二。

  中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深圳也不例外。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当前国家最鼓励的,是“专精特新”企业,它们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大多属于先进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行业标准制定能力,是明日之星。

  国家之所以要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在深交所创业板搞注册制改革,就是为了服务好各个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工信部一共认定了4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第四期正在公示中。下面是各城市认定(含第四期公示)的企业的数量排行。

深圳则位居第三,拥有445家企业。

  北京名列第一,拥有59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名列第二,拥有507家。

其中,深圳第四期新增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了276家,位居全国第二。

  深圳的“专精特新”企业高度集中在南山区和宝安区,这两个区分别拥有139家和134家。如果南山区、宝安区单独参加城市排名,都可以进入前15,超过了不少省会城市。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是一个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深圳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值得关注。

四、世界500强总部企业数量,全国第三、全球第八。

  如果说“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是中小企业指标;那么世界500强企业的多少,则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大企业指标。

  2022年8月3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2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无论上榜公司数量还是上榜企业总营收,都超过了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深圳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从8家跃升到了10家,数量位居中国城市第三,全球城市第八。

  在深圳新晋世界500强企业里,一家是新能源车巨头比亚迪,一家是物流行业巨头顺丰。中国电子则是去年年底把总部从北京迁入深圳的央企。

  在大湾区,深圳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

展望未来,深圳还拥有类似平安银行、中集集团、招商蛇口、神州数码、中兴通讯等一大批全球500强的后备军。

第五、世界最大新能源车商,在深圳诞生。

  当今全球制造业的最大风口,毫无疑问是新能源车。

  能源、操作系统、信息系统的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汽车,也将极大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这是中国最好的“弯道超车”机会。

  在各类资本纷纷涌入新能源车,希望分一杯羹的时候,深圳的比亚迪厚积薄发,经过连续的超高速增长,在今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商。

比亚迪以640748辆的业绩,超过了特斯拉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5.4%。

  上图是第三方机构CleanTechnica公布的2022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比亚迪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跟多年来深耕新能源车领域,技术不断成熟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旗下的宋、秦、汉、唐、海豚等车型全面热销。

深圳7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总汽车销量比重,达到了45.9%,在销量前20名城市里位居第一。

  另外,根据公众号“乘用车销量查询”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深圳新能源车总销量近10.6万辆,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这说明,深圳不仅孕育了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商,深圳居民也身体力行率先购买新能源车,显示了较强的环保意识。

  另据统计,在今年新车销量最多的15个内地城市里,深圳是唯一增长超过1%的。深圳1到7月新车销量增长了2.83%,达到了24.37万辆。

第六、深圳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2年不仅是深圳经济“结束调整、再次提速”的一年,也是高等教育实现重要突破的一年。

  之前,深圳不仅没有211、985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上也是空白。

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发布,南方科技大学成为深圳第一家“双一流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建校至今,才不过12年时间,能创造这样的成绩堪称高等教育的“深圳速度”。

  深圳高校在国际主要排名中的位次也不断攀升。比如在今年的软科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位列全国35名,港中大位居合作办学类第一、总排名62位,深圳大学位居68位。

  在广东排名最靠前的6个高校中,深圳占了一半。这意味着,深圳高等教育补短板取得了重要进展。

  与此同时,深圳基础教育也在迅速补短板,今年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78所,建成坪山、光明、龙岗高中园,加快深汕高中园建设,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

  自2020年实施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以来,深圳近三年累计新开办公办普高30所,公办普高录取率从2019年的44.5%提升到2022年的53%。

  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也在今年8月达到了30个,实现了5年翻倍!

总之,最近几年深圳正在经历“双重转型”:

在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功能上,从“特区”、“超级工业区”向功能完备的一线城市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补短板。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正从“深圳制造”向“深圳智造”(或者“深圳创造”)转型升级。深圳抓住了5G、新能源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多个风口,千亿市值、甚至万亿市值的“头部企业”越来越多。

  伴随着“双重转型”,深圳出现了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从六普到七普的10年间,深圳新增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达到了323万人,位居全国第二。最近两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看懂了这些,你就会明白:

在当今中国经济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中,深圳仍是最重要的前锋之一。这个年轻的城市有韧性、有拼劲、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欲望,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刘晓博说财经:

  原创 刘晓博

  2022年,是中国经济逆水行舟的一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7月28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

  8月16日,“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在深圳举行,会议要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6个经济大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要继续在改革上勇于探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如此重要的会议选在深圳举行,显示了中央对深圳的重视和认可。

  “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

  那么,在中国经济“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在“稳增长”的重要节点上,深圳处在什么位置?

