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今日SZ002607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11-16 23:34:09 首页 > 深交所股票

财经知识帮:

  刚刚发布的重磅消息,这家公司竟然被机构踏破了门槛,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啊,就直接被调研了上千次,而且全十大股东清一色的新进,在A股4000多家公司中,能被机构这样密集抢筹的全场不足五家。

  众所周知,手握万亿资金的机构们在买入一家新的公司之前啊,一定会反复的调研,而当一家企业迎来机构扎堆调研的时候,说明机构一致看好该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一旦启动,那最少都是翻倍起步!

  不信咱们看看历史的数据,2021年的十月份,被236家机构调研的英维克,股价三个月涨了150%。2021年的六月份,被152家机构调研的天赐材料,股价半年翻了三倍,2020年四月份,被178家机构集中调研的隆基股份,股价半年四倍,就连一月份逆天上涨的九安医疗在启动之前啊,也被机构调研了55次。

  而近一个月机构调研超过100次,且有明显的机构入场的仅四家公司,其中一家一个月收获的机构已经超过500次,公司盈利能力超强,并且连续十年保持高毛利率、高净利率,在稳增长的背景之下,具备着极强的增长潜力。翻看他的股东列表,发现社保基金大举增持了超过一千万股,外资更是巨资狂买了四千万股,一旦启动,那可是翻倍起步!具体细分我已经整理出来了,在下方三支股票的第二个字里儿了,狙龙

  中公教育(SZ002607)

  分众传媒(SZ002027)

  九号公司-WD(SH689009)

[赞成]

  狙龙

  还有一家呢,更加的恐怖,被机构疯狂的调研了上千次,高义、高盛、瑞银等大量全球的顶级机构赫然在列,而主力资金呢,早已埋伏了其中啊,不仅外资疯狂的吸筹了近四个亿,就连养老金啊,也早已埋伏在其中。当国内外顶尖的机构集中现身其中,我意识到了,属于咱们普通人的机会又来了!

  2022祝大家账户长虹,投资顺利!

闹儿爷:

  三六零(SH601360) 万年不涨的可以对标下之前的中公教育

哒哒哒z:

[吐血]

  中公教育(SZ002607)今天好弱

青岛香港中路:

[涨]

  中公教育(SZ002607) 全民考公,中公教育

盛世组合:

  先说点废话:我了解到中公教育,是因为在网上聊天的时候,遇到一个在中公教育任职的妹妹,这个妹妹的声音超级好听,是我这么多年觉得最好听的声音了,让人简直欲罢不能,啧啧啧。这个妹妹入职中公一年,作为任职助教一月份努力点都能月入过万。于是,我亲眼看着中公教育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过程。

记得赚了钱回来打赏一下,给点鼓励和支持。

  如果你买了中公教育的股票,那么这篇分析绝对值得一看。如果你没有买,现在买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收集数据、和分析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文章还有挺多数据是我自己统计的,说实话,写深度研报真的累人。

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7块,以9月15日的基准,对应上涨空间,47.36%,对应市值430亿元。

营业收入预测:基于半年报合同负债数据,给予2022年70亿、2023年100亿营收预计。

销售净利率按往年的18%保守估计,2022年预计能够扭亏为盈,2023年的净利润在18亿左右。

前言:聊一聊伊利、长春疫苗事件作为开篇。

第一个。伊利股份---三聚氰胺事件。

区间涨幅超过50倍。

  用后复权价来看。三聚氰胺正式浮出水面是在2008年8月底,当月伊利小跌7.78%,当上升到行业性危机事件的时候。九月跌幅40.19%,十月跌幅26.55%。股价从复权的200跌到了最低的不到八十元。当这个危机结束之后,伊利从后复权的80元,一路上涨到最高价4019.32元,

  这个案例,是我在读大学的时候,ACCA的导师在讲企业战略的时候拿出来说的,当时我印象非常深刻。

中国人以后到底还喝不喝牛奶?喝牛奶的话,龙头企业会不会被其他企业替代?

