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6今日SZ002142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09-06 14:18:51 首页 > 深交所股票

时光的书房:

  初入股市的朋友,先从银行股入手是最稳妥的。虽然你也看不懂,但是伤害却没有那么大。其他股票,也许你认为自己能看懂,实际连皮毛都不到。#宁波银行##招商银行#

时光的书房:

  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比较,宁波银行是是最低的。这三个银行,宁波银行估值水平是最高的。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三者比较,我更看好宁波银行。论稳定性,我更看好招商银行,论规模优势,我最看好建设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

问鼎资本-张佳男:

  这些最赚钱的行业和公司,80%基本上给出了全市场最低的估值!所有的垄断行业,都是很能赚钱的!之所以大家不喜欢银行就是因为自身无法开银行,如果你能开银行,我相信你不会喜欢这个行业,可是你开不了不代表你就不能拥有它!

  持有中国优秀的银行股权,就意味着你拥有了享受“垄断”行业红利的资本!一个永续经营发展的行业,最终带给你的可持续增长的财富,不会因为时代的演化而“覆灭”

  银行:只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活动,那么银行永不过时,正所谓金钱永不眠!

  平安银行(SZ000001) 宁波银行(SZ002142) 招商银行(SH600036)

时光的书房:

  最近在思考,宁波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那个更好些?#宁波银行#

中信银行(SH601998):

  中信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配股公开发行证券预案 网页链接

平安是福2019:

  //@cp73: 配股表面上看只要参与,自己摊薄自己不吃亏。但是配股实质上是股东的增资行为,关键是目前中信银行净资产10元股价5元,市净率只有0.47,市场价格是打对折的。老股东配股增资400亿,如果按目前市场估值情况,增加的市值只有200亿,股东整体损失200市值!

  因为配股价远低于市价,你持股不配损失会更大,破净股低价配股就是耍流氓,把老股东强行绑架了。

  参与整体赔200亿,持股不参与损失更大,博弈的最优选择就是离开。

  这和宁波等PB大于1的股配股融资是有质的区别的。高溢价的股票让你平价入股是送钱,大幅破净了股票让你原价增资是抢钱。

  宁波银行(SZ002142) 中信银行(SH601998) 兴业银行(SH601166)

高礼成蹊:

[摊手]

  “一人购房全家帮”再扩容!多地又有新动作 降首付比例 提高贷款额度。本质是扩大杠杆幅度,目前的情况真的适合扩大幅度么?2007美帝还是活得挺滋润,我们6000点牛市时,第二年就。招商银行(SH600036) 宁波银行(SZ002142) 万科A(SZ000002)

价格与价值游戏:

  回复@价投事竟成: 银行业可能是这样,有些行业确很特别,

  我关注比亚迪是2017年,到今天它的市盈率没有低过30倍,利润增长只有今年才象样好一点,几乎一直不低估也一直利润一般,现在的市值特别大,就是很多资金心甘情愿的去买它的未来,他们认为新能源车对汽油车的更换市场太大了,包括新能源电池产业,

  再说说银行股,从内蒙古有一家银行被托管想到的,银行业是建立在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或者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健康发展的城市,几乎不可能有健康发展的本地银行,

  最近几年涨的不错的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同时他们的城市也是比较好的城市,

  这也是我买银行的逻辑,只买经济好省的份银行,但是随着房地产发展的放缓,银行我觉得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我觉得未来要买的行业在消费和医疗,高杠杆的银行和地产在慢慢的出清一些可能的风险,或者是是房地产在出清风险,

  制造业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即便是格力美的这样优秀的公司,也可能不会有很高的估值,

[捂脸]

  消费才是以后几乎永远的主题,医疗几乎是必选消费,尽管没有人想去消费,如果不是集采压着,医疗医药现在的估值要比现在高的多……

  以上是我个人浅见//@价投事竟成:回复@价投事竟成:投资者只在意低估值这是不正确的,尤其是银行的投资者,他们总认为低估值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其实研究沪深300成长就能理解,估值只是投资的必要逻辑,或者说建立投资的安全边际,但是想要获得超额收益必须以企业的利润增速为导向,所以真正优秀的投资组合必然是估值与成长兼顾的,这就是为何这些年低估值城商行收益较强的逻辑,原因在于利润增速的优势推动着估值修正。江苏银行(SH600919) 宁波银行(SZ002142) 成都银行(SH601838)

永遠荣昌:

  QFII调仓路线图:风向标指向两大行业煤炭股减仓幅度超50%多路长线资金青睐建筑龙头41股获扎堆持有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成绩单全部亮相,外资属性更强的QFII布局路线图浮出水面。今年以来QFII持仓市值降幅远大于持股数量降幅,持仓收益有所下滑。

  证券时报.数据宝推出《A股灌溉季》系列策划,本篇文章聚焦QFII上半年的调仓和持仓布局情况,发布《2022年A股半年报QFII持仓市值排行榜》名单。

  今年以来QFII持仓市值跌穿2500亿元

  近年来,国家外管局陆续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在外资持续看好A股市场的大背景下,QFII持有A股市值相继于2020年末和2021年末突破2500亿元和3000亿元。

  今年以来,行情的波动下,QFII持有A股市值较去年末整体下降19.16%,跌至2500亿元之下。数据宝统计,按照二季度末收盘价,QFII持有的697股二季度整体市值为2438.93亿元,持仓市值较一季度末增加3.4亿元。

