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今日SZ300957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09-05 16:41:13 首页 > 深交所股票

价值趋势滚雪球:

  贝泰妮(SZ300957)贝泰妮下跌趋势,只出不进,第一压力184预计很快跌到173以下

投资界:

  中国最赚钱的国产护肤品牌是谁?

  一家来自云南的公司映入眼帘本周,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发布2022年上半年报告,表现抢眼。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45.2%,归母净利润3.95亿元。仅仅618一天,贝泰妮旗下一款主打修复干敏红的面膜就卖出了650万片。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公司创始人是一位出生于云南昆明的60后,郭振宇。他23岁获硕士学位,32岁成为博士后,38岁就晋升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终身教授。后来,郭振宇又毅然放弃光环回国创业,加盟滇虹药业集团,曾打造了中国皮肤科知名品牌“康王”。2010年起,郭振宇开始独立运营贝泰妮。

  2021年贝泰妮登陆创业板,最新市值768亿元,成为近年来云南罕见的超级上市公司。

出自云南,市值近800亿

最高一天卖650万片面膜

  贝泰妮凭什么?

  先看看最新财报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45.2%,归母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49.1%。其中,上半年毛利率为76.9%,依旧惊人。

薇诺娜

  其中,贝泰妮旗下最赚钱是一个护肤品牌“”。这个名字虽然听着陌生,但是在很多女生群体中备受追捧,如今薇诺娜已经成为中国敏感肌护理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薇姿、理肤泉、雅漾等国际品牌。

唯一国货品牌

  财报显示,今年618期间,贝泰妮旗下“薇诺娜”品牌荣登天猫美妆榜TOP8,成为蝉联天猫美妆榜单前十的;同时位列京东国货美妆品牌TOP2及抖音国货美妆TOP3;子品牌“薇诺娜Baby”在618大促斩获天猫婴童护肤类目TOP5。

舒缓修护冻干面膜

  贝泰妮方面透露了一组数据:2022 年“6·18”系列大促活动,王牌“特护霜”单品销售额破亿,敏感肌专属“清透防晒乳”系列单品爆卖超100 万支;“薇诺娜”品牌敏感肌专属精华家族产品全网爆卖超40万瓶;“高能修护干敏红”的“”产品爆卖超650万片。

敏感肌

  在女性群体中,贝泰妮最重要的标签便是“”。2020年,主打敏感肌护理的薇诺娜在贝泰妮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99%,如今这一比重均有所下降,但仍超过98%。对单一品牌的严重依赖,构成了公司发展的一大风险点。

  为此,贝泰妮也在扩充品牌矩阵,已衍生出“薇诺娜baby”、“Beauty Answer”等新品牌,最新孵化推出的抗衰高奢品牌AOXMED也已经在7月正式面世。其中,薇诺娜baby在过去一年的增速超过1000%。

功能性护肤品第一股

  时间回到2021年3月,贝泰妮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正式成为。上市首日开盘大涨超260%,贝泰妮总市值超过700亿元。令人印象深刻。过去一年,中国美妆赛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风头强劲的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赴美IPO后股价一路下滑,一级市场对国产美妆赛道也经历了从狂欢到偃旗息鼓的历程。

  如今,VC已经渐渐远离美妆赛道,反而随着贝泰妮上市,功能性护肤赛道开始进入投资人视野。对比完美日记上市一年后的股价变化,贝泰妮依然坚挺在700多亿的高位市值,让人惊叹。

59岁教授回家乡创业

引爆一条护肤赛道

  贝泰妮背后,站着一位男教授郭振宇。

云南昆明

  1963年,郭振宇出生于,15岁考入了云南大学无线电专业,硕士攻读读本校信息工程专业,23岁就获得云南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业。毕业后,他在学校做了两年无线电系讲师,随后远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郭振宇成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后,在38岁那年又晋升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期间,郭振宇成为医学成像理论、超声学方面有影响的杰出人物。

滇虹药业集团

  2002年,对于郭振宇来说是一个转折点。那年,他回昆明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近了当地企业。这家昆明本土企业的发家史让郭振宇感慨无比,但同时他也看到了这家企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滇虹存在企业成长期的不少问题,还能做得这么好,实在不易!”

  次年1月,郭振宇毅然辞职回到国内,出任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任职期间,他率领滇虹药业打造了家喻户晓的,也是皮肤科非处方药的全国第一品牌“康王”。郭振宇顺利从学者转型成为企业家。

  鲜为人知的是,郭振宇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放弃美国终身教授头衔回国创业的科学家。我们回望过去那个时间点网易丁磊正经历他人生的第一次财富高潮;钟睒睒带领的农夫山泉疯狂占领着电视广告的同时,在和娃哈哈打得不可开交。

经销商

  时间来到2008年,滇虹药业内部开始孵化一个新的医学护肤品牌薇诺娜,贝泰妮最初正是薇诺娜产品的,名字来自botany(植物学)的音译。由于这个项目表现不尽如人意,营收占比不足3%还一直亏损。

  彼时,雅漾、薇姿等国际品牌刚刚进入中国,临床辅助治疗效果颇为乐观。但中国尚未出现一个叫得出名来的国产功能性护肤品牌。郭振宇注意到,当时进入中国的海外品牌多主打泉水成分或零添加,这些产品虽具有一定的皮肤舒缓效果,但不能解决泛红、瘙痒等真正的皮肤敏感问题。为此,针对传统泉水成分功效单一、可替代性较强等问题,薇诺娜利用云南地理条件的天然优势,主打天然植物成分,与其他品牌形成差异。相较于泉水成分,植物成分更有针对性,修复效果更快。

  2011年,滇虹药业改制时计划剥离薇诺娜,被以3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贝泰妮。2014年6月,郭振宇离开滇虹药业,转身担任贝泰妮董事长、总经理。

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

  虽然营收不理想,但贝泰妮的产品在医生群中口碑不错。那一年7月,红杉中国参与了贝泰妮最早的一轮融资。在此之后,薇诺娜抓住了化妆品线上化的机会,,渐渐发光发热。后来,贝泰妮还引入了金雨茂物,多只基金连续投资过亿元,并在企业的规范化和资本运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终,一个市值冲千亿的国产护肤品牌终于从云南走向全国。

千亿赛道爆发,两个IPO赶来

谁会是下一个贝泰妮?

  上市这一年,贝泰妮不断扩充自己的版图。

“AOXMED瑷科缦”

  今年7月,贝泰妮孵化的抗衰高端新品牌上线。该品牌主打3R护肤理念修护REPAIR、赋活REJUVE、维持RETAIN,意在将功效护肤产品与专业美容项目相整合,以美容项目后修护及抗衰需求为核心需求方向。

方里FUNNY ELVES

  更早之前,贝泰妮数千万元领投美妆品牌。资料显示,方里 FUNNY ELVES 的线上销售渠道集中在天猫旗舰店、抖音,以及分销渠道,并在小红书进行内容运营。线下方面,目前品牌已入驻线下销售点超1000个。

  与此同时,贝泰妮还做起了LP。此前贝泰妮发布公告称,公司用1亿元参投红杉资本作为管理人、红杉坤鹏作为普通合伙人设立的红杉基金。该基金主要关注科技、医疗健康、消费服务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时至今日,贝泰妮以一己之力带火了功能性护肤赛道。

35%的消费者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一项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有存在敏感肌问题,并且随着空气污染加剧、过度护肤、工作压力增大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等内外因,中国敏感肌人群一直呈高速增长的趋势。《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报告中更是显示,在我国,每3位女性中就有1个是敏感肌。

  当VC开始大举扫描功能性护肤赛道,这里还有IPO排队赶来。

巨子生物

  今年5月,有着“美妆界华为”称号的在港交所递表,公司旗下拥有两款专业级护肤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十分畅销。这家公司背后,站着一位鲜少露面的灵魂人物范代娣。

一年营收超15亿元

  范代娣毕业于中国西北大学,后来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学习,成为中国生物化工专业第一位女博士。2000年,范代娣及其科研团队创立了巨子生物,在西安高新区一间狭小办公室开始创业之旅。自2019年起,巨子生物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最近。

敷尔佳

  还有。1996年,哈尔滨人张立国下海经商,成立了华信药业。2012年,张立国嗅到了美容整形术后修复产品的商机,开始将业务医美行业延伸。2017年,华信药业创立敷尔佳公司。从医用敷料产品开始,敷尔佳相继拓展了普通面膜、水乳、冻干粉等多种功能性护肤品。2020年,公司销售额占据了市场第一位置。9月8日,敷尔佳首发上会。

  这是一条千亿规模的隐秘赛道。有投资人通过调研发现,早在2019年中国功能型护肤市场销售额就已达740亿元,同时其超23%的年复合增长率也远高于化妆品行业的整体增速,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250亿元。

  谁会是下一个贝泰妮呢?

