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今日SH603068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11-26 09:39:56 首页 > 上交所股票

财经清水微兰V:

  这个历史新低意味着,无论何时何价买入博通集成,都不赚钱。

  博通集成在2019年上市初期,曾走出过一轮蔚为壮观的大牛行情:股价从上市首日最低价25.86元(前复权),一路干到了145.22元,涨了四倍多,股价几乎贵得没朋友。

  那也是博通集成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辉煌。

  见顶145.22元后,博通集成逐浪下行,直跌到本周二,创下历史新低24.69元,跌幅高达83%。股价终于从贵族跌回了平民。

  博通集成是做wifi芯片的,这玩意用途一是ETC,二是无线耳机。ETC换装潮早已一去不复返,无线耳机受制于智能手机增速下滑,也卖不动了。所以,公司业绩在2019年见顶1.98元后,2020年跌到了0.24元,去年为0.39元,今年中期已变成亏损0.15元了。

  无论是汇顶科技,还是博通集成,玩芯片的,看起来高大上,其实风险都非常大。

  涨起来诱人,跌起来凶狠。看着股价大起大落,真觉得不如买点中国电信睡得安稳。

  比较可气的是,这些芯片公司,吹牛吹惯了,总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你说它原来的芯片卖不动了吧,它就告诉你,又在搞其他芯片。

  持续画饼,到头来,总被业绩打脸。博通集成还能翻身吗?

K线之谜-kyson:

  前段时间从ETC绑定的银行卡里取了一些钱,结果今天早上一起来发现ETC扣款失败,原来是银行卡里没钱了。赶紧往卡里充了点钱,发现上高速还是不能走ETC,只能走人工。问了一下高速收费站的工作人员,说是要三天后才能用ETC,这两天只能走人工,取卡,然后下高速的时候还卡,太麻烦了。

  之前我用ETC的时候还纳闷,为什么还有人在走人工通道,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忘记卡里充钱导致被限制使用ETC三天这种情况应该不在少数。另外我发现,即使ETC上也有人工,就是怕你进来后再倒车不方便。

  博通集成(SH603068)

要爱你一万年:

  博通集成(SH603068) 凶涨

心心相印o:

  金溢科技(SZ002869)博通集成(SH603068)竞业达(SZ003005)

  1、智慧交通的领军企业

1.1、公司数十年深耕ETC业务,以V2X为战略目标

  公司创立于 2004 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内领先的智慧交通与物联网核心 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 ETC、RFID、V2X 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围绕车、路、城、 场,为运营单位、企业、终端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2004 年,公司成功研制出第 一代 ETC 产品,并应用于广东;2008 年,公司主力参与制定 ETC 国家标准;2009 年, 公司创新发明“太阳能+备用电池”双模供电方案,彻底解决了 OBU(On Board Unit, 车载单元,又称电子标签,安装于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后视镜内、控制台上下等位臵, 通过 OBU 与路侧单元(RSU,Road Side Unit)之间的通信,实现不停车收费功能,可 分为单片式和双片式。)低电问题,引发行业重大技术变革。

  2015 年,公司助力全国 29 个省市完成 ETC 系统建设及全国联网升级工作;2017 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2019 年,智慧停车业务推出 ETC 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路内路外一体化的设备提供和服务; 2021 年,公司推出 ETC 车路协同系统方案,以及新一代 ETC 前装 OBU、5G-V2X OBU 等创新产品。此外,金溢科技是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拥有专利授权 500 余项。其牵头 成立的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获交通运输部权威认定,是车路协 同领域唯一一家部级行业研发中心。

  经过数 10 年的发展,公司以开放进取的姿态参与到中国交通智能化的建设中,逐 步发展成中国智能交通行业领军企业,已率先在智慧高速、智能网联、智慧停车等智慧 交通领域完成产业布局,形成从产品、系统、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 链条,业务遍及全国 29 个省市及全球 30 多个国家。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 ETC 业务市场,随着物联网技术及智慧交通新基建的发 展,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公司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持续开拓新产品,已形成宽度 广、品类齐全的产品系列。公司全面布局 ETC-X 和 ETC+。ETC-X 聚焦车端与路端的 技术融合,打造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实现“让交通更智慧”;ETC+聚焦路域、车域、 城域、场域的场景落地,实现“让生活更简单”。从能力线和场景线两个维度出发,进 行持续深耕和增强,助力智能网联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以及 MaaS 平台服务的生态构建,最终形成 V2X 的业务体系。

  公司致力于以“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构建车路高效协同的现代化交通系统, 提升交通智慧管理与服务能力。我们认为,公司数十年 ETC 领域的深耕为公司提供了 较好的技术支撑。公司以此为基点,开拓以 V2X 为战略目标的发展路径,形成了独特 的行业竞争力。

1.2、业绩逐渐恢复,长期韧性较强

  2019 年,ETC 行业受益于取消省界收费站政策推动而高度景气,行业出现爆发性 增长,各省大力开展高速 ETC 相关工程建设以及 ETC 用户发展,ETC 相关设备需求量 大增,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60 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373.49%,实现归母净利润 8.75 亿元,同比增长 3942.96%。 2021 年,高速公路 ETC 行业发展逐渐进入常态,用户需求主要来源于新增汽车初 装和老旧设备更换。受行业需求短期下滑、疫情反复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市场需求释 放有所滞后,公司业绩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此外,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OBU 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 回归政策红利前水平。研发投入方面,由于公司的城市智慧停车、汽车电子标识、车路 协同等业务仍处于持续研发投入阶段。2021 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仍维持在较大的规模, 研发费用率达到 27.50%,在维持公司技术优势的同时,也使得公司费用端承压较大。

  由于公司业务属于智能交通领域,主要面临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针对前者,公司 研发更多系列的新产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客户群体,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保持 竞争优势。针对后者,面对竞争者带来的毛利压力,公司将持续“固老拓新”,通过有 效的市场和产品策略拓展新的产品应用与服务,确保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公司也将 积极参与国家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多头并进”的策略降低业务风险。 2022H1 公司加大成本费用管控力度、提高资产周转质量,多措并举实施降本增效 措施,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 403.90 万元,同比增长 113.5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9 亿元,同比增长 60.30%。 公司业务围绕智慧的路和聪明的车,聚焦三大业务领域,各业务板块业绩增长明显:

  智慧高速业务板块,受路端及车端需求增加的影响,同时布局的新型收费系统进入 市场发展期,相关业务收入增长明显,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 1.64 亿元,同比增 36.86%; 智慧城市业务板块,静态交通业务收入增长明显,动态交通业务基于城市路口全息 感知数字孪生系统带来新的收入增长。公司以“研发创新+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捕 捉客户需求,开拓新项目,打开增收创利新局面,实现相关业务营业收入跨越式增长。 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 2225.97 万元,同比增长 513.44%; 智能网联业务板块,自动驾驶车路协同 V2X 业务随着车端及路端需求增长,以及 前装产品业务渗透率提升,带来相关业务收入增长。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 1749.90 万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16.09%;

  我们认为,随着高速公路 ETC 行业发展逐渐进入常态,公司 ETC 业务在未来一段 时间有望迎来稳定增长的时期,同时公司还在以“研发创新+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 捕捉客户需求,开拓新项目,叠加未来 ETC 行业可能涌现的包括为停车场、加油站集 成商等各类需求,公司在 ETC 行业的长期发展值得期待。此外,公司在 ETC 前装产品 与众多汽车厂商、车厂供应商的合作也有助于公司 V2X 车载产品的拓展,该领域市场 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初级阶段,未来有望长期持续增长,成为公司全新的增长点。

