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6今日SH688690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09-06 04:25:21 首页 > 上交所股票

革命的老农:

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生物医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世界各国纷纷把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化提升作为国家战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科技振兴计划、完善关联产业制度等措施,加速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

一、生物药概述

1,生物药定义

  生物药是利用基因变异或DNA重组等生物技术,借助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等生产的一大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大分子药。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功效,在人体内产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细胞介导免疫。主要用于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相关疾病等疾病。

2,生物药分类

  目前生物药的分类在学术上仍有较大分歧,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方法如下:

  重组蛋白:是应用了重组DNA或重组RNA的技术从而获得的蛋白质。

  抗体:是指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利用抗体功能的药物被称作抗体工程药物。抗体工程药物主要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三种。

  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等。

  疫苗: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

  细胞治疗:主要分国干细胞疗法和免疫细胞疗法,其中,主要以免疫细胞CAR-T为主。

3,生物药特点

  生物药产业由于其产业在原材料、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过程中的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产业的起源和发展与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关系极为密切;2.研究和开发周期长,产品上市前需严格审批。3.产业化投资规模巨大,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是产业必需的助剂。4.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参与和协作,包括具备开发头脑的领袖型科学家、一大批能够进行开发性研究的科技人才、既具备一定生物科技头脑,熟悉科技市场,又善于集资和融资的管理人才。5.产品技术含量高,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高。6.产品的寿命周期长,利润丰厚。7.产品与用户关系间接,流通体系复杂,产业影响因素众多。

4,生物医药发展政策

  近年来,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预防用疫苗临床可比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产业政策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全国多省将生物医药纳入“十四五”专项规划,进一步引导企业突破核心技术,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加强技术领域国际合作,有力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生物医药行业现状

1,产业链概况

  生物制药的上游制药基础主要是由原材料、制药设备以及生物技术构成,其中,原材料主要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生物制药设备主要有生物反应器、培养基、灭菌设备、冷冻机等,其中生物反应器为生物制药最核心且最关键的设备。

  产业链中游是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环节,生物制药的产品主要包括抗体、疫苗、重组蛋白、血液制品、诊断试剂等。

  下游流通消费层主要是医药的销售和消费。

  其中,生物医药外包服务CRO、CMO、CDMO及CSO主要涉及生物制药产业链中游和下游。

  ▲ 图:生物药产业链分布

2,市场规模

  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受政策、资本、企业、人才四重利好,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为3.57万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8.51%。预计到2022年,这一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生物药规模:生物药具有治疗的针对性强、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等优势特性。近几年,在医药研发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全球生物药领域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约为3131亿美元,而国内生物药市场规模约有3870亿元。预计到2022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约4759亿元。

  生物药细分规模:近几年我国生物药各细分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重组蛋白类药物方面:因其受企业投入、技术难度和政策等的限制,近年来有小幅增长;

  血液制品方面:血液制品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增长相对平稳;

  抗体方面:单克隆抗体作为生物药持续性热点,研发投入相对活跃,其增长趋势显著,随着单克隆抗体的持续开发,未来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疫苗方面: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疫苗市场,在疫苗的可及性增加、政府政策利好、疫苗技术创新及疫苗接种意识增强的推动下,中国疫苗市场保持着29.1%年复合增长;

  细胞治疗方面:国内暂未有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但市场蓄势待发,发展劲头十足。

  ▲ 图:2016-2022年我国生物药主要细分市场规模变化趋势

3,竞争格局

  在生物药领域,国内生物药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国内做创新药的企业尚处于非常早的起步阶段,行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全球市场。目前,国内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药药企或生物药药品,全球主要市场把握在国际大企业手中。

  而国内近年来加大了对生物制药领域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且企业之间的竞争分外激烈,国内生物药布局企业TOP30如下图:

  ▲ 图:国内生物药企业TOP30

三、生物医药发展趋势

1,临床需求趋势

  伴随着人民健康意识、个人消费能力的提升,“治未病”意识得到大幅度增加,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也逐年增加,这都促进了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升级,同时也促进了生物药国内市场的发展。