贝泰妮(SZ300957):

  中国最赚钱的国产护肤品牌是谁? 一家来自云南的公司映入眼帘——本周,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300957)发布2022年上半年报告,表现抢眼。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45.2%,归母净利润3.95亿元。仅仅618一天,贝泰妮旗下一款主... 网页链接

新康界:

  合成生物学又火了一遍,不过这一次是在“美丽赛道”。

华熙生物

  董事长赵燕指出:要将“合成生物”定位华熙生物2022发展重点,一系列布局包括如:搭建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实验室、更新部分已投产原料合成线路、用合成生物学方式做重组胶原蛋白等。

珀莱雅

  2022年4月,与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创新多肽研发&绿色合成,及改善原料生产供应。

贝泰妮

  则是在2022H1业绩交流会上提到:公司开始关注生物发酵、化学合成包括多肽类的原料;同时搭建合成生物学中心,旨在用绿色的方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出部分有效成分。

  除此之外,近一年来已经有10家涉足化妆品原料的合成生物学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合计吸纳资金超16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

  各大化妆品医美巨头、顶级投资机构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入到化妆品原料领域,至少证明该环节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

01

创新原料,化妆品“新能源”

其中原料的选择对产品影响最大。

  化妆品的上游涉及到多个环节与对外合作,包括原料供应合作、包材供应合作、代工厂合作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

  化妆品是各种原料经过合理调配加工而成的复配混合物,原料可分为:基质、一般添加剂和化妆品活性成分。

  基质一般是指化妆品的主体及构成化妆品的形态(以水为主),消耗量最大,但相对廉价。

  一般添加物以技术成分为主,比如防腐剂(防腐)、色素(着色)、抗氧化(防变质)等,大部分品类供需关系与化妆品行业关联度低。

  化妆品的功效性则是通过添加各种有效的活性成分来实现的:比如保湿可以添加多糖、玻尿酸等,美白则可以添加熊果苷、烟酰胺、维生素C等。

尽管核心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含量不高,但对产品发挥功效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据美妆星球数据显示,国内市场微生物培养基2021年消耗量达到6594.3吨,2016-2021年CARG达到94.4%;美白剂消耗量达到1042.2吨,2016-2021年CARG达到16.8%。

国内化妆品原料市场依旧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相当一部分品类依赖进口。

  Ashland报告显示,2020年国际原料市场达到164亿美元,约合1133亿人民币。中信证据公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原料行业市场规模约180-302亿元,若只算本土原料销售所创造的GMV,那么大约在20亿元左右。

  从国产化妆品中部分细分原料国产化率可以看出,大多细分原料由海外企业供应,但国内企业仅在表面活性物、防晒剂等品类完成了较高的进口替代率。

  不过从全球原料供应企业特点看,海外巨头一般为综合性原料供应商,原料SKU更多并且不局限于化妆品领域原料生产,如巴斯夫、亚什兰、科莱恩等;国内厂商大多主营单一或几种原料,如创尔生物、华熙生物、赞宇科技等。

国内化妆品原料行业,未来将会加强推动头部集中趋势。

  过去化妆品原料一直处于模糊的监管地带,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推出重点强调了化妆品原料的安全性,并鼓励化妆品原料的创新。其中的关键条例包括:对新原料实施3年的检测期、原料供应商与品牌商绑定、原料关联专属报送码(可溯源)等等。

  这一新规的实施加速了中小、落后原料产能的淘汰,同时提升了品牌商更换原料提供商的成本,有利于头部企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跨国企业对其原料供应商认证体系要求同样严格,筛选上游供应商周期较长,后期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可推断出头部企业订单稳定性和壁垒较高。

02

为化妆品原料合成方式带来的变革

为什么头部的美妆企业抢着布局上游原料端、合成生物学?

  自2021年以来,化妆品行业已经经历了三波大规模原料涨价潮。2022上半年,至少64家化工厂企业涨价,涨幅从5%-60%不等,而涨价的原因包括原材料(如原油)价格上涨、国际环境变化等。

  (2021年8-10月部分化妆品原料涨价情况)

  化妆品品牌商,如果能将新原料产业化,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会大幅提升(如:不用担心转嫁成本流失客户)。

化学合成已经出现阶段性衰败,植物萃取、生物发酵是目前主流,生物合成是未来。

  目前化妆品原料有四种方法:化学合成、植物萃取、生物发酵、生物合成,大部分化妆品原料都可以借助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具备低成本、高纯度、开发进程快等核心优势。

举三个例子:

  1、一瓶3ml的茉莉花精华水为了调制出合适浓郁的花香,过去可能需要上千朵茉莉花的花瓣,现在企业可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出花香的原料,成本可控并且量产,也达成了功效;

  2、传统生产虾青素,主要利用水产品废弃物以及雨生红球藻等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以蓝细菌为底盘细胞,通过表达相关的酶系,极大提高了虾青素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下图所示,来源:中国化妆品);

  (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

  3、角鲨烯又被誉为“护肤万金油”,过去第一代角鲨烷是从鲨鱼肝脏中提取,3000只鲨鱼仅能够提取出1吨,不仅对环境不友好,且经济效益差。合成生物学领先企业Amyris的法尼烯底物平台,能够通过一步的反应合成“角鲨烯”,量产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数倍放大了角鲨烯的市场,也使得自己在欧美医美&健康养护市场具备一席之地;同时,Amyris凭借自身技术平台也开发出了数种天然成份,并慢慢向下游渗透,建立自己的美容品牌。

  (含有角鲨烷的品牌合集)

  如Amyris,化妆品原料企业/合成生物学企业向下游品牌延伸亦是可考虑的战略之一,华熙生物相比其他化妆品原料供应商毛利率更高,原因在于公司既是原料商也是品牌商,品牌商的毛利率普遍在60-80%,而华熙的化妆品活性材料毛利也仅在25-35%。

03

上市公司纷纷抢滩

  基于“合成生物学+化妆品原料”两者的化学反应,及潜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不妨盘点部分强相关的上市公司布局。

1、华熙生物:

  在最新的交流中,华熙生物认为自己是唯一一家集研发、制造、应用产品开发于一体的,贯穿上下游的合成生物学的全产业链公司,在研发层面公司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开发平台来研发创制六大类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自家的中试平台测试和转化,进而将成果上产业化、商业化。

  公司刚刚推出人源胶原蛋白是合成生物平台上的核心产品,另外公司8月拿到了燕窝酸(SA)方面的原料注册。新物质方面,下半年进入中试的产品有二十多个,即将推出市场也有十多个。

2、华东医药&安琪酵母:

  两家公司合资成立了美琪健康,该平台通过借助华东医药工业微生物的技术&产业化能力,结合安琪集团在健康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规划和优势,未来在健康和营养原料、个人护理功能原料和美容护理辅料等多个领域进行探索。

3、嘉必优:

  公司已经打造了一套独有的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整个技术闭环。(核心能力包括:以工业菌种定向选育、发酵精细调控、高效分离纯化制备等生物制造技术等)

  SA俗称燕窝酸,嘉必优的用于个护SA产品在实验中佐证其具有亮肤、保湿等多种功效。公司的SA原料在2017年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在2021年6月通过化妆品原料新备案,可以作为保湿剂用于全身皮肤的护理保养。随着下游应用的拓展,SA营收快速放量,2017~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55%。

  嘉必优正基于合成生物学平台,加快母乳低聚糖、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虾青素、番茄红素、γ-PGA、α-熊果苷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4、巨子生物(已港股递表):

  公司不仅是国内较早将生物合成学应用在美业里的企业,还是全球首家实现量产重组胶原蛋白护肤产品的公司。

  公司打造了专有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以此进行设计及研发重组胶原蛋白、稀有人参皂苷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公司拥有75项专利及专利申请。

  巨子生物为代表的重组基因工程制备方法从源头上克服了传统动物源胶原蛋白的弊端,同时锦波生物的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注射剂产品国内获批也正提升重组胶原的市场认可度。

  除此之外,在化妆品原料领域诸如科思股份、福瑞达生物(鲁商发展)、贝泰妮等也各自拥有一定优势,看未来它们如何将合成生物学技术重构现有原料或布局新的原料研发。

结语:

  真正意义上做到创新的化妆品原料少之又少,国内大部分原料还是仿制或者仿创结合;同时,化妆品的原料注册和服务方面亦具备一定壁垒。

  或许这,就是一座未被充分挖掘的金矿。

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

  【免责声明】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财通社: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截至2022年8月31日,日化护肤上市公司已完成2022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在我们选择的10家日化护肤行业上市公司中,有7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3家上市公司业绩亏损,分别为蓝月亮集团、逸仙电商、青松股份。

  另外从业绩增速角度看,有8成上市公司业绩下降,而疫情反复成了中报业绩下滑的背锅侠,不少上市公司将业绩下降归因于“疫情反复”。然而,除了疫情之外,企业自身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如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相关品牌产品深陷价格战、产品力不足、部分企业线上渠道过于依赖超头主播等问题,亦不容小觑。

业绩总览:8成公司不增利

  2022年上半年,日化护肤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并不容乐观。在所选取的10家日化护肤上市公司中,仅有2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3家公司增收不增利、4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双降、3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2家营收净利润双增的上市公司分别为贝泰妮和珀莱雅,其中,贝泰妮业绩增速位列第一,共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45.19%,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49.06%;珀莱雅共实现营收26.26亿元,同比增长36.9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31.33%。