  今年以来新公布的6个排行榜,透露了深圳的“新坐标”。

一、上半年深圳经济增量列主要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

  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016.91亿元,同比增长3.0%。

  3%的增速,看起来不算很快,但这个速度不仅超过了广东省平均增速(2.0%),也超过了全国的增速(2.5%),在四大一线城市里位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上半年GDP增量达到了692.4亿元,在内地主要城市中增量第一。

  深圳上半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0773.45亿元,同比增长10.4%,继续保持“中国工业第一市”的地位。

  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智能手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174.0%、164.0%、67.0%、28.8%。

二、出口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到2021年末,深圳的出口已经连续29年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上半年,深圳继续保持“出口第一”的头衔,有望在2022年结束的时候拿下“出口第一30连冠”。

深圳以9142.5亿元的出口名列第一,同比增速达到了7.1%。

  上图是今年上半年出口15强城市的排名,

  深圳进出口总额则达到了1.62万亿元,深圳上半年的贸易顺差达到了2100多亿元,也位居全国前列。

在深圳上半年出口额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达到了4518.6亿元,占比49.4%。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对美国贸易增长了24.4%,对欧盟贸易增长了24.3%。

  深圳对外贸易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今年一季度,深圳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全市一季度出口额同比下降了2.6%。通过二季度的努力,不仅补回了一季度的损失,还实现了7.1%的增长。

  深圳利用外资也不断增长 ,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约5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

第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第三,增量第二。

  中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深圳也不例外。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当前国家最鼓励的,是“专精特新”企业,它们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大多属于先进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行业标准制定能力,是明日之星。

  国家之所以要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在深交所创业板搞注册制改革,就是为了服务好各个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工信部一共认定了4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第四期正在公示中。下面是各城市认定(含第四期公示)的企业的数量排行。

深圳则位居第三,拥有445家企业。

  北京名列第一,拥有59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名列第二,拥有507家。

其中,深圳第四期新增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了276家,位居全国第二。

  深圳的“专精特新”企业高度集中在南山区和宝安区,这两个区分别拥有139家和134家。如果南山区、宝安区单独参加城市排名,都可以进入前15,超过了不少省会城市。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是一个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深圳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值得关注。

四、世界500强总部企业数量,全国第三、全球第八。

  如果说“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是中小企业指标;那么世界500强企业的多少,则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大企业指标。

  2022年8月3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2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无论上榜公司数量还是上榜企业总营收,都超过了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深圳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从8家跃升到了10家,数量位居中国城市第三,全球城市第八。

  在深圳新晋世界500强企业里,一家是新能源车巨头比亚迪,一家是物流行业巨头顺丰。中国电子则是去年年底把总部从北京迁入深圳的央企。

  在大湾区,深圳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

展望未来,深圳还拥有类似平安银行、中集集团、招商蛇口、、神州数码、中兴通讯等一大批全球500强的后备军。

第五、世界最大新能源车商,在深圳诞生。

  当今全球制造业的最大风口,毫无疑问是新能源车。

  能源、操作系统、信息系统的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汽车,也将极大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这是中国最好的“弯道超车”机会。

  在各类资本纷纷涌入新能源车,希望分一杯羹的时候,深圳的比亚迪厚积薄发,经过连续的超高速增长,在今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商。

比亚迪以640748辆的业绩,超过了特斯拉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5.4%。

  上图是第三方机构CleanTechnica公布的2022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比亚迪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跟多年来深耕新能源车领域,技术不断成熟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旗下的宋、秦、汉、唐、海豚等车型全面热销。

深圳7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总汽车销量比重,达到了45.9%,在销量前20名城市里位居第一。

  另外,根据公众号“乘用车销量查询”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深圳新能源车总销量近10.6万辆,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这说明,深圳不仅孕育了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商,深圳居民也身体力行率先购买新能源车,显示了较强的环保意识。

  另据统计,在今年新车销量最多的15个内地城市里,深圳是唯一增长超过1%的。深圳1到7月新车销量增长了2.83%,达到了24.37万辆。

第六、深圳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2年不仅是深圳经济“结束调整、再次提速”的一年,也是高等教育实现重要突破的一年。