2,政策、技术助推国内生物药发展

  目前,国内通过颁布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审评审批、生物安全立法等多方面鼓励政策来促进生物药创新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出将加强生物制品监督管理,规范生物制品批签发行为,助力国内生物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行业重组、整合,加快集聚发展

  当前我国生物药行业正在加速行业整合,以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生物制药行业发挥集聚效应,进而提升行业的实际竞争力。

4,存在的风险

  我国生物药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增长,生物药产业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相对发达地区,且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但国内生物药行业发展原本滞后于全球市场,也使得产业链不完善、关键材料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更加明显;再者,生物药的研发是一项漫长、复杂和昂贵的过程,过程中存在在研临床试验结果无法达到预设目标、推广不及预期、盈利能力差、资金链断裂、关键材料被卡脖子、技术更新换代等潜在风险,增加了生物药发展的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迈入新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医药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生物药已经在制药领域中占有核心地位。

攻克卡脖子环节将是未来中国生物制药产业链突破的关键方向

  7月18日,在焦急等待近10个月后,方民(化名)所在的抗体生产企业终于排上了号,一批急需的纳米级除病毒过滤器,即将远渡重洋而来。

2021年国内生物制药上游耗材市场规模约127亿元,2025年将达到约265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除病毒过滤器是抗体药物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关键耗材之一。根据中信建投的测算,,这一市场主要包括培养基、色谱填料/层析介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配储液袋及其配件、微载体、滤器滤膜等细分领域。

90%的国内市场份额仍由进口品牌占据,生物制药上游遭遇“卡脖子”。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除病毒过滤器在内,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多种关键原料、耗材和设备,至今无法实现国产替代,

  抗体药物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提取纯化。受访者供图。

货期从2个月延长至10个月以上,越小的企业受冲击越大

  “正常情况下,进口除病毒过滤器的供货期一般就2-3个月,但受疫情影响,去年六七月份开始,订购的进口滤器供货期,一下子拉长到了10个月以上,出货期还不稳定,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方民告诉记者。

国内的除病毒过滤器90%的市场主要由美国PALL等三家企业垄断

  据方民介绍,目前,包括自己所在的公司在内,国内大的生物制药公司所用的

  “生产抗体药物过程中,必须通过除病毒过滤器纳米级的孔径有效去除抗体中的病毒,从而达到纯化效果,保证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在抗体药物生产的全链条中,除病毒过滤器虽然只是非常小的一环,但一旦缺失了它,生物制品料液中的内源逆转录病毒样颗粒以及可能存在的的外源性病毒就无法被去除,生物制品无法保证其病毒安全性,就无法应用于人体,生产线就只能停滞。对于药企来说,生产线瘫痪一天都是难以承受的。”方民告诉记者。

  无奈之下,方民所在的公司只能试图通过在美国的分公司下单,等到货之后,再由美国分公司转运回国,“我们已经算快的,很多国内订购的企业可能还没排上队。”

除了除病毒过滤器,培养基、色谱填料、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袋子、一次性耗材等也一度极度紧缺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2020年以来,国内大大小小的生物制药公司均遇到了这一波“断供潮”,。

  “之前我们公司有一个正在推进中的临床二期项目,到了要报批的时候,在生产阶段做临床药品制备过程中,根据工艺优化的要求,色谱填料的规模突然要从150L放大到1000L,库存根本不够。我们临时去采购才发现,原先我们用的某进口品牌色谱填料的出货期,已经拉长到了半年以上,而此前的货期只要4-6周。”业内人士陶维红告诉记者,填料是药品制备下游纯化环节中最关键的原料之一,由于迟迟无法采购到足够的填料,这一项目一度被搁置长达半年以上。

  “疫情搅动了全球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稳定性,关键物料耗材紧缺成为普遍现象,尤其像除病毒过滤器、色谱填料、一次性耗材等这样的关键原料耗材,全球生物制药行业范围内都高度依赖于少数几家企业生产,短缺情况更为突出,供不应求的情况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生物制药上游头部供应商上海多宁生物研发总监王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产商供货顺序也有优先级别,美国本土的企业优先,然后是欧洲,再到中国,具体到企业,越小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大型的生物药企属于优先供应级别,中小型的企业可能就排不上号了,供货期普遍在一年以上。

