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0今日SH688050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11-20 08:32:23 首页 > 上交所股票

扶我起来我还能抄底:

  爱博医疗(SH688050) 大家有没有想过外资的问题,爱博现在还不是沪股通标的,如果医疗板块顺利的话,爱博年底大概率能成为上证380标的,从而变成沪股通标的,到时候外资起码也有3%的持仓分配吧,这就是起码6亿的纯增量资金。

扶我起来我还能抄底:

[哭泣]

  爱博医疗(SH688050) 又在年线被洗走了,这次真洗还是假洗?

概念爱好者:

  前言:本篇将对目前国产医疗器械的竞争力进一步进行剖析,也希望通过本文对国产替代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于个股选择?声明如下:

  1)根据规定,不能对具体标的进行推荐;

  2)我的选择标准是参考「公司业务匹配度」的内容;

  3)「公司业务匹配度」来源于各类机构的一手调研资料;

  4)相关内容在文末有介绍。

重申下,所有的内容来自于公开的渠道(不是所有的公开渠道大家都能接触到),如果有涉及商业利益的,请联系本人调整。

  本篇目录

  1.产品结构

  2.国际竞争力

  3.细分赛道

  4.投资策略及相关公司

  5.独家核心提示

一,产业结构

1.国产器械市场分散、产品集中于低端领域,仍有较大结构调整空间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呈现企业多、小、散局面,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集中度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远低于药品行业。2020年国内药品市场规模约2 万亿元,而生产厂家仅 7000 多家。

2.国内企业研发起步晚且投入低,近年研发投入及对外投资增加

  国内器械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相对较低,近年来投入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关系到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及后续爆发力。据 wind 数据,全球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近 3 年平均研发投入收入占比在 9%以上,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超过 30 亿美元。。而国内医疗器械前十大企业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收入占比仅6.5%。国内研发投入绝对值平均约 4 亿元,研发投入绝对值仅有全球的约 1/8(海外企业研发投入未经折算为人民币)。但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企业近年来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二,国际竞争力

1.国内高端器械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1)国内多数高端器械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可观

  。国内医疗器械约有三分之一品类进口替代率不足 50%,但由于进口替代率比较低的大部分品类进口展品售价较高,2015-2020 年,国内医疗器械进口产品销售额占医疗器械市场整体约三分之一。未来,国产市占率较低的品类,销售额将随该产品整体市场规模提升而增长。相对来讲,低值耗材的大输液、卫生材料,体外诊断的生化诊断等,已经基本完成进口替代。

2)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在市场扩容、政策支持、国内技术迭代及医保控费等支持下,进口替代动力强劲。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 2020 年规模预计可达7700亿元,但目前,高端器械领域,尚有较多临床需求尚未满足。并且,对照国内外药品、器械市场结构,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仍有至少两倍增长空间才达到合理结构。市场快速扩容,奠定了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高速成长的市场基础。产品端,国务院、药监局多次发文,支持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尤其是鼓励临床急需、创新度较高产品加速上市,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技术不断突破。

2.国内器械企业以新冠疫情契机,走出国门步调显著加速

  2020 年医疗器械出口额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其中医疗耗材出口增加一定程度上拉动中高端产品出口增长。2020 年国内医疗器械出口额达到 1019 亿美元,其中医用耗材类 942 亿美元。剔除疫情延续带来的医用耗材出口高增长部分,2020年 IVD试剂、诊疗设备等出口额增长,带动全年出口额达到 596亿美元,增速突破30%。预计 2021 年国内器械出口仍将保持在高位水平,后续出口产品结构有望迎来调整。

三,细分赛道

1.医疗设备:

  市场份额占比最高,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广阔

  医疗设备为医疗器械领域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赛道,国产化程度也最低。医疗设备多数产品结构复杂组装周期长,且产业链多环节国产化率低、技术壁垒相对较高, 技术进步是进口替代及走出国门的核心。未来,国产医疗设备应发挥价格优势,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尤其是中欧等地区市场出口,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增长空间可观,但大部分地区卫生资源配置仍需较长时间充实。

2.高值耗材:市场面临集采压力,进口替代及出口或将加速

  高值耗材细分品类众多,短期部分品类面临集采降价压力。高值耗材主要包括骨科等十多个细分品类,各类别国内市场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各赛道国内产品技术发展阶段、进口替代情况等存在较大差异。高值耗材临床需求尚未满足、国产产品供应相对较少的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多种疾病尚有较大耗材缺口尚未满足。其它如神经介入类、电生理、超声刀等能量外科耗材等领域,国内也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