  之前,深圳不仅没有211、985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上也是空白。

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发布,南方科技大学成为深圳第一家“双一流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建校至今,才不过12年时间,能创造这样的成绩堪称高等教育的“深圳速度”。

  深圳高校在国际主要排名中的位次也不断攀升。比如在今年的软科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位列全国35名,港中大位居合作办学类第一、总排名62位,深圳大学位居68位。

  在广东排名最靠前的6个高校中,深圳占了一半。这意味着,深圳高等教育补短板取得了重要进展。

  与此同时,深圳基础教育也在迅速补短板,今年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78所,建成坪山、光明、龙岗高中园,加快深汕高中园建设,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

  自2020年实施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以来,深圳近三年累计新开办公办普高30所,公办普高录取率从2019年的44.5%提升到2022年的53%。

  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也在今年8月达到了30个,实现了5年翻倍!

总之,最近几年深圳正在经历“双重转型”:

在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功能上,从“特区”、“超级工业区”向功能完备的一线城市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补短板。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正从“深圳制造”向“深圳智造”(或者“深圳创造”)转型升级。深圳抓住了5G、新能源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多个风口,千亿市值、甚至万亿市值的“头部企业”越来越多。

  伴随着“双重转型”,深圳出现了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从六普到七普的10年间,深圳新增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达到了323万人,位居全国第二。最近两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看懂了这些,你就会明白:

在当今中国经济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中,深圳仍是最重要的前锋之一。这个年轻的城市有韧性、有拼劲、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欲望,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冷门股少年:

就是在向往阳光的时候,首先要思考深渊有多深。

  #雪球星计划#刚好周末,首先看新坐标的半年报,然后下半部分是我上上周粗略浏览了1000多家非港股通标的的感想,不得不说一开始就生在A股学习算是一种幸运。用一句话概括港股,

  首先看行业数据,2022 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量 827.85 万台,国内商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 量 116.60 万台,同比分别下降 7.10%和 47.30%。

乘用车营收

  那么我们从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开来对比行业,从2022年半年报看,新坐标在1.53亿,2021年上半年新坐标乘用车营收在1.59亿,新坐标同比下滑3.7%,优于行业增速,,而且还有比较重要的

还是体现出了一定的更新换代逻辑。

  2022年上半年,新坐标商用车营收在2965万,2021上半年为3783万,同比下滑21.62%,相对于行业的47.30来说,

主要看环比变化,2022年单二季度营收1.0423亿,2022年一季度报0.9717亿,环比增长7.3%,营收端是边际改善的,主要是成本端,2022二季度营业成本0.4714,2022一季度报0.3802亿,环比增长23.98%,毛利润环比下滑3.5%,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为营业成本的增速较快

  回到新坐标个体的数据,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141.33 万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 5.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554.32 万元,同比下降 14.73%。同比的意义不大,,可能是原材料和折旧费用,大概率是原材料,

021年上半年境外营收5762万,2021年报下半年境外营收8194万,2022上半年5528万,可以看到其实海外已经在去年下半年展现出了增量,但是2022上半年和去年差不多持平,还是受到了疫情物流的扰动

  然后我们看一下海外的情况,2。

今年上半年估计也在验证批量的新客户,目前主要还是疫情影响,我估计今年预期盈亏平衡能达到,或者进展快能释放25-30%的产能。

  看湖州新坐标,湖州新坐标上半年营收1245万,对外销售364.24万,去年四季度营收2077万,对外销售1000多万,一般新客户需要6个月的验证时间,目前主要是为人本供货,去年一季度试生产,下半年先和人本供货,

  从存货看,存货的量增加比较大,库存商品从5400多万,增加到了8800多万,封的时候发不出去,给三四季度的业绩提供了保障。

  再看一些新品,底盘系统精密零部件已量产运用于比亚迪多个车型;变速器精密零部件在稳定供货长安福特之后又取得重庆青山新项目定点,这两个产品是新旧能源车通用,单车价值较小。

