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2今日SZ300115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09-12 01:34:02 首页 > 深交所股票

心心相印o:

  2022年长盈精密研究报告 精密零组件龙头,金属制造技术国内领先

  来源:兴业证券 发布时间:2022/09/09

  1、精密零组件龙头,双支柱战略形成

1.1、深耕结构件多年,金属制造技术国内领先

  长盈精密成立于 2001 年 7 月,于 2010 年登陆创业板,以产品设计、精密模具设 计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竞争力,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不断拓展完善 业务及产品体系,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智能终端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 智能装备及系统集成的规模化制造企业。公司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智能终端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智能制造,其 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智能终端零组件业务原先以手机 结构件为主,后转向笔电及可穿戴设备等非手机业务,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主要是 动力电池中的结构件、电连接等产品。

  根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公司大股东长盈粤富投资持股 36.98%,实际控制人是 董事长陈奇星先生。同时,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绑定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 激发员工积极性。公司下设 21 家子公司,其中重要子公司包括广东长盈、昆山长 盈、昆山杰顺通、广东方振和苏州科伦特。 广东长盈的主要业务是精密金属外观件和 LED 精密封装支架的制作,昆山长盈的 主要产品为精密连接器、精密电磁屏蔽件和精密模具,昆山杰顺通主要做精密连 接器,广东方振主要业务为防水硅胶结构件,苏州科伦特主要产品为 busbar 母排 产品等,是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供应商。

  公司深耕金属加工领域多年,技术积累深厚,具有较强的精密模具制造能力和自 动化集成能力,现拥有 3500 余名模具加工技师,1000 余套超精密加工设备,并 具备±2μm 级加工设备和能力,模具年产能达 10000 余套,精密模具加工周期及 质量都处于同行业前茅。

1.2、公司转型期已过,双支柱战略赋能再增长

  把握智能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机遇,公司收入迈入快速增长阶段。随着智能移动 终端轻薄化、大屏化、可穿戴浪潮逐渐到来,公司享受智能手机时代红利,同时 于 2014 年大举增加 CNC 机台及配套工艺的投入,2013-2017 年公司营收复合年 均增速 CAGR4=48.7%。2018 年,手机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外加公司大规模开发 众多研发周期较长的国际客户项目,公司进入业务调整期,业绩增速放缓,2017- 2019 年收入基本无增长。自 2020 年始,“消费电子+新能源及储能”双支柱战略 逐步形成,公司业绩进入新一轮上行期,2021 年营收增速为 12.74%。2022 年 H1, 公司业绩表现强劲,实现营收 70.79 亿元,同比增长 56.54%,其中,2022 年 Q2 单季度实现收入 34.71 亿元,同比增长 52.70%。

  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略有上升,销售费用率基本维稳。近年来,公司销售费 用率基本平稳,2021 年销售费用率为 1.71%。2017 年,公司开始冲刺北美大客户 业务,同时加大力度拓展海外业务,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2021 年为 7.44%,较 2017 年的 4.98%,提高 2.46 个百分点。2020 年,公司财务费用率为 2.74%,同比 +1.14pct,上升系汇兑损失和利息支出所致。2018 年,公司从手机业务向非手机业务转型,加大了非手机产品项目和北美大客 户的开发力度,研发了许多新产品,研发费用投入较多,但是新产品尚未形成大 规模收入,再加上子公司商誉的计提,净利润下降比较明显。2019 年-2020 年, 公司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持续双调整,成效逐渐显现,归母净利和利润率均开始上 行,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 亿元,同比大增 615.95%。

  去年供给端扰动导致亏损,盈利能力随原材料价格回落有望回升。2021 年,由于 大宗商品涨价、疫情带来的人工成本上涨、海外客户重要项目出货延迟以及新能 源业务所投放产能尚未释放等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大幅上升,公司出现亏损情况。 2021 年及 2022 年第一季度,铝价持续走高,自 2022 年 Q2 起铝价逐渐回落。同 时,2021 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导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相对下滑。目前 铝等原材料价格已经回落,美元也开始走强,未来随着重要项目顺利度过良率爬坡期和迈入量产、新能源业务产能逐渐释放,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渐回升。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高研发水平保证公司竞争力。2015-2021 年,公司研发支出基 本呈现上升趋势。公司近年来承担了大客户多个新产品项目研发工作,同时,公 司积极进军新能源汽车业务,多个项目正在研发,2021 年,公司研发支出为 10.79 亿元,研发费用率为 9.77%,研发费用率不断提高保障了公司的技术领先。 公司目前有 6 大研发平台,研发工程师有 3000 余人,同时拥有 1330 余例专利和 1000 多台一流实验设备,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进一步增加,由 2020 年的 6916 人增加至 8346 人,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的高研发能力也得 到了诸多客户的认可,成为第一家进入北美大客户电脑机壳供应链的大陆企业。

  2、客户+产品结构持续“双调整”,北美大客户助力增长

2.1、安卓系厂商规模降低,北美大客户笔电机壳业务开花结果

  手机后盖材质变革迅速,公司加速自身转型。2015 年,塑料材质后盖占比高达 65%, 2017 年金属后盖一度成为主流,之后,在无线充电和 5G 的带动下,去金属化明 显,金属材质主要用于手机中框,玻璃后盖趁势崛起,2020 年度占比达 73.7%。 在手机金属后盖转向玻璃材质的背景下,公司加速转型。 CNC 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趋于稳定,供需逐渐平衡。2017-2018 年,得益于手机金 属后盖的快速提升,我国 CNC 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加,CNC 产能出现过剩,导 致价格下跌,进而使得公司利润率下滑。2020 年,受疫情影响,规模开始下降。 目前,CNC 市场规模趋于稳定,供需逐渐迈向平衡。

  国内安卓系客户占比降低,海外客户占比提高。公司之前主要为国内安卓系手机 提供金属外观件产品,受益于国产手机金属后盖渗透率提高,业绩快速增长。随 着手机进入存量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以及金属材质手机后盖占比逐 渐下降,公司毛利率受到部分影响。2017 年开始,公司调整自身竞争战略,业务 重心转向海外客户,加强与国际客户的合作,提高国际客户的营收占比,目前, 公司海外客户有北美大客户、三星、谷歌、亚马逊和特斯拉等。2021 年,海外客 户营收占比已经达到 48.86%,2022 年 H1,海外客户营收占比为 54.73%,客户结 构持续优化。

