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今日SH688088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11-15 22:21:12 首页 > 上交所股票

尾盘擎龙:

  虹软科技 对友人应真切地关怀、无私地相助,但对其完全能自理的琐事,则不必过于热心。招商银行(SH600036) 贵州茅台(SH600519) 海天味业(SH603288) 网页链接

鲲之渔:

  虹软科技(SH688088)虹软如果要提估值,一定要有一个前提就是特斯拉目前采用的智能驾驶方案,其去掉了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采用纯粹的摄像头纯视觉感知技术,这个是2021就开始做的,如果这个被证实是未来成本最省最优解,那么虹软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哪位关注的球友能清楚这一块的进展么?望赐教

虹软科技(SH688088):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虹软科技9月29日获融资买入351.7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4.1%,当前融资余额3.0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6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9月29日-30.06万3.01亿9月28日-... 网页链接

纪要研报中心:

  虹软科技最新纪要,更多当天纪要请关注:“纪要研报中心”

  Q1:公司第二季度智能驾驶业务前装收入中NRE和Royalty大概比重是怎样?

  A: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智能驾驶业务前装的收入主要是以Royalty为主。

  Q2:公司中报里披露了智能驾驶软硬一体的产品,以后的推广在公司11类产品中主要是针对哪些功能,产品出来的节奏会是怎样?

  A:公司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有Tahoe(面向舱内)和Westlake(面向舱外)两个产品。Tahoe是一个DMS外挂的组件方案,它包含了芯片、传感器、相机模组,是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主要针对一些硬件平台相对落后的老车型、老平台,来支撑DMS的要求所用;另外还可以用作新平台系统快速升级的方案。关于Tahoe,公司已经产品化,目前的进度主要是向市场推广与渠道布局中。Westlake还没有产品化,但在持续更新迭代中。

  Q3:公司智能驾驶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大概是多少?公司竞争对手大概占有率是多少?

  A:智能驾驶是个宽泛的概念,它包含舱内、舱外等。智能驾驶业务的竞争对手从出货量上比较,有一些进入市场比公司早,对方在智能驾驶业务上出货时,公司的项目也许还未出货,截止到现阶段竞争对手可能整体出货车型占比多于公司。但从智能驾驶座舱内的功能领域看,未来我们占比会较高。

  Q4:公司智能驾驶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的功能产品会增多吗?如果增加功能是不是同样会增加单车价值量?

  A:目前公司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面向舱内、舱外共有十一类解决方案,价格从几十块到两百块不等。未来公司会继续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更多的功能,如果功能、需求增加,那么单车价值相应也会有提升。

  Q5:公司的智能驾驶业务目标客户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范围?

  A:公司的目标客户是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我们的规划是依托深厚的原创视觉感知技术沉淀,保持与市场的联动,紧跟市场需求和发展动态,沿着“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先舱内,再舱外”、“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外资品牌”、

  “专注高通、MTK等为代表的智能座舱平台,同时兼顾英伟达等自动驾驶域平台”的业务实施路径,推广公司的车载视觉一站式解决方案,力求渗透更多的产品和车型,获得更多的OEM智能座舱定点项目,并加大力度开拓舱外视觉业务。

  目前公司智能驾驶前装定点已覆盖大多数国内主要的主机产商及部分合资品牌厂商,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渗透各主机厂及逐步将业务向海外拓展。

  Q6:公司智能驾驶产品的研发有没有一些新的进展,像ADAS、BSD、环视等有没有进一步拓展的打算?

  A:在ADAS、BSD等功能模块上,公司仍然持续研发、更新技术。这些大类的产品中,其实包含一些辅助功能,如:舱外尾箱开门功能,目前市面上大多都在用传感器,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的方式打开尾箱,不仅能让使用者解放双手,还能为

  客户降低硬件成本等这一系列的方案。同时还有针对ADAS前视的功能,我们也在产品化的过程当中。

  Q7:公司对智能驾驶后装市场是如何展望的?长期看后装市场会不会随着前装业务体量的上升,慢慢减弱或者维持平稳?

  A:公司在智能驾驶后装的收入基本是商用车带来的,在智能驾驶业务上,公司的战略定位本就是“前装为重,后装先行”,后装市场由于法律法规的驱动,还是会有一些收入,但大趋势不稳定。

  Q8:今年公司在智能驾驶业务上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车型定点数量的目标?