  当时导师就说了两个问题。

  导师说当年,他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提到这两个问题,然后让朋友们买伊利。当时,跟他不熟的一个朋友,刚有一笔闲钱,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买了几十万,赚了超过20倍。数年之后,专门打听了他的消息,专程跨越几百公里来请他吃了个饭。

第二个案例,我的亲身经历---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大概经过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

最后退市,240亿的市值灰飞烟灭,股民损失惨重。

  长春长生(现名长生退)7月16日,从86.73,直接30个跌停,最低跌到4.59元。

中国人以后打不打疫苗?肯定是会打的。打疫苗的话,龙头企业会被哪些替代?那么龙头企业对这部分的市场份额的蚕食就是一个百亿级别的机会。

  当时我的心路历程,这是个机会。

  于是,我开始对疫苗开始选择,在这次选择中,我发现了同在长春市的长春高新。

  说实话,因为不是医药专业的,对疫苗一头雾水,看了很多份研报和年报,专业性太强了,当时的我分析能力有限,虽然觉得是大机会,但是也没敢在一路暴跌的时候买入。

  这一个大波段,个人在长春高新上也就赚了不到3万的样子。去年加仓,成本180左右,基本上算是没赚钱了。

三年7倍的涨幅。

  当时,虽然不是同一种疫苗,但是,疫苗两字就让人人心惶惶。长春高新也从一路上涨中跌了40%,从复权价1000元跌到了600元。然后一路上涨,到2021年,

再来说说中公教育。

第一个问题,职业教育,有没有有需求?

有,庞大且持久。

第二个问题,中公教育是不是公认的行业龙头?

是。

  有需求,就有供给,那么行业的龙头是有绝对的反转机会。那么,有伊利、长春疫苗事件的珠玉在前,中公教育能否赢来反转,我相信,从宏观层面来看,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开篇这个战略级别的对比作为思考。后续有深度分析。

  再说一句短期的反弹。

  短期反弹可比公司:牧原股份、上海机场。

  牧原股份,发布中报时,就是业绩最差的时候。当所有的利空都释放完了之后,股价的上涨是领先于业绩的反弹的。因为股市看重的是预期,预期是向好的,就会反应到股价上。

  牧原从最低点最低点到9月15日,反弹已经达到53.22%了,随着猪肉市场的持续回暖,股价有持续上涨的预期。

  上海机场从最低点到9月15日,已经反弹了59.53%了。上机受疫情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2021年与中国中免签的那份协议,在考虑疫情的情况下,出让了非常大的利益,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导致业绩一路暴跌。但是,最坏的时间一旦过去,反弹都是会比较剧烈的。

  所以,给到中公教育六个月目标价7元,从这个方面上来说,也是非常合理的。

下文为中公教育的具体深度分析。(以过去三年的年报数据为基础,以最新半年报作为跟踪分析)

  中公教育-2018年借壳上市。具体的历史沿革就自己去深度研报里面看就行了,这里不再赘述。

十大股东中的股东派系:

  鲁忠芳、李永新、北京中公未来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合计持股比例61.01%。从上市到现在,倒也是一股没有减持。不得不说李老板还是有格局的,毕竟是北大出来的人,还是有理想和信仰的。

  王振东最新持股比例13.83%。上市时持有15.61%,三年锁定期之后减持了1.096亿股。看了他的减持时间,结合大宗交易,算了一下,也就均价9块钱左右减持的。看来今年的确风雨飘摇,连股价九块原始股东都没有信心。

  不过,今年股价跌到4块多,没看见减持了,说明信心又回来了一点吧。还不如人家亚夏汽车的老板有格局,人家周夏耘一股都没动。

  周夏耘、周晖、周丽是亚夏汽车的股东自成一系,因为中公是反向收购上市的。

  2015年8月11日,、以合计300,000,000.00元货币出资,相应对价为270元/股。

  这三家基金的情况在我翻阅了诸多研报之后找到了,是外部风投机构,这种PE解禁会有减持压力。不过他们的持股成本可以算一下,投了三个亿。算下来2019年持有的成本价大概在1.7823元每股,算了一年这三家基金持有到现在的年化收益率大概在13.9%左右,不算分红的情况下。比起人家动辄几十倍的风投,这个收益率说实话不怎么样。