  产品结构持续调整,积极拓展非手机业务。2015 年,长盈成立全资子公司广东天 机,正式由精密制造迈向智能制造,同年 7 月,公司参股苏州宜确半导体,为工 业 4.0 进行技术储备。2016 年 5 月,子公司昆山长盈设立昆山惠禾新能源科技公 司,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2017 年 4 月,长盈携手全球工业机器人巨头安川,布局工业机器人。多年来,公司不断降低手机业务比重,积极拓展业务外延。 2021 年,公司笔记本电脑类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20%,新能源业务收入 11.29 亿元,新能源业务占营收之比达到 10.2%,2022 年 H1,公司新能源业务实 现收入 10.49 亿元,营收占比 9.5%,2020 年仅占 5.1%。

  Macbook 推出自研芯片广受好评,份额占比持续提高。2020 年 11 月 11 日,苹果 推出自研芯片 M1,采用 5nm 制程工艺,封装 160 亿个晶体管,搭载了 8 核心中 央处理器和 8 核心图形处理器,最高能够实现 3.5 倍的性能提升。2021 年 Q1,苹 果 MacBook 出货量为 670 万台,同比增长 116.43%。2022 年 6 月 7 日,苹果于 WWDC2022 大会推出其第二代自研芯片 M2,采用新一代增强 5nm 制程工艺,封 装 200 亿个晶体管, CPU 性能比 M1 提升 18%,性能卓越,收获一众好评。2022 年 Q2,MacBook 出货量因受供应链影响下滑至 480 万台,随着供应链紧张的缓 解、M2 自研芯片的推出,苹果出货量有望回升,份额有望继续提高。

  笔记本外壳一般分为顶盖 A 面、屏幕 B 面、键盘 C 面和底盖 D 面,其中 B 面是 屏幕面,无结构件。根据 IDC 数据,大客户笔记本 2021 年的销量近 2800 万部, 市场份额 8.0%,位列第四,大客户项目净利率往往较高,大客户的笔电机壳业务 盈利空间相当可观。

  公司是北美大客户笔电机壳重要供应商之一,14 英寸 pro 外观升级导致研发投入 加大。公司于 2018 年正式切入北美大客户的笔电机壳供应链,给北美大客户的笔 电供应 D 面,2021 年已经实现了 A、C、D 面全套同时供货,但 14 英寸的 MacBook pro 的外观进行了比较大的升级改变,C 面键盘部分移除了 TouchBar,新增了一 排实体功能按键,此外,端口部分变化明显,配备了 3 个雷雳 4 端口,1 个 SD 卡 槽,1 个 HDMI 端口,1 个 MagSafe 3 端口,外观大升级后,长盈供应产品的单机 ASP 提升,但前期研发等投入也更多。 部分台系厂商退出大客户供应链,长盈未来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目前公司在大 客户笔电机壳份额约 15%。大客户笔电机壳现有供应商包括可成、鸿准、铠胜, 长盈是最先进入其供应链的大陆供应商,近年来部分台系厂商逐渐退出大客户笔 电机壳供应链,长盈作为新进入者有望抢占更多份额。

  硅胶应用前景广泛,广东方振是北美大客户零部件供应商。硅胶现广泛应用于电 子产品、医疗器械、汽车等领域,具有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 机械强度高等特点。长盈子公司广东方振主要产品是注射成型塑胶,液体硅橡胶 和热固化橡胶配件,是大客户零部件供应商,广东方振今年收入预计能够达到 5 亿元,有望扭亏为盈。

  大客户小件业务仍有一定增长空间。公司还会承接北美大客户的一些精密小件产 品业务。2022 年 H1,公司供应给大客户的智能穿戴零组件产品实现营收 1.2 亿 元。目前,长盈给大客户供应产品以金属为主,未来,在大客户防水硅胶件上, 长盈依托广东方振有望取得突破。

2.2、大客户头盔眼镜类新品发布在即,打开消费电子增长空间

  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逐渐进入发力期。根据 IDC 数据,2015 年,全球 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仅为 0.8 亿部,2021 年已经达到 5.34 亿部,年均复合增速 CAGR6=37.75%,同时,IDC 预测 2025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接近 8 亿部, 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从结构方面来看,根据 Canalys 数据,2021 年,TWS 耳机 是主要出货产品,出货量达 2.9 亿部,占比约 54.3%,其次是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 量为 1.93 亿部,占比约 36.1%。

  MR 是 AR 与 VR 的结合,MR 即混合现实技术,具体指结合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 而产生的新的环境和可视化三维世界。VR 是虚拟现实,是构建一个纯虚拟世界,AR 则是增强现实,是将虚拟信息加在真实世界中。简而言之,三者之间的区别在 于是否能够将虚拟内容覆盖到整个当前现实世界的场景范围,并且实现虚拟与现 实之间的部分保留与自由切换,能完全实现的是 MR,部分叠加的是 AR,全部覆 盖的是 VR。

  市场上已经出现少量 MR 眼镜产品,包括微软的 HoloLens 2 和 ThirdEye 的 Razor MR Glasses等,其主要应用在娱乐、医疗、工业、教育等。目前 HoloLens 2因技 术、成本和应用场景等问题,还未能成为大众消费品。苹果 MR 头显已取得相关专利,助力MR眼镜面市。根据USPTO资料,苹果取 得了多项关于 MR 头显的专利,包括磁吸可调节头戴和扬声器专利,基于眼球追 踪的导航与 GUI,支持认证的隐私光学系统,传感器自检矫正系统,以及眼动追 踪系统和 VR 环境声音混响处理方法等。而且,苹果也申请了“具有基于位置信息的定向波形成的基站和用户设备”,以助于其 MR 眼镜未来用于学校、工作场所 和其他设施。

  除此之外,根据 PatentlyApple,苹果公司还正在研究一种可用于眼镜产品的新的 光学音频传输技术。专利显示该技术可以满足光学信号和蓝牙音频的传输,具体 而言,光学信号的传输会依靠处于眼镜和耳塞之间的一套光发射器和接收器来实 现,同时,耳塞中还将有一个射频(蓝牙)收发器,实现手机和耳塞之间的蓝牙 音频接收。

  布局 AR 相关应用程序开发多年,可快速配对硬件设备推向市场。2017 年,苹果 进军 AR 软件层面,在 WWDC 发布会推出了 iOS11 的 ARKit 开发平台,使得开 发人员可以在该平台上为 iPhone 和 iPad 创建 AR 应用程序,目前 ARKit 已经迭代到第六代,功能不断升级。根据陀螺科技消息,截至 2022 年 6 月 15 日,苹果 的 APP Store 目前约有 1.4 万个基于ARKit 开发的应用,并有约 3000 万人的开发 者,其中,中文社区的开发者人数已经超过500万人次。未来随着苹果推出其 MR 眼镜产品,其软件服务可以迅速匹配,得到应用。