  A:今年我们没有把目标锁死在车型定点数量上。原因是,2021年下半年开始,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内部逐渐淡化了以定点车型数量为目标的定义,现在汽车主机厂基本使用平台化定点,同一个芯片平台一次就出了很多款车,相应每款车的出货量有可能超出车厂目标,也有可能低于目标,所以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平台型的定点,更多的考量是在某个平台上的渗透情况,这就要看我们怎样与合作伙伴一起进入产业链,真正把它做深做宽,这是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Q9: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智能驾驶前装定点车型已量产,为什么前装收入体现缓慢?

  A:公司智能驾驶业务目前按计件收费结算,计件收费模式下公司一般在次季度与客户核对装载数量、确认收入。所以量产车型出货后,到体现在公司收入上一般会有季度上结算周期的影响。

  Q10:公司手机业务的营收环比基本持平,往后走是不是都能保持目前的状态?

  A:在现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业务走势很难有明确的判断,但公司在手机业务上还是以维持稳定为目标。

  Q11:公司手机业务从出货和单机价值量的角度来看,虽然出货量下滑,但收入今年环比基本持平,可以理解成公司手机的单机价值量还是稍有增加的对吗?

  A:可以这么说,虽然现在行业市场不太乐观,但我们其实对核心客户的把控力是在提升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大行情这么不好的情况下,我们还算是相对稳住基本业务的原因,这其实是挺不容易的。

  Q12:公司对荣耀这位合作伙伴有什么期待?

  A:荣耀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客户,它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除iPhone之外,荣耀在大陆的出货量单季排名有到过第一,是非常有潜力的,但与以前的华为相比体量还有差距。

  Q13:公司手机业务的收入在一季度与二季度上环比基本持平,今年公司在手机业务上的目标是什么?后期如果荣耀出货量再增长,公司手机收入会不会慢慢向上?

  A:因为现阶段宏观经济背景复杂,加之用户购买手机意愿减弱,手机整体出货量萎缩,所以很难明确判断走势。而公司受市场环境变化与公司原有客户手机出货量下滑等因素影响,手机业务端收入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在季度环比上保持了平稳的状态。在这种行业大背景下,公司手机业务主要的目标是维持稳定。荣耀的出货量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是很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客户。

  Q14:公司在AR/VR业务上战略大概是什么样的?

  A:AR/VR业务从我们技术的角度上看,主要是视觉算法的布局,当AR/VR的市场起来之后,我们能为AR/VR设备提供算法、技术。重点还是期待市场能让AR/VR设备有一些新的热点,这也是为了未来AR/VR有所爆发之后,能够让我们快速切入,甚至业绩增量有所体现的地方。

  Q15:公司AR/VR业务有何增量?

  A:说到增量,市场先得起来,市场没起来就谈不上增量。假设AR/VR市场加速发展,那公司的增量主要就是基于算法技术,AR/VR是公司布局很久的业务,在技术上的储备非常丰富,与行业的合作及业务布局也在持续进行当中。

  Q16:公司在AR/VR业务上战略大概是怎样的?

  A:为满足各智能终端对于AR/VR应用的需求,公司已经研发了多个可以直接落地使用的解决方案,如针对基本定位技术的Slam核心算法、针对头显设备限制解决延时与眩晕感的问题等,当AR/VR的设备出货量增大,公司能提供算法、技术。但客观来看,整个AR/VR市场的成熟度与出货量还有待观察,目前公司还在投入的阶段。

  Q17:公司智能终端业务里的AR/VR产品,在2022年会不会推一些成熟的商业化产品,是否会有长期收入?

  A:公司AR/VR业务目前还在前期布局及客户共同开发的过程中,现阶段整个AR/VR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量产效应,我们更希望的是抓住一些量产的案子,为我们的技术积累做验证,等这个市场时机来临,我们能够快速进入并且覆盖。

  Q18:公司半年度报告中有提到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等设备,这两个终端新业务机会大吗?

  A:根据客户需求,公司整合既有技术资源,针对笔记本电脑应用终端新推出了智能人像细节恢复方案、智能眼镜去反光方案,前期推出的智能暗光增强解决方案、视频HDR解决方案、智能人像居中解决方案、智能人像虚化方案、智能人像视线矫正方案上半年在新项目上实现量产落地并持续出货,但这块业务的主要机会还是看我们能不能获得一些更大的客户。

  智能可穿戴设备,近年开始比较火热,国内、外有不少相关的公司发布了新产品或者展开产业链内的收购,整体发展潜力都比较好,但还要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什么时候上升。

  Q19:公司成立时间较长,也经历过整个行业的不同周期,公司是如何抵抗的?现在处于手机市场下行阶段,在这种大环境下,公司怎样规划或者应对?