  2、V2X行业快速发展,公司已经占据先机

2.1、V2X得到政策大力推动,商业化落地加速中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其中 V 代表车辆,X 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V2X 交互的信息模式包括:车与车之间(Vehicle to Vehicle, V2V)、车与路之间(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与人之间(Vehicle to Pedestrian,V2P)、车与网络之间(Vehicle to Network,V2N)的交互。V2X将“人、车、路、云”等交通参与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支撑车辆获得比单车感知更多的信息,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和应用;还有利于构建一个智慧的交通体系,促进汽车和交通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对提高交通效率、节省资源、减少污染、降低事故发生率、改善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C-V2X(Cellular-V2X)是基于 3GPP 全球统一标准的通信技术,包含 LTE-V2X、 5G-V2X 及后续演进。C-V2X 技术基于蜂窝网络,提供 Uu 接口(蜂窝通信接口)和 PC5 接口(直连通信接口),可复用蜂窝网的基础设施,部署成本更低、网络覆盖更广,在更 密集的环境中,C-V2X 支持更远的通信距离、更佳的非视距通信性能、增强的可靠性(更 低的误包率)、更高的容量和更佳的拥塞控制。C-V2X 技术旨在将“人-车-路-云”等交 通参与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为交通安全和效率类应用提供通信基础,还可 以将车辆与其他车辆、行人、路侧设施等交通元素有机结合,弥补了单车智能的不足, 推动了协同式应用服务发展。

  近年来,各政府部门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扶持 C-V2X 产业的发展。例如由国家 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 11 个部委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就提出到 202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 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 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 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 盖。

  而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也谈到要加强基于 C-V2X 的 车联网基础设施部署的顶层设计,“条块结合”推进高速公路车联网升级改造和国家级车 联网先导区建设。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积极开展城市试点,推 动多场景应用。推动 C-V2X 与 5G 网络、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统筹建设,加快在主要 城市道路的规模化部署,探索在部分高速公路路段试点应用。推动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 及测试验证,探索车联网运营主体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汽车、交通等行业,推广车联 网应用,加速车联网终端用户渗透。

  同时,国内各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也高度重视我国 C-V2X 标准的推进工作,包括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ITS)、中国 智能交通产业联盟(C-ITS)、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SAE-China)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等都已积极开展 C-V2X 相 关研究及标准化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 C-V2X 标准协议栈各层次、各层面的标准体系。

  为尽快推动 C-V2X 产业商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北京-保定、重庆、浙江、吉林、 湖北地方政府签署了《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 议》;与公安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共建合作协议》;通 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支持上海市建设智能网联驾驶示范区;通过中德智能网联汽车、 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四川省建立示范基地。交通运输部依托公路综 合试验场,建设了智能驾驶测试基地,设计了模拟城市道路、车路通信基础设施、交通 信号设施、各种路侧智能化设备等,支持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测试。示范区有助于推动 车联网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培育发展新型业态。在各方共同努力 下,部分示范区在 C-V2X 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 C-V2X 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工信部装备工业 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我国目前已经完成 LTE-V2X 相关 技术标准制定和实施,自主通信芯片、模组等模块已实现小批量供货。企业选取贴近实 际、面向商业化应用的连续场景,采用全新数字证书格式,积极开展跨整车、通信终端、 芯片模组、安全平台的互联互通应用示范,探索 C-V2X 面临地图定位方面法规问题的技 术方案,开展大规模通信背景下的产品功能性能测试,相关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在云平 台与大数据技术方面,架构及标准化、平台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开展了大规模 网联应用实时协同计算环境的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国际相比,我国提 出的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架构具有先进性。

  2019 年 10 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IMT-2020(5G)推进组 C-V2X 工作组、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和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共同推出了《C-V2X 产业 化路径和时间表研究白皮书》,并发布了我国 C-V2X 产业化部署整体时间表。 2019-2021 年为 C-V2X 产业化部署导入期。在这一阶段,C-V2X 通信设备、安全 保障、数据平台、测试认证方面可基本满足 C-V2X 产业化初期部署需求。同时,在国家 和联网示范区、先导区及部分特定园区部署路侧设施,形成示范应用,车企逐步在新车 前装 C-V2X 设备,鼓励后装 C-V2X 设备,车、路部署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C-V2X 生态环境逐步建立,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

  2022-2025 年为 C-V2X 产业化部署发展期,根据前期示范区、先导区建设经验,形 成可推广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在全国典型城市和道路进行推广部署,并开展应用。 2025 年以后为 C-V2X 产业高速发展期,逐步实现 C-V2X 全国覆盖,建成全国范围 内的多级数据平台,跨行业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提供多元化出行服务。

  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也提出到 202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 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 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 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 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我们认为,2025 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C-V2X 有望在 2025 年之前完成基本的 建设,并在 2025 年后进入高速增长期,而这一过程对于业内公司来说同样也是重要的 发展过程,谁能占据先机,谁未来就更有可能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而金溢科技,恰恰就是已经占据先机的一员。

2.2、公司在V2X领域先发优势十足,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在 V2X 领域积极进行布局,设立了创新技术研究院,着力于物联网与智慧交通 前沿技术的探索,通过对车联网、车路协同、广域物联网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公司前瞻 性研发的基于北斗、DSRC 和 V2X 等技术的车路协同系统,能够实现车与人、车与车、 车与路、车与交通设施的直接交互,将被动防护变成主动防护。目前,公司已经率先成 功研制出车车通信模块,并在交通部攻关项目、清华大学车路协同项目、上汽集团新能 源汽车巡回展等项目中成功应用。

  公司以“智慧的路”作为支撑,着力运用先进的智能网联技术打造“聪明的车”,实 现人—车—路—云的高效协同,从而赋能汽车自动驾驶和智慧出行能力提升,增强汽车服务软实力。公司基于车端业务布局,深入研究车路协同通信技术,构建了涵盖 DSRC、 LTE、C-V2X、T-BOX 等多领域较为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专业产品,具备解决方案、硬件 产品、应用系统一体化全栈服务能力。可面向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企业、智能网联示 范区,提供汽车网联化、全场景车路协同应用解决方案,以及车载前装 ETC、车载 V2X 通信终端、路侧 V2X 通信模块、车路协同应用系统等软硬件产品。

  公司 C-V2X 整车解决方案,在智能网联商业化发展趋势推动下,获得更多商业合作 机会,车路协同系列产品中的 5G T-BOX 成功中标美团无人配送车项目,为其提供 V2N 通信,用于远程控制,实现园区无人驾驶作业。与此同时,公司通过积极参与 5G 车联 网示范区、国家及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智慧城市试点等项目,为客户提供 V2X 产品及解 决方案。目前已参与完成深圳宝安国际会展中心车路协同、深圳福田区车路协同等项目。

  虽然目前在智能网联 V2X 车路协同领域,产业链较长,参与企业较多,目前市场竞 争格局还未确定。但是公司系“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 成员单位,该中心集合了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同济大学、清华大 学、北汽研究总院等五家一流科研机构和企业。公司将充分发挥在这一平台的主导作用, 与其他五家联合单位一起,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推进我国 V2X 车路 协同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另外,公司在高速 ETC 的领先地位对公司拓展智慧公 路和 V2X 路侧产品有积极帮助,在 V2X 车路协同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公司 ETC 前装产品已与众多汽车厂商、车厂供应商的合作,这也有助于公司未来 V2X 车载产品的拓展。 目前,公司在 V2X 领域的业务落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2 年上半年,公司智能 网联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749.90 万元,同比增长 416.09%,这主要就是受益于自 动驾驶车路协同 V2X 业务随着车端及路端需求增长,以及前装产品业务渗透率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在 V2X 领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在 V2X 行业高速发展的 当下,公司的这一先发优势或将不断放大。同时,公司牵头联合五大机构成立的“智能 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权威认定,这也更有利于 公司未来业务的扩展。我们相信,公司 V2X 业务有望随着行业的发展而进入高速成长 期。