3.体外诊断(IVD):各细分技术边界清晰,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等纵横拓展

  体外诊断细分市场众多,各赛道发展阶段差异较大。体外诊断按技术原理不同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以化学发光为主)、分子诊断、POCT、血液诊断等。

  体外诊断单产品市场规模有限,且各赛道国内外企业竞争激烈,企业多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延申、产品横向整合等扩大市场规模。整体看,国内体外诊断市场目前仍以外资为主,国产产品单一产品市场规模有限。体外诊断上游原料由欧、美、日等地区企业垄断,国产替代对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体外诊断上游原料市场规模较小,仅为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的 10%左右,但部分产品上游原料对中游产品利润率影响大。由于上游原料生产对于生物化学相关技术有较高要求,短期国内企业难以实现在上游原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定价权仍掌握在外资厂商手中。

四,投资策略及相关公司

1.投资策略

  国内器械企业通过并购进行横向整合及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是其扩大市场规模的重要途径,医疗器械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材料、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化等基础工业。未来或诞生世界级器械龙头,国内器械企业产品国际化业务机会值得关注。

  2.相关公司

  为方便大家对我每天整理的题材、概念涉及的个股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即日起,我按照发布时间将每天涉及的板块个股做合集清单,方便大家翻阅,见下图。

因版权方要求,「个股报告」仅在「内部报告」栏目提供。

  特别说明:以下仅为部分个股,个股业务匹配度有差异,故表现有强弱、先后区分,故需进一步阅读对应的第三方独立「个股报告」进行筛选,但

PS:关于图片显示不完整

  1)个股大家可以自己收集,关键还是看逻辑

  2)图片较大,全部上传,清晰度不够

  3)「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涉及商业利益,不适合在公众平台发布

  六,独家核心提示

当然,即便是风口,也要关注「「公司业务匹配度」的情况,也就是「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中的内容,只有关联度高才能有持续表现。

  「风口系列」和当下市场信息紧密结合,有人说只有提前获悉才能抢得先机,但我不这么看,扎实的逻辑才是股价的推动力,逻辑合理自然是市场认同,那就无所畏惧。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老概不求名不求利,但求各位乡亲看完之后点个赞,关注下,如果能留个言表个态更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有说得不理想的地方,还求大家轻拍。

  乐普医疗(SZ300003) 爱博医疗(SH688050) 心脉医疗(SH688016)

杀跌成狗:

  爱博医疗(SH688050)尾盘210买入500底仓

大农:

  爱博医疗(SH688050)182割的 地板上

为爱而博:

  爱博医疗(SH688050)有人卖飞了筹码的,来报个到 ,领取安慰奖。

市界:

  OK镜的镜片本身价格不菲,其佩戴周期仅为一年至一年半,由于磨损等原因到期便需重新验配。因此,8岁的孩子一年的费用大约在1.5万元,而要配戴至成年18岁且度数几乎不涨的前提下,仅镜片的费用就最少需要花费10万元,这还不包括护理、定期复查等费用。

  作者 |曾嘉艺

  编辑 |韩忠强

  “一年前查出近视时,左眼125度,右眼175度,现在孩子9岁半,上周去检查,已经左眼350度右眼400度。”

  宝妈张夏一年前花费8800元在某三甲医院给孩子配了角膜塑形镜(也叫OK镜),但孩子的视力仍在下滑,虽然担心OK镜的效用,她最近还是又花10800元给孩子配了新的OK镜,在张夏看来,“虽然心里发慌,但真的没有办法了。”

  与张夏境遇不同的是,也有很多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孩子佩戴OK镜后控制住近视的心得。在这些分享、求助背后其实是无数家长的焦虑。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2.7%,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列世界第一,患病人数超1亿。

  在家长的近视焦虑下,各路防治近视的“神药”“神器” 层出不穷,从一副动辄三五千,与近视框架眼镜类似的近视离焦镜,再到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哺光仪,以及资本市场较为熟悉的兴齐眼药的低浓度阿托品、欧普康视的OK镜,这些都是家长们竞相咨询的对象。

  相较饱受争议、且还未在国内经过临床试验成功上市的“网红神药”低浓度阿托品,OK镜则因“让孩子在睡梦中降低近视”,戳中许多家长既不希望孩子白天戴眼镜、还能够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痛点”。

  这样的“卖点”也成就了欧普康视,作为国内“OK镜第一股”,欧普康视也是第一个获得国产OK镜牌照的公司。其更是凭借高单价、高毛利、一年一换的高复购率模式,助其股价在4年内翻了近5倍,2021年6月底公司市值曾触及967亿元的历史高点,被称为“眼科茅台”。

  与资本市场的追捧相比,OK镜的爆火始终伴随质疑声音,比如价格不菲,成本几百元、出厂价一两千,终端卖到上万元;取戴不便;一年到一年半一换;效果因人而异。

  在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令人不禁疑问,这门暴利生意真的OK吗?