  北美大客户 MR 产品有望引爆市场,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北美大客户的产品 一直是行业标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TWS 耳机等均引领着行业潮 流,其 MR 产品有望在 2023 年面市,长盈是其该款产品的结构件主要供应商之 一,根据彭博社预计,该产品售价在 2000-3000 美元,面向的应该是有特定产品 需求的专业用户,大客户 MR 产品是混合现实头戴设备,预计将引爆市场,引领 行业潮流。公司在 AR/VR 领域已经与大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未来收入有 望随着大客户出货量的增长而增长。此外,目前,除已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的核心客户外,公司还取得了元宇宙行业重要客户的供应商资格。

  3、新能源车市场景气度旺,绑定行业龙头迈入快速增长通道

3.1、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相关零组件市场空间大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七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国内纯电动汽车及插 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根据中汽协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 销量猛增,2015-2021年六年平均复合增速CAGR6=48.29%,2021年实现销量352.1 万台,同比增长 157.57%,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新能源汽 车销量的 52.55%。2016 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 1.8%,2021 年提高至 13.40%。

  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中占比很高。锂电池为 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是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部分。根据高工锂电 GGII 数据,2021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220GWh,同比大增 175%,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 创新联盟数据,2021 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155GWh,同比增长 143%。此 外,GGII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550GWH。伴随着动力 电池出货量的日益增加,动力电池中所必需的结构件等产品也将迎来高需求的“春 天”。

  不同的电池集成方案对于结构件的需求并不完全一样。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动 力电池结构件可以分为电芯结构件、模组结构件和电池包结构件。CTM 集成方案 三种结构件都需要,而 CTP 方案因为不再需要模组,仅需电芯结构件和电池包结 构件。电芯结构件是动力锂电池中重要组成部分,占电池材料总成本的 10%-15%。锂电 池电芯组成部分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精密结构件等,其中 精密结构件主要为铝壳/钢壳、电池顶盖板和连接片等。电池中的精密结构件对于 电池的供电效率与安全性非常重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芯结构件在 不同材料和类型的动力电池中,成本占比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而言,占电池材料 总成本的 10%-15%。

  电芯结构件生产对精度要求高,制造工艺复杂,流程繁多。电芯顶盖板生产工艺 主要涉及冲压、焊接、注塑等,壳体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一些,包括冲压和拉伸。 电芯结构件主要作用是保障电池的安全性、固定保护电池、传输能量、装载电解 液等,需要具备抗震动、散热好、防腐蚀、防干扰等功能。电芯结构件市场空间大,2025 年市场规模超 700 亿元。根据 GGII 数据,到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550GWh,根据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电芯 结构件单位价值量约为 0.5 亿元/GWh,估算得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电芯结构件 市场规模将超 700 亿元,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储能电池结构件市场快速增长。随着动力电池集成技术不断演变,模组结构件已 经不再需要,现在主要应用在储能电池上。电池模组结构件主要有电池模组的端 板、侧板、盖板等,起到串并联及固定保护电芯的作用。根据 GGII 数据,2021 年 中国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48GWh,同比增长 269%,其中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 29GWh,同比增长 341%,2020 年仅为 6.6GWh,预计到 2026 年,中国锂电储能 总出货量将达 330GWh,复合年均增速 CAGR6=71.43%。

  电池托盘是电池包结构件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量高且要求高。电池包结构件包括 电池 PACK 上顶盖、电池托盘、金属支架、端板和螺栓等,起到了支撑电池、抗 震动、抗冲击和防水防尘的作用,其中,电池托盘承载保护整个电池系统,不仅 需要装载电芯和电池模组,而且还需要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 高低压电器及连接线等组件,需要具备抗挤压冲击、抗腐蚀、气密性好等性能, 同时还要起到保持电芯均温、防冷热冲击等作用,是较为重要的且价值量比较高 的部分。

  电池托盘生产工艺处于快速发展期,生产工艺多样。由于电池集成方案的快速变 化,目前,电池托盘的生产工艺多种多样,主要有挤出铝型材搅拌摩擦成型、冲 压铝板焊接(铝弧焊或点焊)和整体铸造成型工艺。目前国内纯电动车企业基本采 用铝型材搅拌焊接配合少量铝弧焊工艺来制造电池托盘,整体铸造成型工艺使用 较少。

  随着电池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电池托盘价值量有望逐渐提高。估计目前 CTP 方案 下的电池托盘单机价值量在 3000-4000 元。未来,新能源汽车呈现轻量化和集成 化的发展趋势,动力电池集成度不断提高,电池托盘的制备工艺和难度将会增加, 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CTP 集成方案的不断推广与广泛应用,模组结构件的取 消,会使得电池托盘所要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电池托盘未来的价值量有望进一 步提高。

  公司与 C 客户高度合作,配套 C 客户进行动力电池结构件供货。公司 2017 年顺 利通过 CATL 的供应商认证,实现小批量交货,正式切入 C 客户供应链,公司主 要向 C 客户提供电芯结构件中的顶盖板、壳体、连接片,以及 PACK 结构件中的 电池托盘。同时,C 客户旗下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控 股公司长江晨道参与了长盈 2020 年定增,获 479 万股,且截止到 2022 年中报, 长江晨道对长盈精密持股比例达 0.48%,关系深度绑定。

  公司自动化能力强,积极扩产大力布局。由于电池集成方案仍在不断优化升级, 电池托盘相关工艺还未成熟,公司自动化生产能力和模具设计能力强,在新技术 和新方案上竞争优势显著。 公司不断扩张产能,规模效应正逐渐显现,盈利能力有望不断提升。2021 年公司 的下箱体项目完成,已经形成了从电芯结构件、模组结构件到电池箱体结构件全 系列产品线,同时完成了区域布局,深圳、宁德、溧阳、宜宾项目均陆续进入量 产,能够为客户实现就近配套,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供应链响应速度。C 客户是 动力电池行业龙头,配套 C 客户使得未来公司结构件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3.3、子公司科伦特绑定特斯拉,新开发多家客户