  而其余8家上市公司要么增收不增利、要么营收净利润双降、有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水羊股份、创尔生物、蓝月亮集团3家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其中水羊股份共实现营收22.01亿元,同比微增3.89%,共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6.88%;创尔生物共实现营收1.09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1.3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0.17易语言,较去年同期下降17.37%。

  蓝月亮集团是这3家公司中表现最差的一个,公司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放大,共实现营业收入24.66%,同比增长21.79%,归母净利润共亏损1.27亿元,同比下降238.83%。

  4家营收净利双降的上市公司分别包含拉芳家化、丸美股份、上海家化、青松股份,其中拉芳家化共实现营收8.17亿元,同比-21.46%,共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13.47%;丸美股份共实现营收8.17亿元,较去年同期-6.48%,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11%。上海家化共实现营收37.15亿元,较去年同期-11.76%,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较去年同期-44.84%。

  青松股份是这4家公司中表现最差的一个,公司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放大,共实现营业收入14.16亿元,同比下降25.89%,归母净利润共亏损1.59亿元,同比下降187.76%。

  综上,营收增速前三名分别为贝泰妮、珀莱雅、蓝月亮集团,增速分别为45.19%、36.93%、21.79%;营收增速倒数三名分别为逸仙电商、青松股份、拉芳家化,分别为-34.94%、-25.89%、-21.46%。

  各上市公司对于业绩不景气的归因也是五花八门,如受疫情反复影响、通胀高企、原材料涨价、边缘政治危机、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影响,很少有上市公司将业绩下降归因于自身经营状况。除了这些官方归因外,还有哪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大部分日化护肤行业的业绩下滑?

  首先,产品同质化严重,全年无休“大促”,品牌深陷价格战。日化护肤行业上市公司重营销、轻研发,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也使得日化护肤行业常年陷入价格战之中,直播间、官方旗舰店等线上渠道大促不断,这也变相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为了维稳市场份额,日化护肤行业的营销也越来越内卷。聘请当红流量明星代言、与超头主播建立密切合作、遍布小红书等平台的种草“软文”、数不清的热播剧集热播综艺的广告植入、与网红合作测评等等,这些都需要巨额的营销支出。

  其次,多家公司线上渠道销售过度依赖超头主播,而自播力量不足。2021年底开始,因为偷税逃税的原因,淘系超头主播“薇娅”、“雪梨”纷纷倒下,李佳琦成了“全村的希望”,然而618大促关键节点,李佳琦也连续停播,并未开展618大促相关直播活动。这不仅让淘系损失严重,品牌方也是度过了近年来最艰难的一次618。

  在我们选取的10家上市公司中,大部分都曾与李佳琦、薇娅等超头主播开展过深度,例如水羊股份、上海家化、贝泰妮、丸美股份、珀莱雅、拉芳家化等等。这其中,自播力量不足的上市公司受超头主播接连下线影响较大,线上渠道销售额出现了滑坡。

  以水羊股份为例,2022年上半年,公司淘系平台共创收8.6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6.49%,这或与水羊股份在销售渠道布局中,过度依赖超头主播存在一定的联系。

  附:2022上半年上市日化护肤业绩排行榜

Warren守正出奇:

  2022年第二季度,国内疫情反复,导致国内消费美妆市场行情进一步下探。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6%,其中化妆品零售支出在四、五月分别下降了22.3%和11%。

  有些化妆品龙头公司业绩还这么好,真是逆势增长。华熙生物(SH688363)贝泰妮(SZ300957)珀莱雅(SH603605)

读书看报做投资:

  2022年上半年,日化护肤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并不容乐观。在所选取的10家日化护肤上市公司中,仅有2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3家公司增收不增利、4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双降、3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贝泰妮(SZ300957) 珀莱雅(SH603605) 上海家化(SH600315)

慕容衣:

  化妆品:品牌分化明显,电商和研发是核心驱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除8月同比增速 为0%外,其余11个月同比增速均为正数,2021年1-2月和3月,我国化妆品零售额同 比增速均超40%,4-6月同比增速均为两位数。

  与社零整体增速对比来看,2021年, 除7-9月以外,化妆品零售额增速始终高于社零整体增速,且在20年下半年高基数的 情况下依旧实现同比正增长,充分证明化妆品消费需求较为坚挺。

  2022年1-2月我国 化妆品零售额618亿元,同比增长7.0%,比2019年同期增长37.0%,1-2月增速环比 提升4.5pp,化妆品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恢复。

  3月在疫情扰动与高基数效应下,化妆 品零售额与社零整体增速转负,但整体来看,疫情扰动下需求依然坚挺,行业发展 随疫情受控稳中向好。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高端产品、中国市场和电商渠道成为外资品牌疫情后期 恢复的重要驱动力。

  欧莱雅:根据公司财报,FY2021欧莱雅集团可比销售额同比增长16.1%至322.8 亿欧元,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25.7%至93亿欧元,在集团销售额中占比达28.9%。

  分区域看,北美、拉美、北亚和欧洲地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2.2%、20.6%、17.6%、 10.1%,占集团总营收的25.3%、5.5%、30.5%、31.5%。

  分部门看,专业美发产品、 高档化妆品、活性健康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四大部门可比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1.8%、 20.9%、17.6%、5.6%,分别占2021年集团总销售额的11.7%、38.2%、12.2%、37.9%。

  2021年天猫双十一购物节中,旗下品牌欧莱雅、兰蔻销售额突破20亿位居美妆类目 品牌TOP2和TOP3,欧莱雅安瓶面膜、兰蔻菁纯抗衰系列、科颜氏高保湿面霜、赫 莲娜晚霜以及欧莱雅紫熨斗眼霜均为破亿单品。

  22Q1欧莱雅集团可比销售额同比增 长13.5%至90.6亿欧元,其中北亚地区增速仅为9.4%,主要是受到中国加强疫情防 控措施的影响。

  雅诗兰黛:FY2021(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雅诗兰黛销售额同比 增长13.4%至162.15亿美元。

  分区域看,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美洲地区 销售收入以不变汇率计同比增长29.5%、10.9%、0.1%,分别占公司总销售额的 33.8%、42.8%、23.4%,亚太地区增长强劲带动集团整体表现良好。

  分品类看, FY2021护肤、香水、护发分别同比增长28.5%、23.2%、10.9%,分别占公司总销售 额的58.4%、11.9%和3.5%,彩妆因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12.3%,占公司总销售额的 25.9%。

  主品牌雅诗兰黛在双十一购物节表现出色,位居天猫美妆品牌TOP1,销售额 超20亿元;蒂佳婷补水面膜和雅诗兰黛小棕瓶熬夜眼霜双十一期间均实现销售破亿。

  FY3Q22(2022年1-3月)集团销售收入为42.5亿美元,同比增长9.8%,其中亚太地 区增速为-3.9%,公司将FY2022全年收入指引由原来的13%-16%下调至7%-9%。

  资生堂:FY2021资生堂集团可比销售额同比增长12.4%至10351.7亿日元,主 要由于对核心护肤品牌的战略投资以及电子商务的扩张。

  分区域看,美洲业务、欧 洲业务、中国业务同比增长32.8%、24.1%和16.5%,分别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1.7%、 11.3%、26.5%,日本业务同比下降8.7%,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6.7%。

  虽然公司在2021年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但除市场环境严峻的日本外,公司在其他地区的 销售均有较大回升。

  分品牌看,主品牌NARS和SHISEIDO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9% 和15%,在2021双十一购物节期间,资生堂旗下的悦薇紧颜亮肤水乳套装、红腰子 精华均为“双十一”破亿单品。

  2021双十一外资高端美妆产品仍为销售强者,国货品牌表现亮眼。2021天猫双 十一美妆类目销售额TOP10中,外资大牌占据9位,国货品牌仅薇诺娜凭借双十一期 间超过10亿的销售额登榜。

  珀莱雅位列国货第二,“双十一”销售额破五亿,旗下 早C晚A组合、红宝石面霜、双抗精华液、红宝石精华液四款单品销售额均超2000万。

  国货品牌排名第3-8名依次为自然堂、玉泽、百雀羚、欧诗漫、韩束、相宜本草、毛戈平、林清轩,品牌销售均破亿。

  新锐国货品牌排行中,华熙生物旗下的夸迪凭借多 款玻尿酸次抛精华成销量冠军,旗下5D焕颜精粹玻尿酸次抛精华成过亿单品。

  国产品牌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大单品迭代推新持续打造市场热度。其中,上海 家化通过策略合作、数字赋能、智慧零售、私域运营、模式创新五大核心举措,优化 流量来源和平台丰富度,实现渠道进阶。

  珀莱雅2021年坚定实施并不断深化“大单 品策略”,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均推出升级2.0版本,并推出源力修护精华、保龄 球蓝瓶等全新大单品。