一个是空心电机轴

  新能源的产品,,相较于传统电机轴有轻量化、低成本的显著 优势。并拓展精密部件在汽车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及热管理集成模块领域中的运用,更好地适应新 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如图所示,根据精锻科技的问答,这个行业的高端部分被外资掌握,,我也不清楚传统的电机轴是不是实心的,如果在形态和价格上都能形成替代,那开拓客户还是有希望。CO2热管理集成的话这个行业发展其实还早,现在做不晚,因为渗透期基本还没开始,,目前只有大众ID系列有配备CO2形式的。

大股东又发新的减持计划,说明对上次减持的价格不太满意,这个减持计划的时间节点对于短期股价可能有影响,但是对于大股东来说抛出来是一个合适的点,因为很明显,三季度业务转好,二季度,和去年三季度利润和营收基数都比较低,三季度业绩会比较好看。

做短线的跟着大股东起舞就行了,中期跟着业绩,长期看业务结构变化。三季度前如有低点我会DO。

  港股见闻录

另一部分也是因为本身只是局部经济发达,大部分的企业已无法持续经营

  接下来聊聊有关港股的见闻,上次把港股通的全部跳过,去掉了公用事业等公司,看看港股本地的公司情况如何,去掉这些公司后,剩下大概1700多家公司,初步浏览了一下经营情况等,基本上都是处于亏损状态,也就是说金融类和港股通类公司被剔除后,剩下各行各业的公司大部分处于非常惨的状态,同时我们从数字估值指标看都是零点几PB,本质上港股一部分是流动性不足,,根本没有资金愿意定价,,同时也明白投资没有这么简单,

  我还在其中看到过一个家居公司, PE1.61,0.3PB,股息率14%,现金30多亿, 负债1.21亿,市值17.49亿,业绩增速60%多,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但是问题就在他的财务和运营指标有些和同行异常,所以市场直接就定价为造假股,那么假设上市的时候8PE买入,觉得低估,资金也充沛,增速又快,现在连纠错的机会都没有。

港股对于成长性的判别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过去的业绩增速没有波折向上,那么只会给个位数的数字估值,第二种是未来成长空间可以用现有数据明显算到头看不到空间的,也是个位数PE

  1000多家企业找出来几家已经算出类拔萃的案例企业,虽然在盈利能力上有优势,但是成长性早已不足,业务规模也很小,但是港股市场依然给了相对来说“慷慨”的定价,这里有所区分,,。 投资港股更要注重长期现金流和无法证伪的成长性,还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不然很容易陷入估值幻觉。然后我们看这几类生意。

  1.第一家公司是做回转支承的,符合日本工业标准,而且下游客户对于这类部件的品质要求非常高,公司长期专注这个小市场,40%多的毛利率和26%的净利率,5个亿的市值,给了12PE的评价,公司计划拓展其他新品类,所以得到了相对较高的估值。

这样看来高股息策略还是要关注,自由现金流 永续,估值低,利润不大幅度下滑。展开讲讲这家公司的故事有些特别,因为我在年报里看到了下图这么一行字。

  2.第二家是谭木匠,这家公司5左右的PE,0.95PB,营收和利润基本10年没有增长了,但是每年的现金流非常稳定,分红慷慨,资本支出非常少,60多毛利率 30多净利率。 分红50%多,利润稳定,股息率9%左右,

  董事长姓谭,所以开店谭木匠,谭总小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右手,成为残疾人之后,他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奋斗,成为了一位民办教师大家嘲讽他说:“如果我是残疾人,如果我缺手缺脚的话,那还不如死了算了,谭木匠曾经烧掉了15万把不合格的木梳。15万把是什么概念呢?是当年产量的1/2,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这样的一把火其实是把当年的利润,甚至包括谭总前期创业积累下来的一些资金全部都烧光了,但是他一点都不后悔,因为他说质量重于一切,如果他舍不得烧掉这15万把木梳,舍不得这30万块钱,他就不是真心地想要去创品牌。“只有把质量放在首位,谭木匠才会有希望”

  这家靠卖梳子年入3亿的港股上市公司有近一半的员工是残疾人。谭木匠:慢,保守,没野心,但活了24年!还养活了三百残疾人”, 就是想要把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最普通的东西,把它作成一个艺术品。

“梳子是一个从青丝到白发的诺言”

  虽然我不会去买价值股,但是还是能看到

  3.有一家公司做了20年的香薰蜡烛,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生意,而且很难做出差异化,利润基本上6年没有增长,所以也是个位数的估值,