  从持股数量来看,近年来QFII持有A股的流通股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二季度末,QFII持股数量达101.11亿股,保持在百亿级别之上。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QFII持仓市值降幅远大于持股数量降幅,持仓收益有所下滑。

  医药生物持仓个股显著减少

  通信行业持股数量翻倍

  通过QFII持股在行业间的变动可以洞察其持股风格的动向。今年一季度末,QFII持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行业,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持有98股,远超其他行业。

  二季度末,QFII持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电子行业。值得关注的是,医药生物行业的持股数量明显下降,较一季度减少20股。相比之下,电力设备和汽车行业的持股数量增量居前,分别较一季度增加22股和15股。

  由此可见,二季度中新能源赛道热度回归,QFII对电力设备、汽车行业的青睐度明显提升。

  从各行业的持股数量环比变动来看,申万31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获QFII加仓,加仓幅度超10%的包含通信、建筑装饰、商贸零售、电力设备、非银金融等8个行业。

  通信行业的QFII最新持股数量为3038.22万股,环比增加1699.73万股,增幅126.99%。QFII现身14只通信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中天科技二季度获QFII新进持有2063.71万股,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成为其第十大流通股股东。

  相比之下,纺织服饰、环保、煤炭、综合行业于二季度遭到QFII大幅度减仓,持股数量环比减少幅度均超50%。

  新面孔登场,建筑龙头成超级“新星”

  震荡行情之下,QFII调仓换股力度较大。数据宝统计,二季度中QFII增持494股,其中新进334股,减持164股。

  整体来看,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基建产业链、新能源个股获得市场较高关注度。二季度获得QFII新进的股票主要分布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行业,其中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行业入围股数量最多,均有41只。

  从新进股数量来看,中国建筑在二季度获得QFII新进股数量最多;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新进持有1.05亿股,期末持股市值达5.56亿元,位列第十大股东。二季度,中国建筑同时还获得北上资金和社保基金分别增持20.87亿股和1.68亿股。渤海租赁、三峡能源、红旗连锁在二季度均获得QFII新进增持超5000万股。

  QFII重仓排行榜:

  前50合计持仓市值占比超七成

  数据宝发布的《2022年A股半年报QFII持仓市值排行榜》显示,持仓市值前50股合计获QFII持仓达1873.66亿元,占QFII持仓总市值比例超七成,QFII持股集中度较高。

  数据宝统计,宁波银行、隆基绿能、宁德时代、南京银行、美的集团是二季度QFII持仓市值最高的5只股票。除美的集团之外,其余个股期末持仓市值均超150亿元。

  宁波银行继续蝉联QFII持仓市值排行榜冠军。过去十年间,宁波银行净利润保持持续增长,复合增速近20%,被投资者视为“银行小白马”。

  数据宝统计,二季度获得增持的股中(不含新进),28股的QFII持股数量较一季度末翻倍,其中三维天地、天亿马、瑞普生物的持股数量增幅均超400%。

  以持股比例变化来看,华特气体、振华新材、爱旭股份、瑞普生物、瑞丰新材、泽达易盛的QFII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例均增长超3个百分点。华特气体的QFII持股比例从11.14%增长至16.48%;二季度中,法国巴黎银行增持491.01万股,跃升至第一大股东。

  41股获QFII扎堆持有

  数据宝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合计有41股获得三家及以上QFII持股。

  持股QFII家数最多的是透景生命,获瑞士联合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等5家QFII合计持有6.13亿元市值,占流通股比例19.49%。

  新进股中,多家QFII二季度首次扎堆买入宝色股份、合富中国、华兰疫苗等。

价投事竟成:

  投资者只在意低估值这是不正确的,尤其是银行的投资者,他们总认为低估值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其实研究沪深300成长就能理解,估值只是投资的必要逻辑,或者说建立投资的安全边际,但是想要获得超额收益必须以企业的利润增速为导向,所以真正优秀的投资组合必然是估值与成长兼顾的,这就是为何这些年低估值城商行收益较强的逻辑,原因在于利润增速的优势推动着估值修正。江苏银行(SH600919) 宁波银行(SZ002142) 成都银行(SH601838)

平凡价投人:

  2022年8月26日晚上宁波银行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业绩,下面将从经营收入利润、资产、不良和核充率等几个方面分析,重点关注净息差、规模增速、不良率,新增不良等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经营分析

  图一

  分析:如上图所示,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4.12亿元,同比增长17.56%,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8.26%,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4.01%。业务和管理费同比增长16.34%,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8.49%,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4.24%,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37%。

  单看Q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98%,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42%,非息收入同比增长49.46%。业务和管理费同比增长23.42%,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16%,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4.36%,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7%。另外,通过去年和今年Q2环比数据对比,明显存在季节性差异,故不分析环比数据了。

  由上可以看出,营业收入同比大涨,主要源于非息净收入同比大涨,净利息收入增长一般。其次,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不少,根据财报披露,一是公司为深化大零售战略实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普惠小微、财富管理等条线人员配置较多,产能还有待释放,员工费用增长较快;二是为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科技研发投入增长较快。再有信用减值损失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同比增速只有8%左右。因此,可以看出,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是营收增长拉动以及控制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共同作用的。