  丸美针对线下消费者推出高端国货丸美晶致赋颜奢宠系列,针 对线上年轻消费群体,推出“美容仪+护肤”2.0 黑科技产品小红蝎精华,全年公司 新品收入占比达30%。

  2021年水羊股份新锐品牌BIGDROP大水滴完成焕新升级,明 星单品大水滴熬夜面膜、潜力大单品3点祛痘精华快速起量、持续热销。

  电商渠道快速发展,带动需求潜力持续释放。根据魔镜数据库,2021全年阿里 平台美容护肤类目销售额2331.2亿元,同比增长8.7%;彩妆香水类目销售额909.5亿 元,同比增长8.5%。

  飞瓜数据显示,2021年主要美妆品牌抖音销售额多呈上升趋势, 在双11购物节带动下,多数品牌在2021年10月或11月抖音月度销售额达到最高,珀 莱雅与韩束月销售额均破亿元。

  2022年1-3月,受2021年初高基数影响叠加疫情冲击, 美妆整体增速表现平平,但随着疫情受控,人们工作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电商渠道将 带动需求潜力持续释放,美妆有望在今年迎来较大反弹。

  化妆品行业新规有利于头部企业进一步稳固市场地位。2020年6月,我国出台新 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行业逐渐进入更加科学的严 监管时代。

  2021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3则公告。

  对化妆品分类、功效宣称的评价要求、安全评估方法等方面作出细化规范,将化妆品 功效宣称分为26个类别,并对各功效类别的产品提出明确的功效宣称评价要求。

  2022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公告,对化妆品生产 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作出细化规范。

  落实注 册人、备案人制度,明确委托方主体责任,对《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 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进行完善补充。新规带来的严格监管将加速行业中规范 性较差的腰尾部企业逐步出清;

  对比来看,以贝泰妮为代表的优质头部企业由于经 营管理规范,具备领先优势。综合来看,化妆品行业的市场份额有望向头部企业逐步 汇集,头部企业的资源和竞争力有望加速提升。

  疫情扰动下需求坚挺,22Q1 业绩进一步分化

  我们选取贝泰妮、珀莱雅、华熙生物、上海家化、水羊股份、丸美股份六家龙头 化妆品公司为样本,2021全年收入整体增长30.36%,其中华熙生物、贝泰妮和水羊 股份增速超平均水平,分别为87.93%、52.57%、34.86%。

  丸美股份、上海家化业 绩表现相对较弱,但已基本接近19年水平;分季度看,21Q2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整 体收入增速开始下滑,21Q3淡季增速达到谷底。

  随着疫情逐渐受控叠加双11、双 12购物节带动,21Q4业绩明显恢复,整体收入同比增速超过30%。

  22Q1由于淡季、 疫情及上一年高基数影响,整体收入增速回调至24.2%,其中贝泰妮、华熙生物增速 在60%左右,珀莱雅、水羊股份增速在20%-40%区间,而上海家化和丸美股份则持 平或略降,业绩分化较为明显。

  展望22Q2,4月由于上海疫情封城对物流以及供应链产生影响,预计各公司整 体销售承压;5月随疫情控制工作取得进展且618大促在即,各公司生产物流逐步恢 复并加紧备货节奏;

  6月618购物节有望带动消费者囤货需求持续释放,我们预计 22Q2化妆品消费需求在疫情扰动下依然坚挺,整体来看,行业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分渠道看,2021年各化妆品公司电商渠道发展迅速,线上收入占总营收比重稳 中有升。疫情影响大量线下门店正常经营,化妆品公司积极应对消费趋势变化,纷 纷加大对电商的资源投入并重新整合线下渠道。

  2021年贝泰妮、珀莱雅、上海家化、 水羊股份、丸美股份线上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1.94%、49.54%、7.88%、31.93%、 8.17%,电商运营效果显著。

  利润端增速分化明显,水羊股份、贝泰妮、上海家化表现出色。六家主流化妆 品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4.25%,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25.26%,增速较2020 年有所提升,主要与水羊股份、贝泰妮、上海家化净利润的大幅上升有关。

  分季度来 看,21Q3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进入负区间至-0.08%,整体下跌主要是由于丸美 股份业绩下滑且销售费用大幅增加。

  22Q1,珀莱雅、水羊股份、华熙生物、贝泰妮 归母净利润增速均高于30%,整体表现稳健,其中贝泰妮一季度表现亮眼,同比增 速高达85.74%。

  贝泰妮:业绩高速增长,持续加强研发创新。2021年实现收入40.22亿元,同比 +52.57%;归母净利润8.63亿元,同比+58.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13亿元,同比 +58.59%。

  分产品看,护肤品为公司核心主营,21年实现收入36.29亿元,同比 +53.75%,占营收比重提升0.69pp至90.22%;

  分渠道看,公司线上线下全面发展, 21年线上收入33亿元,同比+51.94%;线下收入7.08亿元,同比+57.76%。

  22Q1实现营收8.09亿元,同比增长59.32%;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85.74%;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61.82%。

  珀莱雅:业绩表现亮眼,6*N战略驱动长期发展。2021年实现营收46.33亿元, 同比+23.47%;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21.03%;扣非后同比+20.89%。

  分渠道 看,21年公司线上营收占比84.93%,同比+49.54%,其中线上直营占比60.66%,同 比+76.16%;线下营收占比15.07%,同比-38.03%。

  22Q1实现营收12.54亿元,同比 +38.53%;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44.16%,扣非后同比+36.21%,业绩加速增 长。

  主品牌珀莱雅坚定实施并不断深化“大单品策略”,对现有大单品进行升级及品 类拓展,同时推出全新系列大单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矩阵,稳固核心竞 争力,驱动公司未来长期发展。

  华熙生物:坚守科技与创新,步入精细化运营阶段。2021年实现营收49.48亿元, 同比+87.93%;归母净利润7.82亿元,同比+21.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63亿元, 同比+16.74%。

  分业务看,公司功能性护肤品收入33.2亿元,同比+146.6%,旗下四 大品牌矩阵成型,前瞻性地满足消费者日渐多样化、分层化的需求,为长期的持续 成长奠定基础;

  原料业务实现收入9.05亿元,同比+28.6%,在海外业务仍受疫情影 响下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进行产品创新,产能进一步释放;

  全年医疗终端业务 实现收入7亿元,同比+21.5%,骨科产品销售渠道拓宽、PRP产品应用场景开拓以 及医美业务升级调整带动该业务稳定增长。

  22Q1实现营收12.55亿元,同比+61.6%, 主要在于功能性护肤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31.1%。

  上海家化:利润高速增长,聚焦护肤品类、电商渠道。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6.46 亿元,同比+8.73%;实现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50.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润6.76亿元,同比+70.76%。

  分品牌看,佰草集“年轻化”战略效果显著,太极系列 上市推动复购率提升;玉泽坚持医研共创的差异化定位,通过数字化赋能加强兴趣 电商运营,以实现更高效的品效共振;

  六神专注年轻化战略,营销端以场景关联产 品功效。分渠道看,公司线上渠道实现营收32.11亿元,同比+7.9%;

  公司线下渠道 实现营收44.27亿元,同比+9.26%。22Q1公司实现营收21.17亿元,调整后同比 +0.11%,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调整后同比+17.81%。

  水羊股份:整体业绩超预期,自有品牌+代理业务稳健发展。2021年实现收入 50.1亿元,同比+34.9%,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68.5%。

  分品类看,2021 年公司贴式面膜收入占比-7.69pp至17.87%,非贴式面膜收入占比-5.48pp至10.5%, 水乳膏霜收入占比+13.16pp至64.64%,产品的品类结构持续优化。

  22Q1实现收入 10.5亿元,同比+28%,实现归母净利润4158.4万元,同比+36.1%。

  丸美股份:持续推进公司转型,积极开展渠道变革。2021年实现营收17.9亿元, 同比+2.4%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46.6%。

  分品牌看,2021年公司营收主 要靠丸美主品牌,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3.82%;恋火品牌实现收入6617.46万元, 同比+463.5%,有望打开公司第二业务增长曲线。

  分渠道看,线上实现营收10.28亿 元,占比59.54%,同比+8.17%,其中线上直营+66.79%主要在于抖音、快手直播 平台增长较快

  线下实现营收6.99亿元,占比40.46%,同比-11.99%,主要是日化专 营店渠道恢复未达预期。22Q1实现收入3.8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0.7亿元, 同比-34.6%。

  毛利率有所分化,营销投入普遍增加

  重点化妆品公司毛利率有所分化。除珀莱雅和水羊股份毛利率均增长2.9pp分别 至66.46%、52.07%外,其余四家化妆品公司2021年毛利率同比均有下降,整体六家 样本公司全年平均毛利率下降0.21pp至65.89%;

  其中华熙生物毛利率下降主要受新 收入准则的影响,丸美股份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略有上升所致; 贝泰妮、上海家化毛利率下降范围均在2.0pp以内。

  22Q1六家样本公司平均毛利率 水平同比提升0.71pp至67.69%,其中珀莱雅毛利率同比提升3.16pp至67.57%,主要 是大单品占比提升以及线上直营占比提升。

  2021年费用率上升,净利率同比略有下滑。2021年六家样本公司的平均销售费 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上升3.04pp、0.19pp至42.42%、6.19%,总体平均净利 率为12.64%,同比下降2.95pp。

