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1今日SH600521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09-11 13:19:23 首页 > 上交所股票

富国医药君:

  【药闻早参】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DPP-4抑制剂销售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市场规模已超过40亿元,今年以来,已有超10款产品获批生产,包括科伦药业、华海药业等企业获批,其他国内药企也在加紧布局。

  9月8日#净值播报#

  【交投】医药龙头ETF(SH515950) 涨跌幅-0.26%,收于1.173,成交额1780万;

  【交投】沪港深创新药ETF(SZ159748) 涨跌幅-0.74%,收于0.670,成交额1388万。

  #医药# #股民的日常# 上证指数(SH000001)

华海药业(SH600521):

  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2022年9月8日,华海药业(600521)获外资卖出26.94万股,占流通盘0.02%。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华海药业2975.91万股,占流通股2.05%,累计持股成本12.26元,持股盈利71.41%。 华海药业最近5个交易日上涨1.89... 网页链接

华海药业(SH600521):

  华海药业: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资料 网页链接

飞跃银河系:

  华海药业(SH600521)

  针对集采进展,9月7日,华海药业人士表示,“公司积极应对国家集采及相关续标政策,上半年公司顺利完成长三角联盟等区域集采续标工作,在确保原中选份额不流失的基础上,多个产品在非中选省份接续中选;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 3 个产品在新一轮国家集采中顺利中标,借力集采加快实现新产品上量,快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此外,华海药业还拓展大健康领域,今年上半年建立了 “冻森活”等品牌,实现首个功能性食品上市。

  近日,冻森活品牌旗舰店已在某猫、京某、抖某三大平台完成上线。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冻森活为华海健康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推出的科技型健康食品品牌。而其母公司为中国原料药龙头企业华海药业,这意味着又一家竞争力强劲的医药企业进军大健康消费领域。

  冻森活意为“懂生活”,寓意冻森活,更懂生活。品牌创立初始,是着眼于用FD航天冻干科技创造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开启“冻干+营养”的功能型食品新体验。用科学技术打破营养剂单一的模式壁垒,解决传统营养剂型服用场景受限等多重问题,打造冻干剂型的健康食品,来构建无场景限制的养生新姿态。

  此次品牌上线推出了【冻干】+【益生菌】和【冻干】+【胶原蛋白】两大系列产品,核心提出了“为解决消费者诉求而创新”的品牌价值观,让日常营养补充也可以快乐进行,更适合年轻消费群体。

  据介绍,冻森活“冻干+益生菌”此款产品添加了12重进口明星菌种,其中包含国际知名益生菌科汉森bb-12,活菌数添加量高达9000亿CFU,且0香精、0防腐剂、0色素,轻卡低负担,既保留了益生菌的功效、严格品控,又通过冻干剂型将食用场景变得多样化。

  “冻干+胶原蛋白”产品是双肽胶原(鱼胶原蛋白肽和弹性蛋白肽)与透明质酸钠的联合添加,一块给肌肤深层次呵护,同样是三大零添加,美肌营养健康。两款产品都旨在帮助消费者维持更好状态,由内而外焕发活力,传递“高效、精致、爱自己”的生活态度。线上两种规格:15袋正装瓶和30袋超值桶,也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选择。

  作为初创品牌,虽然从市场机会来看,功能型食品在国内属于蓝海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品牌机会,但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需要品牌方的持续发力,继续深耕。期待“冻森活”进一步升级优化产品线,为大健康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惊喜。

  同时,华海药业去年下半年已经在京东上线了自己的官方旗舰店,目前在售药品数目超过60种,其中静脉血栓神药利伐沙班重磅上线,销量惊人,药价也很有竞争力。

  虽然华海前几年走的很艰难,但目前看整个仿制药行业国内能走的越来越好企业必然有华海一席之地,我也相信华海的未来会惊艳很多人!