  但事实上,早在疫情之前,生物医药上游的“卡脖子”问题就已悬在国内多位生物药企负责人的心头。“比如,疫苗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中空纤维模柱几乎100%依赖进口,由于它不仅可用于生物制药工业,还可用于军工业,因此早在疫情之前,中空纤维模柱申请进口的难度就已不小,疫情之前,申请审核的流程就长达一年,国有企业的申请更难获得批准,且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长期从事疫苗产品开发的刘凯(化名)告诉记者,在这方面,国内生物药企有着很深的危机感。

  工作人员正在疫苗生产车间西林瓶清洗区工作。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多种高端耗材市场由进口品牌垄断

国产替代需迈过多道关卡

  据Research and Markets、Markets and Markets等咨询机构测算,全球生物制药设备+耗材整体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其中设备占比约46%,耗材占比约54%。

全球生物反应器(包含一次性、不锈钢等)当前市场空间约50亿-60亿美金,全球主要供应商仍为丹纳赫集团旗下的Cytiva、赛多利斯、赛默飞世尔、艾本德、默克等巨头,培养基、色谱填料/层析介质以及一次性系统等细分领域也呈现由海外巨头垄断市场的局面。

  不过,目前为止,全球生物制药耗材市场大部分被海外龙头企业所垄断。以生物反应器为例,据中信建投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为何国产替代这么难?“最主要的还是技术难题目前尚未突破。以除病毒滤器、色谱填料/层析介质、一次性反应耗材为代表的高端耗材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很高,国内有不少供应商虽已有布局,但在产品稳定生产和验证体系上跟国外差距仍然较大,导致产品性能稳定性不好。而药品生产是一个必须在严格质控管理体系下进行的标准化过程,要保证不同批次之间的药品均符合质量要求,就得保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参数符合标准,性能不稳定的物料和耗材是一个风险因素。”王龙向记者表示,以除病毒滤器为例,一旦选用了一个质量不稳定的除病毒滤器,导致某一批次药品存在病毒污染风险,整个批次的药品就只能作废的案例并不少见。

  刘凯对此深有体会。“前两年在生产一批临床用疫苗时,我们尝试过将之前一直用的进口生物反应器换成了国产品牌的,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很快就发现,国产的和进口的差异比较明显,比如投进去1kg的生物原料,国产的只能回收到60%左右,且每一批的收率并不稳定,可能前面一两批可以稳定在60%,后面就会掉到只有50%,而某一进口的知名品牌收率往往可以达到80%到90%,且收率比较稳定。”

  除了验证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国内生物制药上游的供应商们短期内难以突破的壁垒。“欧美国家在这方面走得比较快,很多关键的装备耗材的相关技术都已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一般为20年,在保护期限内,国内的供应商无法快速仿制,要突破只能绕开已有的工艺,从基础研发开始,这就意味着投入大,但剩下的市场蛋糕已非常有限。”王龙告诉记者。

  此外,繁琐的工艺验证工作也是生物药企们在考虑替换关键物料耗材时的一大阻碍。“关键物料的替代不是今天说换,明天就能换的,就像一个食品配方换了其中一个成分,食品的味道可能会彻底改变,是一个道理。药品制备过程要替换某个物料,必须经过严谨的工艺验证,证明替换之后对于药品的质量安全和疗效不会带来大的变化,这个验证过程短则一年,长则需要两年。”王龙向记者指出,特别对于已上市的生物药来说,要替换某个制备过程中的物料如果属于重大工艺变更事项,验证的流程可能更长。

  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专家韩祺看来,生物制药上游的“卡脖子”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和国外相比确实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即使某一款物料已突破了技术瓶颈,考虑到生物医药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无论是要变更工艺还是替换某一个物料,每一个环节都要报批药监部门,获得批准同意后才可着手替换。