  22Q1六家样本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2.02pp 至42.69%,其中丸美销售费用率同比大幅提升8.35pp,六家公司平均管理费用率下 降0.14pp至6.59%,平均净利率下降0.97pp至12.89%。

  2021年平均研发费用率上升,研发持续赋能企业发展。2021年六家样本公司的 平均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10pp至2.75%,其中华熙生物同比上升0.39pp至5.75%, 为六家样本公司研发费用率最高且增幅最大。

  22Q1六家样本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同 比上升0.17pp至3.24%,其中华熙生物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48pp至6.49%,研发实 力决定品牌未来天花板,不断提升产品力是各品牌持续努力的方向。

  营运能力提升,盈利质量有望增强

  从存货周转天数来看,2021年六家样本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 25.78天至145.77天,主要由华熙生物和水羊股份的存货管理改善导致的存货周转 天数明显下降所致。

  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来看,行业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同比下降 4.57天至93.28天,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略有下降。

  现金流方面,22Q1珀莱雅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2亿元,同比增长521.66%, 主要由于销售回款增加且支付的货款减少,公司货币资金充沛。22Q1上海家化经营 性现金流净额为5.50亿元,同比增长10.84%。

  22Q1华熙生物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18 亿,同比减少2.41亿,主要由于支付上年末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以及因销售收 入增加本期支付的费用款增加;

  贝泰妮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7亿,同比下降429.12%, 主要是公司支付上一年双十一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采购款项,有针对性的品牌形 象推广宣传和电商渠道费用持续精准投入以及其他经营性支出增加的综合影响所致;

  水羊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39亿,同比下降467.19%,主要由于公司支付的货款 和推广费增加;丸美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67亿元,相对稳定。

  行业ROE再度下降。2021年平均ROE为16.55%,同比下降4.24pp;平均扣非 ROE15.29%,同比降4.14pp。期末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0.76pp至31.47%。

  分公司 来看,2021年贝泰妮和水羊股份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7.18pp、4.90pp至17.79%、 16.04%,杠杆水平相对健康。

  行业景气稳中向好,关注产品力优异的头部品牌

  化妆品行业是确定性较强的红利赛道,消费升级、电商发展、渠道下沉将是 可持续的驱动因素。一方面,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化妆品成为消费升级 的首选品类且升级是不可逆的过程;

  另一方面,直播电商、私域运营等赛道红利 加速爆发,新媒体的流行为化妆品增添了社交属性和公众效应,电商的繁荣更是 打破了购买的地域限制,许多国产品牌正借助电商渠道的红利崛起,且预计红利 仍将持续。

  化妆品行业景气度稳中向好,行业进入壁垒不断提高,马太效应凸显。

  疫情冲 击下,众多品牌主动应变,在营销投入增加与研发赋能的背景下,积极推动产品更 新迭代,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与营销模式,品牌分化更加明显,马太效应显著,我们 持续看好研发基础好、产品力强且对市场变化迅速反应的头部品牌。

  另外在渠道方 面,电商仍是美妆销售的核心渠道,但内部出现明显的分散化趋势,除淘宝、天猫 等传统平台外,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快速崛起,在对传统平台造成一定分流的同 时,能够有效覆盖下沉群体并刺激需求潜力持续释放。

  对于各个公司及旗下的不同 品牌来说,全渠道布局是必然趋势,针对不同渠道、不同电商平台的特性,公司均 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做出相应的货盘区分或采取不同的营销打法,以减少渠道间 的内部竞争并实现不同消费群体的全覆盖。

  2021 年美容护理板块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下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失业率上升、国际 政治经济环境动荡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情绪较为悲观,整体表现低迷。

  其中,贝泰妮PETTM已从峰值200倍回调至90倍左右,珀莱雅PE-TTM从峰值100倍左右回调至65 倍左右,华熙生物PE-TTM从峰值210倍左右回调至80倍左右。

  我们看好化妆品行业的持续成长性,行业中A股上市公司相对较少,每家公司 各有特色,核心关注点也有所不同:

  贝泰妮:公司坚持“聚焦主品牌、拓展子品牌”的发展策略,主品牌“薇诺娜” 为核心,巩固“舒敏”系列在皮肤学级护肤品的龙头地位,积极拓展美白、防晒、 抗衰等其他功效性品类。

  公司还拥有WINONA Baby(婴幼儿敏感肌)、Beauty Answers(高端皮肤修护)、AOXMED(高端抗衰)等子品牌,将通过内涵式培育 和外延式收购实施多品牌计划,未来有望打造更多业绩增长点。

  珀莱雅:公司坚定实施6*N战略,即新消费、新营销、新组织、新机制、新科 技、新智造,打造N个品牌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主品牌珀莱雅坚定实施并不断深化 “大单品策略”。

  同时对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等大单品进行升级及品类拓展,不 断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营销、渠道等多方面能力,精华眼霜品类的 优异表现对珀莱雅强化品牌心智和提升毛利率有重要作用,彩棠、OR等第二 第三品牌快速发展,有望贡献更多业绩。

  华熙生物:作为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华熙生物在原 料业务方面,透明质酸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并持续布局动物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 白和其他生物活性物;

  医疗终端业务持续恢复;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保持高增,润百 颜、夸迪、米蓓尔、肌活四大品牌均形成差异化的核心品类并树立起鲜明的市场形 象;功能性食品业务开局发展向好。

  上海家化:公司坐拥十大品牌、八大渠道,是中国品牌矩阵最为齐全、渠道结 构最为完善的日化企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助推器”的经营方针在2021 年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成本端压力显著上升的情况下整体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品牌 创新方面,佰草集、玉泽提振整体护肤品类增速,产品复购率显著提升。渠道进阶 方面,通过策略合作、数字赋能、智慧零售、私域运营、模式创新五大核心举措, 优化流量来源和平台丰富度,实现均衡发展。

  水羊股份:公司坚持“四双战略”:在“研发赋能产品,数字赋能组织”的双 科技赋能,“以自主品牌为核心,以自有品牌与代理品牌双业务驱动”。

  以及“内部 平台生态化,外部生态平台化”的双平台生态的发展战略,产品品牌主要包括“御泥坊”、“小迷糊”、“大水滴”、“御MEN”、“花瑶花”、“VAA”、“HPH”等, 产品品类覆盖面膜、水乳膏霜、彩妆、个护清洁等化妆品领域。

  近年来公司“品牌 +代理”齐头并进,努力打造美妆全生态;公司进行了文化升级、品类升级、 调性升级和营销升级,不断通过品牌资产重塑从发展瓶颈期回到快速增长轨道,未 来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丸美股份:公司产品定位中高端,在抗衰老市场深度耕耘,研发投入连续多年 以双位数增长,2021年推出以全人源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美丽法则”胶原蛋白 系列新品,充分证明公司在生物科技与抗衰领域的科研实力。

  面对新营销和新渠道, 公司积极转型,新设社交媒体部和新兴渠道部;同时积极推进线上渠道变革,逐渐 由代运营转为自主运营。

  鲁商发展: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23.6亿元,同比-9.2%;实现归母净利润3.6 亿元,同比-43.3%,主要由于公司按照谨慎性原则在下半年市场形势严峻、销售价 格下行背景下,对部分健康地产项目产品计提资产减值1.88亿元。

  公司化妆品业务 发展迅速,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17%,“颐莲”、“瑷尔博士” 发展迅猛,销量连年翻番,成功跻身国产化妆品行业前列。

  颐莲专研玻尿酸护肤, 产品策略定位爆品驱动品牌成长,以玻尿酸补水喷雾为战略大单品,在各类目爽肤 水中稳居全网第一;

  瑷尔博士专注微生态护肤,打造洁颜蜜、香蕉面膜、益生菌水 乳、前导精华四大单品,占总销售额的70%左右。

  22Q1公司化妆品业务实现收入 4.2亿元,同比增长95.3%,占营收比重约为28.3%,毛利率 61.56%。其中,颐莲 实现收入1.62亿元,瑷尔博士实现收入2.25亿元,未来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珠宝:品类分化,黄金高景气,钻石仍低迷

  我们选取了周大生、迪阿股份、老凤祥、豫园股份(珠宝业务)、、曼卡龙、 中国黄金、菜百股份等A股公司作为样本,并对周大生、迪阿股份等龙头公司进行 重点分析。

  我们还选取了周大福、六福集团、周生生共3家港股公司作为对 照,以便更全面地判断2021年以来的黄金珠宝市场。

  从整体来看,2021年黄金珠 宝行业在疫情后复苏态势明显,经营表现整体提升,黄金品类维持了较高景气度, 而大多数公司的钻石镶嵌尚未回到2019年水平。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虽然上半 年行业受到全国多地散发式疫情影响,但总体形势向好,疫后恢复确定性高,同时 仍需关注宏观经济、疫情反复等或将扰动消费信心。

  疫情趋稳景气度回升,线下渠道扩张驱动增长

  疫后消费恢复叠加低基数效应,2021全年黄金珠宝公司销售同比大幅上升。 2021年样本(剔除更改收入确认方式的周大生)珠宝公司的平均营收增速为 46.22%,增速同比上升43.99pp;