飞跃银河系:

  华海药业(SH600521)

针对集采进展,9月7日,华海药业人士表示,“公司积极应对国家集采及相关续标政策,上半年公司顺利完成长三角联盟等区域集采续标工作,在确保原中选份额不流失的基础上,多个产品在非中选省份接续中选;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 3 个产品在新一轮国家集采中顺利中标,借力集采加快实现新产品上量,快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此外,华海药业还拓展大健康领域,今年上半年建立了 “冻森活”等品牌,实现首个功能性食品上市。

  近日,冻森活品牌旗舰店已在某猫、某东、抖某三大平台完成上线。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冻森活为华海健康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推出的科技型健康食品品牌。而其母公司为中国原料药龙头企业华海药业,这意味着又一家竞争力强劲的医药企业进军大健康消费领域。

  冻森活意为“懂生活”,寓意冻森活,更懂生活。品牌创立初始,是着眼于用FD航天冻干科技创造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开启“冻干+营养”的功能型食品新体验。用科学技术打破营养剂单一的模式壁垒,解决传统营养剂型服用场景受限等多重问题,打造冻干剂型的健康食品,来构建无场景限制的养生新姿态。

  此次品牌上线推出了【冻干】+【益生菌】和【冻干】+【胶原蛋白】两大系列产品,核心提出了“为解决消费者诉求而创新”的品牌价值观,让日常营养补充也可以快乐进行,更适合年轻消费群体。

  据介绍,冻森活“冻干+益生菌”此款产品添加了12重进口明星菌种,其中包含国际知名益生菌科汉森bb-12,活菌数添加量高达9000亿CFU,且0香精、0防腐剂、0色素,轻卡低负担,既保留了益生菌的功效、严格品控,又通过冻干剂型将食用场景变得多样化。

  “冻干+胶原蛋白”产品是双肽胶原(鱼胶原蛋白肽和弹性蛋白肽)与透明质酸钠的联合添加,一块给肌肤深层次呵护,同样是三大零添加,美肌营养健康。两款产品都旨在帮助消费者维持更好状态,由内而外焕发活力,传递“高效、精致、爱自己”的生活态度。线上两种规格:15袋正装瓶和30袋超值桶,也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选择。

  作为初创品牌,虽然从市场机会来看,功能型食品在国内属于蓝海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品牌机会,但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需要品牌方的持续发力,继续深耕。期待“冻森活”进一步升级优化产品线,为大健康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惊喜。

华海药业(SH600521):

  华海药业: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提示性公告 网页链接

华海药业(SH600521):

  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自2021年业绩触底后,特色原料药龙头华海药业(600521)(600521.SH)走出低谷,上半年业绩迎来拐点。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8.23亿元,同比增长25.97%,扣非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223.83%。 尤其是第二季度,公... 网页链接

南隐后生:

  一、流行性误解1:国家之所以大搞集采,是因为医保没钱了

  ※ 流行指数:9颗星

  ※ 误解指数:9颗星

1、误解的勘正——医保基金相当有钱!

  口说无凭,用官方数据说话。

  国家医保局有定期公布医保基金收支数据的传统,2022年前6个月,医保基金收入1.52万亿,支出1.103万亿,半年结余高达近4000亿。

年均增长9.3%

  今年前3个月,医保基金收入8314亿元,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规模相比,;医保基金支出4584亿元,与2019年同期规模相比,;期间结余3730亿元,与2019年同期规模相比,

结余率逐年攀升

  此外,2019、2020年和2021年,医保全年结余率分别为14.6%、15.4%、16.4%,。

  这和很多人印象中的“疫情导致医保支出激增,医保基金入不敷出”的观念截然相反。

如今,医保基金一年收入高达3万亿元,而在10年前,医保基金一年收入仅仅只有1万亿元。

  事实上,

  如果现在的3万亿小钱钱都不够花,那10年前的1万亿岂不是更加远远不够花?

  所以说,医保缺钱是一个虽然流传甚广,却彻彻底底的伪命题。

  那么,为何那么多人会有“医保没钱了,所以国家才大力搞集采”这样和事实完全不符的误解呢?