  1.1 净利息收入分析

  图二

  分析:由上图所示,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是贷款收益率下降和证券投资收益率下降导致的;其次,负债成本基本维持不变,主要是存款成本下降冲抵了其他负债成本上升。

  由上可以看出,净息差下降主要是资产收益率下降,尤其是贷款收益率下降,这与LPR下降密切相关,银行为支持经济发展而作出的让利。

  另,以下是净息差详细情况,参考如下:

  1.2 非净利息收入

  分析:如上图所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是下降的,净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支出同比下降幅度所致。非息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其他非息收入大涨拉动的。

2、资产分析

  图三

  分析:如上图所示,总负债增速基本匹配总资产增速,但存款总额增速低于总资产增速;贷款增速高于存款增速,也高于负债增速和总资产增速。

  由上可以看出,存款增速无法支持贷款或者总资产增速扩张,揽储压力增加;公司存款增速远大于零售存款,对对公业务依赖性增大;公司贷款增速大于零售贷款,加大了对公司贷款投放力度

  另外,针对进一步分析客户存款,参考如下:

  如上图所示,公司存款同比大增,主要是因为公司定期存款大增;零售存款增长主要是定期存款增长拉动,活期存款同比还是下降的;另外,定期存款增长远大于活期存款,这符合偏储蓄的市场行情的。

  由上可以看出,上半年负债结构有明显变化趋势,即无论是零售还是公司定期增长较多。另外结合负债成本来看,虽然公司的定期增长了,但是成本下降了,这也是存款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

3、资产质量分析

  3.1 不良分析

  图四

  分析:如上图所示,不良率与年初和一季度持平,但低于去年同期;拨备覆盖率低于年初和一季度,但高于去年同期;拨贷率略低于年初,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因没有披露新增不良,根据毛估计算,不良率高于去年同期和年初,低于一季度。

  由上可以看出,相比去年同期和年初,资产质量表现还差一些,但相比一季度,略有好转,这是资产扩张带来的影响。不过,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整体风险可控。

  另外,根据财报披露的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需要关注内容如下:

  由上可以看出,贷款减值损失同比增长69.66%,这说明资产质量有恶化趋势;同时通过调整表外和金融投资,控制整体增长比例。

  下面从五级分类看贷款分布情况。

  3.2 五级分类贷款分布分析

  图五

  分析:如上图所示,不良率和关注类与年初持平,资产质量无明显变化趋势。

4、资本充足率分析

  图七

  分析: 由上图所示,以上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宁波银行上半年整体表现略不及预期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净息差下降太多,关键是贷款收益率,无论是对公和零售都下降非常多;二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不佳,不过这是行业性问题;三是资产质量略有下降,虽然不良率和关注率维持不变,但是新生成不良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和年初,资产质量承压。

  但是也看要看到好的方面,一是非利息净收入表现不错,尤其是其他非息收入增长不错,主要是债券投资等带来的收益;二是存款增长不错,有利降低负债成本。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切莫作为投资建议,任何投资活动都需要你独立思考和决策!

  宁波银行(SZ002142)

  平安银行(SZ000001)

  招商银行(SH600036)

DeepSleeper11:

  本次中报分析选取建行、农行、招行、兴业、浦发、民生、平安、宁波8家银行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是它们是银行业指数的权重股,且标的资质更好,相较而言是不错的银行股,也是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标的(工行与建行各项指标相似,不再纳入)。

一、行业数据

  银保监会公布的全行业上半年数据概括如下:

数据点评:

  上半年全行业资产和负债是增长尚可,但是资产的增长是以价换量得来的,息差是不断下行的。

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全行业利润增长7.1%,符合预期。

上半年的风险和拨备指标是亮点,也是最令人意外的,整个不良和关注率在下降,拨备覆盖率在上升,暂时没有出现风险恶化的信号。

  行业平均ROE10.01%,十几年来中国银行业ROE即将首次跌破10%,让投资者对银行业的未来很难乐观起来。几大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曾是银行中的佼佼者,但上半年的资产和负债的同比增速均落后于行业平均,利润的增长也分化严重,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较为少见。

二、收入和利润

数据点评:

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增速前两名都是宁波、平安银行,收入和利润后两名都是民生和浦发。

  直到今天依然有投资者心心念民生能够困境反转,但其实看后文的分析就能知道,民生的问题不是短期的,而是业务战略、结构、质量方面全面落后。简单来说,这是一家拨备覆盖率已经跌到140%而利润依然负增长的银行,失去了任何反击的能力,浦发银行(包括中信、华夏)也正在出现出类似迹象。招行、兴业、建行、农行的盈利中规中矩。

从ROE、ROA的表现来看,招行依然展现出碾压式的优势,其ROE达到了民生银行的两倍。

  曾经的股份双雄,如今却是天差地别,这在2017年之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形成今天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公司治理和业务战略。

  ROE排名招行之后的是宁波、兴业和建行。平安银行已经成功摆脱了民生的命运,这几年经营持续改善,但依然称不上一家“优秀”的银行(ROE 10.94%、拨备290%、客户选择也值得观察),与头部银行表现差距尚大。

三、资产

数据点评:

资产的增长是上半年的一个主要矛盾。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没有信贷需求。为了达成监管的要求,银行不得不以量换价,但对股份制银行和农商城商这些负债成本较高的银行来说,降价的空间有限,所以能看到,除了大行履行社会责任增速最快之外,其它银行的资产和贷款增长乏力。