  其中,21Q1-21Q4的平均增速分别为52.95%、 34.37%、18.07%和27.23%,季度间波动较大主要由于20年基数扰动。

  22Q1珠宝 企业平均营收增速达到17.73%,虽然3月华东、华南等地区消费端受到疫情影响,但依然延续了增长态势,我们预期疫情管控对黄金珠宝销售的负面影响将在 下半年逐步降低。

  线下渠道扩张驱动业绩增长,黄金品类维持高景气度。老凤祥凭借门店持续 快速扩张(20年净增门店557家、21年净增门店495家),21年营收同比增长13.47%。

  22Q1营收同比增长7.23%,体现出较强的业绩稳定性和目标可达成性。 豫园股份以内生品牌为基础,投资布局业内优质品牌,并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21 年珠宝时尚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3.82%;22Q1营收同比增长27.3%,老庙和亚一净 增门店592家,老庙推出4.0鸿运升升等爆款,“古韵金”系列产品销售额近40亿 元,较20年10亿元的销售额大幅增长。

  周大生在21Q3陆续推进了品牌使用费收取 标准变更、省代加盟模式改革和收入确认方式变更,导致部分报表数据不可比。 我们认为省区黄金展销模式已进入良性循环,但钻石镶嵌销售仍显疲软。

  21年线 上渠道增长趋于平缓,营收同比增长18.17%至11.48亿元,营收占比同比下降 6.57pp至12.54%;22Q1营收同比增长90.48%,但客单价相对较低。

  迪阿股份凭 借其高辨识的品牌理念、突出的互联网营销能力和线下门店的不断扩张(21年门 店净增108家),21年营收同比增长87.57%,其中求婚钻戒收入同比增长 95.94%,结婚对戒收入同比增长56.23%;

  22Q1营收同比增长12.61%。21年线上 营收同比增长168.4%至5.99亿元,总营收占比同比增长3.9pp至12.95%;

  受疫情好转和低基数效应影响,港股公司21年经营情况快速恢复:分季度 看,周大福、六福营收增速高点分别出现在21Q1、21Q2,21Q1周大福内地、港 澳地区同店营收增速分别为141.2%、110.4%。

  21Q2六福集团内地、港澳地区同 店营收增速分别为124%、111%。21H2,周大福和六福集团同店营收增速逐季下 滑,但整体仍维持增长态势。

  22Q1黄金珠宝销售受内地多点式散发疫情、港澳地 区疫情反复影响,同时由于21Q1高基数效应,港股公司同店营收增速进一步下 滑。

  分地区看,港澳地区珠宝镶嵌类销售受疫情的负面影响更大。周大福22Q1内 地同店营收增速为-11.3%,其中珠宝镶嵌同比下滑0.4%,黄金首饰同比下滑 13.3%;

  港澳同店营收增速为-21.9%,其中珠宝镶嵌同比下滑43.4%,黄金首饰 同比下滑8%。六福集团22Q1内地同店营收增速为5%。

  其中黄金同比增长12%, 珠宝首饰同比下滑14%;港澳同店营收增速为-17%,其中黄金、定价首饰同比分 别下滑-17%、-18%。

  龙头公司大力拓展线下渠道,门店扩张步伐整体加快。根据公司财报,A股公 司龙头周大生21年净新增313家门店,22Q1净新增20家门店至4487家。

  老凤祥21 年净新增495家门店至4945家(含海外银楼16家)。豫园股份21年净新增602家 门店至3981家(含DJULA、Damiani、Salvini品牌共22家),22Q1净增门店140 家至4121家。

  迪阿股份21年净新增108家门店至461家,22Q1共新增门店18家。 港股龙头周大福21年在中国内地净新增1207个零售点,其中21Q3、21Q4分别净 新增366、432个零售点;

  22Q1净新增255个零售点,总数达到了5757家,稳居行 业门店数第一。六福21年在中国内地净新增430个零售点。

  其中21Q3、21Q4分别 净新增145、155个零售点;22Q1净新增53个零售点,总数达到2736家。周生生 21年在中国内地净新增122个零售点,总数达到775家。

  镶嵌品类占比缩减,加盟渠道扩张致毛利率下滑

  加盟店占比提升与镶嵌品类占比缩减、金价回落共同造成毛利率下滑。黄金 兼具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其中消费性需求主要受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者信心的影 响,与经济周期呈现较强的相关性;投资性需求主要受金价波动和资产配置影 响。

  2021年国内疫情反复,宏观经济波动幅度较大,对黄金珠宝消费产生一定影 响;22年3月华东、华南地区新冠疫情反复,封控措施限制了线下消费和居民出 行,黄金珠宝行业受挫严重,22年3月社零同比下降3.5%,其中黄金珠宝品类同 比下降17.9%。

  21年样本珠宝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3.59pp至24.71%,主要由于: 受疫情、地缘政治、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黄金价格波动较大,消费者 偏好转向按克计价类黄金产品,造成毛利率较高的“一口价”(按件计)黄金销 售占比下降;

  高毛利镶嵌品类占比普遍缩减,低毛利的黄金产品销售占比增 加。老凤祥、周生生21年珠宝镶嵌在主营业务中占比分别减少1.12pp和7pp。

  港 股公司中,周大福、六福集团22H1(截至2021/09/30)毛利率分别24.43%、 26.82%,主要系低毛利批发业务及零售业务中黄金首饰及产品的销售占比增加, 同比下降8.57pp、6.37pp。

  周生生21财年(截至2021/03/31)毛利率下2.2pp至 25.3%,主要是由于黄金饰品销售占比上升以及金价上涨导致的利润收益降低。 龙头公司通过加盟模式加速扩张线下渠道,批发模式下毛利较低。

  销售费用率下降带动总体费用率降低。2021年样本珠宝公司平均销售+管理 费用率同比下降2.93pp至11.66%,较去年略有降低。其中迪阿股份费用率大幅降 低。

  2021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6.32pp至30.45%,其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3.24pp至26.35%,主要系开店策略调整、优化推广投入结构等影响。

  2021Q1, 样本珠宝公司平均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5.14pp至11.32%。对比来看,港股 公司中,周大福22H1(截至2021/09/30)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3.97%,同比 下降5.95pp;

  六福集团22H1(截至2021/09/30)销售+管理费用率为15.27%,同 比下降8.25pp;周生生21年销售+管理费用率为16.72%,同比下降5.97pp。

  净利率分化较为明显,龙头公司表现稳健。21年样本珠宝公司平均净利率同 比下降0.4pp至8.96%。迪阿股份2021年净利率同比增长5.31pp至28.16%,主要 系高毛利镶嵌品类占比较高,以及强品牌心智和高消费粘性赋予的品牌溢价。

  22Q1珠宝公司平均净利率同比增长0.53pp至8.57%,主要系1-2月经营环境好转 带来的业绩回暖以及费用率改善驱动。

  港股公司中,周大福22H1(截至 2021/09/30)净利率为8.27%,同比下降1.01pp;周生生、六福集团22H1(截至 2021/09/30)净利率分别为4.93%和11.61%,同比上升1.66pp和2.93pp。

  零售渠道恢复营运能力提升,现金流状况有待改善

  疫情形势好转,各公司营运能力整体上升。剔除豫园股份(2018年新增地产 业务),21年样本珠宝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同比下降57天至123天,主要系疫 情形势好转后零售渠道恢复。

  其中老凤祥和中国黄金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较短,分 别为81.24和28.57天,迪阿股份同比下降26天至96天。22Q1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同 比下降44.9天至117.5天。

  对比来看,港股公司中,周大福、六福集团FY22H1 (截至2021/09/30)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65.5、399天,同比下降202.4、243.5 天;周生生21年存货周转天数为220.4天,同比下降72.6天。

  各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和平均ROE均出现下滑。剔除豫园股份(2018年新增 地产业务)后样本珠宝公司2021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0.11%,同比下降 4.75pp。

  样本珠宝公司平均ROE下降3.36pp至17.77%,主要系运营周转速度下降 和盈利能力下降。其中,老凤祥、周大生的平均ROE分别为21.87%、21.92%, 迪阿股份的平均ROE为32.61%,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2Q1受疫情反复的宏观环 境影响,行业平均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持续下降,样本珠宝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82pp至29.52%,平均ROE同比下降0.32pp至4.16%。

  对比来看, 港股公司中,周大福、六福集团FY22H1(截至2021/09/30)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8.36%、28.2%,同比上升1.53pp、7.95pp;

  ROE分别为11.38%、5.73%,同比 增加3.16pp、2.96pp。周生生21年资产负债率为29.55%,同比上升0.98pp; ROE为5.19%,同比上升0.39pp。

  多种原因致部分珠宝公司现金流状况承压:老凤祥21年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 19.90亿元,同比下滑15.25%,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费等经营支 出比上年增加;

  周大生21年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1.97亿元,同比下滑85.57%,主 要系黄金采购量随黄金类产品销售增长而同比大幅增加;