  01、OK镜背后的“暴利”

  2021年欧普康视的OK镜销售量为63.45万片,毛利率高达89.66%,直追贵州茅台91.54%的毛利率。

  相较于茅台,大众对于OK镜并不是很熟悉。上海新视界眼科OK镜验配医生盛沉雷介绍:“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又叫OK镜,是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镜片,以改变角膜的形态,暂时、可逆性地降低近视度数,提升裸眼视力,并能够有效延缓近视发展的方法。”

  目前,被证明有效的近视矫正方法有3种:屈光手术、药物干预和光学矫正(即角膜塑形镜)。其中,屈光手术只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人;药物低浓度阿托品还未正式获批,仅部分医院自制,且药物本身含毒性、副作用大。对于青少年来说,现阶段有可能延缓近视发展的方法是佩戴角膜塑形镜。

  欧普康视率先吃到了螃蟹,它自2005年成为第一家拿到产品上市批文的企业后,便一举成为这一赛道的国产龙头。

  要知道我国自1998年引入OK镜,二十余年以来这一市场几乎一直是海外品牌的天下,当前国内上市的9个品牌中,仅有爱博医疗和欧普康视获得了OK镜批文,拿到了入场券,其余7个都是进口品牌。

  有人认为角膜塑形镜像普通隐形眼镜一样,可以随意验配和使用,甚至使用价低质劣的仿制品。实际上,“OK镜”属于危险级别最高的医疗器械,被列为“三级医疗器械”,同属这个类别的还有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肾等。

  作为有限“持证上岗”的玩家,欧普康视除了独占市场的优势,还有就是不断提价的底气。OK镜属于硬性角膜接触镜的一种,也占据着欧普康视收入的半壁江山。根据招股书,欧普康视给到经销商手里的出厂价已经从2013年的573.67元/片提高至2016年上半年的689.58元/片。根据东北证券研报,2021年欧普康视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出厂价已达到1083元。

  而从终端价格来看,欧普康视常规OK镜梦戴维(商品名)终端售价约达到4800元-8800元/副,高端OK镜DreamVision终端售价约为6400元/片,即12800元/副。

  比眼镜更贵的OK镜,除了镜片本身价格不菲,其佩戴周期仅为一年至一年半,由于磨损等原因到期便需重新验配。因此,8岁的孩子一年的费用大约在1.5万元,而要配戴至成年18岁且度数几乎不涨的前提下,仅镜片的费用就最少需要花费10万元,这还不包括护理、定期复查等费用。一瓶可以用一个月的护理液,售价就得两三百,几年就是好几千元。

  虽然价格不断走高,但是根据欧普康视年报,2021年欧普康视的OK镜销量远超2012年至2015年四年销量合计的56.67万片,至今欧普康视的OK镜销量已超316万片。

  这也直接带动欧普康视的营收从2015年的1.76亿元一跃至2021年的12.95亿元,净利润则从0.88亿元增长至5.92亿元。

  由于普通接触镜的收入仅占比欧普康视整体收入的1.34%,按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销售收入与销量估算,2017年-2019年欧普康视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单片平均成本价由98元/片提升至107元/片。如果按照1083元的出厂价,89.66%的毛利率,欧普康视2021年OK镜的成本仅大约为112元。

  当然不仅仅是欧普康视一家的毛利率高,爱博医疗作为国产第二家获批上市的OK镜玩家,2021年毛利率也高达83.95%。国盛证券曾发布研报称,由于OK镜产品定制化、个性化的特点,以及渠道利润远大于工业端利润的现状,OK镜的出厂价一般仅为终端价格的10%-20%。

  02、自称“创业不为赚钱”

  如今的OK镜龙头企业欧普康视,其创始人陶悦群原本学的物理专业,可能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潜力,转头就回国做起了角膜塑形镜。

  与科研背景或者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不同,陶悦群是一个非典型创业者。

  他曾说,“我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成功的创业者。”从陶悦群经历来看,确实能“折腾”。从美国加州大学的工程博士到IT顾问,再到回国搞OK镜,期间还干过房地产、做过投资等等,经历十分“硬核”。