市场最担心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方面,平安、民生是最高的,但也不超过10%

  ,其它银行大多在5%左右,建行占比最低;,民生、宁波最低。

  招行的资产战略一直是保资产质量、抢优质资产,所以生息资产收益率低,这一点不意外,但上半年资产和贷款增速低于预期。

四、负债

数据点评:

  上半年存款逆势增长,主要原因有:一是疫情下预期悲观,消费不振,居民和企业预防性存款需求增长;二是资本市场不景气,上半年股债双杀,多数股票类基金净值大幅下跌,银行理财破净,赎回后回流存款。

宁波银行有“小招行”之称,但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在结构方面与招行差距非常大,活期占比仅38%,计息负债成本率一直降不下来。招行、建行不仅是活期存款占比最高的,分别高达63.15%、49.47%,而且计息负债成本率在行业内领先较多。

  负债端就显示出来招行这类零售银行的优势了。招行的负债成本率遥遥领先,

  计息负债成本率最高的是民生、兴业,活期存款占比最低的是民生、平安。

五、息差和非息

数据点评:

净息差最高的是招行、平安,最低的是民生、浦发,而且息差较年初在大幅下行

  ,主要是因为资产端的收益率保不住。民生从1.91下行至1.65,宁波从2.21下行至1.96,这种下降幅度非常罕见。招行、平安勉强保住了息差。

  下面是近几年银行业息差的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17年后息差有一段上行,多数银行在2020年(或2019年)息差达到高点,然后21年和22年出现下行趋势;二是2020年息差集中,到22年上半年分化相当严重,最高的平安2.76,最低的民生只有1.65。

参照美国的银行业发展趋势,利率市场化后发展基于零售的非息业务才是银行的出路。非息占比最高的是宁波、招行,

  最低的是民生、农行,差距达到惊人的接近20个百分点。

成本收入比大幅度地压降

  同时,我们能看到,面对艰难的形式,所有银行上半年都在节衣缩食,,比如去年成本收入比最高的招行,从33.12% 下降至27.76%,最好的银行也真切地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气。

六、资产质量

数据点评:

  尽管上半年形势困难,但还没有从资产质量上反映出来,上半年全行业的不良率在下降,逾期贷款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保持平稳。从不良偏离度上来看,样本银行偏离度很低,整体五级分类非常准确,而且多数银行的偏离度较年初下降。

  前几年银行业的拨备水平不断上涨,很多银行受到投资者隐藏利润的质疑,其实拨备作用就是逆周期调节,以丰补欠,比如招行的拨备覆盖率连续两个季度下降,是非常正常合理的诉求。

对银行业来说,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未来几个季度我们会看到资产质量数据面临压力。好消息是,前几年时间,多数银行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丰年已经把资产质量的水分挤干,并计提了充足(过量)的拨备,不会让投资者感受到业绩的波动。

资产质量和抵补能力排名来看,最好的是宁波银行,然后是招行,再次是农行、建行

  (有点意外的是,建行曾经最引以为傲的资产质量方面已被农行超越,在拨备充足方面更是比不上农行),资产质量最差的是民生、浦发。

七、估值

数据点评:

一些不错的大型银行的股息率来到了7%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如果这些大型银行能保持业绩持续(不下滑)和分红稳定(大概率),“持股收息”是值得考虑的低风险投资策略。

  目前银行业的平均PB已经达到历史最低位水平,除招行和几家经营出色的城商行外,全行业估值大幅度破净,银行股投资者连续多年损失惨重。

问题是,为什么从2016年以来,银行业估值一路下行?

  第一个普遍的担忧是资产质量。

  国外的投行对H股上市的银行定价(包括国内投资者)时,一方面对内银股资产质量的真实性存有疑虑,另一方面认为中国的经济换档会导致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

  抛开“不良贷款率”这些注水指标,我们用“逾期贷款率”这一可比指标来纵向对比,可以看到下图中从2016年至今银行的逾期贷款率一路压降,另外中国银行业的拨备水平冠绝全球,这些年又在一路走高,逆周期的风险抵御能力没有问题,因此可以说“资产质量”这个鬼故事是讲不通的。

  第二个鬼故事,是息差收窄导致的ROE下行。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息差下行了很长时间,ROE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从2016年后平均ROE从15%一路下行至2020年的11%。2021和2022年上半年保持了稳定或微幅增长,但市场依然无视这种变化,反而PB在最近两年剧烈下滑,所以ROE下行导致估值下降这种说法同样解释力不足。

  第三个鬼故事是去年开始冒出来的,市场担心银行业受地产行业拖累。看看前面说的银行业房地产开发贷款仅占比不足10%,就知道这种担心完全是无稽之谈。

银行与地产、保险并称“三傻”,但银行与地产杀估值的逻辑完全不同。

  地产业的故事完全变了,业绩大幅下滑且短期看不到起色。尽管银行同样面临常态化疫情、中美关系等造成的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形势,但未来几年银行有能力在资产质量真实、拨备充足的情况下,维持业绩增长和分红稳定,我们可能不会看到资产质量恶化和业绩负增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把同期的估值下滑归因于市场情绪,或者王国斌所说“叙事”的影响。