  A:公司从创立到现在,经历的转折不管低谷或是高峰,能在近30年都比较好地生存,客观说是不容易的,但是回看核心要素有两点:

  第一,有过硬的、准入门槛高的核心技术。往往行业起步初期,有企业占到先机,快速挣取了收益,但到中后期红海竞争时难度很大,甚至被红海吞没,没法长期存活。所以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

  第二,在一个新的行业兴起时,公司要有坚定的决心。因为行业起步时,公司的投入大于产出,需要公司有坚定的信心坚持。之所以能坚持,也是因为公司拥有技术门槛、技术深度在支撑。

  这都是考验公司对技术投入的决心和对行业的判断力,是应对周期的本质。

  Q20:公司现金很充足,对现金的使用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吗?有智能驾驶领域有并购的计划吗?

  A:公司是以视觉算法软件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智能驾驶业务上,我们除与产业链中多家汽车零配件、Tier1等合作外,也参与产业投资,是为了从硬件、传感等多个方面,更多的了解、渗透行业,拓宽更多渠道商进行合作,互相发展。

  Q21:公司一直以来持续高占比的研发投入,长期以来公司研发的方向在哪些方面?

  A:公司是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发展的企业。常年来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为行业提供算法授权及系统解决方案,研发投入主要是朝三个方向:1)手机业务上,公司持续投入以夯实、巩固目前的市场,并不断迭代更新,保持技术领先性;2)智能驾驶业务上,公司会随着业务的拓展、扩张加大研发投入;3)AR/VR技术上,公司将紧跟市场发展,在丰富技术储备的同时不断创新。

  Q22:公司在研发人员规划上是怎样?智能驾驶业务方面会持续扩招吗?

  A:公司研发人员常年占比60%以上,研发人员占比较高,但基本保持稳定。2022年及以后,公司在智能驾驶业务人员上还是会根据自身需求,持续招聘相关的市场、技术人员。

  Q23:公司有何种措施保证信息技术安全?

  A:公司已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及质量控制措施,包括:1)公司已与所有员工签署了保密、竞业禁止协议,且均在有效履行中;2)公司已建立了完备的源代码管理系统,严格控制代码的访问权限,确保源代码安全;3)公司已建立完备的漏洞管理系统,严格控制漏洞信息访问权限控制,确保漏洞信息安全;4)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降低个别的、静态的技术失密给公司带来的风险;5)公司已采取了诸如严格执行研发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内部保密制度、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保护等相关措施;6)公司核心岗位均配备了多人负责,以最大程度降低个别员工离职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虹软科技##智能驾驶##智能制造#

大道大善:

  39.95元卖出10000股值得买,12.66元买入20000股西麦食品,25.78元买入2300股盈建科,3.86元买入22000股中国电信。

  交易后持有:

  1、八方股份20000股

  2、虹软科技80000股

  3、盈建科16000股

  4、西麦食品30000股

  5、中国电信42000股

  现金3537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

  【行业动态】

  1、TrendForce:消费市况转弱 Q2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季增收敛至3.9%;

  2、为增强先进封装的测试环节,西门子推出Tessent Multi-die;

  3、合肥世纪金芯年产3万片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投产;

  4、100亿元,亿纬锂能拟投建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

  5、虹软科技:智能驾驶前装定点已覆盖国内主要的主机产商及部分合资品牌厂商。

虹软科技(SH688088):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9月26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知名私募诚盛投资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虹软科技(综合指标:2星;市盈率:88.02) 个股亮点:公司完成了屏下光学指纹的识别算法原型,该识别算法兼容不同环境下的各... 网页链接

鹿鸣财经:

  《科创板日报》9月27日消息,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调研纪要显示,公司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有Tahoe(面向舱内)和Westlake(面向舱外)两个产品。其中,Tahoe已经产品化,目前主要向市场推广与渠道布局中;Westlake还未产品化,但在持续更新迭代中。此外,目前公司智能驾驶前装定点已覆盖大多数国内主要主机厂及部分合资品牌厂商。

  公开资料显示,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 虹软科技成员,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0600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40600万人民币, 并已于2020年完成了D轮。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计算机视觉行业领先的算法服务提供商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于世界各地的客户,将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应用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并且仍在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与方向。公司在杭州、上海、南京、深圳、台北、硅谷、东京、都柏林等地设有商业与研发基地。