  3、更新换代需求下,ETC行业或迎来全新高增期

3.1、ETC行业在26年前后迎来更新需求高峰

  2019 年,ETC 领域各大利好政策密集出台,2019 年 5 月,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共 同发布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要求“到 2019 年 12 月底,全国 ETC 用户数量突破 1.8 亿,高速公路收费站 ETC 全覆盖,ETC 车道 成为主要收费车道,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 90%以上, 所有人工收费车道支持移动支付等电子收费方式,显著提升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服务水 平”;2019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 收费站实施方案》,提出要求“2019 年底前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 ETC 比例达到 90%以上”。2019 年,ETC 行业受益于利好政策推动而高度景气,行业出现 爆发性增长,各省大力开展高速 ETC 相关工程建设以及 ETC 用户发展,ETC 相关设备 需求量大增。

  截止 2019 年底,全国 487 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部撤销,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以来,在不到 9 个月的时 间里,交通运输部先后制定了 90 余个实施方案,召开了 5 次全行业部署调度会议,进 行 30 多次专题调研、督导、座谈,完善优化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通行费 减免政策配套措施,调整货车通行费统一按车(轴)型收费,实施高速公路入口不停车 称重检测。全国建设完成了 24588 套 ETC 门架系统,改造完成了 48211 条 ETC 车道、 11401 套高速公路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ETC 推广发行了 1.23 亿户,累计用户达到 2.04 亿。

  但是在 2019 年爆发性的增长之后,ETC 行业客户增速逐渐下滑。根据中商产业研 究院,预计 2021 年全国 ETC 用户累计达 2.66 亿,同比 2021 年仅增长不足 3000 万, 对比来看,2019 年全国 ETC 用户累计数相比 2018 年增长接近 1.3 亿。同时,预计 2021 年全国 ETC 渗透率约为 86.21%,我们认为,未来再出现客户数量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 低。

  但是,我们认为 ETC 领域,尤其是其中的 OBU 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受限 于 OBU 的使用寿命,每隔一段时间,OBU 就必须进行更换,结合 2019 年 OBU 安装达 到一个高峰期,预计在未来的某一年,OBU 同样会迎来更新的高峰期。根据前瞻产业研 究院,OBU 的设计使用寿命为 5-8 年左右,更新换代时间较短,假设每 7 年完成一次彻 底的更新换代,在这一背景下,2019 年大规模安装的 OBU 将会在 2026 年迎来更新期, 从而带动市场需求量的再次大幅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假设每 7 年完成一次彻底的更新换代;同时假设 2022 年 ETC 覆盖率达到 90%,2023-2025 年进一步上升至 95%,估算 2022 年开始 OBU 价 格稳定在 70 元/套,预计 2026 年 OBU 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 110 亿元。

  总的来看,我国 ETC 行业整体发展也是向好的,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技术方面, 我国高速公路 ETC 市场自 2015 年全国联网市场大爆发以来,主要产品及相关技术已较 为成熟。产品及技术的更新换代将集中于提升产品的识别灵敏度、感应时间的提升,以 及新增部分附加功能等。 产品应用方面,随着未来全国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的建立,智能交通的应用领域也 将不断地深化拓展,ETC 设备将从传统的高速公路领域拓展到如智能化联网停车、城市 拥堵管理以及安全驾车应用等领域。

  企业竞争方面,随着全国 ETC 联网及国家标准执行力度的加强,行业整合力度随 之加大。预计市场将向拥有核心技术优势、自主研发实力、自身拥有生产基地、营销服 务网络广泛的设备供应商倾斜。 细分市场方面,根据《关于调整<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相关内容的通 知》,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新车在配臵选装中应增加“ETC 车载装臵”一项,预计 在此情形下,ETC 产品前装比例提升。我们认为,ETC 行业整体发展仍然向好,同时由于行业更新换代的需求,预计在 2026 年前后,行业有望迎来新的需求高峰,从而带动行业需求量的快速提升。

3.2、公司在ETC领域积累深厚,或享受较大行业红利

  公司在 ETC 领域深耕多年,已经拥有深厚的积累。

  (一)智慧高速领域

  公司多年来深耕高速公路收费领域,积累了大量面向高速公路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智 慧化应用与服务经验,形成了覆盖高速公路出入口、隧道、服务区等各个生态场景的智 能应用能力,能够提供智慧收费、智慧隧道、智慧服务区、智慧车路协同等全场景智慧 高速应用,全面助力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智慧化管理能力,保障路网安全畅 通,服务公众便捷出行。公司自主研发 ETC 全线产品,服务全国近三十个省市 ETC 系 统。

  2022 上半年,公司凭借深耕智慧交通行业多年的深厚技术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 力,实现了下一代 ETC 技术、数字孪生交通平台等创新技术的突破,推出覆盖全交通 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形成覆盖高速公路出入口、隧道、ETC 门架、服务区等多生态场 景智能应用服务体系,为智慧交通数智变革创造更多可能。其中,在响应交通运输部《加 快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实施方案》政策的号召下,为促进收费系统提升, 公司推出了新型收费系统整体方案和车道多功能一体机 S2、自助缴费机 M2、轮轴车型 识别器 S3、智能关道等多款核心设备,实现 ETC 通行无感化、非 ETC 缴费自助化、 特情处理自动化、设备运维数字化、车道部署集约化五大突破,推动收费站向标准化、 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促进新型试点收费站整体通行效率大大提升,有效缓解收费 站拥堵问题。

  面向智慧高速建设,为全面提高隧道安全管控能力,促进隧道节能降本, 公司以提升隧道智慧化管理及服务能力为抓手,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 技术手段切入智慧隧道领域,打造了智慧隧道一体化运营管理方案,大幅提升隧道运营 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畅通保障能力。

  (二)智慧城市领域

  动态交通方面,以雷达、ETC、V2X 等技术能力为基底,构建了“全息感知+交通 监控诊断+智慧管控与服务”的城市数字道路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公司趋向以系统集成 商的角色为客户提供从解决方案到产品、平台和系统集成的全方位服务。目前已成功中 标佛山市禅城区东平路智慧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该项目是国内首个 ETC 城市交通检测 项目、ETC 车路协同应用项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 ETC 智慧城市先行先试项目。2022 年上半年,公司把握“交通新基建”机遇,整合多源传感技术并精准映射,构建交通数 字孪生体,以“智慧交通+数字孪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能力,推出 ETC 门架数字孪生平台、全息路口数字孪生平台,可为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的交通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 依据,全面提升道路资源配臵合理性,实现智于管理、慧及出行。

  静态交通方面,公司总结 ETC 拓展应用推广经验,摸索出 ETC 在停车场和路边停 车场景中可复制的业务模式,拓展 ETC 无感加油、无感充电等创新应用场景。公司围 绕医院、交通枢纽、景区、商业中心等场景拓展停车场、路内停车业务,已成功对接 100 多家系统集成商,ETC 场站停车已在全国 1000 多个停车场应用,ETC 路边停车在 100 多个路边停车项目应用,ETC 智慧加油在 100 多个油站示范应用。

  (三)智能网联领域

  公司以领先的 ETC 技术和完备的前装供应链体系,构建了满足汽车前装要求的 ETC 产品,可为主机厂提供多场景、多功能、多样化的车载前装 ETC 产品方案,目前 已获得 40 多家汽车主机厂 ETC 前装定点,并已量产出货。 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 ETC+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升级,如今, ETC 结合互联网、结合跨界融合,ETC+时代全面到来。在 ETC+时代,ETC 的作用不 再局限于高速通行收费,而是通过“+功能”、“+应用”、“+服务”等去融合其它产业, 形成 ETC+特有的新生态圈。

  ETC+功能就是以车辆为核心,拓展 ETC 金融支付功能,将 ETC 从单一的高速公 路通行缴费向停车缴费、违章缴费、加油消费等多领域扩展;并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向 车险车贷等交通金融延伸。积极探索汽车前装或预前装,不断创新 ETC 终端产品,实 现应用终端的智能化升级,为 ETC 应用拓展赋能。