  风格切换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当钟摆到了极限后“价值股”会迎来估值修复。

按照清算价值进行估值,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没有问题,那么行业的估值之锚是1倍净资产。如果这个逻辑还成立,那么对于资产质量还不错的银行,动辄0.5、0.6的估值显然是低估。

  从内部估值分化来看,当前银行股的估值排序基本上准确地反映了基本面的排序,宁波高于招行除外,具体原因前面提到过。

八、结论

头部聚集

  美国80年代开始的利率市场化后,有将近3000家银行和储贷机构破产。中国的银行市场化改革和破产重组是历史的必然,近日监管部门公布了东北两家银行破产的消息,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经营不善的银行走上破产或重组之路,中国的银行业效应将更为明显。

  再次重申,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有投资价值。

  两年年前写过一篇《持续分化的银行业》,现在大分化的结果已经开始显现。实际上大多数治理黑箱的城商行、农商行,股份制中的华夏、民生、浦发、中信等,甚至个别大型银行,都需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经营恶化。

低估值不代表有投资价值,好的基本面+低的估值,才是值得投资的理由。

尽管多数银行是被低估了,但在很多权重股摆烂的情况下,银行指数投资也不见得是一个好的策略。

我的结论很简单,就是买入低估的好银行。

  (图:招行的历史PB PE估值)

  有时候我们看不清前路,是因为不知道身在何处。回顾历史,招行估值相比其它行有溢价,也长期高于净资产,这是因为零售和大财富管理战略的实施,使得招行变为轻资本占用、轻资产运营的银行,那些不依赖于净资产的非息业务贡献未来会超越信贷业务,摆脱了净资产估值的逻辑限制,给招行打开了估值的想象空间。

全球最好的零售银行、最佳的资产质量、充足的拨备覆盖、最高的资本充足率,再叠加年化15%+的业绩增长,不到一年时间跌到五年最低估值——1.2倍PB、7倍PE的招行,或许又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次难得的投资机会。

  #2022年中投资炼金季#招商银行(SH600036)平安银行(SZ000001)兴业银行(SH601166)@今日话题@价值博士@ice_招行谷子地 @陈海涛周游世界@都江堰都教授@云蒙@邢台草帽

太原:

  没有城商行,一顿分析都白搭。把最优秀的去掉,哎成都银行(SH601838) 招商银行(SH600036) 宁波银行(SZ002142)

财富酵母:

  银行业继续分化,董宝珍说的银行同质化又被打脸了,有些银行资产质量今年继续恶化或开始恶化,包括曾经还算不错的兴业银行,那个邢台草帽还是改成邢台绿帽好了,也包括四大行。城商行反而从去年开始异军突起,除了一贯的优等生宁波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行,今年表现都很优秀,你都感觉不到今年有疫情和地产暴雷,而且它们很低的估值使得宁波银行的性价比不是很高。不过董宝珍说的银行业不会是招商银行一家独秀倒是对的,今年招行的表现确实很一般。至于城商行为啥这两年表现优异,我也不知道,就像不知道招行为啥比其他银行优秀一样,就去过一次招行在本地的营业部,感觉大厅没其他银行大,小姐姐也没中信民生的漂亮(看来银行也不是靠颜值吃饭,否则跟歌厅也没啥区别了),至于传说中的有小姐姐到咖啡,我连个咖啡机都没见过。有大V说城商行做的都是当地政府的业务,当心出现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但如果像杭州苏州南京无锡等这些全国排名前列的城市都财政危机,那全国的城市岂不都要破产了?银行不像白酒那样茅五泸三个大哥长期霸榜,反而有些像主播行业各领风骚三五年,所以最好不要对哪家银行产生长期崇拜。即便它业绩一直优秀,但性价比却不一定是长期最好。尤其是产生大众崇拜和跟随时,更要多加警惕,因为从市场博弈的角度看,一大群韭菜都进去了,正是镰刀收割的时候。平安割的很些,招行割的轻些。平安的大V如什么白菜和TT爸是最坑人的,前几年整天给你算什么内涵价值,其实都是一堆假设,结果这两年所有重要的数据都跟假设不一样,一个华夏幸福的暴雷就把它的假设收益率给打下来。今天就发这些感想吧。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苏州银行(SZ002966)

数据宝:

  ❖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成绩单全部亮相,外资属性更强的QFII布局路线图浮出水面。今年以来QFII持仓市值降幅远大于持股数量降幅,持仓收益有所下滑。

  证券时报·数据宝推出《A股灌溉季》系列策划,本篇文章聚焦QFII上半年的调仓和持仓布局情况,发布《2022年A股半年报QFII持仓市值排行榜》名单。

今年以来QFII持仓市值跌穿2500亿元

  近年来,国家外管局陆续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在外资持续看好A股市场的大背景下,QFII持有A股市值相继于2020年末和2021年末突破2500亿元和3000亿元。

  今年以来,行情的波动下,QFII持有A股市值较去年末整体下降19.16%,跌至2500亿元之下。数据宝统计,按照二季度末收盘价,QFII持有的697股二季度整体市值为2438.93亿元,持仓市值较一季度末增加3.4亿元。

截至二季度末,QFII持股数量达101.11亿股,保持在百亿级别之上。

  从持股数量来看,近年来QFII持有A股的流通股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QFII持仓市值降幅远大于持股数量降幅,持仓收益有所下滑。