  “出于种种原因,在某一关键物料突然断供时,绝大部分生物药企还是只能选择被动等待,而非贸然替换。”多位受访人士在采访中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卡脖子”破局任重道远,需着力推动协同创新布局

  “生物制药上游的卡脖子问题由来已久,根据我们此前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生物制药高端装备耗材领域,70%-80%均高度依赖进口,其中,30%国内几乎还是空白。”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科创领域权威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国内生物制药上游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背后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生物制药上游供应商的崛起跟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脉络来看,自2018年开始,生物医药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上游的供应链模块也是自那时才开始真正迈向快速发展,至今也不过3-4年的时间。”

  近年来,针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关键技术攻关、稳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国家和地方层面先后推出了相关政策法规。

  2020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生物安全法》,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列入政府预算。受此影响,2021年,上海、广州、苏州等多地均在地方层面发布了促进当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重点支持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生物医药装备和材料、新型服务外包等四大产业发展。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开展生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补齐底层技术、关键部件、共性基础技术和材料、基础软硬件等发展短板,加强供需协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生物制药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要解决也不在一时半刻,需要将目光放长远,进行长期的战略规划布局。据我们了解,对于生物药企而言,大多不愿对成熟的产品进行工艺变更,但在近年来在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影响下,出于压缩生产成本的目的,国内药企探索上游关键物料国产替代的意愿正在越来越强烈。”在这一背景下,韩祺建议,国家层面能够通过政策,进一步激励国内药企在药物研发阶段就使用国产关键物料和耗材,一来能够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断炊”局面,二来,上游的供应商们也能获取更多产品的反馈,从而进行工艺的改进,上下游协同,形成创新的良好生态。

  此外,韩祺特别强调,卡脖子技术攻关不仅仅只考虑短缺问题,还要考虑经济性以及可操作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集中力量对某些事关国家安全的生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此同时,积极通过加强全球合作,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

  “要解决生物制药上游的‘卡脖子’问题,进行国产替代任重道远。”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在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上建议,首先,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更加有效的新型举国体制,比如,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加强大健康领域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和基础研究,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其次,要完善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要切实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国家战略规划和政策部署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开发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上下功夫,解决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

  第三,要着力推动“医产学研用金”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打造大健康产业创新共同体。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优势,努力解决原始创新从“0”到“1”的“最先一公里”,为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自主创新成果。

  对于国内生物药企而言,如何加强应对下一波不期而至的上游关键物料断供潮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经历了这次疫情的断供之后,针对目前在研的产品,我们都已在开展部分国产替代工艺的验证,这个过程不容易,但有备无患,再难我们也会坚持推下去。”方民告诉记者。

  建议大家重点关注国内生物医药领域上游关键物料的国内替代的一些龙头企业。

奥浦迈(688293.SH)

  9月2日,国内生物制药核心原料供应商奥浦迈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这家国内细胞培养基第一股在上市首日,股价一度大涨超近70%,收盘上涨58.65%,市值破百亿,为这个火热的赛道奠定了良好的资本市场开局。

  通过此次公开发行,奥浦迈共募集资金超5亿元,除部分用于细胞培养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外,奥浦迈计划投入超3亿元,布局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加快了布局生物药CDMO关键环节的步伐。

  2013年,奥浦迈创立于上海张江国际医学园区,名字取自英文的Optimize,即优化,他们尝试为全球的生物制药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各类细胞培养基,并迭代出了CDMO业务。上市前,奥浦迈是一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先后完成5轮累计超5亿元融资,吸引了包括国寿大健康基金、中信产业基金、华兴医疗、达晨创投等顶级投资机构相继入局。

  根据沙利文咨询研究数据,在细胞培养基的国产替代大潮中,奥浦迈取得了国产厂商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的竞争地位,在部分种类的细胞培养皿市场更是占据首位,而近年来不断发力的CDMO业务,带来的收入也持续放大。

百普赛斯(301080.SZ)

  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重组蛋白等关键生物试剂产品及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重组蛋白和检测服务,同时提供试剂盒、抗体、填料、培养基等相关产品。

  公司深耕重组蛋白科研试剂,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单个产品平均检测数据远超可比公司。