  从具体的 ETC+应用来看,以 ETC 城市应用生态为例,ETC 进城后,一方面依托 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积极开拓 ETC 在停车场、路内停车、客/货运场站等城市交通领 域的应用,以搭建丰富的 ETC 应用场景,同时建立社会化发行模式,加大用户发展力 度,实现用户量亿级扩容;另一方面依托 ETC 的金融支付属性,整合各方资源,将 ETC 向汽车消费、交通消费、交通金融等多领域扩展,并结合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下场景与 线上服务互联互通的应用服务生态,为用户带来一卡多用、联网通用的 ETC 使用体验, 从而建立一个共创、共享、共赢的产业价值链,实现 ETC 营运增收,促进 ETC 产业升 级。目前,公司已经有成熟的 ETC 停车产品并实现了多年的规模化销售,公司的 ETC 加油产品在多个省市完成开发并试点应用,公司一直走在 ETC+拓展应用的市场前端。

  公司目前在 ETC 行业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领先地位。国内对 ETC 企业实行产品资质 准入制,企业产品只有通过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的检测后,才能参与 ETC 建 设招投标,因此国内市场中 ETC 企业数量较少。目前,国内智慧交通行业的竞争格局 主要呈现出“市场集中度较高,少数几家优势企业占据行业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特 点。公司在高速公路 ETC 产品市场具有优势。目前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较高,业务遍 布全国。公司依托自身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与营销服务优势,已经走在了细分行业的 前列。未来 ETC 将走向更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公司作为拥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服务渠 道、完整研发和生产线的大型厂商将占有更有利的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国内较早布局 ETC 业务的优质企业,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 ETC 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高速公路 ETC 产品已在全国 29 个省市广泛应用,可满足 各地客户区域化差异需求。公司深耕智能交通领域多年,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 技术研发实力,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高速公路运营商、ETC 发行渠 道商、各大汽车主机厂等企业对 ETC 产品供应商的准入要求非常严格,均会选择产品 研发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过硬、产品供应快速和售后服务优质的企业作为合格供应商并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且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

  对新进入者 来说,建立品牌并获得客户的认可需要长期时间积累进行技术沉淀、市场验证。经过多 年的积累,公司在产品质量、交付及时性、技术服务、快速响应等方面获得了下游客户 的广泛认可和信赖。公司与高速公路运营商、ETC 发行渠道商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业务合 作关系,并与 40 多家汽车主机厂建立定点渠道,具备一定市场先发优势。

  在研发端,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研发投入,凭借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 和研发实力,公司参与主导 ETC-X 团体系列标准制定,参与主编 ETC-X 行业标准《公 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车路协同拓展服务技术规范》等,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公司作为国 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近年来每年研发投入都保持在较高水平,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 650 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 227 项,2022 上半年公司新增专利权 20 项。公司聚集了射频、微波、天线、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 和软件、车路协同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拥有 ETC、ETC+、V2X、汽车电子标 识等业务方面的核心专利技术,掌握了从基础芯片到终端产品的关键技术。

  我们认为,公司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长为我国 ETC 行业的领军企业,在 未来 ETC 行业将来临的大规模更新期中,公司有望获得较大的市场红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宽客-顺势天成:

  博通集成(SH603068)

博通集成(SH603068):

  09月30日,博通集成(603068)股价继续下跌。截至今日收盘,博通集成下跌2.34%,收盘价为26.25元,盘中股价最低触及26.21元,股价创历史新低。 博通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线通讯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与销售,具体类型分为无... 网页链接

专注核心成长股:

  博通集成(SH603068)毫米波芯片做的怎么样了,

博通集成(SH603068):

  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2022年9月28日,博通集成(603068)获外资卖出5.91万股,占流通盘0.04%。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博通集成92.73万股,占流通股0.62%,累计持股成本28.33元,持股亏损4.66%。 博通集成最近5个交易日下跌4.66%,... 网页链接

matrix9009:

  森林里最老的驴子(ZH347433) @快乐守拙 楼主,还记得这个组合吗? 博通集成目前怎么看

一路向富:

  博通集成(SH603068) 格林精密(SZ300968) 拓斯达(SZ300607) 亏的最多的三只股票,我五行土旺,这集代表木、格林三个木,拓是挖我土上的石头,能不亏么?洽洽、欧普就挣钱,这就需要调候了,炒股也得懂五行

券商中国:

  来源:证券时报 ID:wwwstcncom

  电视剧《纵横芯海》官方微博9月24日公布,《纵横芯海》圆满杀青,由黄晓明、王鸥、张超、施诗领衔主演,李治廷特别主演。

  根据最新海报内容,该剧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尚世影业与完美世界影视、柏年禾沐影业、华栖清石联合出品,柏年禾沐影业制作,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协拍。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 2018-2022重点电视剧、上海市委宣传部重大文艺创作项目,《纵横芯海》是国内首部聚焦科技兴国战略性产业题材的电视剧,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芯片职场剧”。《纵横芯海》改编自文学杂志《收获》2021年年初刊登的长篇小说《月光密码》,该剧由导演李骏操刀,他执导的代表作有电视剧《和平饭店》、《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电影《峰爆》。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备案信息显示,《纵横芯海》备案集数为40集,拍摄日期为2021年12月。报备机构为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

  故事讲述装有科宝导航仪的渔船在海上失踪,张海潮靠高超的心算能力克服了技术问题,却还是未能避免渔民的悲剧。意识到与欧美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后,张海潮和黎东升出国学习并开始围绕导航芯片开展二度创业,以精湛技艺力挫劲敌布莱恩,却在关键时刻遭遇资金链断裂,为保黎东升无恙,张海潮同意被布莱恩灭绝式收购,将导航芯片专利拱手相让。中央鼓励海外学子归国创业,张海潮重新启航,决定转行做通讯芯片,创立了领芯科技。此时的黎东升也占据了华强北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两人各自为中国芯片自主创新之路奋斗,推动创建通讯芯片的中国标准制式。而后,张海潮、黎东升从创业的一线激流勇退,指导推动中国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各类应用芯片的自主开发中。剧中,黄晓明、张超分别饰演张海潮和黎东升。

  原著作者也是本剧编剧虞璐琳,早年留美,回国后历任音乐剧导演,大学老师,翻译,美食博客博主,影视公司副总,5年前,虞璐琳在创作《月光密码》的时候,芯片是个冷门词。“芯片职场剧”,很多同行听到就摇头,认为没法写,不接地气——创业剧已然没有市场,芯片创业剧更没市场。因为没影视公司肯做这个题材,只能自己创办一家影视公司,融资、跑市场,立誓把这个项目做到最后。就这么熬下来了,把芯片熬成了“网红”题材,剧本慢慢得到了认可。

  虞璐琳在决定写这部作品前,为更好地呈现芯片从业者的特质,深入半导体行业,采访并收集了展讯通信创始人兼CEO、武岳峰科创创始合伙人武平,豪威科技联合创始人、元禾璞华投委会主席陈大同,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心,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北极光创始合伙人邓锋,博通集成董事长张鹏飞,兆易科技创始人朱一明,格科微董事长赵立新,安集微电子科技董事长王淑敏,清控银杏合伙人吕大龙,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武岳峰资本合伙人潘建岳、李峰,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中芯国际前CFO 刘越,荣正咨询董事长郑培敏,燧原科技CEO赵立东等数十位中国集成电路领域典型人物、近百位从业者的真实事例。

  据文汇报消息,此次,除了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协拍,上海华虹更为剧组提供了生产线的拍摄。该片总制片人武平,总顾问陈大同、张素心无一不是业界重磅级人物。

  2011年,武平与潘建岳、李峰三个清华师兄弟在西子湖边决定创办一个专注于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企业,武岳峰资本三个创始人都是从创办和管理高科技企业,转型进入了投资新领域。

  资料显示,武平毕业于清华大学与中国航天研究院,博士。1990年起在瑞士与美国学习与工作,参加多个初创公司,包括Trident,Mobilink等,于2001年在上海与美国硅谷同时创立展讯通信(Spreadtrum),任董事长与CEO,并于2007年在Nasdaq上市。成为国内高科技的旗帜企业。