医药生物持仓个股显著减少

通信行业持股数量翻倍

今年一季度末,QFII持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行业

  通过QFII持股在行业间的变动可以洞察其持股风格的动向。,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持有98股,远超其他行业。

  二季度末,QFII持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电子行业。值得关注的是,医药生物行业的持股数量明显下降,较一季度减少20股。相比之下,电力设备和汽车行业的持股数量增量居前,分别较一季度增加22股和15股。

由此可见,二季度中新能源赛道热度回归,QFII对电力设备、汽车行业的青睐度明显提升。

通信、建筑装饰、商贸零售、电力设备、非银金融

  从各行业的持股数量环比变动来看,申万31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获QFII加仓,加仓幅度超10%的包含等8个行业。

中天科技

  通信行业的QFII最新持股数量为3038.22万股,环比增加1699.73万股,增幅126.99%。QFII现身14只通信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二季度获QFII新进持有2063.71万股,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成为其第十大流通股股东。

  相比之下,纺织服饰、环保、煤炭、综合行业于二季度遭到QFII大幅度减仓,持股数量环比减少幅度均超50%。

新面孔登场,建筑龙头成超级“新星”

  震荡行情之下,QFII调仓换股力度较大。数据宝统计,二季度中QFII增持494股,其中新进334股,减持164股。

二季度获得QFII新进的股票主要分布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行业

  整体来看,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基建产业链、新能源个股获得市场较高关注度。,其中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行业入围股数量最多,均有41只。

中国建筑

  从新进股数量来看,在二季度获得QFII新进股数量最多;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新进持有1.05亿股,期末持股市值达5.56亿元,位列第十大股东。二季度,同时还获得北上资金和社保基金分别增持20.87亿股和1.68亿股。在二季度均获得QFII新进增持超5000万股。

QFII重仓排行榜:

前50合计持仓市值占比超七成

  数据宝发布的《2022年A股半年报QFII持仓市值排行榜》显示,持仓市值前50股合计获QFII持仓达1873.66亿元,占QFII持仓总市值比例超七成,QFII持股集中度较高。

宁波银行、隆基绿能、宁德时代、南京银行、美的集团

  数据宝统计,是二季度QFII持仓市值最高的5只股票。除之外,其余个股期末持仓市值均超150亿元。

宁波银行

  继续蝉联QFII持仓市值排行榜冠军。过去十年间,宁波银行净利润保持持续增长,复合增速近20%,被投资者视为“银行小白马”。

三维天地、天亿马、瑞普生物

  数据宝统计,二季度获得增持的股中(不含新进),28股的QFII持股数量较一季度末翻倍,其中的持股数量增幅均超400%。

华特气体、振华新材、爱旭股份、瑞普生物、瑞丰新材、泽达易盛

  以持股比例变化来看,的QFII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例均增长超3个百分点。的QFII持股比例从11.14%增长至16.48%;二季度中,法国巴黎银行增持491.01万股,跃升至第一大股东。

41股获QFII扎堆持有

  数据宝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合计有41股获得三家及以上QFII持股。

透景生命

  持股QFII家数最多的是,获瑞士联合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等5家QFII合计持有6.13亿元市值,占流通股比例19.49%。

宝色股份、合富中国、华兰疫苗

  新进股中,多家QFII二季度首次扎堆买入等。

7X24快讯:

  【250万银行人薪酬公布:招行平均月薪下降仍有5.5万元】近日,A股41家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250万银行员工上半年的收入薪酬情况,也一并出炉了。在目前A股上市的42家银行当中,江苏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上半年平均月薪都超过5万元,分别为5.54万元、5.5万元、5.08万元,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半年平均月薪增加了3619元、1533元,而招行则是下降了3013元。此外,宁波银行、沪农商行的平均月薪也超4.9万元,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的平均月薪超过4.5万元。(中国基金报)

银行ETF:

  A股规模最大银行ETF(512800):压轴配置,守正出奇!

银行ETF(512800)9月2日最新核心数据:

基金规模:

  最新基金份额达89.10亿份,最新基金规模达93.76亿元,为两市规模最大的银行类ETF!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达4556万元!

最近2日资金连续净流入:

  最近2个交易日资金连续净流入合计达5191万元!

最新场内成交额:

  最新单日场内成交额达1.72亿元,为当日成交额最大的银行类ETF,亦为当日流动性最佳银行类ETF!

日均成交额:

  最近5个交易日日均场内成交额达2.39亿元,最近3个月日均成交3.06亿元,最近6个月日均成交3.30亿元,均为同期流动性最佳银行类ETF!

最新单日融资买入额:

  最新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921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

  最新融资余额达11.78亿元!

A股规模最大的银行类ETF——银行ETF(512800)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9月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当日基金份额达89.10亿份。按银行ETF9月2日的最新基金净值1.052元计算,,为两市规模最大的银行类ETF!

银行ETF份额9月2日当日净增长4320万份

  与银行ETF9月1日88.66亿份的份额规模相比,。按9月2日银行ETF场内成交均价1.055元计算,

截至9月2日,银行ETF份额最近2个交易日已连续净增长,这意味着银行ETF最近2个交易日连续实现资金净流入。

  与银行ETF8月31日88.60亿份的份额规模相比,银行ETF份额最近2个交易日按最近2个交易日银行ETF场内成交均价1.056元计算,

为当日成交额最大的银行类ETF,亦为当日流动性最佳银行类ETF!