  请看以下分析。

  ————

2、“医保没钱了”这一误解广为流传的原因分析

  后生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促成了这一误解的广为流传:

  第一、疫情期间,医保基金虽然承担了部分抗疫费用,但因为疫情的关系,老百姓的很多医疗需求被迫推后了,所以医保压力其实没那么大。很多人想到了第一层,却忽略了第二层。

  第二,“社保没钱”的传染效果。众所周知,“社保”是真的没钱了(连上市酒企的国有股权都被划转来充实社保基金了),于是乎,很多人自然也会联想到“医保肯定也没钱了呗”。但这一联想貌似合理,其实是错误的。

  第三,某些媒体、自媒体啥的,为了博眼球、撸流量、赚钱钱,刻意贩卖“医保没钱了”的焦虑。

  ————

二、流行性误解2:人口负增长、少子化时代,医保迟早有一天会入不敷出,从而医药行业永远会被集采折磨,长期投资逻辑发生根本改变

  ※ 流行指数:7颗星

  ※ 误解指数:8颗星

  不少人尽管知道当前的医保基金还是很有钱的,但由于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少子化时代,于是就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担忧:年轻人都没了,医保迟早有一天会入不敷出,从而医药行业永远都要受到集采折磨,长期投资逻辑发生根本改变.

  后生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误解,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原因在于两点:

  ————

1、第一,不甚了解医保基金的运行机制。

  我国医保是“年结制”,属于典型的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就是有多少钱,花多少钱,钱多则多花,钱少则少花。

  ————

2、第二,医保基金的收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增速,而非年轻人的数量

  医保基金收入=缴纳医保的年轻人的人数×平均每人的缴纳金额。

  人口负增长、少子化的确是长期趋势,在未来,年轻人的总数的确是肉眼可见地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医保基金收入也必然会减少。

  原因很简单,根据上述收入公式,缴纳医保的人数虽然减少了,但只要平均每人缴费金额增加了,医保基金收入照样能增长!

  换句话说,在未来,只要国家经济仍然在发展,经济增速仍然维持,国民收入仍然持续增加,那么平均每人缴费的金额就会不断增加。

  所以,医保基金的收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增速,而非年轻人的数量。

[狗头]

  更何况,在我国,还有一个隐藏大招——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稍稍调高医保缴费额度,医保收入不就噌得上来了?

  所以,不必担心在未来,医保基金会入不敷出。

  ————

  三、流行性误解3:医保的根本目的是省钱,所以国家才会大搞集采

  ※ 流行指数:8颗星

  ※ 误解指数:9颗星

  形成这一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从结果倒推原因”。

  思维链条是这样的:

集采药品灵魂砍价→为啥要灵魂砍价?肯定是没钱了所以要省钱嘛→ 谁在灵魂砍价?毫无疑问是医保局 → 哦了,结论没跑了:医保没钱了,医保为了省钱所以灵魂砍价搞集采。

  以上认知,从逻辑链条上看貌似没啥毛病,其实是重大的误解。

  省钱的确是医保的目的之一(毕竟财主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一点谁不乐意省一点?),但只是附带性的目的,医保的根本目的是“平衡”。

医保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手头的钱更好地花出去”。

  用人话讲,

不该花钱的地方,少花钱甚至不花钱,该花钱的地方下大力气多花钱。

  啥叫“更好地花出去?”——就是,

  为什么这么说?

  还是得回到医保基金“以收定支”的根本运作模式上来,才能理解。

有多少花多少,稍微留点结余以备“收支”波动。

  医保基金“以收定支”的模式,决定了医保的钱是“专款专用”,

就是怎么把手里的3万亿小钱钱,更好地花出去,花得更值得。

  所以,医保的根本想法其实很简单,

  因为医保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所以“花钱花得更值得”的核心思想,决定了,医保要改变以往的花钱模式,从原来的“无差别花钱”,改成“不值得花钱的地方少花,值得花钱的地方多花”,即所谓“腾笼换鸟”的平衡政策。

  具体而言,在过去,医保基金的很多钱都花在了一些“神药”上面,都花在了被层层代理商抬高到离谱价格的药品/器械上面,老百姓吃了亏,医保基金吃了亏,却养肥了代理商、神药制造厂们,更导致整个医药行业竞争不足,发展缓慢。

  如今国家想明白了,这些不值得花钱的地方,医保要少花钱,于是才有了集采,把中间流通渠道(以往层层代理商层层加码加价)的价格水分挤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医保的确是有省钱的动机在里头。

  但更为重要的是,省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省下来的钱还是要花出去的,那花到哪里去?几个方向:

  第一,扩容医保,造福老百姓。

  第二,医保资源(钱)更多地向创新药、创新器械倾斜,鼓励药企创新,加快医药行业产业升级。

  这就是医保在下的一步大棋。

有球友可能要问了:既然医保既不缺钱,其根本目的也不是为了省钱,那为何集采还是频频出现降价70%、80%甚至90%多的灵魂砍价?你说医保不是为了省钱,不缺钱,谁信?——这个问题问得极好!要解释这个问题,说来话很长,后生会在后文会详细论述。

  (PS:)

  —————

  四、流行性误解4:医药行业涉及基础民生,国家不会允许药企赚取超额利润,所以才会大搞集采,医药行业将沦为公用事业

  ※ 流行指数:10颗星

  ※ 误解指数:10颗星

  ————

1、理论上,所有行业都是民生行业,医药行业并无特殊之处

  什么叫民生?《辞海》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活”。所以,与人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事项,都属于民生的范畴,比如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

  所以白酒、饮料、食品、酒店、餐饮、航空、汽车、旅游、医疗、住房……全都是广义上的民生行业。

  如果是民生行业就要打压就要集采,那么白酒汽车可口可乐,住房酒店飞机票价,不都得集采一遍?

  ————

2、医药行业本质是科技行业,完全依靠创新驱动,没有超额利润,医药行业将死亡,所以医药行业永远不可能变成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如供水供电、城市交通)有两大根本属性:

  第一,价格被行政管制,涨价是不太可能涨价的。

  第二,整个行业基本不需要创新。

  其中第二个属性尤为重要,正因为整个行业不需要创新,所以整个行业即使遭遇了强力的价格管制和打压,行业本身仍能维持下去而不至于“死亡”。

  米、油、盐的价格也是被国家严格管制的,也是同样道理,根本原因不是它涉及基本民生才被管制,而是这个行业基本不需要创新,所以即便强力管制价格,也不会导致整个行业死亡。

  但医药行业完全不同,医药行业本质是科技行业,科技属性爆表。医药行业的推动完全依赖于创新,而且医药行业的创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研发的周期很长、投入很大、失败的风险很大!

而创新靠什么?——当然是靠金钱和利润的激励!

  所以,药企如果没有了超额利润,那么无论是公司本身还是医药行业的员工,都会丧失创新的动力。

  都没钱可赚,谁会砸几亿十几亿乃至几十亿进去搞药物研发?

  药企无利可图,就没人研发,医药行业就不会有进步,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是——药企躺平摆烂、制药水平落后欧美十条街,老百姓用医保吃不到国产的好药,只能被迫自费购买进口的高价药。

  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药企、国家、老百姓三输。

  这么简单的道理,后生都能想的明白。国家高层,坐拥无数智囊团出谋献策,难道会想不明白?

  所以,说“医药行业涉及基础民生,国家不会允许药企赚取超额利润,所以才会大搞集采,医药行业将沦为公用事业”的观点,是彻底的误解。

(PS:有球友可能要问了:“后生兄,你说的这是理想状态,是理性思维指导下的状态,可现实中,医保局根本不理性啊,明明说好的“带量采购”,结果“不带量”也来集采了,根本就是毫无规则地luan来,而且集采根本没有统一标准,医保局就猴急马急地大搞集采,几乎就是大干快上的行zheng运动,你说他们会想到支持创新?我看他们根本顾不上那么多!” 这个问题问得极好!要解释这个问题,说来话很长,归根结底,这是个“政zhi问题”,需用政zhi的视角方能解读和理解,后生会在后文会详细论述。)

  ————

  不知不觉,文章已经写得老长了。先写到这,剩余的六个误解,将在下一篇专栏文章中继续阐述。

  后生只是一个草根研究党,对医药行业和集采的研究并非特别深入,发此文章更多是想抛砖引玉。

  @张平原@超越自由2030@牛牛永远的爱@能力圈的边界

  本文完。

  #医药#恒瑞医药(SH600276)长春高新(SZ000661)爱尔眼科(SZ300015)

飞跃银河系:

  虽然集采急吼吼,可是头部药企依旧在赚钱,总有有实力有能力的走出来。华海药业(SH600521)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