  潘建岳历任美国新思科技(Synopsys, Inc.)中国区总裁、亚太区总裁兼全球副总裁等职。后续又有叶朋(前淘宝天猫总裁)、李晓忠(前夏新电子总裁)、熊泉(前弥亚微电子董事长)、熊长青(前当当网CTO)等一众行业大咖成为武岳峰资本的合伙人。

  目前,武岳峰资本投资超过180个国内外创业企业,投资企业的总市值超过万亿,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00亿。

  武岳峰创立于2011年,11年来刚好见证了国产芯片产业的时代变迁,投出以及见证了诸多行业第一的诞生。

  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企业沪硅产业

  中国最大的IDM 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

  中国最大的Fabless 存储器芯片企业兆易创新

  中国最大的汽车半导体芯片企业北京君正

  中国最大的IOT通讯芯片企业翱捷科技

  中国最大的车联芯片企业博通集成

  天眼查数据显示,半导体芯片和高端制造为武岳峰资本投资的重点,公司今年以来投资了鑫华半导体、承芯半导体、共模半导体、巨风半导体、云程半导体、胜达克、泰矽微、比科奇、黑芝麻智能、景略半导体等10余家芯片企业。截至6月底,武岳峰资本出现在北京君正、翔丰华、广立微、博通集成、瑞芯微、沪硅产业、英集芯、赛微微电等前10大股东或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股市值约128亿元。

  责编:杨喻程

  校对:李凌锋

百万用户都在看

  啥情况?韩军方发声,朝鲜发射导弹!波音飞机又出事,一机场关闭!这国首相新冠阳性,辉瑞CEO再次感染

  暴跌20万亿!美股遭遇惨烈时刻,华尔街警告:第三次债券熊市要来了!印度打光7000亿,"货币战"还是输了?

  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新股+点评)

  A股又到3000点保卫战!"杀白马"行情过后,股市如何演绎?2018年曾经上演这一幕…切勿如此操

  太疯狂!欧盟酝酿39000亿大计划,瞄准这一领域!法国总统提出"十倍计划",英国十天三次罢工,什么情况?

水滴545:

  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企业

  沪硅产业

  中国最大的IDM 半导体企业

  闻泰科技

  中国最大的Fabless 存储器芯片企业

  兆易创新

  中国最大的汽车半导体芯片企业

  北京君正

  中国最大的IOT通讯芯片企业

  翱捷科技

  中国最大的车联芯片企业

  博通集成

  天眼查数据显示,半导体芯片和高端制造为武岳峰资本投资的重点,公司今年以来投资了鑫华半导体、承芯半导体、共模半导体、巨风半导体、云程半导体、胜达克、泰矽微、比科奇、

  黑芝麻

  智能、景略半导体等10余家芯片企业。截至6月底,武岳峰资本出现在

  北京君正

  、

  翔丰华

  、

  广立微

  、

  博通集成

  、

  瑞芯微

  、

  沪硅产业

  、

  英集芯

  、

  赛微微电

  等前10大股东或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股市值约128亿元。

中国基金报:

来源:证券时报

  电视剧《纵横芯海》官方微博9月24日公布,《纵横芯海》圆满杀青,由黄晓明、王鸥、张超、施诗领衔主演,李治廷特别主演。

  根据最新海报内容,该剧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尚世影业与完美世界影视、柏年禾沐影业、华栖清石联合出品,柏年禾沐影业制作,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协拍。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 2018-2022重点电视剧、上海市委宣传部重大文艺创作项目,《纵横芯海》是国内首部聚焦科技兴国战略性产业题材的电视剧,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芯片职场剧”。《纵横芯海》改编自文学杂志《收获》2021年年初刊登的长篇小说《月光密码》,该剧由导演李骏操刀,他执导的代表作有电视剧《和平饭店》、《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电影《峰爆》。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备案信息显示,《纵横芯海》备案集数为40集,拍摄日期为2021年12月。报备机构为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

  故事讲述装有科宝导航仪的渔船在海上失踪,张海潮靠高超的心算能力克服了技术问题,却还是未能避免渔民的悲剧。意识到与欧美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后,张海潮和黎东升出国学习并开始围绕导航芯片开展二度创业,以精湛技艺力挫劲敌布莱恩,却在关键时刻遭遇资金链断裂,为保黎东升无恙,张海潮同意被布莱恩灭绝式收购,将导航芯片专利拱手相让。中央鼓励海外学子归国创业,张海潮重新启航,决定转行做通讯芯片,创立了领芯科技。此时的黎东升也占据了华强北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两人各自为中国芯片自主创新之路奋斗,推动创建通讯芯片的中国标准制式。而后,张海潮、黎东升从创业的一线激流勇退,指导推动中国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各类应用芯片的自主开发中。剧中,黄晓明、张超分别饰演张海潮和黎东升。

  原著作者也是本剧编剧虞璐琳,早年留美,回国后历任音乐剧导演,大学老师,翻译,美食博客博主,影视公司副总,5年前,虞璐琳在创作《月光密码》的时候,芯片是个冷门词。“芯片职场剧”,很多同行听到就摇头,认为没法写,不接地气——创业剧已然没有市场,芯片创业剧更没市场。因为没影视公司肯做这个题材,只能自己创办一家影视公司,融资、跑市场,立誓把这个项目做到最后。就这么熬下来了,把芯片熬成了“网红”题材,剧本慢慢得到了认可。

  虞璐琳在决定写这部作品前,为更好地呈现芯片从业者的特质,深入半导体行业,采访并收集了展讯通信创始人兼CEO、武岳峰科创创始合伙人武平,豪威科技联合创始人、元禾璞华投委会主席陈大同,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心,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北极光创始合伙人邓锋,博通集成董事长张鹏飞,兆易科技创始人朱一明,格科微董事长赵立新,安集微电子科技董事长王淑敏,清控银杏合伙人吕大龙,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武岳峰资本合伙人潘建岳、李峰,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中芯国际前CFO 刘越,荣正咨询董事长郑培敏,燧原科技CEO赵立东等数十位中国集成电路领域典型人物、近百位从业者的真实事例。

  据文汇报消息,此次,除了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协拍,上海华虹更为剧组提供了生产线的拍摄。该片总制片人武平,总顾问陈大同、张素心无一不是业界重磅级人物。

  2011年,武平与潘建岳、李峰三个清华师兄弟在西子湖边决定创办一个专注于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企业,武岳峰资本三个创始人都是从创办和管理高科技企业,转型进入了投资新领域。

  资料显示,武平毕业于清华大学与中国航天研究院,博士。1990年起在瑞士与美国学习与工作,参加多个初创公司,包括Trident,Mobilink等,于2001年在上海与美国硅谷同时创立展讯通信(Spreadtrum),任董事长与CEO,并于2007年在Nasdaq上市。成为国内高科技的旗帜企业。

  潘建岳历任美国新思科技(Synopsys, Inc.)中国区总裁、亚太区总裁兼全球副总裁等职。后续又有叶朋(前淘宝天猫总裁)、李晓忠(前夏新电子总裁)、熊泉(前弥亚微电子董事长)、熊长青(前当当网CTO)等一众行业大咖成为武岳峰资本的合伙人。

  目前,武岳峰资本投资超过180个国内外创业企业,投资企业的总市值超过万亿,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00亿。

  武岳峰创立于2011年,11年来刚好见证了国产芯片产业的时代变迁,投出以及见证了诸多行业第一的诞生。

  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企业沪硅产业

  中国最大的IDM 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

  中国最大的Fabless 存储器芯片企业兆易创新

  中国最大的汽车半导体芯片企业北京君正

  中国最大的IOT通讯芯片企业翱捷科技

  中国最大的车联芯片企业博通集成

  天眼查数据显示,半导体芯片和高端制造为武岳峰资本投资的重点,公司今年以来投资了鑫华半导体、承芯半导体、共模半导体、巨风半导体、云程半导体、胜达克、泰矽微、比科奇、黑芝麻智能、景略半导体等10余家芯片企业。截至6月底,武岳峰资本出现在北京君正、翔丰华、广立微、博通集成、瑞芯微、沪硅产业、英集芯、赛微微电等前10大股东或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股市值约128亿元。

  突发惨案:至少98人死亡!俄:乌继续挑衅!普京签了!泽连斯基又用俄语喊话,德国北部城市也爆发了!