  上世纪60年代生人的陶悦群,是个典型的学霸,1982年成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后,一路读书从研究生到前往美国留学,不仅拿到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工程博士,还获得了美国国籍(于2016年恢复中国国籍)。

  本来应该在工程物理实验室搞研究的陶悦群却并不“安分”,在看到90年代美国刚刚兴起的IT业后,尤其是微软、英特尔、思科和戴尔四大IT巨头的迅猛发展,陶悦群选择投身IT,成为了美国加州最早的一批注册网络工程师,并被UCLA商学院聘为资深IT顾问。

  可即使转行、依旧拥有丰厚待遇的陶悦群仍感到“失落”。他曾说:“人在动荡时需要安逸,在安逸时需要挑战,我做了半辈子的学问,可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始终不知道该如何挣钱。”

  这一心思促使陶悦群选择自己创业,有趣的是,同样学物理的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1996年回国选择了互联网行业,但同样物理专业出身的陶悦群却一头扎进了OK镜赛道,于2001年回到自己的家乡安徽合肥创办了欧普康视科技公司。

  实际上,推动陶悦群回国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因为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角膜塑形镜的陶悦群发现,美国的角膜塑形镜产品相对成熟,在国内却是一片空白。

  2001年年国内爆发的“OK镜事件”直接促使他选择“回国”。OK镜最初是以普通商品在国内出售,但验配环节需要专业的医师,而由于缺乏医疗管理和规范性操作,加之夸大宣传和误导,监管、验配环节的层层失控,当年国内13例“OK镜”佩戴者出现严重的角膜感染,并导致严重的视力低下的轰动事件,让爆火的OK镜淡出了国内市场。

  直到2005年,欧普康视研发的OK镜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上市,成为国内大陆地区首个且唯一获批的角膜塑形镜类产品,一举让陶悦群与欧普康视在业内成名,之后欧普康视更是称霸国产OK镜市场长达14年之久。直到2019年爱博医疗的OK镜获批上市才打破这一局面。

  某三甲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医师介绍,“OK镜”与我们平时常见的隐形眼镜一样,属于角膜接触镜,佩戴“OK镜”最常见的风险就是验配或使用不当导致的感染。

  作为国家三类医疗器械的OK镜,对近视度数、角膜形态、泪液质量、眼表健康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须经过详细的检查才能确定是否适合配戴。检查项目包括医学验光、眼压、A超、角膜内皮计数测定、角膜地形图、裂隙灯检查等等。

  在抓住了OK镜的第一红利后,陶悦群想要的不仅仅是销售OK镜,他曾说过要做“眼视光赛道里的华为”。但这条路并不容易。

  03、灰色利益链

  政策的严格把控,相应医师的短缺,以及供需的失衡,为OK镜赛道以及欧普康视构筑了一条深深的“护城河”,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和不为人知的灰色利益链条。

  和卖手机或者做通信的基础设施不一样,“在所有的OK镜品牌面前,医师水平比产品更重要,其实不存在哪个产品更好。”一位眼科医生的科普博主谈及当前的市场环境。

  当前OK镜溢价高除了政策以及监管的严格,国家对于验配机构的资质要求也很高,这也如行业资深人士老张所说,“定配机构特殊性,导致一些医院的眼科医生愿意为OK镜企业站台。”

  从当前国内角膜塑形镜三大终端市场来看,公立医院占到70%左右的比例,民营仅占20%-30%,视光中心则占比较少。

  而当前这一格局有望改变,原来今年6月业内有传闻称,新规将允许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进行OK镜验配。虽然新规放开了对医疗机构资质的限制,但对于医疗机构在开展角膜塑形镜方面的医师资格却更加严格了。不过这也意味着更多民营眼科医院有了进入OK镜市场的机会。

  此前因为市场供需严重的失衡,有不少企业曾为了抢夺医院的眼科科室资源而触碰“红线”。

  2020年7月,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起荆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陈某受贿犯罪案例揭开了OK镜暴利背后潜藏的灰色利益链。2013年,时任荆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陈荆生与欧普康视的代理商张某达成合作意向,由供应商给予医院销售额15%比例的利润。