  我预计市场上的流通股份与锁定股份。

  流通股的市值是81.13亿,其中可以看做锁定的有王振东的11.91%(持股超过5%,减持需要公告),中公未来信息的4.47%(与李永新是一致行动人,需要公告),周夏耘的4..4%上市至今一股未减持)。

  机构持有的22.14%,其中被动的指数型基金大概占了80%,还有两个大怨种,兴全合兴两年封闭运作混合(LOF)A、兴全精选混合。这些指数型基金一般一个季度调整一次仓位,有较为固定的调仓节点,不会参与市场的投机交易。

  所以,真正一样上掌握在普通股民手中的流通股大概在60%左右,对应的市值在48亿左右。

  因为股价是从40下来的,通过查看以前年度的股东人数发现,2022年一季度左右,持仓人数在15.38万,这一群人的持仓成本在6元以上,采用二季度17.40万人来看,粗算一个持仓6元及以上的成本比例大概在88.4%。

游资只需要掌握4亿左右的市值,就能对股价形成巨大推动。从筹码层面来看,一旦启动,30%左右的收益短期就能达到。

  那么流通的48亿中,拍脑袋一个流通比例80%为锁定,那么在股价涨到6元及以上之前的流通盘实际只有9.6亿元左右。

  兴全合兴两年封闭运作混合(LOF)A、 兴全精选混合。这两个大怨种从去年就开始买,今年6月份更是加仓到基金持仓的前两名,估计在中公上浮亏相当严重,暂看作锁定股份。

财务报告造假相关——天职国际做的年报审计。

这一点看证监会的询问函及公司对应的回复能看出来。

  我以前在天职国际干过,天职国际的审计风险控制的还是比较好的,既然是天职出的研究报告,审计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行业的未来趋势:

  据国家行政学院的研究,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约占劳动力就业人口的10%~20%,加拿大和香港甚至超过了 20%,而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就业人口只占劳动力就业人口的约 5%。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公职类招录培训市场也将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近年教师和医疗卫生等相关培训的井喷也部分映证了这一趋势。

  未来的市场需求预计:自 2020 年初以来,新冠疫情进一步冲击经济,就业压力进一步上升。相比其他工作岗位,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制等公共部门岗位具有稳定、福利待遇高、社会地位高的优势。

公务员报考率具备抗周期属性:经济热则报考减退、经济冷则报考显著增强。

选择职业考试培训有利于提高求职者自身竞争力,职教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抬升。

  特别在疫情冲击下,优势更为突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或已就业人员选择考公、考编,招录市场尤为火热。

行业政策及发展:

  为什么要提行业政策。制定企业战略时,对政府政策的长期性和短期性的判断与预测十分重要,企业战略应对政府发挥长期作用的政策有必要的准备。

  正是没有这方面的战略眼光和准备,才导致了整个教育培训行业在政策监管下的大溃败。

  最终结果是导致中公教育雪崩式暴跌。

但是,就成人教育这一块,从以上的政策概述来看,能够很明显的看到政府的鼓励倾向,这也是为中公教育业绩反转埋下的伏笔。

公司战略发展方向跟踪:

1、保持重度研发投入,成为领先的职业教育创新平台

  。

  这一条战略持续发展很好,也取得了相应成绩。线上收入从2.81亿到24.8亿。

2、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经营数字化转型。

  这一条更多的是改变企业内部,增加各个环节的效率。可观测度不高。

3、累积全面就业服务能力,开创中高端职业教育全品类市场。

  这一条跟踪它各个业务板块的发展情况。

  2018年及以前的分类与2019年之后不太一致,有对比性偏差。取了近三年的数据。

  从近三年分类的营收来看,全品类市场对标的应该是其他综合序列。

  这一块,在近三年中增长幅度不大,但是跌幅也不大,没有看到爆发性增长,这条战略的实施速度应该是比较慢的,也受最近几年宏观环境影响比较大。

按照波士顿矩阵模型来分析。综合序列,属于瘦狗,短期贡献有限,而且需要持续性的高额投入。

对于中公教育目前来说,是不可取的。所以,预期综合序列会进一步收缩,短期需要聚焦主业,对公司的架构进行精简。

4、继续渠道下沉和渠道创新。

  这一条直接看网点数量发展就行了。目前也是收缩的状态。

战略更新:

1、巩固招录市场领导地位,以稳健发展为第一原则。

2021年的年报中,这一条替代了原来的第一条。

  从追求高增长规模转向可持续健康发展,平衡业务发展和效益回报,巩固公司在招录市场的领导地位。

2、精简冗余品类,聚焦核心市场。

  2022 年,公司将顺应社会消费趋势,精简提炼业务,淘汰冗余品类,聚焦考研、IT、职教等核心品类

  3、积极优化渠道,做强核心区域。

  在保障经营网络主体稳定的前提下,集中优势资源做强核心区域。

公司从过去追求营收的高增长,到现在要保持稳定,说明公司的节奏开始慢下来了,如果经营恢复正常,毛利率和净利率可能还会较2019和2020年有所提升。

重中之重—-财务报表分析

  基于财务报表没有造假的假设,次要的指标这里就不做分析了,主要分析影响业绩反转的几个指标。

营业收入分析

  不得不说,这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真贵啊。不过,过高的定价,会导致客户群体受限,高单价意味着,更少的客户群体。而且,一旦公司的信誉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退费,以及对新客户产生劝退的风险。

一方面退费困难,另一方面因为担心退费困难,新客户可能就不会选择中公教育,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目前这个风险已经变成了现实,信誉的修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将抑制公司的困境反转。

  通过营业收入和同比增长的数据来看。

  2016年到19年同比增速均在50%左右,在2020年开始下滑,并在2021年为负。营业收入也在2021年大幅下滑。

连年的高速增长说明了整个教培市场的火热。

  2020年,收入受到疫情的原因开始放缓,这时已经开始出现危机的迹象了,中公教育还在逆市扩张,对未来过于乐观,与海底捞一样犯了相同的错误,抄底被毒打。

暴露出了产品结构中高退费产品占比过高的结构性问题。

  2021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跟2020年逆市扩张紧密相连,同时也

  (2021 年教培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双减”政策出台、同行业对手持续竞争加剧以及公司管 理团队对市场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经营计划调整不及时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导致收款不及预 期且退费猛增而成本居高不下,公司出现亏损-中公教育官方解释)

高额的营收数据对业绩反转来说,是有较强支撑的。只要营业收入不出现巨额的持续性下跌。那么只要费用端得到控制,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就能迅速改善。所以,费用端的改善,将是分析的一个重点。

扣非净利润分析:

  从扣非净利润来看,上市前三年为了完成业绩对赌,扣非净利润的增速与营业收入保持一致,在2020年,出现扣非净利润增速放缓,且放缓幅度大于营业收入,并在2021年出现24.86亿的巨额亏损,将2019年和2020年的扣非净利润几乎亏完。

体现在报表上就是,第四年的巨额亏损。所以,尽量避免上市第三年的公司。

  这里普及一个知识点,上市公司经常做的事情,就是将上市前的业绩提前到上市当年确认,将上市前三年的业绩做高,方便在第三年解禁之后在高估值套现。很多公司上市第四年,上市前的历史问题,上市三年的成本费用端的问题就会体现出来,

营收增长的基石---网点扩展情况:

(渠道网点网络是公司的核心经营资源之一

  ,渠道下沉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动力。借助去年以来的 IT 能力提升,公司对网点的管理能力也在快速提升,结合长期战略的需求,公司将保持较快的网点扩张速度,加大县级学习中心开发。)

中公教育的网点是全直营网点,这个是非常可贵的,对逆境收缩能够提供非常强的管理层控制,

  网点作为下线的主要支点,是支撑营收的核心。直营比代理的方式有更强的管理能力,话语权。对网点的整合能力、处置能力较代理模式强非常多。

  可以对标伊利的渠道,以前研究伊利的时候发现,伊利的线下渠道是铺的最广的,正是强大的线下渠道使得伊利龙一的位置一直巩固。

92.89%、88.71%、74.06%、64.12%)