岁月不曾饶过谁:

  博通集成(SH603068)自高位下跌有足足三年没创新高了,反弹一些后又足足跌了一年多,无尽的深渊吖!不知道埋葬了多少散户!

一路向富:

  健康元拿了2年了,健康元真的不知道怎么玩,t也不好t,换手率太低了,格林精密拿了520天了,好像有游资开始做了。博通集成二季度股东要套现,游资拉涨停,套了1万散户接盘。健康元(SH600380) 博通集成(SH603068) 格林精密(SZ300968)

心心相印o:

  2022年北路智控研究报告 智能矿山信息系统领军,助力煤炭行业降本增效

  公司概况:智能矿山信息系统领军,助力煤炭行业降本增效

发展历程:专注煤矿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服务煤矿企业、装备企业

  专注赋能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助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秉承“提高煤矿安全程度,提升煤矿工作效率,减轻矿工劳动 强度”的发展理念,深耕煤矿生产信息化配套产品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国家能源集团、陕 煤集团等国内大型煤矿企业以及郑煤机等知名煤矿装备企业。公司拥有优良的市场口碑, 2018、2019 年,获得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联合授予的“中国煤炭工业科 学技术奖二等奖”,相应系统产品列入国家煤监局《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 目录(第四批)》。与此同时,公司是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于胜利先生、金勇先生及王云兰女士,首次公开发行后合计控制 48.70%股份。于胜利先生曾任职于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北京华源京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郑州市慧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7 年参与创立北路智控,现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首次公开发行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3.53%,并通过路泰管理控制 3.74%股份;金勇先生 曾任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UT 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现担任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研发总监,首次公开发行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3.29%;王云兰女士曾 任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高新兴创联科技有限公司,现担任公司董 事,首次公开发行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8.15%。

主营业务:拥有通信、监控、集控、装备配套四大类系统,产品体系全面

  面向煤矿生产作业,公司形成通信、监控、集控及装备配套四大系统,提供涵盖传感 器、控制器、传输器、软件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公司在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下 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与一线客户的接触中分析行业需求痛点,不断完善产品体系, 以满足行业的更新换代需求。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包括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及装备 配套在内的四大类系统的完善产品体系,广泛运用于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排水等多 种生产作业场景,有效满足煤矿生产过程中诸如井下信息高可靠传输交互、煤矿工作全场 景可视化监控及智能分析、煤矿生产设备智能集中控制、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升级等需求, 实现少人化乃至无人化作业。同时,公司可提供整体方案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

  公司在通信系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掌握融合通信技术,促进煤矿通信系统与生产信 息化的紧密结合。公司煤矿井下一体化通信系统融合矿用调度通信、无线通信、应急广播 等应用,实现井下人员、车辆、信息矿灯等设备的信息融合联动。相较于传统各自独立的 矿山通信子系统,该系统能够融合多类型通信协议,提高调度指挥通信效率,并降低了信 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成本。该系统既可以作为一体化产品销售,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独立 提供其中的矿用无线通信系统、矿用广播通讯系统等矿山通信子系统。

  以生产执行层应用场景需求为中心,进行设备感知层和网络传输层的软硬件开发与搭 建,并进一步形成相关的智能矿山平台应用。智能矿山信息系统整体架构一般分为设备感 知层、网络传输层、生产执行层以及平台应用层四大层级。公司将自主开发的系统级软件、 嵌入式软件集成至自主开发的感知、传输、交换、控制等硬件后,从而形成一体化产品, 具有系统融合度高、兼容性好、功能多样、稳定性佳等优势。

财务分析: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费用控制成效显现

  营收保持快速增长,伴随产能提升,未来成长性有望持续体现。2018-2021 年,公司 营收分别为 2.06、2.96、4.36、5.78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40%,反映较好的成长性;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成套系统的新建、扩容或备件产品,2021 年,四大类系统合计 新建 502 套,伴随下游需求强化以及公司产能提升,营收有望持续增长。同期,公司分别 实现归母净利润 0.38、0.62、1.07、1.47 亿元,净利率持续提升,由 2018 年 18.66%增 长至 2021 年 25.50%,体现了较好的盈利能力。根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 现营收 3.2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0.8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5.97%、43.86%。

  通信系统为第一大营收来源,占比有所提升,装备配套毛利率最高。2018 年以来, 公司营收构成中,通信系统占比有所提升,监控系统占比有所下降,装备配套系统占比提 升明显,集控系统占比较为稳定。2018-2021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 65.17%、59.52%、 56.32%和 52.18%,公司业务结构不断迭代,同时 2020 年开始执行新收入准则,将销售 费用中与合同订单相关的销售服务费、运杂费纳入合同成本核算,因而毛利率有所变动。 公司各系统产品及相应组件、备件产品会依据矿井规模、功能需求、作业环境等因素进行 定制化设计,因而业务间的毛利率有所差异,同时部分大型订单也会对毛利率水平带来较 大影响。分产品看,公司装备配套系统毛利率最高,2021 年为 67.47%,系主要为自主生 产的系统设备;集控系统毛利率最低,2021 年为 40.56%,系集成的外购设备占比较高。

  以智能矿山新建系统为主,扩容备件占比逐步提升。公司根据客户新建系统、系统扩 容或备件等具体需求,提供成套系统的新建、系统扩容或备件产品。其中,新建系统为提 供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或装备配套整体解决方案,平均合同金额较大,扩容及备件 为新建系统的延伸扩展,平均合同金额相对较小。2021 年,公司来自新建系统的营收为 3.89 亿元,占比 67%,来自扩容或备件的营收为 1.88 亿元,占比 33%。整体来看,近年 来扩容及备件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规模效应逐渐显现,费用控制成效明显。2018-2021 年,公司员工总人数分别为 321、 416、443、491 人,总体保持小幅增长。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生产员工 174 人,销售员 工 113 人,技术员工 161 人,综合管理员工 43 人,公司员工队伍稳定性高。费用端:销 售费用方面,由于会计准则核算方法调整,2020 年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2021 年小幅提 升至 8.60%;管理费用方面,2021 年费用率降低至 6.36%,体现费用控制成效;研发费 用方面,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1 年研发费用为 5485 万元,研发费用率为 9.49%; 财务费用方面,2021 年财务费用率为 0.54%,近年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收入集中度高,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2019-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 分别为 42.64%、40.73%和 42.07%,反映公司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与良好的业务关系, 由于业务遍及国内各煤炭大省,公司不存在对单个客户依赖明显的情况。公司采取直销、 经销相结合并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2021 年收入构成中,直销模式占比 74.25%,经销 模式占比 25.75%。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产品;而在经销模式下,经销客 户向公司买断式采购产品后,自行销售至下游客户。

  煤矿智能化行业分析:煤矿智能化市场空间广阔,政策、需求持续催化渗透率提升

煤炭行业:我国能源体系重要构成,智能化需求刚性不断显现

  受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影响,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构成。我国资源禀赋特点 是“富煤、贫油、少气”,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的 重要构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52.4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 炭消费占比为 56.0%,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 25.5%。尽 管近年来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煤炭凭借着成熟可靠、价格低廉等优势,预计仍将在较长时 期内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基础性的能源。同时,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工业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到 2025 年,我国煤炭年产量将控制在 41 亿吨左右, 煤炭年消费量将控制在 42 亿吨左右,相较于目前总体保持稳定。