  长盈子公司科伦特深耕电连接产品,技术水平领先。公司在 2016 年开始布局新能 源汽车领域,2016 年和 2017 年以股权收购和增资的方式取得了苏州科伦特 70% 的股份。科伦特主要生产电连接器中的高压大电流电源母排,母排是一种多层复 合结构连接排,具有可重复电气性能、低阻抗、抗干扰、可靠性好、节省空间、 装配简洁快捷等特点,用于大功率模块化连接。苏州科伦特拥有十余年的电连接 产品设计和加工经验,通过了 TS16949 和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其产品代表着 行业顶尖水平。

  “三电”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至关重要,母排生产工艺较复杂。母排主要 应用在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的“三电”系统中,起到电流传输的作用。 科伦特的母排产品目前大多数用于电池组中,将各个低电压单电芯进行联接,形 成高电压的电池组对汽车进行供电。母排生产工艺主要涉及板材落料、型材成形、 多层箔片分子扩散焊接、编织带焊接、钎焊、铜铝复合、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 等,需要在铜铝原材料表面进行镀金、镀银、镀锡、镀镍、氧化、钝化等绝缘处 理,涉及冲压机、分子扩散焊机等十余种机器。

  母排的价值量有望随电机电控集成度提高而逐渐提升。母排之前并非主流电连接 方案,仅特斯拉等少数客户在使用,预测目前长盈的母排单车价值量为 500 元, 未来,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加汽车内部可利用空间,电机电控集成度趋势明显,正 在向一体化推进,对母排的工艺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母排的价值量有望随之提高。

  科伦特深度绑定特斯拉,收入增长潜力大。苏州科伦特于 2017 年切入电动汽车大 厂特斯拉供应链,2021 年成为特斯拉 Model 3 高压软连接的主力供应商,与特斯 拉合作紧密。2017 年,科伦特收入为 1204 万元,2019 年营收达到 2.18 亿元,同 比增长 22.22%。2021 年,特斯拉 Model 3 以全年超 50 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一,是 连续四年最畅销的纯电车型,ModelY 也以 41 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三,随着特斯拉 销量增长,科伦特收入增速可期。 积极开发新客户,拓展下游客户。特斯拉是苏州科伦特主要客户,目前,科伦特 在积极开发新客户,拓展客户面,已经拿到了宝马、奔驰等欧洲汽车厂商的认证, 2021 年新开发有效客户超 20 家,并有部分新客户的项目进入量产。

  定增扩产能,稳固自身优势。2020 年,公司积极扩产,一方面开始建设公司最大 的海外基地--越南基地,另一方面采取定增募资,用于投资上海临港新能源汽车零 组件项目,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投资总额 8.9 亿,资金主要用于高低压电连接件、 动力电池结构件和氢燃料电池双极板项目的建设,预计 2024 年年底建设完成。截 止到 2022 年 6 月 30 日,上海临港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一期)已使用资金 3.38 亿 元,投资进度 37.99%。未来,随着临港项目的完成,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并 能实现客户的就近配套,带动订单增长。

  2021 年新能源业务收入 11.29 亿元,同比增长 124.60%,2022 年 H1 实现收入 10.49 亿元,同比增长 140%,占营收之比约 15%。目前,公司位于四川宜宾、江苏常州、 福建宁德的三个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均已开始投产,产能逐渐释放。未来随着新 能源汽车出货量逐渐增多以及多家新客户订单的导入,公司新能源业务将步入快 速增长通道,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增长点。

  4、折叠屏手机市场火爆,机器人业务蓄势待发

4.1、折叠屏手机兴起带来新增量,公司铰链技术储备深厚

  折叠屏手机市场急速扩张,增长明显。2018 年 10 月底,国内的柔宇科技推出了 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 FlexPai(柔派)。2019 年 2 月,三星和华为相继推出折叠屏 手机 Galaxy Fold 和 Mate X。根据 IDC 数据,2021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 710 万台,同比增长 264.3%,预计 2025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2760 万 台,2020-2025 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69.9%,未来空间大。

  三星和华为领跑折叠机市场,国内折叠屏手机增长态势良好。根据 CounterpointResearch 数据,2022 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中,三星市占率第一,占 比 62%,华为紧随其后占据 16%的份额,OPPO 位列第三,市占率为 3%。从中国 市场来看,2022 年上半年,国内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低迷,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逆市 增长,达 110 万部,同比增长 70%,其中,华为以 63.6%的份额占据绝对领先地 位。

  公司深度参与华为和三星折叠轴研发,目前是国产安卓折叠机中框的核心供应商。 相较于普通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铰链零件多、组装工序复杂、制造难度大,相 应的单机价值量也会更大,公司成功开发了折叠屏转轴模组,并且在多个折叠屏 研发项目上有所投入。目前所做的是折叠屏手机的金属框,价值量预计在 500 元 左右,并且现在是 OPPO 和 vivo 的折叠机供应商,未来随着这两家折叠屏手机的 起量,以及公司从单做金属框到金属框+铰链一起做,营业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4.2、布局工业机器人多年,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 4.0 时代到来,工业机器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工具。国家发布《“十 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 网络化,这推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根据 IFR 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总 体呈上升趋势,2021 年销量达 48.68 万台,同比增长 27.1%,未来全球市场规模 将会进入稳步增长时期。 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广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工业机器人集机械、计算机、 电子、传感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灵活性和适应性 较高,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抛光、汽车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制造业,可以代替 人工在各种恶劣危险的状况下工作,并且可以长时间进行机械、繁杂的作业,同 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错误率。

  中国工业机器人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根据高工锂电 GGII 数据,2021 年,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 24.8 万套,同比增长 46.1%,预计 2022 年销量将突破 30 万套。根据 IFR 数据,2021 年销售额为 445.7 亿元,2022 年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逼近 500 亿元,发展前景较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公司携手安川布局工业机器人市场。安川电机是全球机器人龙头企业,在伺服电 机、运动控制器、变频器、机器人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公司在 2017 年 7 月 与其共同投资设立了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致力于提高公司自动化水 平并满足各行业对高端机器人的市场需求。 天机智能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开发标准工作站、智能数控装备、提供系统集成 的解决方案,2017 年设立后,同年 10 月即推出全球速度最快的小型六轴工业机 器人 TR8,并实现销售 500 台。随后,天机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产品, 推动了智能化改造,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天机机器人还与上海交通 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成立了机器人核心技术联合实验室, 不断开拓机器人最新技术领域,将最新的科技应用于天机机器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长盈精密(SZ300115)宜安科技(SZ300328)福立旺(SH688678)

深山老林翁:

  长盈精密(SZ300115)托单来了,操蛋

长盈精密(SZ300115):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长盈精密(300115)9月8日获融资买入4167.18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0.84%,当前融资余额6.5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22%,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9月8日-2083.68万6.55亿9月7日... 网页链接

Geym:

  今天很惨,两只自己非常看好的股票,华阳股份(SH600348)长盈精密(SZ300115) 大跌,毫无征兆的大跌,而且稍稍有些放量,晚上也不知道从哪里看起,无意中看了看一些机构的研报。

  先说说长盈吧,安信证券和兴业证券给的预测,22年利润都是0.32,0.33亿元左右,按照上半年亏损2.67亿,意味着下半年至少要赚3.0亿以上全年才能挣到0.33亿,这估计3季度单季度应该是盈利的,另外就是对公司其他业务的扩展,也是觉得是初见成效,应该说还是有所期待的。所以我觉得应该还是值得期待的。当然我们也别和市场作对,真的出现一些极端走势,又从14块跌回到6块钱去也不是没有可能。另外从技术上看,今天是稍微跌破了年线13.18的位置,估计明天大盘应该会回暖,站上13.18还是大概率的,我的判断是只要成功站上年线13.18,暂时就问题不大。当然如果明天继续大跌,跌幅在5个点以上,我觉得就得清仓割肉了。。。

  我自己觉得长盈今天大跌主要跟汇率止跌有关,长盈的客户大部分是以美元支付的,前两天涨也是因为人民币贬值预期,但是昨天央行进心干预了,今天不贬值了,所以就跌一些,本来只是跌一下,没想到大家都想到一起 去了,就大跌了。

  华阳股份,业绩没问题,主要就要看钠离子电池的投产情况,今天也是因为传艺科技高开低走,华阳来了个大跌,其实同板块的煤炭股今天表现还是比较强的,早上快速下杀后就快速拉起来,全体并没有跌多少,华阳今天这是有点过了。但从技术上来看,也还好,目前还是在50日线以上波动,还算健康。

  我主要是从预期和技术上来说下自己的观点,也不能认死理,万一市场出现极端情况,继续来个大跌,该割肉的就得割肉哈,不能瞎坚持。。。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祝各位晚安。

  @今日话题

星星奶爸股市小学生:

  长盈精密(SZ300115)

  很多人后台问长盈,这里统一说下,我是一个波段价值投机者,长盈我已经不在持 有

  下面是我的波段示意图,及卖掉的想法,最多50%,回撤了10%后卖的,赚40%

  所以,不要再私信问我如何操作了?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

随风而动缠论:

  长盈精密(SZ300115)跌的好烂,仔细看,早就拉高出过货

大发亨:

  长盈精密(SZ300115)苹果iphone14系列发布备货达3400万部,A股核心供应商名单曝光,长盈精密为其提供精密结构件

心心相印o:

  2022年东方电热研究报告 国内电加热行业领军者,积极布局新能源相关业务

  来源:东亚前海证券 发布时间:2022/09/08

  1.国内电加热行业领军者,积极布局新能源相关业务

1.1.国内电加热行业领军者,积极布局新能源相关业务

  国内电加热行业领军者,深耕电加热领域三十余年。公司前身为 1992 年 12 月成立的镇江市东方制冷空调设备配件厂,主要从事民用电加热元件 生产。2006 年公司以控股子公司镇江东方电热为平台,进入高端工业电加 热器领域, 2011 年公司登陆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电加热器业务 为主营的上市企业。公司以电加热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多个领域的热管理 系统集成研发,广泛拓展电加热技术及热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目前是国 内空调辅助电加热器系统及元器件的龙头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 统重要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市场上极少数实现规模化生产多晶硅电加热 系统的供应商。

  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家用电器业务为公司的业绩基石。目前公司已 形成“家用电器、新能源、光通信”三大业务板块并行,“电加热器、工 业装备、高端材料”三大主打产品矩阵的业务格局。具体来看,家用电器 业务为公司业绩的压舱石,主要包括空调用电加热器、小家电用电加热器 等产品,2022H1 为公司贡献了 40.81%的营收;新能源业务为公司近年来的 重点发展方向,锂电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和动力锂电池精密钢壳 材料等产品,光伏领域包括多晶硅冷氢化电加热器和多晶硅还原炉等产品, 2022H1 新能源业务的合计收入占比达到了 35.06%;光通信业务也是公司重点布局的业务之一,目前主要产品为通信光缆专用高性能钢铝塑复合材料, 2021 年光通信业务收入占公司营收的 23.14%。

1.2.股权结构稳定集中,积极收购打造多业务矩阵协同发展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控制权相对稳定。谭荣生先生是公司创始人、前 董事长,目前持有公司 12.97%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谭伟先生和谭克先 生并列公司第二大股东,各持有公司 11.41%的股权。谭荣生与谭伟、谭克 为父子关系,谭伟、谭克为兄弟关系,父子三人合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 35.79%,共同为公司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目前谭荣先生逐渐淡出公司 管理,由谭克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镇江东方董事长、东方瑞吉 董事长、江苏九天董事长,东方九天执行董事、法人代表;谭伟先生担任 公司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并担任江苏九天董事,东方山源法人代表。

  积极收购优质资产,全资子公司术业专攻协同发展。公司及旗下镇江 东方、东方瑞吉、东方九天、江苏九天四家全资子公司均为省高新技术企 业,2021 年公司和江苏九天被列入同年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产 品)企业名单,公司已连续四年入选该名单。具体到各公司业务来看,公 司的民用电加热器业务由镇江东方进行运营负责;工业相关加热器和装备 业务则由东方瑞吉和镇江东方组成的东方瑞吉(工业)集团负责;材料领 域方面,江苏九天主要负责通信领域的通信光缆钢铝塑复合材料,而东方 九天则主要负责动力锂电池钢壳材料相关业务,两者业务具有一定协同效 应。

1.3.业绩低点已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营收整体稳速增长,利润触底快速回升。2017-2021 年,公司营收 整体稳速增长,CAGR 为 12.66%;同期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0.15%。2019 年受到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退坡和 5G 投资建设不及预期等多重不利因素 影响,同时公司子公司江苏九天经营亏损导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 1.19 亿元, 故当年公司营收出现下滑,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由盈转亏。2022H1,公司 实现营收 17.31 亿元,同比+28.45%;工业装备业务方面,公司充分受益于 多晶硅行业投资的持续高景气度,实现营业收入 4.82 亿元,同比高增 180.63%,毛利率达到 28.25%,同比提升 6.89pct;新能源汽车电加热器业 务方面,2022H1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公司业务持续增长,实现营业 收入8,605.53万元,同比高增122.59%,毛利率达到23.87%,同比增长7.74pct。