看完三个小生意,我们来看两个大生意…

创科实业创造出无线的模式,但是没有人看好

  4.第一家大生意,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创科实业,这是一家业务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电动工具公司,但是13年却涨了100倍,制造业公司和腾讯比肩。连续12年的业绩稳定持续增长,实属难得。一方面与行业空间大密不可分,但是更重要的是创科实业的创新精神,创科实业从80年代创建,刚开始做代工,后来自主品牌,一直聚焦于电动工具,10几年前当时的电动工具都是带电线的,,也正是这一创造奠定了后续增长的基础,,后来几乎每年创科实业都会有各式各样的新产品,至今有25个品类,170种产品,再全球化,目前已经是全球老二,12%的份额,

  从下面官网的截图可以看出,制造业如何讲研发与运营关联,如何分析流程,生产线等等,降低成本,同时以连续不断的创新创造成长极,同时又具备类似差异化的属性的公司,是非常优秀的,日本的基恩士也是类似,每年70%的产品都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

  5.港股还有化妆品公司,没想到法国欧舒丹是在港股上市,市场给的估值也比较慷慨,英文名LOCCITANE,估值17倍左右,目前淘宝粉丝700-800万,主打天然植物,2020年在大陆也崛起比较快,40年的品牌积累,加上植物的定位迅速打开市场。

港股几乎是没有风格的一个市场,比较适合用实业思维去做投资

  总体来看,,未来A股会有类似创科实业的公司吗?我相信一定会的,我们要做的是在他开发无线电动工具的时候少一点嘲笑和讥讽,多一点信任和支撑。

  至于A股,避险博弈选择未来几年有向上边际驱动力且市场未了解真相的非主流机会,长期关注创新型制造业,等待医药半导体下行底部,新材料化工长期机会,后续会在这里找机会,不过负面因素还未完全展现充分。

最后送大家一碗李录的鸡汤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前天还写了海螺水泥的中报解析,有兴趣的可以评论。

转发点赞评论都是一种支持,关注是一种缘分

  新坐标(SH603040)海螺水泥(SH600585)腾讯控股(00700)#2022年中投资炼金季#@今日话题

虫非虫fyj:

  新坐标(SH603040)今年汽车销量负增长,汽车配件企业今年半年报几乎全军覆没了,一批老上市头部汽配公司,营收或利润几乎没一家半年报业绩亮眼的;少数次新汽配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利润双增,这里不谈这少数公司的财务真实性,单从负债率丶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方面讲,少数几家营收利润双增公司也沒多少投资价值了,可能和新能源汽车风口炒做有关,现在一批接盘大侠可能未来若干年躺平解套套。

  简单疏理对比汽配行业公司,新坐标从营收/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负债率/市盈率等多方面对比衡量,坐标还算行业挺优秀的!

  赛轮和华域我都在前几年最低区域买过,赚点小钱就放飞了,这次我想在新坐标这多坚持坚持(备他一箱伟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新坐标(SH 603040,收盘价:17.99元)8月26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01亿元,同比减少5.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554万元,同比减少14.73%;基本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减少14.04%。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股本。

  2021年1至12月份,新坐标的营业收入构成为:乘用车占比74.68%,商用车占比15.08%,摩托车占比5.03%,其他占比4.26%。

  新坐标的总经理、董事长均是徐纳,男,53岁,学历背景为硕士。

  截至发稿,新坐标市值为24亿元。

  道达号(daoda1997)“个股趋势”提醒:1. 近30日内无机构对新坐标进行调研。更多个股趋势信息,请搜索微信公众号“道达号”,回复“查询”,领取免费查询权限!

  每经头条(nbdtoutiao)——山城骑士战山火!民间志愿者搭起2公里物资接力传送带

  (记者 蔡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SH 603040,收盘价:17.99元)8月26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01亿元,同比减少5.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554万元,同比减少14.73%;基本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减少14.04%。公司不进行利润分...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603040)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气门组精密零部件、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以及其...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智通财经APP讯,新坐标(603040.SH)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下降5.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4.32万元,同比下降1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42.91万元,同比... 网页链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新坐标(603040.SH)8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汽车空调热管理模块的精密零部件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记者 蔡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2022年半年度报告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独立董事关于增加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独立意见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独立董事关于增加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事前认可意见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关于召开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关于增加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大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网页链接

新坐标(SH603040):

  新坐标:新坐标202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网页链接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