  因为中公教育下线的培训占比很高,占比分年度分别为2018-2021(,计算公式=1-线上培训收入/营业收入*100%,其他营业收入会导致小幅误差,但其他收入几乎忽略不计。而且靠近学校的网点能够更快的获得生源,所以有类比的价值。

  从这个指标计算中,同时也发现一点问题。2021年下降最多的是线下收入,差不多40亿,线上收入下降仅从29.05下降到24.80亿,下降了四亿多一点。

  仅看线上,从2017年的2.8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4.81,也是近乎九倍的增长,虽然有线下转线上的补充,但是整体增幅还非常可观。说明,中公教育的业务模式是走通了的。

  从中公教育的线下渠道来看,四年时间翻了一倍,增速并没有非常离谱,所以,也不存在步子跨得太大,扯烂小鸡的问题,21年关停了100家左右,并没有大量关停,说明业绩基础还是存在的,虽然现金流极度紧张,但是一旦度过难关,业绩的稳定性和增长性都能有保障。

  线下线上的协同发展,一定程度能够对冲线下不能开班的影响,减少收入的损失。

合同负债分析:合同负债是已经收到钱了,但是还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

另一方面是市场旺盛的需求及大学生就业压力夏,对公职类岗位招录需求持续的释放。

  从半年报的数据来看,二季度的合同负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亿左右。一方面这个是上半年疫情导致的,二季度的收入被延迟到了三季度确认,

半年报的合同负债的数据是今年的亮点。

  从合同负债来分析,中公的市占率下滑不大,甚至有可能已经在提升了。

三季度新增的营业收入大概能有33亿,整年估计就在70亿左右,相比去年应该不会进一步大幅下滑。

  基于合同负债,可以对整年的营收进行一个大概的评估。考虑到,退费率的下降,预收的培训费按70%计入收入,

成本费用端: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看天职国际的审计底稿是最详细的,这个在证监会的函证回复中有,一般是不对外披露的。

  可以看到,2021年职工薪酬占了营业成本的58.24%、2020年职工薪酬占了营业成本的58.17%。其他营业成本也与主业高度相关。

  2021年末的员工人数为36143,而半年报披露的职工人数为28992人,较去年年末减少7151人,职工的大幅精简,说明了管理层在内部改革的大刀阔斧。如果职工的减少,能够在保证中公教育的正常运行下,实现效率提升,那么将进一步减少营业成本。

  职工薪酬

仔细看天职的这一份回函。

  人均薪酬:正常情况下,人均薪酬6.8-7万元。

如今的行业寒冬情况下,高额的授课薪资支出必然下滑

  那么,在,回归到正常的行业水准。那么营业成本中的职工人均薪酬也是有下降空间的。我用职工薪酬占营业成本58%的数据对2019年进行了估算,2019年的人均薪酬大概在6.2万元左右。

  对比2020-2021年的人员下降幅度,预计今年还会进一步降低职工人数,假设人员下降与去年保持一致,对应的营业成本将下降4.3亿左右。如果回归正常经营,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假设正常的人均薪酬在6.3左右,年末的在职人数为2.7万人。对应的营业成本下降1.9亿元。

小结:

  营业成本,在职工薪酬这一块大概能比2021年下降6.2亿元。再加上这部分裁剪员工的酒店住宿、差旅费等,营业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担忧的一个点,大幅度的减少员工,对营业收入也是会有巨大影响的。所以,在公司稳定基本盘的同时,营收是否会出现进一步的大幅下滑,这将是能否困境反转的关键。

管理费用:

  从2021年年报的这个管理费用明细来看。

  职工薪酬也占了大头。这里给不懂会计的朋友讲一下为什么,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里面都有职工薪酬。与业务发生直接相关的就计入了营业成本,管理费用中的薪酬主要是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宣传、广告相关的人员工资就计入销售费用。