  盈利能力整体向好,费用管控能力良好。2019 年,受主要产品价格下 降影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大幅下滑。2020 年随着动力锂电池材料与光 通信材料业务的毛利率明显改善,公司整体毛利率企稳回升,同时由于不 再计提商誉减值,公司整体净利率由负转正。费用率方面,公司研发费用 率逐年增长,截至 2021 年 6 月,公司及其子公司已拥有专利 205 项,其中发明专利 75 项,实用新型 130 项。2018 年后因会计准则变动,公司销售费 用率大幅下滑,其余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水平。

  2.民用加热器龙头地位稳固,进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蓝海市场

2.1.民用电加热器市场稳步增长,率先布局铲片式夯实业务根基

  电加热器行业需求稳步增长,民用 PTC 电加热器被广泛应用。电加热 器行业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度较大,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趋势促进了电加热 器行业需求的稳速增长。此外,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同理念,电加热器 相对于传统的燃烧加热具有污染小、热效率高的优势,与当前节能减排政 策的要求高度吻合。其中,PTC 电加热器具有自动恒温特性,凭借安全性 高、残余电流小、功耗低、阻燃、响应时间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 泛应用于家用、工业空调,及其他小型家用电器等加热器件。根据公司公 告,2021 年民用电加热器约占电加热器行业市场规模的 80%左右,我们根 据 QYResearch 对 2017-2025 年全球 PTC 加热器市场空间统计和预测,测算 出 2022 年全球民用 PTC 电加热器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 12.50 亿美元,2025 年有望达到 19.62 亿美元,2017-2025 年的 CAGR 为 14.43%,市场空间持 续增长。

  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降本增效,有望成为未来主流趋势。目前空调使 用的 PTC 电加热器分为胶粘式 PTC 电加热器和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其 中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在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1)导热效率更高,胶粘式 PTC 电加热器采用硅橡胶粘接散热片与铝管,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则直接 对铝管进行铲削加工,散热片和铝管为一个整体,减少了硅橡胶对导热的 隔断,导热效率更高;

  2)成本更低,在长度、功率相同的条件下,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相较胶粘式 PTC 电加热器可以节约 10%左右的加热元件,同 时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减少了部分生产加工环节,节约了一定的人力与能 耗;3)防脱落性更好,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一体化成型的设计既避免了硅 胶粘接带来的硅胶老化、产生异味和功率衰减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散热 片从铝管上脱落的问题。目前,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已经逐步取得下游客 户认可,开始取代传统的胶粘式 PTC 电加热器。

  中国电加热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东方电热市场份额领先。中国电加 热器行业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以东方电热、中日电热、彩 虹集团为代表的电加热龙头企业在行业当中占据大量份额,其余大多是还 未上市的中小型电加热器企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9 年中国电 加热器行业 CR5 销售额占仅为 37.50%,市场集中度较低,其中东方电热市 场份额最大,达到 16%。

  抢先布局铲片式 PTC,先发优势明显。2017 年,公司与深圳山源共同 出资成立东方山源,抢先布局铲片式 PTC。2019 年,行业对铲片式 PTC 电 加热器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通过向深圳山源增资进一步控制了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的技术和市场。2020-2021 年,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成为发 展趋势,为实现对东方山源的全面控制,公司买断了深圳山源的铲片式 PTC 专利技术以及其持有的东方山源 51%股权,让深圳山源永久退出了 PTC 电 加热器相关业务市场。2020 年公司募集资金用于“年产 6000 万支铲片式 PTC 电加热器项目”,项目投产后,公司的竞争优势和产品优势将被进一 步放大,公司空调用电加热器的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升。

  深耕市场多年,客户资源优质丰富。通过在民用电加热器市场的多年 耕耘,公司已积累了良好口碑及稳定的客户关系,目前国内头部空调厂商 均为公司客户,包括美的、海尔、格力、奥克斯等知名企业,且基本为公 司前五大客户。 一方面,基于这些头部大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公司 的技术能力和工艺水平有了常年的经验积累,更了解如何适应这些大客户 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客户的体验的同时有助于建立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这些头部大客户的信用较好,违约风险较小,同这些 客户合作,有助于公司将经营风险维持在较低水平。

2.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火热,公司大力扩产迎需求浪潮

  多重利好政策刺激需求,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 税收政策和各地方政府补贴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提升, 屡创新高。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1-7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已经达 到了 318.40 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 117.34%;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 到 327 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 118.15%,产销均维持高增长趋势。工信部赛 迪顾问预测,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508 万台,较 2021 年增长 44.32%,2025 年有望达到 900 万台,新能源汽车将持续维持高景气。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为复杂,核心部件 PTC 电加热器市场空间广 阔。传统燃油汽车由于内燃机效率较低,发动机余热充足,热管理系统构 成相对简单,主要侧重于制冷和散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为复杂, 包括制冷系统、制热系统(PTC/热泵)、电池热管理系统(风冷式/液冷式/ 直冷式)、电机电控冷却系统(液冷/独立换热)以及 PHEV 车型独有的发 动机冷却和变速箱冷却系统,复杂性的大幅增加使热管理系统已成为新能 源汽车除三电系统外单车价值量最大的系统,为传统汽车热管理系统的 3-4 倍。

  根据统计,新能源汽车用 PTC 电加热器的单车价值在 800-1500 元,价值占比在 25.63%左右,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中的最大成本要素。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也为新能源汽车用 PTC 电加热器市场带来发展机遇,根据我们测算,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 PTC 电加热器的市场规 模有望达到 116.84 亿元,同比增长 44.32%,2025 年有望达到 207.00 亿元, 2021-2025 年的 CAGR为 26.45%,市场空间巨大。

  外资企业技术领先,CR4 占据 64%热管理市场份额。热管理市场前四 大巨头电装、法雷奥、翰昂、马勒皆为海外厂商,具备强大的热管理系统 设计和研发能力,系统配套能力强,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基本都 有覆盖,2020 年 CR4 合计占据全球热管理市场 64%的份额。国内厂商的系 统集成能力较弱,缺少系统开发和配套能力,主要提供零部件,整体市场 份额与海外厂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仅三花智控、银轮和奥特佳拥有 系统能力,其他国内厂商也在加快全产品和集成系统能力的布局。