  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增速显著,由于公司品牌影响力及产品竞争力提升,受益于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剔除新冠产品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仍高达65.41%。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系股权激励产生相关股份支付所致。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纳微科技(688690.SH)

  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制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打破了外资企业长期垄断的竞争格局。在生物制药领域,公司色谱填料/层析介质产品收入占我国市场份额约9.52%。

  公司营收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83%,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2020年增幅 210.31%。公司未来有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是老农,欢迎关注。

  N奥浦迈(SH688293)百普赛斯(SZ301080)纳微科技(SH688690)

  #今日话题##雪球星计划##今日看盘#

顽石哥:

  我琢磨了纳微科技(SH688690) ,按道理,下周是表现的时候了。股票有业绩是否符合预期,在我这里,也有走势是否符合预期。

  我用心感受市场的脉动,故,我关心的也是市场应该回应的,哈哈哈。瞎扯蛋。

  我所有操作都是基于我在粗浅了解的几个类型的股票打转,也在小心翼翼的平衡生物医药医疗和半导体行业如设备和设计类公司安路科技-U(SH688107) ,等到科创板二次确认低点,我又会把重心转过来。

  再然后,12月份,我会重新拥抱消费三朵金花,如爱美客(SZ300896) 华熙,中免。为什么现在不买,疫情在二季度末恢复后,消费出现了一个今年没发解决的难题,需求端疲软了。如,爱美客在疫情反复之下,医美下游机构都出现净亏损,我预期三季度还会传导给上游企业,别看扛住疫情,二季度还不错。中免就是930开业的预期,我都不买,保险点看海南疫情稳定,和游客增速上来,再做决定不迟。至于不受制于消费场景的华熙,体现了新消费的韧性,业绩也有缓慢爬坡的趋势,奈何整个消费市场大环境不给力。

  我以前看到一篇介绍神奇的宇宙同步现象,好像理解了点,股市的同行业的同步现象。

  对于新消费,把时间轴拉长看,明年,我的预期相比今年,就会有相对乐观。这个预期会体现到明年一季度的股价上来。

[加油]

  边走边看,选股,不像选老婆,选老婆是不完全比价,市场资金都在追求全市场比价下的高性价比,这点认知,我还是要感谢黑球大帝兄,名字都这么霸气。

老玛歌2020:

  615:纳微科技(SH688690) 2022半年报跟踪笔记。

  2022H1营收2.9亿,同比增长77%,扣非净利润1亿,同比增长70%。毛利率81%,扣非净利率34%。——数据不错,高毛利率净利率高增长。

  公司搞的这个微球应用广泛。显示器的应用是小头,主要是生物医药领域。生物药的生产成本一半以上是分离纯化,而色谱技术几乎是唯一手段。其中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及工艺是核心关键。

  这玩意是耗材,不过不是每天要用的而是消耗时间可以长达好几年。他还有个特点是客户粘性极强,因为药物报审的时候必须把分离纯化一起报审,所以只要不出质量事故,药企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所以作为国产替代概念,既有利好:即我们成本比老外低,价格有竞争力,而且和药企都在国内所以响应时间超快碰。也有利空,即想让药企更换替代老外也没那么容易。

  从财务报表上看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商誉暴增——公司解释收购了英菲尼(主攻磁珠,比如核酸提取),1月并表,收购了RILAS(主攻美国市场),2月并表,收购了赛谱仪器(主攻纯化设备仪器),5月并表。第二个问题是净现比极差,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极少——仔细阅读现金流量表,发现是付出的工资薪酬暴涨1倍多,差不多要加一个亿——显然是收购的公司并表后人员工资大增(还有一月份新增了一个子公司浙江纳微),薪酬大增然而营收增速不够高,现金回笼不够好,所以现金流变差了。

  看的出江必旺博士信心十足,——公司常熟基地40吨/年琼脂糖微球层析介质,10吨/年葡聚糖微球层析介质将在2022Q3试生产+公司总部新建研发大楼从5层楼改成翻倍11层楼+嘉兴平湖新建生产基地,目前做前期设计环评等等+接连收购三家公司+上半年完成定增募资,定增价65元/股。——这一连串动作是不是明显的扩张进攻啊?