  迪阿股份21年实现经营 性净现金流15.44亿元,同比增长72.82%,主要系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对比 来看,港股公司中,周大福FY21H1(截至2021/09/30)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2.52 亿元,同比下滑42.39%;

  六福集团FY21H1(截至2021/09/30)经营性净现金流 为4.53亿元,同比下滑69.29%;周生生21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7.25亿元,同比下 滑131.66%。

  疫情反复短期业绩承压,龙头公司格局稳固

  需求端:2022年春节期间黄金珠宝需求旺盛,国内疫情反复短期业绩承压。 2020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疫情持续好转,社零消费数据逐渐恢复并在21Q1达到 高点。

  但受到22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局部反复的影响,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低 迷,物流受阻影响订单交付,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1-2月金银珠宝社零消费总额同 比增长19.5%;3月金银珠宝社零消费总额同比减少17.9%。

  从长期维度看,黄金 珠宝的市场空间增长趋于平稳,驱动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人均收入提升 带来的消费升级有望提高人均消费金额;

  “悦己消费”被广泛接纳和传播, Z世代消费者以购物助力自我塑造,使日常穿戴快时尚类珠宝饰品渗透率提升; 部分品牌聚焦个性化需求,发力细分赛道,有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

  供给端:传统线下渠道竞争依旧激烈,疫情出清长尾公司提升行业集中度。 从传统线下渠道看,龙头公司依照自身发展战略,持续加强门店拓展力度。

  老凤 祥、豫园股份(老庙+亚一)21年内地门店净新增数均超过500家。港资公司也加 速在内地下沉市场的门店扩张渗透,相比于内地珠宝公司,港资珠宝公司品牌历 史更长,在经营规模、品牌塑造、渠道布局、加盟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 势。

  随着近年来中国内地市场消费力的不断增长,港资珠宝公司加速下沉,除了 原有的一二线城市布局外,越来越多的门店开始进入三四线城市。

  周大福FY21 (截至2021/03/31)在三四线城市同店零售值同比增速分别为52.7%和54.1%,明 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同店增速45.4%和47.3%,且后续加速推进门店扩张与下沉计 划。

  与此同时,疫情加速了中小型黄金珠宝公司的关店和出清,严格的防疫政策 使跨省运输和人员流动受限,加大了中小型公司维持资金链稳定的难度。在龙头 公司进一步抢占低线市场的情况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将更加明显。

  疫情加速线上渠道的发展,龙头公司布局兴趣电商及自播+达播渠道。周大生 在线上打造了“站外种草+平台直播转化+私域精细化运营”的年轻态营销战 略,充分打通产品线和营销线,将聚集年轻流量的小红书、抖音等作为线上营销 的全新突破点,打造爆款单品。

  中国黄金相继入驻网易严选、小红书等主流平 台,设立品牌专属直播基地及长沙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拓宽线上“赛道”并促进 公司“线上+实体”融合发展。

  老凤祥发挥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效应,通过 网络直播、会员商城等新销售方式,布局多元化销售渠道,吸引年轻客户群体。截至21年底,老凤祥上海会员总人数超40万人,新增上海会员超20万人。

  伴随着珠宝线上渠道发展,互联网营销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互联网营销内含 的年轻化因子,能够帮助珠宝品牌重塑品牌形象以接近年轻客群。IP类产品是互 联网营销的手段之一。

  周大生除原有卡通IP跨界联名宝可梦、兔斯基系列外,在 国家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消费市场进入国潮消费新纪元的大背景下推出了“非 凡古法金”系列。

  迪阿股份作为近年来飞速成长的婚庆钻戒品牌,其成功的核心 要素之一便来源于品牌营销:以“男人一生只能定制一枚”为核心理念,通过对 消费者进行身份证绑定,辅以丰富的增值服务,搭配产品个性化定制,加深品牌 “唯一”的理念。

  21年迪阿与郎朗夫妻共同发起“你是我的DR”话题,共同打造 高格调品牌片《手》,诠释品牌内涵。

  郎朗#你是我的DR#话题在微博平台斩获 4700万次阅读,2.9万讨论,短视频平台16亿播放。推动DR成为全网焦点,“用 一生爱一人”的价值观辐射至更多消费者。

  新兴品类的崛起或将成为龙头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

  古法金:黄金消费在中国历史悠久,但过去设计、工艺受限,囿于同质 化竞争多年,古法金饰品突破了消费者对于传统金饰的刻板印象,迎合了热爱国 潮的年轻消费者,是近两年黄金品类中最为成功的创新产品。

  我们认为古法金的 兴起对整个黄金品类起到了结构性优化的作用,明显带动客单价和经营效率的提升,显著增厚利润端。

  周大福2017年9月首发古法金“传承”系列产品,此后与 各大博物馆携手推出联名产品,并在小红手及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

  产品深受消 费者喜爱,销售占比逐年提升,2021财年古法金占黄金首饰销售比例达到 39.5%,同比上升7.3pp(2019H1的占比仅为10.6%)。

  周大生于21年10月推出 古法金产品系列“非凡金”,以“璀璨人生,敢为,敢非凡”为系列标语,正式 布局古法金品类。

  豫园股份旗下的老庙品牌古韵金系列2021年销售额近40亿元, 与2020年的10亿元比大幅提升,并携手西安大明宫推出的4.0鸿运升升系列。

  培育钻石:培育钻石作为科技产物,与天然钻石相比定价较低且在物 理、化学、光学等特性上完全相同,是近年来新兴的珠宝材料。

  根据贝恩咨询, 2020年培育钻石终端零售市场主要是美国、中国、印度等,预计到2030年培育钻 石将占全球钻石市场总量15%。

  美国是目前培育钻石领域最为发达的市场,中国 已逐步建立行业规范、提升消费者认知。

  “LUSANT露璨”是豫园股份自主孵化 的定位年轻、时尚的培育钻石品牌,由豫园设计师平台赋能,坚持非婚庆高端设 计路线。

  不同于主流培育钻品牌使用HTHP技术,露璨采用CVD技术制作钻石, 主推符合年轻人偏好的彩色、异形钻石。

  露璨已于今年3月在上海开设第一家线下 门店,4月正式签约首个国风虚拟男艺人秦佑之,加码元宇宙布局。

  曼卡龙 也推出独立品牌“Ownshine慕璨”发力培育钻石赛道,定位为25-30岁的职场年 轻女性日常穿衣场景搭配的珠宝,让钻石珠宝给消费者每一个闪耀的时刻。

  2020年起,疫情冲击可选消费,黄金珠宝由于其婚恋刚需属性和黄金投资属 性,在可选消费中具备较强韧性,我们认为拥有高品牌辨识度和用户忠诚度的公 司有望穿越周期,也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周大生:线下渠道的扩张和单店优化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方向,黄金品类 的毛利率提升和钻石销售回暖是盈利能力提升关键。门店方面,周大生重点发力 黄金品类,自21Q3引入省代模式后,开店节奏逐季加快。

  我们预计在省代模式的 加持下,22年将净增加约500家门店,疫情缓解后Q2或将进入开店旺季。品类方 面,钻石产品21年推出“LOVE100星座极光钻石大师系列”,并组织推动“大钻 赋能”项目,持续提升产品设计感和竞争力。

  黄金产品推出“非凡古法金”系 列,公司提升黄金产品战略地位,加大终端拿货、铺货量,同时,黄金产品吸引的客流将促进镶嵌品类的转化效率,也将进一步助力黄金配货模型的推进。

  老凤祥:公司作为黄金珠宝内资龙头,品牌底蕴深厚,在黄金高景气度的 背景下,具有较高的受益确定性。门店方面,老字号龙头地位稳固,全国发展步 伐加快,计划2022年净增门店300家以上。

  2022年1月,老凤祥多家门店开业,覆 盖了包括天津、山西、山东等城市;上海地区首家“藏宝金”主题&轻奢时尚上海 “双首店”也于1月揭幕。

  元旦期间,老凤祥上海地区销售同比增长50%+,全国 供货会销售创历史新高。“藏宝金”、“凤祥喜事”等国潮新品受到消费者喜 爱,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实现品牌破圈。

  豫园股份(老庙+亚一):公司搭建品牌资产管理体系,在产品、管理、 会员体系建设等多方面整合品牌,催化业绩成长。

  产品方面,公司打造爆款产 品,老庙古韵金年销售额近40亿元,相比2020年的10亿元销售额大幅提升,并携 手西安大明宫推出的4.0鸿运升升系列。

  门店方面,2021年净增602家门店至3981 家,新增门店以加盟形式为主。品牌方面,公司自主孵化培育钻零售品牌露璨 LUSANT,已于今年3月在上海开设第一家线下门店。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8月28日至9月3日,券商给予评级的个股数共有1180只,获得买入评级的个股数共有932只。在公布了目标价格的344只个股中,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预期涨幅排名居前的个股是爱康科技(002610.SZ)、湘油泵(603319.SH)、中兴通讯(000063.SZ),预期涨幅分别是201.68%、177.43%、147.22%。