  9月2日,银行ETF场内成交额达1.72亿元,银行ETF(512800)最近5个交易日其日均场内成交额达2.39亿元最近3个月日均成交3.06亿元,最近6个月日均成交3.30亿元,

最新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921万元,当日银行ETF最新融资余额达11.78亿元。

  银行ETF已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范围。9月2日,银行ETF

  银行股近期备受资金关注,更多投资者选择通过银行ETF(512800)及其联接基金(A份额代码240019;C份额代码006697)来把握投资行情。

聚焦成长,投资胜率更高

  银行ETF及其联接基金跟踪中证银行指数,包含42只上市银行股,反映板块整体行情,避免个股黑天鹅风险,其中7成仓位聚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高成长性银行股,!

银行ETF(512800)2022年以来涨幅高达5.48%

  截至4月15日收盘,,,相对沪深300(-15.21%)超额回报高达20.69%。

【银行ETF(512800)前十大重仓股】

  无场内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在网上代销平台7*24申赎银行ETF联接基金的A类份额(240019)和C类份额(006697),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经测算,A类份额适合1年以上长期持有,费率更优惠;C类份额更适合1年以下持有,或短期波段操作。

一、一季报放榜,银行股业绩持续超预期

  一季报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的40只成份股中有38家净利润实现正增长,1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20%,超预期成绩纷至沓来!在稳增长逻辑持续与低估值性价比的双重优势下,银行股近期获多路资金大举增持。

  (1)上市银行一季度整体业绩稳健增长,成农商行利润实现高增:上市银行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业绩稳健增长,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利润均实现15%以上高增长,优质区域城农商行表现更突出

  (2)稳增长政策显著强化,银行股核心逻辑持续。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等要求,释放更加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二、稳增长主线叠加低估值性价比,多路资金踊跃增持

(1)一季度基金加仓银行股,单季增持幅度行业中排名第1

  。上市银行业绩体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韧性,使得其长期投资价值愈发凸显,成为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标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基金重仓持仓银行股比例已达4.0%,较年初提升1.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在各行业板块居首。

(2)万亿险资心头好曝光,前十大持仓中银行占八席

  :由于追求稳健的投资回报率,因此的银行股是险资重点配置对象。据一季报数据显示,在单一险资重仓的前10名上市公司中,有八家来自银行。

(3)4月下旬板块调整以来,融资客再度重手壕掷筹码

  :截至5月11日,银行ETF(512800)最新融资余额已达10.50亿元,再度逼近历史最高位。历史上,银行ETF(512800)融资余额仅在去年1月初和今年3月超过10亿元,随后板块反弹均超14%!

三、年报汇总:六大行霸气分红3822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1年度财报方面,银行ETF(512800)40只成份股均已发布业绩数据,合计归母净利润为19075.49亿元,同比增长超13%。

16家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增超20%,业绩表现亮眼!

  具体来看,其中有39家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2021年利润增速达30.72%,位居A股上市银行第一

  江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重点提示:左持科技,右持医疗,A股行情双龙头;守正银行,出奇券商,金融作战胜负手;拳打波动,脚踢回撤,调整防御靠债基!

丨科技ETF(515000)/医疗ETF(512170)/券商ETF(512000)/银行ETF(512800)/电子ETF(515260)/化工ETF(516020)/食品ETF(515710)/智能制造ETF(516800)/金科ETF(159851)/消费龙头LOF(501090)

  /

  科技ETF联接A(007873)券商ETF联接A(006098)

  科技ETF联接C(007874)券商ETF联接C(007531)

  银行ETF联接A(240019)银行ETF联接C(006697)

丨医疗ETF(512170)14亿人健康刚需/

  华宝中证医疗(162412)

丨电子ETF(515260)中国芯,电子造!上交所首只电子ETF,一键投资50只电子龙头股!

丨智能制造ETF(516800)助力碳中和,新工业龙头!国内首只智能制造ETF,一指揽尽中国“智”造新龙头!

丨化工ETF(516020)造化有神工,扶摇趁东风!国内首批化工ETF,荟聚化工行业龙头企业

丨金融科技ETF(159851)金融卓越力量,科技革命势力!国内首只金融科技ETF,不止于数字货币

丨食品ETF(515710)14亿人吃喝大生意,舌尖上的ETF!国内首只食品ETF,一基打包食品饮料龙头股!

丨ESG基金LOF(501086)精准把握碳中和“基”遇!国内首只MSCI增强型ESG基金,紧跟碳中和大势!

  消费龙头LOF(501090)

丨五星长牛债基

  华宝宝康债A(240003)华宝中短债A(006947)

丨短期安营扎“债”认准C,

  华宝宝康债C(007964)华宝中短债C(006948)

  风险提示:银行ETF(512800)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中证银行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7.15,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招商银行(SH600036)杭州银行(SH600926)宁波银行(SZ002142)

喜洋洋的喜羊羊:

  成都银行(SH601838) 青岛银行(SZ002948) 宁波银行(SZ002142)

  全国银行总资产大约350万亿,按照银行的负债率,净资产大约30万亿。目前中国表内的地方债大约90万亿(政府35,城投50多),尤其是城投,大部分就是银行贷款,我深度怀疑银行的净资产能覆盖着这些地方债吗?到时候说不定要重组换一波股东。

元风雅:

  本周收盘,宁波银行完成了周线底部结构。收阳站上了5周线,最高点超过了大上周最高点。鉴于月线还没走好,难免上下震荡,但如上周买入,可以安静持有了。宁波银行(SZ002142) 无锡银行(SH600908) 沪深300(SH000300)

孤独的狂欢蜗牛:

  小米集团-W(01810)

  腾讯控股(00700)

  骏亚科技(SH603386)

  #顺丰控股# #欧菲光# #格力电器#

  刚斥资3.88亿元完成收购,就携手主要股东增资44亿“大输血”!已获独立董事和董事会批准!