  近年来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企业效益回暖。煤炭行业历史上曾经历产能利用率 不断降低、价格低迷、库存居高不下等困境。2016 年以来,行业供给侧改革开始推进, 将优质资源集中于高效经营的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根据中国煤炭 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原煤产量 41.3 亿吨,同比增长 5.7%,创历史新高,全国煤 炭消费量同比增长 4.6%。2021 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 的经济指标,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 2021 年实现营收 3.29 万亿元,同比增长 58.3%,利 润总额为 7023.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2.7%。

  传统煤矿生产重资金、人力投入,安全水平低,智能化建设是破局关键。由于地质原 因,我国以井工煤矿为主,开采作业环境复杂,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同时,煤矿过去依 靠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实现发展,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安全事 故,而目前招工难问题也已显现。在经历人工、自动化建设后,煤矿的智能化建设将是解 决前述问题的核心所在。2020 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智能矿山的政策鼓励力度,华为、中 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关键技术、设 备、系统平台等方面具备应用基础,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支撑。

  当前煤矿处于矿山物联网至智能矿山迭代的阶段,未来有望全面打造智慧矿山。我国 煤矿信息化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经历单机(系统)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及矿山物 联网等阶段,未来,煤矿信息化的目标是建设智能矿山、感知矿山,对生产、技术和保障 等流程进行主动感知、实时互联、自动分析、快速处理。煤矿智能化的建设内容包括信息 基础设施、智能地质保障系统、智能掘进系统、智能采煤系统、智能主煤流运输系统、智 能辅助运输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智能供电与供排水系统、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智能综合 管控平台和经营管理系统等。

  产业政策强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吹响煤矿升级改造号角。2020 年以来,国家有 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管理暂行 办法》、《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提升对煤矿智能化建设 领域的资源投入,拉动领域内对相关产品需求的增长。《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 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我们预计 2022 年开 始将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高峰期。同时,各大产煤省份陆续发布本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和验 收相关标准,指导智能化煤矿建设工作。目前,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均已启动智能化示范煤 矿建设,煤矿智能化从被动建设转为主动建设。

市场空间:智能化目前渗透率低,未来千亿级市场空间待挖掘

  煤矿智能化建设涉及内容广泛,单点渗透率较高,但整体渗透率低。根据国家能源局 发布的《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以井工煤矿为例,其智能化建设条件 I 类煤矿评价指标体系中,涵盖信息基础设施等 10 个方面,必备指标不具备的不予验收, 系统考核得分等于该系统评分指标与加分指标得分之和,综合评分值为各系统考核得分乘 以系统权重之和。尽管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部分环节推进已较为成熟,但整体智能化的渗 透率依然较低,很多技术难点尚未攻克,整体技术体系尚不成熟。根据龙软科技公司 2022 年 7 月 4 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今年下发《关于开展首批智 能化示范煤矿验收工作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国智能化煤矿智能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本次国家级示范矿井验收,初级为主,特别优秀的可定义为中级,原则上不出现高级”。

  在政策驱动之下,煤矿智能化建设整体渗透率未来提升空间广阔。根据国家矿山安全 监察局安全基础司负责人 2022 年 3 月在应急管理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目前 我国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813 个,其中采煤面 477 个,掘进面 336 个,已有 29 种煤 矿机器人在 370 余处矿井现场应用,减人增安提效的效果日益显现。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 会发布的《2020 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到“十四五”末,即到 2025 年,在保证全国 煤炭总体产量不下降的情况下,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 4000 处左右,其中建成 1000 处以上 的智能化生产煤矿。而一个煤矿一般拥有多个采煤工作面以及掘进工作面,且伴随产能扩 大还会增加建设,由此可知目前煤矿智能化的渗透率极低,对照政策要求,仅至 2025 年 期间的提升空间广阔。

  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空间广阔,其中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2000-3000 亿元。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 2022 年 2 月份,全国有近 400 座煤矿正在 开展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超过 1000 亿元,因此平均来看,单个煤矿投资规模在 2.5 亿元以上。另根据安永(中国)发布的《智慧赋能煤炭产业新万亿市场》报告测算,已有 生产型矿井单矿智能化改造升级费用约在 1.49 至 2.63 亿元之间,而新建型矿井单矿改造 费用约在1.95至3.85亿元之间。考虑至2025年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的要求, 预计智慧煤矿整体市场规模超万亿元,同时,结合投资分布,根据精准信息公司 2021 年 报,不考虑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掘进机等煤机装备,预计其中与智能化相关的基 础设施、软件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2000-3000 亿元,为煤矿智能化玩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 遇。

  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煤矿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投资至少为 500-1000 亿元,对应到每年为 100-200 亿元,中小型煤矿自发建设将为市场稳健增长提供保障。根 据国家发改委等 8 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到 2025 年,大型 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0 煤炭行业发 展年度报告》,到“十四五”末,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 1000 处以上。

  因此,“十四五”期间主要为大型煤矿推进智能化建设,结合近年来的实际招投标情况,我们预计单矿在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上的年投资体量约为1000-2000万元,即“十四五”期间大型煤矿的年投资约为100-200亿元,总投资约为500-1000亿元。同时,在大型煤矿的带动下,中小型煤矿也有望加快建设,我们预计单矿在智能化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系统上的年投资体量约为500万元,这部分投资为煤矿智能化市场实现稳健增长提供了保障。

  煤矿智能化行业统一标准尚未形成,未来有望逐步推进设备接口标准、通讯协议、管 理协议等标准化。我国当前仍未形成煤矿智能化统一行业标准,这使得各厂商无法与其他 厂商的软件、设备、系统实现高效兼容。以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为例,仅生产控制系统就涉及 1370 多家供应商的 10 余类操作系统,500 多种需要适配的通 信协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认为,煤矿智能化不是某几项先进技术的简单组合 应用,也不是各个分系统智能化的拼凑,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煤炭开发利用的有机融合。未来,伴随设备接口标准、通讯协议、管理协议等的标准化,我国智能矿山深入推进有望 加速。

竞争格局:行业竞争相对充分,华为入场有望统一底层标准

  煤矿智能化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零部件及服务供应商,中游为矿山信息系统供应商, 下游为煤矿生产企业以及煤矿装备制造商。上游供应电子元器件、集成模块、外协加工服 务,供应商数量多。中游提供智能矿山相关产品及服务。下游煤炭行业整体发展受宏观经 济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但对于安全提升、减员增效以及节能降耗的需求具有刚性, 同时煤矿装备厂商也是智能矿山行业的下游,进行装备的智能化适配。

  煤矿智能化行业竞争相对激烈,交付及时性、系统开发能力、客户关系、产品价格等 成为竞争要素。尽管行业内企业数量多,但普遍来说规模偏小,真正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并 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上市公司方面,北路智控拥有包括通信、监控、集控 及装备配套四大类系统的完善产品体系,截至 2021 年末,公司拥有安标证产品 198 个, 技术扎实,自主研发比例高;光力科技运用涡街测量、流量检测等技术而在煤矿瓦斯抽采 监测领域较为领先;精准信息在煤矿顶板及冲击地压安全监测、矿用智能单轨运输两大单 品上具有优势,并布局井下 5G 通信业务;龙软科技聚焦于智能矿山平台软件的开发;梅 安森提供矿山安全及生产整体解决方案;震有科技提供煤矿专网通信系统。此外,科大讯 飞、宝信软件、东软集团、中软国际等公司也在进入煤矿智能化行业。

  华为布局智慧矿山领域,煤矿军团致力于打造“一网一云一平台”总体架构方案。2021 年,华为成立内部最早的军团之一——煤矿军团,聚焦 ICT 基础设施,不做挖煤机器、传 感器、应用软件,帮助煤矿行业实现少人、安全、高效。华为打造“一网一云一平台”总 体架构方案,“一张网”包括 5G 接入网等三种网络接入方式,“一朵云”统筹规划一体化 云平台,涵盖集团、矿山以及远端容灾中心,通过云端协同、AI 能力提升智能化能力;“一 平台”通过数据治理、AI 推理、标准化 API、大数据应用等系列化工具,打造标准化、集 成化的统一数字平台,实现煤矿应用使能、数据共享。