  之后另外两个地区的经销商为了进医院卖OK镜不断抬价,硬生生把给医院科室的提成从15%涨到了30%,最后提高至50%。最后在2017年被医院审计发现问题后终止。

  而在灰色的销售利益链条之外,当前企业激烈的竞争已经摆在了台面上。今年2月,爱博医疗起诉了亨泰视觉代理的OK镜产品“迈儿康myOK”,称后者侵害公司专利权,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此事件,爱博医疗回复市界称公司处于静默期,不方便回应相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被起诉的亨泰视觉为国内医美巨头昊海生科控股的子公司。

  从市场竞争的状况来看,更多还是集中在产品端,但老张表示:“当前近视防控就是产品+产品,一个不行来几个。现阶段,产品为王,什么验光,视功能这些真正重要的,前期的验配环节却很少被提起。”

  实际上,角膜塑形镜不单纯只是一个商品,眼科医生认为孩子适合戴角膜塑形镜但他并不懂怎么配镜,而验配师的水平高低决定验配成功与否。验配只是视光的一个基本技能,用老张的话说:“如果都能保证真正的验光环节细致准确,相信近视的防控会变得简单的多。”

  根据西南证券研报,2020年我国视光师约为6000多人,尚无法满足相应现有的视光服务需求。美国每1位视光师对应2553位近视患者,如果对标美国,我国视光师缺口为23万。据统计,美国85%的基层眼保健服务是视光师(OD)提供的。

  从2018年国家将角膜塑形镜写入近视防控指南到如今可能出台的新规,都在不断规范行业的发展,而作为老牌的龙头欧普康视面临的不仅仅是新玩家的搅局,还有就是如何保持自身的成长。

  2022年上半年爱博医疗营收2.73亿元,净利润1.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33%和34.68%;而欧普康视2022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仅为20%,净利润更是仅同比增长0.9%,至2.58亿元。

  所以即便是老牌的OK镜龙头也得承认,行业的天花板还远远没有到来,但是伴随价格居高不下、验配资质不透明等问题,未来势必会越来越“接地气”,毕竟作为与白酒、医美、眼科四大暴利行业之一的牙科已经开启了“集采”。

  虽然陶悦群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靠一类产品打一辈子天下可不行”。但是公司当前九成的收入都来自硬性角膜接触镜,甚至做OK镜起家的欧普康视也开始尝试做起了牙科的业务,对此,公司承认了投资牙科,但表示:“由于疫情尚未实际推进。”

  OK镜跟其他很多行业也一样,到达宽广,就得从狭窄开始。余华的小说《兄弟》后记中有一段话:“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

  (张夏、老张为化名)

  (除单独标注来源外,以上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海量纪要007:

  <每日发布当天纪要汇总 见主页置顶 >

  《兼具纵深的眼科平台》深度报告从全球眼科产品概览、重点细分趋势与机会进行展开,落点到国内受益的核心企业-爱博医疗,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眼科产品行业概览】:通过全球眼科龙头企业产品和市场数据,勾勒出当前截面数据和竞争格局

  【重点细分趋势与机会】:在上述分类基础上,从疾病群体和解决方案出发,系统梳理目标人群和潜在规模,进而判断渗透率与增长潜力,筛选出重点产品并分成三类:成熟产品(人工晶体、隐形眼镜)、成长产品(OK镜、离焦镜、环孢素滴眼液)、潜力品种(有晶体眼晶体)

  【受益的核心企业】:爱博医疗技术平台优势,赛道延展性强

  -公司依托材料和光学技术深耕植入物(人工晶体&晶体眼晶体),并切入视光消费赛道(ok镜&离焦镜&美瞳),有望随着临床渠道的不断完善向眼科设备延申

  <每日发布当天纪要汇总 见主页置顶 >

  爱博医疗(SH688050)

未来在科创:

  爱博医疗(SH688050)210—230压力重重,250更是前期大量套牢盘的位置。今年能到300吗?

叶秋的投资哲学:

  哭,全都给我哭。

  医药股总算熬出头了,集采从一无所有到也就那么回事,这种极大预期差的转变,将彻底扭转医药股的下跌趋势。

  涨起来是真的猛,动不动就是10cm和20cm,医药女神葛大妈又回来了。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弹簧压得越久,弹起来就越高。

  不过医药股是真磨人,这波持仓有两三成的医药股,真的跌傻了。

  回血中,疯狂回血中,希望医药股能持久一点。

  长春高新(SZ000661)恒瑞医药(SH600276)爱博医疗(SH688050)

狙击哥:

[怒了]

  爱博医疗(SH688050) 不要掉队,速速跟上

静明智力为:

  希望这次反弹能超出预期,加油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