  9月2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南京银行拟与法国巴黎银行共同增资南银法巴消金(南京银行控股子公司)。

  其中,南京银行拟增资 29.14 亿元,法国巴黎银行拟增资 14.86 亿元。增资后,南银法巴消金注册资本将从 6 亿元增加至50亿元本,南京银行出资比例将自56%提升至65%;法国巴黎银行出资比例将自 3%提升至 30.08%。

  值得一提的是,南银法巴消金为南京银行刚完成收购的子公司:8月30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关于完成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控股权收购,并更名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公告》。

  前脚斥3.88亿完成收购

  本次增资的对象为南银法巴消金,由南京银行斥3.88亿收购后更名而来,系南京银行控股子公司。

  南京银行收购的时间表十分紧凑。

  2022年1月13日,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参股金融机构控股权的议案》,启动对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消金”)股权收购工作。

  2022年3月4日,南京银行完成苏宁消金 41%股权收购协议的签订,并于3月8日发布公告披露有关事宜。公告显示,南京银行股份收购标底为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合计41%股权。该次收购完成后,公司持有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股权比例由15%增加至56%;投资金额为3.88亿元。

  2022年8月16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收购事项获得银保监会批准;8月30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控股权收购,并更名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后脚携主要股东增资44亿

  9月2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公告显示,为顺利实现南银法巴消金的战略目标,满足经营发展需要,南京银行将携手主要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共同向南银法巴消金增资44亿元。增资后,南银法巴消金注册资本将从 6 亿元增加至 50 亿元。

  具体来看,南京银行拟增资 29.14 亿元,出资比例将自 56%提升至 65%;法国巴黎银行拟增资14.86亿元,出资比例将自3%提升至30.08%。

  南京银行同时发布的其他公告显示,上述增资事项已获4位独立董事的事前认可;南京银行股份9月2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以8票通过了增资事项。

  消费金融业务为战略重点

  南京银行表示,本次关联交易系南银法巴消金实际经营需要,“消费金融业务是南京银行长期坚持的战略重点领域,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实际上,城商行以收购方式获取消费金融牌照已有先例。2021年12月27日,宁波银行斥10.71亿元,拿下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收购价格均高于股权对应价格。

  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此前曾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挂牌竞售。以2021年6月30日为基准,华融消费金融全部股东权益评估价格为10.39亿元,因此70%股权的评估价格应为7.27亿元。而宁波银行收购价格为10.71亿元。

  而根据苏宁易购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苏宁消金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为4.79亿元。本次南京银行收购其41%的股份,股权评估价格应为2亿元左右。而南京银行收购价格为3.88亿元。

  有分析指出,消费金融牌照受城商行追捧,原因在于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范围没有地域限制;后续或将有更多城商行以申请或收购的方式,获取消费金融牌照。

野火财经:

【中报数读】

  2022年中报发布基本结束,A股17家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如何呢?

  中报显示,17家城商行2022年中报共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931.5亿元,平均每家银行利润54.8亿元。

  2021年,上市城商行归母净利润为812亿元,今年中报与之相比,整体上增长14.7%。

  有5家银行半年净利润超过百亿元,分别是北京银行135.7亿元、江苏银行133.8亿元、上海银行126.7亿元、宁波银行112.7亿元、南京银行101.5亿元。和2021年相比,超百亿俱乐部增加两个,即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

  城商行TOP5今年中报合计利润规模达到610亿元,占城商行整体规模65.5%,接近2/3。去年同期,五大银行利润530亿元,占比为65.3%,基本保持大格局不变。

  排在第六的是杭州银行,利润规模近66亿元,想要突破百亿元,尚需时日。其余11家银行利润规模低于50亿元,还有西安银行利润8.3亿元,也是唯一低于10亿元的银行。

  从增速看,17家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速为13.1%。3家银行增速超过30%,杭州银行31.7%、成都银行31.5%、江苏银行31.2%,几乎不相上下。

  也正是银行江苏银行利润增幅超过30%,是五大银行中最出色的一个。与此同时,北京银行上半年利润增长不到8%,低于城商行平均增速和整体增速。

  去年中报时,江苏银行利润规模和北京银行差距今年24亿元,但到今年已经缩窄至2亿元左右,为全年超过对方打下了基础。换言之,如果下半年江苏银行依旧保持该强势,而北京银行四平八稳,那其城商行“一哥”地位可能难保。

  城商行净利润增速出现较大分化。增长超过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苏州银行增速25%,排在第四。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也是高增速,使得它们顺利跻身“百亿俱乐部”。

  也有6家银行利润增速低于5%,甚至还有1家下滑,即西安银行利润减13.4%。贵阳银行增长0.5%,勉强保持正增长。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