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今日SH688246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11-26 09:16:05 首页 > 上交所股票

盘手老桩子:

A股信创板块连续两天掀起“涨停潮”!

  10月13日,N慧博上市首日大涨254.87%,科创信息“20cm”涨停,中国软件、神州数码、东信和平等公司也封死涨停板。

  消息面上,10月12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文表示,将继续推动数字人民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数字人民币体系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互联互通,让消费者可以“一码通扫”,商户也尽量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类支付工具。

  开源证券一份研报认为,“大信创”黄金时代将至,发展空间广阔。

  在这一背景下,多家深市通信行业公司三季报预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面的有力支撑。

信创打开发展空间

  什么是信创?乍一听可能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它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算陌生。

  简单来说,“信创”就是把原本涉及信息技术软硬件的许多行业聚合到了一起,重新起了个名字,叫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简称为信创。这里面包括路由器、服务器、CPU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等等。哪怕没听过“信创”这两个字,我们日常生活也少不了跟“信创”相关产品打交道。

  具体来看,信创涵盖基础硬件(芯片、存储器、PC等)、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云计算(云基础设施、公有云、私有云等)、应用软件(浏览器、流版签、OA等)等多个领域。

  为什么要专门提出“信创”这个概念?核心目的是实现我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可控。据民生证券研报观点,信创的本质就是“计算机行业的军工”。信息基础设施的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当代大国战略竞争的聚焦点,而信创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然路径。

  华西证券一份研报认为,信创作为国家战略布局,一方面有利于保障我们软硬件供应链的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核心软硬件企业的发展,助力核心数字产业升级壮大。10年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从2.5万亿元增至9.5万亿元,增长2.8倍。科技行业偏重解决方案的自主化、智能化、云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始终没变。

  华西证券表示:“我们认为信创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快速成长,原因为第四季度招标在即,业绩拐点出现,此外科技公司已出现收入和利润的剪刀差。”

  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

  除了软件行业之外,我国在“硬件”方面也实现了迅猛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在工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九年保持第一。

  开源证券相关研报表示,从下游行业应用来看,2022年是行业信创的元年,从2023年开始,金融、运营商、电力等八大关键行业的国产化有望加速。从产品内涵来看,信创产业发展至今,内涵逐渐丰富,生态愈加成熟,从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逐渐包含EDA、CAD、PLC等工具型软件,企业邮箱、OA、ERP等通用应用软件及各个垂直行业应用软件的国产化。

多家公司交出亮眼答卷

  近期,多重行业利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公众号发布《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文章称,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文章中表示,支持在财政、税收、政务等对公领域发挥数字人民币优势,为政府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提供先进的支付服务。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无障碍和适老化能力建设,完善无障碍产品规范和标准体系。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深度参与数字货币领域国际治理建设。

  上市公司德生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德生科技是A股唯一一家近30年专注社保行业的上市企业,主要围绕社保卡开展城市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建设和运营服务。

  “作为唯一一张覆盖全民且兼具金融功能的实名卡,社保卡是绑定数字货币的天然最佳载体,在公司深度参与实施的北京等城市,数字货币硬钱包即将成为社保卡的基础功能。9月8日,在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以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为载体的‘丽泽数币一卡通’首次对外发布,德生科技深度参与了上述工作,更是作为首批机构加入了数字金融创新发展联盟。”上述负责人说。

  德生科技公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72亿元-6.33亿元,同比增长40%-55%,实现净利润6389.44万元-6953.21万元,同比增长70%-85%。

  德生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步入共同富裕时代,社保卡将升级为惠及全民的国民账户。公司紧紧抓住这样的时代机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在2022年前三个季度,实现了超70%的业绩增长。

  除了德生科技之外,东信和平也是信创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东信和平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聚焦数字安全产业主线,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开拓技术市场空间,顺利通过了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验收,完成了金融IC卡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数字人民币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开发。同时,在加强风险管理的情况下,及时调配资源,优化业务结构布局,三季度业绩预增同比上升超100%。”

  10月11日晚,华测导航也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17亿元-2.22亿元,同比增长22.39%-25.21%。