  所以,职工的减少,管理费用也会减少。半年报的数据是4.72亿,比去年6.08亿少了1.36亿元。直接看二季度单季度的管理费用更加直观,单季度的管理费用只有1.52亿元,去年同期2.68亿元,减少1.16亿,所以员工的裁剪与离职主要发生在二季度。

  中公教育每个季度的管理费用浮动不是特别大。预测后面两个季度的管理费用都在2亿以内,那么管理费用整体就应该在8亿-9亿。管理费用的管控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从这也体现出了管理层的确是在做事,改善公司的经营情况。

研发费用

  线上业务的建立避免不了庞大的研发支出,从中公教育的研究人数就能看出挺多东西的。

  研究人员从2016年的591人暴增到2020年最高3025人。随着线上相关系统的研发完成,线上的收入已经趋于稳定后,预计研发人员会降低,从而降低研发成本。

最新的半年报已经降到了2000人,预计下半年还可能进一步增加。

  从2021年的研究人员的数据来看,已经有这方面的趋势了。说明公司已经在从这方面降低成本了,预计2022年,研究人员的人数还将进一步下滑。

且研发费用均没有形成资产,意味着研发人员的工资占研发费用的占比绝对是大头。

  从研发费用上来看,2020年最高的时候,研发费用10.51亿元、2021年的研发费用9.01亿元。研发人员减少571人,研发费用减少了1.5亿元,

以东北证券的数据估算。

  从2019年人均工资32万元来看,2021年降低的研究人员人数对降低研发费用占主要贡献。如果今年研究人员再降500人左右,将再为公司节约1.5亿元左右的研发费用

  飞鸟尽,良弓藏,因为,主要的研发费用主要跟线上系统及课程研发有关(),线上的系统研发完成后,只需要维护就好了。基于这个假设,

研发积累带来的优势:

扎根在学校的考研机构很多,由于地域性的原因,行业的大规模的整合并未开始,行业对于线上系统的研发,中公教育站占有非常大的先发优势。

  中公教育巨资打造的线上系统,必然能带来客户体验,运营管理,大数据整合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可能会超乎想象的大,毕竟同行的研发投入,比中公教育少的是一个数量级,。

  从中公教育能将线下面授的学员大规模的迁移到线上,对其线上系统的能力就可见一般。而其他中小型的培训机构由于没有这样的能力,就只能选择退钱或者延期。

  市值第二名传智教育的2021年报投入才7525多万,而中公教育的投入是9个亿。

研发投入同时也大幅超过华图教育。

  从下图就可以看出,在中公教育上市之前,研发投入就是显著高于华图的,研发费用是华图的五到十倍,费用率也是两倍以上,而上市之后,研发费用更是大幅飙升。

  试想,中公教育的研发投入较同行高这么多,在公司的财务报告没有造假的情况下(分析过了,造假的几率不高。),先发优势需要多少的投资才能弥补?至少得跟中公教育同级别的研发投入吧,那就保守估计30个亿的研发支出。

在行业寒冬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敢在这个行业这样追加投资?

线上与线下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转换。

  从行业趋势来说,中公教育强劲的线上增长,说明了未来行业的发展模式。

  所以,中公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几乎是不可撼动的。

这一点是困境反转型企业尤其重要的。一定要有支撑困境反转的资产和资源才能够买困境反转型企业的股票。

一个假设:

  疫情对教培机构冲击较大,2020年上半年很多小的线下教培机构倒闭, 下半年部分大中型机构也逐步表现乏力。结合民办教育培教委数据,近30%的教培机构表示可 能倒闭,37%企业经营暂停,影响很大。-国信证券

这算是一个提高市占率的一个点。

  疫情已经延续三年了,假设2020年的这些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已经倒闭,那么腾出来的市场份额,大概会会被中公教育吸收。中公教育可暂时线下转线上,部分支撑销售并有助于后续转化为线下学员,而小机构缺乏线上教学系统及经验。