  深耕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技术储备和产品经验丰富。新能源汽车 用 PTC 电加热器具有性能要求高、规格多等特点,生产技术难度较高、设 备投资大。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汽车 PTC 电加热器的企业之一,2006 年着手研发,2008 年进行生产, 目前新能源汽车 PTC 电加热器行业尚无 国家标准,仅有一项行业标准《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公司为主要起草 单位。公司在业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技术积累,目前已形成丰 富的产品矩阵,下游客户涵盖比亚迪、江淮、长城、长安等知名汽车生产 企业。

  现有产能过低限制业务发展,大力扩产步入高速发展期。公司现有新 能源汽车用 PTC 电加热器产能 25 万套,由于自动化水平低导致盈利能力受 压制,且产能有限导致大客户导入难度加大,现有产能规模大幅限制了公 司业务发展。公司的“年产 350 万套新能源电动汽车 PTC 电加热器项目” 计划总投资 2.02 亿元,引入自动化成套生产设备替代原有人工装配流水线, 提升产品生产效率。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年产 350 万套新能源电动汽 车 PTC 电加热器的生产能力。合计产能将达 375 万套,其中一期项目共 175 万套,预计将于 2022 年年底完成,建成后公司产能将提升至 200 万套, 为原有产能的 8 倍,有望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市场占有率。

  3.大力拓展新能源业务,光伏设备+锂电材料持续放量

3.1.硅料供不应求企业加速扩产,公司多晶硅设备市场份额领先充分受益

  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经济性驱动新增光伏装机需求。2015 年联合国 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加速了全球碳中和进程,全球多个经济 体已承诺在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全球 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由 2010 年的 0.417 美元/千瓦时下降到 2021 年的 0.048 美元/千瓦时,降幅达 88.49%,成本不断下降,经济性大幅提升。 从横向对比来看,其他新能源发电方式如海上风电/陆上风电,2010-2021年度电成本降幅分别为 60.11%/67.65%,降本幅度较光伏具有较大差距。根 据 IRENA 预测,2022 年全球光伏 LCOE 将降至 0.04 美元/千瓦时,将低于 燃煤发电成本。从中国范围内来看,中国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由 2010 年的 0.305 美元/千瓦时下降到 2021 年的 0.034 美元/千瓦时,降幅达 88.85%,且中国光伏度电成本低于全球水平,性价比更优。

  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中国为主要推动者。根据 IRENA 数据,在 全球碳中和加速的背景下,叠加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探,经济性不断提升,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由 2010 年的 17.46GW 提升至 2021 年的 132.81GW, CAGR 达到 20.26%。根据 CPIA 预测,2025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 270-330GW。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由 2010 年的 0.61GW 提升至 2021 年的 54.88GW,CAGR 达 50.54%,2021 年中国新增 装机量占比全球新增装机量约 41.32%,是全球光伏装机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在双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叠加大基地项目和整县政策的积极推进,中国“十四五”期间装机量有望迎来高增,根据 CPIA 预测,2025 年 中国光伏装机新增容量将达到 90-110GW。

  硅料持续供不应求,硅料厂商加速扩产。双碳背景下全球光伏装机需 求迎来加速,供需紧张导致硅料价格持续上涨至近十年新高,硅料企业也 纷纷开启扩产步伐。但硅料行业具有扩产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扩建周期 约为 18 个月,其下游环节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扩张较快,分别为 12/9/6 个月,下游各环节全年产能大幅高于硅料产能,因此 2021 年新增硅料产能 较为有限,光伏行业再现“拥硅为王”的局面。根据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统 计及预测,2022 全年国内硅料产能将达到 117.7 万吨,占全球硅料产能的 91.52%;2023 年国内硅料产能将达到 310.2 万吨,同比增长 163.55%。

  改良西门子法是当前最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其核心设备为还原炉。 改良西门子法,又称三氯氢硅还原法,是目前技术上最成熟的多晶硅生产 工艺,将经过提纯的三氯氢硅和高纯氢混合后,通入 1150℃还原炉内进行 反应,生成的高纯多晶硅淀积在多晶硅载体上,即可得到最终产品多晶硅 棒。根据 CPIA 数据,2021 年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的市占率达到 95.9%。还原 炉作为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将综合体现多晶硅企业产品 产量、质量、成本、能耗等关键指标。

  冷氢化处理目前已成为工艺标配,冷氢化电加热器是其主要设备之一。 能否实现闭路生产是决定改良西门子法工艺能耗高低、原料利用率和产品 成本的关键。在用三氯氢硅生产多晶硅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具有强腐 蚀性的有毒有害物质——四氯化硅,因此多晶硅生产企业必须对四氯化硅 进行处理,其主要工艺分为:热氢化工艺和冷氢化工艺。根据 CPIA 统计, 目前国内正在运行的多晶硅企业基本全部实施了冷氢化技改,采用冷氢化 技术处理副产物四氯化硅已成为三氯氢硅法生产多晶硅的标配。冷氢化单 套系统规模进一步扩大,操作稳定,能耗低,有效促进了多晶硅生产能耗 和成本的降低,热氢化工艺已被淘汰。冷氢化电加热器是四氯化硅回收系 统的反应器加热装置,是多晶硅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

  硅料产能快速扩张,拉动多晶硅设备需求同步扩容。根据公司披露的 数据,目前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生产每万吨多晶硅约需 6000-8000 万元的多晶 硅还原炉和冷氢化用电加热器的设备资金投入,其中还原炉的价值量约占三分之二,冷氢化电加热器的价值量约占三分之一。我们预测的硅料产能扩张情况,采取多晶硅还原炉和冷氢化用电加热器的设 备资金投入均值 7000 万元,测算出多晶硅还原炉和冷氢化用电加热器 2023 年分别对应 89.83 亿元/44.92 亿元的市场空间,2023 年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公司多晶硅还原炉与冷氢化电加热器市场份额领先,订单充足深度绑 定下游优质客户。冷氢化电加热器方面:2011年前该类电加热器核心技术 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且价格昂贵。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江苏中能、洛 阳中硅等企业的紧密合作,研制出了适合冷氢化工艺特点的电加热器系统, 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当时该领域国内市场实现规模化生产和 成功批量应用的唯一供应商。目前,公司冷氢化电加热业务市占率近90%, 考虑到大部分生产设备现依赖于进口,公司凭借价格优势,有望充分受益 国产替代。还原炉方面:公司产品于 2017 年首次投放市场,成功应用于国 内多家主流多晶硅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目前还原炉业务市占 率接近 40%,订单持续增加,公司在 2022 年初签订大量还原炉订单后,及 时组织了原材料采购,并锁定价格,因此近期原材料上涨对公司成本端影 响不大。订单方面,2021 年以来受益于光伏行业的硅料扩产热潮,公司在 手订单量实现快速增长,已实现与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协鑫科技、合盛 硅业、大全新能源等行业下游优质公司的深度绑定。截至目前,公司已公 告的多晶硅设备的在手订单为 15.13 亿元,其中大部分订单需要于年内完成 交付,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充足的保障。我们认为,凭借高技术壁垒和高 行业知名度,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近两年受益于硅料大规模扩 产,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3.2.4680大圆柱打开预镀镍技术成长空间,国产替代先锋前景可期