  这个公司我跟踪有一年多了,但还是把握不住他的增长速度和增长空间(还有个担心是核酸类疫苗类需求萎缩后会影响多大呢?)。比如今年下半年营收和扣非增速能有多少?从有限的资料看不清楚这种To B的企业。假设线性推算全年扣非净利润也只是2亿级别,同比增长18%而已。就算30倍PE也仅仅是60亿市值。如果下半年业绩暴增,全年增长70%,则全年扣非净利润2.9亿,50倍PE值145亿,合36元/股。我觉得目前的市场价格79元/股318亿市值明显高估了。

用户Takoo:

  细胞培养基、纯化填料为抗体和重组蛋白药物等生产所需的最重要试剂耗材。早前,纯化填料供应商纳微科技已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奥浦迈的上市则填补了细胞培养基领域的空白。

无明群众的真相:

  #如何分析公司# 建龙微纳(SH688357) 国产分子筛龙头。

  优势:全产业链,自产原粉。毛利高于竞争对手10%以上。全球第六,市占率5%。全球第一霍尼韦尔UOP,市占率20%。研发费用4%。ROE20%,基数低CAGR50%。2022.5发布高管增持2000万,目前已增持50%。产效率近100%。

  劣势:地处洛阳。主要应用于煤化工 石油化工 冶金 深冷空分。市场按化工类估值。新材料少量,新应用有待开发。细分行业市场空间不大,非热门行业。

  可比公司:纳微科技(SH688690) 久吾高科(SZ300631) 此两家市场知名度更高,行业更优 相应的估值更高

  概念:制氢。

  目前估值一般。技术面相对底部。无明显板块效应,板块轮动节奏不明显,相对滞后迟钝。

  操作策略:空仓者可建仓,仓位较重遇较大反弹如单日4%可建仓或做T。操作周期在三个月至半年以上盈利空间预计10~30%。

锅蒸之鱼:

  纳微科技2022中报提到:“本报告期重点开发出具有超大孔道结构(500 埃/1000 埃/1250 埃/1500 埃等)的小粒径硅胶色谱填料产品,应用于公司生物分离柱耗材产品的同时,也已实现向国际知名色谱分析厂商供应,提升了公司在世界色谱材料领域的影响力。” 有人知道是哪家厂商吗?不知道是不是牟一萍帮助它导入了安捷伦……

舍1978:

  +2.88%

  昨天的状态是极度迷茫。。。

  因为前天把亏了两万多的3只标的割了,

  去补仓一只自己极度看好的!

  而昨天那割了的反弹涨了很多,

  补仓的这只跌了!!!

  真的是左右打脸!

  还好昨晚+今早,继续反省着,

  并找回来了信心!

  失去什么,

  也不能失去信心!

  相信自己!

  相信科学!

  相信市场会修复低估标的的估值!

  耐心等待,

  静待花开。。。

  中复神鹰(SH688295) 力量钻石(SZ301071)纳微科技(SH688690)

最爱番茄炒蛋:

  77.5挂好了纳微科技(SH688690) ,66挂好了科德数控(SH688305)

证券之星财经:

  截至2022年9月1日收盘,纳微科技(688690)报收于79.33元,上涨1.82%,换手率1.5%,成交量2.45万手,成交额1.93亿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9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9.0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67.3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06.41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纳微科技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1412.21万元,融资偿还1646.12万元,融资净偿还233.91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3.04万股,融券偿还2.58万股,融券余量368.93万股,融券余额2.93亿元。融资融券余额6.5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7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7.86。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呼啸赋诗:

  纳微科技(SH688690) 相对论谬误在逻辑前提。前提一所有地方v=s/t;前提二所有参考系平权,光速恒定,不以参考系的选择而改变。若定义光速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速的参考系是限定为真空的,光速恒定不变。 若光的参考系不限定,不同参考系光速就会不同。以真空为参考系时,光速为c;以光自身为参考系时,光速是零。光速不变,参考系不能变;参考系变,光速变。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