  从券商对个股的关注程度来看,有688只个股获得多家券商关注,券商关注数量排名居前的个股是贝泰妮(300957.SZ)、海天味业(603288.SH)、泸州老窖(000568.SZ)。

  从券商对行业的关注度来看,券商关注个股数居前的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化工。

  *由于券商评级周日数据需隔日统计,本问统计数据周期为上周日至本周六

  (记者 王晓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贝泰妮(SZ300957):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投资者在选股时,往往有三个最重要的标准: (1)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2)自由现金流:即现金为王。 (3)ROE:长期大于20%,重点考虑;小于7%,考虑的概... 网页链接

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陆十雨

  近日,国内最大葡萄酒企业张裕A(000869.SZ)公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19.5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19%,实现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6亿元,同比大增32.97%。在整个行业负增长、整体亏损的大背景下,这确实是一份“有质量”的半年报。

  历经130年的不凡历程,张裕始终是行业的先锋者。年初以来不断增加的研报数量,也说明了市场对领军者张裕做大做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呼唤与期待。

营收占行业一半

改革持续深化

  各种外部因素扰动之下,上半年,大消费板块整体疲软。反映在葡萄酒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6月,中国118家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总产量、总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9.39%、11.84%、44.46%,与2021年相比,降幅明显扩大。处于深度调整期的葡萄酒行业也未能幸免,葡萄酒进口量、进口额也双双创下19.29%、12.87%的跌幅。

  最是烈火炼真金,在疫情反复叠加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更显龙头本色。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张裕总营收为19.53亿元,占整个行业的50.69%。2021年全年,这个比例尚为43.8%,可见张裕的市场份额在稳步增长中。不仅如此,张裕上半年毛利率继续稳定在55%以上,并实现扣除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4.75亿元,财务持续稳健。

  还有一个被不少投资者看好的优良传统:张裕的现金流表现依旧亮眼。今年上半年,张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6.06亿元,同比大增32.97%,账面货币资金也达到19亿元,为近9年新高,安全边际凸显。

  对于张裕而言,“源头活水”来自于持续推进的核心战略举措。

  一方面,张裕进一步明确,“三聚焦”战略要更加向“聚焦高端”、“聚焦高品质”侧重。要进一步聚焦龙谕和可雅等两个战略品牌,实现高举高打、高端带动。如被MUNDUS VINI世界葡萄酒大赛评为“中国最杰出葡萄酒”(Best of Show China)的龙谕葡萄酒,自开庄以来已累计斩获百余项世界大奖,出口至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丹麦、俄罗斯、加拿大等全球5大洲45个国家,并成为进驻全球最多米其林餐厅的中国酒庄酒。而作为中国高端白兰地的开创者,可雅白兰地以40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扎扎实实建立起中国高端白兰地生产技术体系与护城河。近年来,可雅白兰地三度斩获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金奖,并斩获“全球白兰地XO盲品赛”冠军,以黑马之势打破世界既定烈酒版图,成为中国品牌进击高端化的标杆。

  另一方面,张裕实现市场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年初,张裕陆续成立的多个事业部已基本成型,调整和优化了经销商布局,建立了既相互独立,又协调配合的全新营销架构,为进一步做精做深市场提供了组织保障。2022年上半年,张裕也在尝试“圈层营销”的C端破局,即要维护和服务好传统渠道,又要推动高端品牌直达C端客户,推动各级营销体系、特别是运营中高端产品的团队,充分挖掘核心目标圈层。

  与此同时,张裕积极推动全员、全域、全时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搭建从F端到C端的一瓶一码、三码合一、订单驱动、扫码积分及陈列积分奖励、智慧零售门店赋能等数字化架构,发展线上业务。报告期内,线上销售金额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在数字化方面,早在2012年,张裕就率先启动“一瓶一码”标识化工程,给每瓶酒赋予惟一的ID,成为国内最早开展产品追溯数字化的酒企之一; 2020年张裕运营全球首个葡萄酒区块链平台,19条生产线全部实现二维码赋码+区块链应用,目前已有逾1.2亿瓶葡萄酒区块链信息上链,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轻松溯源一瓶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一系列布局并举,共同组成了张裕稳健发展的战略“组合拳”,是其“有质量的活下去”的关键所在。

130岁的张裕:行稳致远

  “可以说,我们国产葡萄酒实现产业化发展,起步于烟台,发端于张裕。”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表示。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开启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先河;1899年,张裕酿出了中国第一瓶葡萄酒;1914年,张裕又酿出了中国第一瓶白兰地;1915年,张裕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斩获四枚大金奖;1949年,新中国首次国宴用张裕;1952年、1963年及1979年的国家名酒评比会上,张裕蝉联三届“国家名酒”称号……

  时至今日,张裕每年都能拿下上百个世界大奖,还收获了若干个盲品冠军。无论是品质、技术还是全球实力,以张裕为代表的中国葡萄酒,已经可以从容自信地平视世界。

  作为中国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中国首家发行A、B两支股票的葡萄酒上市公司,张裕不仅探索不止,而且为投资者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公开数据显示,至今,张裕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4次,累计分红金额84.58亿元。

  可以说,张裕不仅讲好了中国葡萄酒的故事,也始终是行业的“压舱石”。

  “经过岁月洗礼,‘张裕’已经成为我国葡萄酒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表示,当前,酒类行业头部品牌带领整个品类和产区的复兴效应越来越凸显,张裕对中国葡萄酒的引领,有能力也有责任做到茅台对酱香酒的引领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130周年之际,张裕借助系列活动在市场上掀起一场新的葡萄酒热潮:持续通过葡萄酒主题露天电影消夏酒会、微醺之夜音乐酒会、中国葡萄酒时光艺术展等时尚潮流的形式,让消费者沉浸式地感受葡萄酒的魅力。显而易见,张裕大力普及推广中国葡萄酒文化的背后,是“做大做强中国葡萄酒蛋糕“的强烈心愿与使命,也是张裕敢为先锋精神的最佳体现。

  跨越三个世纪的张裕已经成为规模世界第四、品牌价值全球第二的葡萄酒企业,在下半年及更远的未来,张裕又将带领中国葡萄酒创造怎样的辉煌,值得我们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

龙谕天下:

  贝泰妮(SZ300957) 华业香料(SZ300886) 倍加洁(SH603059) 喝张裕葡萄酒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能延缓衰老,对于预防癌症也有相当作用。因为葡萄酒中含有花青素、白藜芦醇、酚类物质等众多珍稀营养元素。

bb770:

[吐血]

  消费 跳不了两天 包括地产链的消费类公司。地产股你能筛出点个别品种,但像索菲亚 欧派北新建材 美的集团之类的,你面对的却是整个产业的坏帐和下滑。这个季度我不太看好李淑彦。做股票和基金 大方向先选对! 那位满仓贝泰妮还到处喷机构的傻博士 让我想起了当年长征路上教伟人做人的那几位

鹰眼投资人:

  珀莱雅(SH603605) 贝泰妮(SZ300957) 泸州老窖(SZ000568) 今天156-158继续增持了珀莱雅,不多1000股,泸州老窖的分红也算是花掉了。

  疫情之下,化妆品算是仅有的几个没啥影响的行业,只要地球还在转就阻挡不了女生们爱美,只要物流还能运货,那么化妆品龙头的业绩就不会差。

  珀莱雅目前450亿不到,对应明年47pe,不算贵,未来3-5年25%左右的复合增速确定性强。

  如果你看好化妆品行业,看好国货替代,那么珀莱雅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另外贝泰妮也不错,不过需要看看今年双11能否继续高增长以及等明年下半年红杉200亿减持完,也会有好的机会。

炒股皮皮虾:

  贝泰妮(SZ300957) 天天跌?

吹起球了:

  贝泰妮(SZ300957) 要不把你清仓了吧

吹起球了:

  贝泰妮(SZ300957) 迎驾贡酒(SH603198) 买啥被针对啥,跟你们干同样活的,都比你们厉害,可偏偏买的就是你俩!

吹起球了:

  贝泰妮(SZ300957) 华熙生物(SH688363) 果真差的不少,可惜买不了科创!

和庄同尘:

  爱美客、珀莱雅、贝泰妮,基金怼!科思股份呢,正在怼?

享国货之路:

  爱美客,贝泰妮,珀莱雅三品牌的业绩都已经体现出来

  总结一句,我认为都是不错的结果,业绩弹性和成长巨大。

  贝泰妮的疫情调控最好,爱美客也不错,珀莱雅因为5月份的事件影响了利润5000-6000千万,拖累了业绩。

  从成长来看贝泰妮〉爱美客〉珀莱雅。

  从市值来看爱美客〉贝泰妮〉珀莱雅

  从资产负债来看同上。

  不难发现资产越漂亮,估值会给的更高,恰恰的,那么释然最终会走成并购,多品牌发展之路!

  贝泰妮的多品牌发展和珀莱雅的大单品策略都是可以选择。

  目前更看好珀莱雅的主品牌和彩棠持续爆发,其他品牌也在重塑和发展中!

  目前这几个票走出来了。值得期待!不过真心贵,一点都不便宜!

  一句话总结,女人的气质就是美!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