  该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有: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销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进出口业务,计算机软件的生产等。

  智慧芽数据显示,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6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250余件,占比超过93%。除中国外,该公司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地区拥有专利技术布局。通过进一步分析其专利技术数据可知,该公司专利技术主要布局于图像处理、电子设备、IP地址、深度图等领域。

圣诞平安:

  虹软科技 对友人应真切地关怀、无私地相助,但对其完全能自理的琐事,则不必过于热心。网页链接

资本邦:

  中国软件涨超6%,恒生电子、虹软科技、中科软等跟涨。软件ETF(515230)涨超2%,成交额超2700万元。

  中银证券认为,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同时地区加速推进5G深度覆盖与软件协应用,政策与创新驱动我国工业软件加速发展。估值已反映多重悲观因素,后续看好多个板块Q3业绩增长潜力兑现带来的行业回暖。

爱集微APP:

  集微网消息,近日,虹软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智能驾驶业务前装的收入主要是以Royalty为主。

  虹软科技称,公司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有Tahoe(面向舱内)和Westlake(面向舱外)两个产品。Tahoe是一个DMS外挂的组件方案,它包含了芯片、传感器、相机模组,是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主要针对一些硬件平台相对落后的老车型、老平台,来支撑DMS的要求所用;另外还可以用作新平台系统快速升级的方案。关于Tahoe,公司已经产品化,目前的进度主要是向市场推广与渠道布局中。Westlake还没有产品化,但在持续更新迭代中。

  据悉,智能驾驶是个宽泛的概念,它包含舱内、舱外等。智能驾驶业务的竞争对手从出货量上比较,有一些进入市场比公司早,对方在智能驾驶业务上出货时,公司的项目也许还未出货,截止到现阶段竞争对手可能整体出货车型占比多于公司。但从智能驾驶座舱内的功能领域看,未来我们占比会较高。

  目前虹软科技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面向舱内、舱外共有十一类解决方案,价格从几十块到两百块不等。未来公司会继续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更多的功能,如果功能、需求增加,那么单车价值相应也会有提升。

  公司的目标客户是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我们的规划是依托深厚的原创视觉感知技术沉淀,保持与市场的联动,紧跟市场需求和发展动态,沿着“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先舱内,再舱外”、“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外资品牌”、“专注高通、MTK等为代表的智能座舱平台,同时兼顾英伟达等自动驾驶域平台”的业务实施路径,推广公司的车载视觉一站式解决方案,力求渗透更多的产品和车型,获得更多的OEM智能座舱定点项目,并加大力度开拓舱外视觉业务。

  目前公司智能驾驶前装定点已覆盖大多数国内主要的主机产商及部分合资品牌厂商,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渗透各主机厂及逐步将业务向海外拓展。

  在ADAS、BSD等功能模块上,虹软科技仍然持续研发、更新技术。这些大类的产品中,其实包含一些辅助功能,如:舱外尾箱开门功能,目前市面上大多都在用传感器,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的方式打开尾箱,不仅能让使用者解放双手,还能为客户降低硬件成本等这一系列的方案。同时还有针对ADAS前视的功能,我们也在产品化的过程当中。

  虹软科技指出,公司在智能驾驶后装的收入基本是商用车带来的,在智能驾驶业务上,公司的战略定位本就是“前装为重,后装先行”,后装市场由于法律法规的驱动,还是会有一些收入,但大趋势不稳定。

  虹软科技指出,今年我们没有把目标锁死在车型定点数量上。原因是,2021年下半年开始,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内部逐渐淡化了以定点车型数量为目标的定义,现在汽车主机厂基本使用平台化定点,同一个芯片平台一次就出了很多款车,相应每款车的出货量有可能超出车厂目标,也有可能低于目标,所以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平台型的定点,更多的考量是在某个平台上的渗透情况,这就要看我们怎样与合作伙伴一起进入产业链,真正把它做深做宽,这是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校对/李正操)

炒股好无聊:

  虹软科技(SH688088) 35不是顶,所以马上下一波

虹软科技(SH688088):

  虹软科技9月26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目前公司智能驾驶前装定点已覆盖大多数国内主要的主机产商及部分合资品牌厂商,接下来公司会继续渗透各主机厂及逐步将业务向海外拓展。根据客户需求,公司整合既有技术资源,针对笔记本电脑应用终端新... 网页链接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