由于马太效应、强者将愈发的强大、而弱者将由于资金、投资等差距,会放大他们的弱势。

  一方面,优秀的系统,良好的客户体验,可以带来口碑,从而影响客户的长期性选择。对于本身就是职业教育的领军企业来说,

半年报的预收培训费,有一点这样的迹象。

另一方说明,受到疫情的影响尤为严重,疫情的恢复也将会导致线下课程的恢复,这一点也是困境反转的关键点之一。

销售费用:

  从2022年半年报披露的销售费用来看,职工薪酬还是占了绝大部分,其次才是市场推广。职工薪酬同比减少了1.74亿,市场推广费同比减少了5200万,销售费用整体同比减少了2.75亿左右。销售费用也会受到员工减少的影响,而且公司经营困难也会减少市场推广费。

成本费用端小结:

  企业的内部改革已经在报表上有明显的反映了。

  今年的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由于面授班开班减少、人员减少,人员绩效降低的综合因素会出现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裁员会面临高额的离职补偿,从而推高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所以,在今年完成企业内部改革之后,相同情况下的明年的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还会进一步下降。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主要竞争对手:考公务员:华图教育、粉笔教育。考研培训:新东方,IT职业技能培训:达内科技、传智教育。

  感觉竞争对手都不是很强,也困难的很,收集了一些资料,大概看一下就行了。

华图教育

上市历史:

  2003年,华图教育成立于北京市的中关村,2012年9月,华图教育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招商证券下场辅导。但这一辅导,便是五年。

  于2014年7月成功挂牌新三板,挂牌期间,华图教育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停牌状态,其新增股东主要来自多次定向增发。而这快速增长的股东户数,直接后果就是股权分散、沟通困难、协调难度大。另外,华图教育的治理体制不够完善,包括董监高在内的高管成员频繁发生变动,致使股东间的沟通难度被放大。

  2015年4月,华图教育打算作价26.5亿元借壳新都酒店上市。次年,新都酒店因又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而暂停上市,华图教育也宣布终止重组。

  2016年12月26日,扬子新材与华图教育达成初步意向,宣布收购后者100%的股权,但由于华图教育股东未能就业绩补偿事宜达成一致,这次重组于2017年5月宣告终止。

  两度借壳上市未果之后,华图教育打算独立IPO,并于2017年6月收到了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辅导备案登记受理函。同年,招商证券宣布终止对华图教育的上市辅导工作,给出的理由为,“鉴于公司上市计划暂缓且已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决定暂时终止辅导工作。”而A股的独立上市申请也因排队时间过长而流产。

  2018年,华图“南下”,两度冲击港股,但两次招股书均因排队超过6个月失效。至此,华图教育在长达8年中5次冲击IPO,均以折戟告终。

  2019年初,竞争对手中公教育借亚夏汽车之壳挂牌深交所,成为A股职业教育第一股。

  由于是未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不好取得,只能看看为了上市之前的公开数据。

  列举了一下券商的分析,我觉得写得还算比较客观。这是2021年的数据,有一定延迟了,但是应该差的也不多,都是难兄难弟。

粉笔教育:

  粉笔科技2022年上半年亏损延续,今年上半年营收为14.51亿元,净亏损3.92亿元。

  粉笔科技“脱胎”于在线教育品牌猿辅导。2013年,华图教育前讲师张小龙跳槽至猿辅导,负责该公司旗下考公培训业务板块。同年,猿辅导推出首款“粉笔”手机APP,定位为招录考试培训平台。2020年,粉笔科技从猿辅导分拆独立运营。

  粉笔科技自2020年开始亏损,至今已连续亏损两年多。2019年到2021年,粉笔科技净利润分别为1.541亿元、-4.845亿元、-20.46亿元。

  从2021年二季度至2022年上半年,粉笔科技开启了大刀阔斧的裁员模式。截至2022年6月30日,员工人数已锐减至7388人,15个月内粉笔科技共计裁员约9400人。其中,讲师和其他教学人员群体从去年3月的近万人降至4100人,降幅约六成。

  粉笔教育为了和中公教育争夺市场,走低价流,打价格战,采用互联网的烧钱打法,虽然营收看起来还是不错,但是,根本没有利润。

  粉笔教育的烧钱估计也难以为继,难受的一匹。

风险点:

1、政策风险。

  列举一个,双减对公司的具体影响。对职业教育培训行业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如线下网点的设置、消防安全、收费管理、广告投放等。(董秘回复)

  应对措施:公司各分支机构建立了跟踪研究政策团队,深度分析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这个实际效果不知道。

2、经营管理风险。

  是否能够完成降本增效的困境反转,很大程度上依靠高层管理的能力。

公司2021年的内控报告没有内控审计缺陷,这是个加分项。

  这几年发展太快,无论是人数冗员还是高层对人员结构的调整,公司从蒙眼狂奔到急速刹车,转向太快的整合难度尤其考验高层的管理能力。

3、市场风险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4、疫情风险

  疫情不能在今年结束,明年会继续出现疫情管控,影响线下面授课程的开展的风险。

  @今日话题中公教育(SZ002607)#中公教育#

仓又加错-刘成岗:

  回复@盛世组合: 洋洋洒洒写一大堆,连基本业务知识都不了解啊。。。预收培训费,不过包退//@盛世组合:回复@Ricky:你只是看到收缩的部分而已。半年报的预收培训费都是47亿。这是现金。如果财报没有造假的话。天职国际是国内事务所被证监会处罚最少的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我不信它伙同中公教育财务造假。

中公教育(SZ002607):

  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2022年9月15日,中公教育(002607)获外资卖出188.47万股,占流通盘0.11%。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中公教育3010.2万股,占流通股1.68%,累计持股成本65.78元,持股亏损92.78%。 中公教育最近5个交易日上涨6.0... 网页链接

老白1655:

  海象新材(SZ003011) 美邦服饰(SZ002269) 乐歌股份(SZ300729)

  汇率正式破七了,记录一下。

  好的方面,如果你一直持有乐歌,海象新材,上海三毛等,虽没有赚多少钱,但你肯定跑赢大盘了,更别说最近血崩的风光储。

  不好的方面,你会发现,你虽然选对了板块,但你没有买到美邦服饰这样的龙头。

  目前持有相关概念的海象新材,三毛。乐歌18.5赚几个点出了。

  昨天新进了同为底部冷门的中公教育,核心逻辑仍然是低位,冷门,交易不拥挤。

紫禁北海:

  //@紫禁北海:第一个问题,职业教育,有没有有需求?有,庞大且持久。

  第二个问题,中公教育是不是公认的行业龙头?是。

  有需求,就有供给,那么行业的龙头是有绝对的反转机会。那么,有伊利、长春疫苗事件的珠玉在前,中公教育能否赢来反转,我相信,从宏观层面来看,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一池惆怅:

  中公教育(SZ002607) 中工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倾家荡产买海控:

  中公教育(SZ002607) 今天还能红不错了

量化财经论:

[大笑]

  中公教育(SZ002607)职业本科在校生2021年增长了76.18%,并且目前研究生也在一直扩招,下半年很多考试都陆续开始了,中公的职业教育做的也不错,下半年中公业绩应该会好一些

蒲公英Loking:

  中公教育(SZ002607)线下培训做到龙头位置,那么职教也好,线上教育也好,只不过转了个向,照样跑第一

蒲公英Loking:

  中公教育(SZ002607)等职教赛道炒到三四十,再说好就晚了,现在情势就是稳就业,扩专职岗位,那就要搞培训,让龙头干起来,其他跟风,那么就业就稳了

青岛香港中路:

[火箭]

  中公教育(SZ002607)大盘不好 不然今天直接5.18,518只是起点

转债狂人:

  中公教育 477,483各出了一笔,半仓以下了。主力吃了大量货,所以这里是有机会的,但是大市和板块暂时不支持。这里我估计是有资金想做会议消息了,因为职业教育是保工业,保就业重要的一环,的确会是好赛道。

  长信科技,破位,早上687加了一笔,血亏。再看看了,现在无法预测。

老韭菜逆袭:

  中公教育(SZ002607)感觉中公的模式有些问题,就算报考人数再多,职位也就那么多,考过再收钱不太行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