  2021 年 9 月,华为携手国家能源 集团发布矿鸿操作系统,这是中国煤炭行业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通过独特 的“软总线”技术,在煤矿领域第一次实现统一的设备层操作系统,以统一的接口和协议 标准,解决不同厂家设备的协同与互通的问题。华为将支持国内在 2025 年基本实现大型 煤矿智能化,长远目标是使能国内 4000 多座煤矿以及 4 万多座非煤矿山智能化,最终实 现全球矿山智能化。

  公司优势:产品体系完备,系统融合能力突出,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坚持软硬件融合思路,持续创新产品技术与服务模式

  公司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实现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软硬件融合、多系统交互的企业之 一,发展潜力巨大。公司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软硬件基本为自主开发,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 实现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软硬件融合、多系统交互的企业之一,公司通过统一标准、协议、 接口等方式打通了各类设备、系统的融合渠道,不仅打通了各设备及系统间的交互壁垒, 实现了整个信息化系统的高效协同运行,还大大提升了相应产品的系统集成度,从而有效 降低了下游客户的系统构建、维护成本。从智能矿山平台构架来说,公司是国内少数产品 能够覆盖智能矿山感知层、传输层、智能应用与决策层三大层级的智能矿山领先企业。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形成立足于智能矿山系统产品领域较为完善且自主可控的技 术体系。公司核心研发团队具有深厚的信息化行业技术背景,拥有十余年矿山信息化相关 领域的经验积淀,参与 9 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已取得行业 相关的 64 项专利以及 152 项软件著作权,并形成 12 项核心技术,如矿用多协议融合通信 技术、智能矿山管控一体化平台构建技术、控制协议与语音通信共缆传输技术等。

  公司产品更迭满足客户需求,带来投资节约与额外经济效益。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 公司为某客户提供煤矿井下一体化通信系统,总投资约 1100 万元,若单独购建该产品所 融合的有线调度、无线通信、WIFI 数传等子系统,总投资则将超 3000 万元,同时,该系 统通过集中布线、集中供电等方式有效简化系统结构及运维成本。公司为某客户提供矿用 打钻管理系统,其原有配置每班 1 人负责每台钻机的信号维护、验钻、数据汇总统计等, 通过该系统能够自动化完成相应工作,以日均 30 台钻机开钻、人均工资 10 万元/年计算, 年直接经济效益达 300 万元。

延拓服务范围,携手郑煤机发力智能化配套业务

  延拓服务范围,下游客户由煤矿企业延伸至煤矿装备企业。公司同行企业一般为煤矿 生产企业直接提供智能化产品服务,公司创新性地将下游客户拓展到煤矿装备企业,为其 产品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化升级方案,从而有效提升矿山装备的智能化程度,顺应我国煤矿 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化、加速的趋势,并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智能矿山装备配套产品 主要与国内大型煤矿装备厂家如郑煤机、三一重装的采/掘装备相结合,辅助煤矿装备企业 实现煤矿采/掘工作面可视化远程控制,提升采/掘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实现工作 面的少人化乃至无人化作业。

  郑煤机是我国最大的煤矿装备企业之一,智能化工作面稳居行业第一。2017 年开始, 郑煤机正式涉足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业务领域,采用第三方配套其液压支架、刮板机、电液 控制系统、皮带运输系统等基础装备及系统的模式,实现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视频采集及 传输。截至 2020 年末,郑煤机已累计推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近 200 套,另根据郑煤机 2021 年报,其智能化工作面推广市场占比 41%,稳居行业第一。2021 年,首套搭载“矿鸿” 系统的郑煤机千兆以太网支架电控系统下井应用,实现了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关键 技术自主可控;郑煤机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第三方测评,接入智能化煤矿综采工作面超过 100 个,基本具备支撑开展工业应用的能力。

  公司 2017 年以来与郑煤机达成合作,提升其煤机装备智能化水平,未来业务成长空 间广阔。2017 年,经项目报价及方案论证比较,郑煤机在多家供应商中确定公司作为其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装备配套供应商。2019 年,得益于郑煤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业 务的高速成长以及公司与郑煤机配套产品种类的增加,郑煤机成为公司新签合同金额最大 客户。2020 年,公司在郑煤机公开对外招标的工作面巡检机器人项目中中标,云台摄像 仪、交换机套件研发成功并交付。一般而言,郑煤机建设一套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对应采购 公司一套“采煤工作面智能化配套”,考虑到智能化工作面的低渗透率,未来相关业务成 长空间广阔。

募投项目打开成长空间,有望实现产能提升、方向延伸、行业复制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 14.31 亿元,计划用于矿山智能设备生产线建设、 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补充流动资金等三大项目,合计拟使用募集资金 6.08 亿元,超募 资金将用于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

  通过矿山智能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公司将强化产能,增加产品应用广度与深度。近 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公司生产条件相对不足与市场产品需求不断攀升之间的矛盾凸显。公司拟投资 2.67 亿元用于智能矿山系统产品的产能建设,新建现代化生产车间 及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同时针对日益革新的产品需求特性,对现有进行生产、检测工艺进 行优化升级。项目实施后,预计将有效提升公司基站、电源、传感器、终端等智能矿山系 统产品主要组件的年产能,扩充公司产品供应能力,有利于公司提升市场占有率。根据公 司招股说明书,项目整体建设周期为 3 年,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达到设计产能的 40%,第二 年达到设计产能的 60%,第三年开始达到正常生产负荷。

  通过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公司将强化产品开发能力,延伸巡检机器人等七大创 新方向。随着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类型及应用场景的拓展,公司亟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多类型智能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保持技术能力的领先。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计 划引进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研究人才,进一步扩大研发、实验场所的规模,加强公司的研 发能力,并将建立起一支具备深厚行业积淀与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团队,从而强化公司在 现有产品领域以及新兴产品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公司对产业技术热点以及下游客户 需求风向的有效跟踪,继续保持公司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公司有望在维护好既有煤矿客户群体的基础上,强化对新客户的开发力度。 在全国 4000 余处矿井中,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已经覆盖 600 个左右。对于存量客户, 公司将通过煤矿智能化建设减人降耗的示范效应,不断提升产品在大型煤矿集团众多煤矿 中的渗透率,通过煤机设备智能化配套提质增效的示范效应,持续推广产品在大型煤机设 备企业产品体系中的渗透率,从而提高单客户价值量。对于增量客户,公司将通过深入的 市场调研以及政策把握,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并基于优异的产品质量、 成熟的业务能力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逐步向新的客户群体拓展,挖掘新的下游客户。公司 已在全国主要的煤炭产区布局销售渠道及技术服务团队,深度开发重要客户资源。

  未来,公司还将探索业务在智能化程度及安全生产需求均较高的行业间进行低成本跨 行业复制,进而通过“强链+延链”的方式实现公司业务的高效可持续成长。公司目前主 要聚焦智能矿山领域,其应用环境复杂特殊,而许多能源化工领域的行业与此类似,因此 也存在着很强的无人化、智能化的内驱需求。

  根据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公司与北元集团就其智慧化工厂综合解决方案签署 1150 万元销售合同,业务拓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司将依托自身在通信、监控、自动控制等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充分融合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在智能化程度及安全生产需求均较高的行业间进行低成本跨行业复制。公司募投项目“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所将开展的研发课题即包括“地面化工厂智慧工厂设计”,具体为化工厂园区人员定位系统及智慧工厂软件平台的开发,公司未来将持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通过“强链+延链”的方式实现业务的高效可持续成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北路智控(SZ301195)#博通集成(SH603068)东土科技(SZ300353)

奶奶DS:

  博通集成(SH603068) 就算国内芯片全部挂逼,也不会支持半导体,机构只会拿散户当傻子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