  圆柱锂电池工艺成熟,4680 大圆柱打开动力领域放量空间。锂电池按 结构可分为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及软包电池,分别对应钢壳、铝壳及铝塑 膜三种外壳材料。其中,圆柱电池生产工艺相对成熟,具备成本低、散热 性能好和产线高度自动化等优势,但是在动力领域整体性能和容量有所不 足,因此目前主要用于电动工具等领域。根据 EV Tank 数据,2019-2021 年 全球圆柱锂电池出货量从 76.6 亿颗增长至 121.7 亿颗,CAGR 为 26.05%。 特斯拉于 2020 年 9 月发布了 4680 大圆柱电池,其相较于主流的 2170 电池, 功率提升了 6 倍,能量密度提升了 5 倍,同时成本下降了 15%-20%,具备 多重显著优势。随着 2022 年 4 月首批搭载 4680 电池的 Model Y 车型在特 斯拉德州超级工厂的成功交付,圆柱电池有望在动力领域迎来大规模应用,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各大厂商加快 4680 产品布局,加速开启产业化进程。4680 电池虽具备 诸多优势,但在生产方面仍有难点,一是极耳焊接技术的难度较大,高良 率控制有门槛;二是干电极工艺难度有较高的门槛,因此 4680 电池的良率 一直未能达到让车企满意的 90%。

  目前,特斯拉于德州新厂生产的 Model Y 车型已搭载最新的 4680 电池组,预计 2022 年年底前实现 4680 电池的大规 模量产;宁德时代规划了 12GWh 的 4680 电池产能,预计 2024 年开始量产; 亿纬锂能已完成 4680 大圆柱电池的布局,预计 2023 年释放产能 20GWh, 2024 年达到 40GWh;松下在日本和歌山县生产的 4680 电池预计 2023 年开 始供应给特斯拉使用;LG 新能源将在韩国扩建 9 GWh 的 4680 电池产能, 预计在 2023 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三星 SDI 已经在韩国建立一条 4680 电池测试产线,预计 2023 年实现量产;Storedot 预计 2024 年实现 4680 产 品的量产,比克电池预计 2022 年 H2 实现小规模量产,2023 年实现大规模 量产;蔚来自研的 4680 电池预计于 2024 年实现量产。

  预镀镍工艺大幅提升电池壳性能,已成为高端圆柱电池必备工艺。钢 基带为圆柱电池的外壳材料,根据镀镍环节所处顺序的不同,圆柱电池钢 壳可分为预镀镍钢壳和后镀镍钢壳。其中预镀镍工艺是一种在电池壳冲压 之前对基础钢材进行镀镍,再通过高温回火处理从而让钢层和镍层之间相 互扩散渗透形成镍铁合金层的技术工艺。相较于后镀镍工艺,预镀镍工艺 不仅可以更加准确的控制镀层的薄厚以实现轻量化,还可以减少铁离子的 溶出,滚槽时不会有镍粉掉入,大幅提升了冲压后电池壳的安全性、一致 性、耐腐蚀性、气密性等关键指标,因此目前国内锂电池厂商中,高端圆 柱锂电池产品均采用预镀镍技术。

  打破日本企业垄断,公司产品性能优秀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圆柱锂电 池预镀镍钢基带因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尚未实现大规模国产化,主要被 新日铁、东洋钢板等日本厂商所垄断,目前国内锂电池厂商使用的预镀镍 钢壳材料仍然主要依赖于进口。公司早在 2014 年便开始研发预镀镍技术, 研发专利储备丰富,与全球预镀镍龙头新日铁对比,从力学性能来看,公 司的预镀镍钢带力学性能与其差别已不大;从合金层 来看,公司预镀镍钢带的合金层厚度略微高于新日铁产品;综合来看,公司的预镀镍技术已达 到国际先进企业同等水平。当前国内预镀镍材料供需偏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进一步扩大了需求缺口,公司定增募投的“2 万吨锂电池预镀 镍钢基带项目”预计 2022 年年底建成并进入试生产,并于 2023 年 H1 有望 实现满产,有望打破日本企业的技术垄断,迎来国产替代机遇。

  与无锡金杨展开战略合作,强强联手未来可期。6 月 13 日公司发布公 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东方九天与无锡金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将开展在 锂电池钢壳预镀镍钢基带领域的产品开发及技术合作、产品供货、供应链 共同开发及股权合作,共同推动锂电池钢壳和预镀镍钢基带产业发展。无 锡金杨作为圆柱电池壳体全球龙头,已与多家知名锂电池客户合作进行 4680 圆柱电池封装壳体和安全阀产品的配套开发,客户包括 LG 化学、松 下/三洋、亿纬锂能、比克电池、力神电池等,根据协议,2022年6月30日至 2028 年 12 月 31 日无锡金杨拟向公司采购不低于 8 万吨锂电池钢壳预 镀镍钢基带。此次战略框架合作的达成,有利于促进 东方九天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预镀镍钢基带产品的推广应用、技术开发及 客户开发,并将对公司 2023-2028 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望为公 司业绩开辟全新增长曲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东方电热(SZ300217)长盈精密(SZ300115)京山轻机(SZ000821)

开着大卡去炒股:

  长盈精密(SZ300115)前有华为,后有苹果,苹果新品发布,需求量大,有望提振相关产业链。

张有丽:

  长盈精密(SZ300115)不会错的,业绩拐点就在下半年了,公司新能源车配件占比提升快速,不再只是消费电子果链股

禾安寒:

[斜眼]

  长盈精密(SZ300115)

顺风顺水的小韭菜:

  长盈精密(SZ300115)卖卖卖

arthur613:

  长盈精密(SZ300115) 一夜回到解放前,昨天卖今天买,又做了一个闪避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