  华测导航相关负责人表示,华测导航始终以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为核心,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投入和探索,逐步构建起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两大核心技术护城河;不断拓展多行业应用,打造了在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等应用板块的竞争力,是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

  上述负责人表示,国内厂商已基本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竞争力不断提升,逐步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内企业在海外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在全球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市场中的份额将持续提升。

  “华测导航将把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利用公司核心技术优势、管理体系优势,深入拓展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的应用,扩大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广阔平台,配合公司业务发展和项目建设,为公司未来长期发展布局。”该负责人说。

  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只是我国信创领域蓬勃发展的缩影。开源证券研报表示:“政策催化下,信创产业未来五年将迎来黄金时代,产业龙头蓄势待发有望受益时代机遇。”

  #数字经济继续走强,国脉科技五连板##股票##大反攻!AH股集体飙涨#科创信息(SZ300730)嘉和美康(SH688246)神州数码(SZ000034)@今日话题@雪球

誓说新语:

  中科江南(SZ301153)

  财政B的干儿子好牛叉!

  嘉和美康(SH688246)金山办公(SH688111)

杨大同:

  嘉和美康(SH688246)j嘉和美康表现不错,同比增幅超过几个龙头企业

嘉和美康(SH688246):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0月11日讯,有投资者向嘉和美康提问, 您好,请问贵公司是否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如建立,请问具体是在哪一年?如果按照1-5分对财务共享相关的组织人员、业务流程、运营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水平进行评... 网页链接

一路项北: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本文不做买卖依据,如侵权请后台留言删文

  卫宁健康,9月当月订单额度1.04亿,同比-13%,1-9月订单额度10.17亿,同比-18.61%。

  创业慧康,9月当月订单额度0.70亿,同比-59.52%,1-9月订单额度5.91亿,同比-19.04%。

  东华软件,9月当月订单额度1.35亿,同比18.03%,1-9月订单额度7.40亿,同比-1.58%。

  嘉和美康,9月当月订单额度540万元,同比-90.74%,1-9月订单额度3.62亿,同比27.98%。

  行业9家代表公司汇总, 9月当月订单额度5.77亿,同比-44.96%,1-9月订单额度49.31亿,同比-19.19%。

  卫宁健康,9月当月订单额度1.04亿,同比-13%,1-9月订单额度10.17亿,同比-18.61%。

  创业慧康,9月当月订单额度0.70亿,同比-59.52%,1-9月订单额度5.91亿,同比-19.04%。

  东华软件,9月当月订单额度1.35亿,同比18.03%,1-9月订单额度7.40亿,同比-1.58%。

  嘉和美康,9月当月订单额度540万元,同比-90.74%,1-9月订单额度3.62亿,同比27.98%。

  行业9家代表公司汇总, 9月当月订单额度5.77亿,同比-44.96%,1-9月订单额度49.31亿,同比-19.19%。

  卫宁健康(SZ300253) 嘉和美康(SH688246) 东华软件(SZ002065) #医疗# #上证指数#

心心相印o:

  润泽科技(SZ300442)路维光电(SH688401)嘉和美康(SH688246)

  1.润泽科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

1.1.公司为首家创业板重组上市企业

  公司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实现高效重组上市。(1) 上市方案:普丽盛将除 COMAN 公司 100%股权外的全部资产与负债共计 6.02 亿作为置出 资产,置入润泽科技 100%股权,交易价格为 142.68 亿元,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之间的差额 136.66 亿元,由上市公司向京津冀润泽等 14 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中资产购买的发 行价格为 18.97 元/股,共发行股份数 7.20 亿股。同时,上市公司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 配套资金不超过 47 亿用于数据中心的新建以及偿还银行借款,实现了“一次重组、两次发 行”,有效提升了融资效率。

  基于各数据中心的陆续交付、上电率爬坡,公司承诺上市后 2021 年至 2024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6.12 亿、10.98 亿、17.94 亿、20.95 亿。(2)上 市进程:重大资产重组自 2020 年 10 月 28 日发布停牌公告起,2021 年 6 月得到普丽盛股 东大会的批准,深圳交易所于 2021 年 6 月对该项重组进行受理,并在 2022 年 4 月同意本 次上市。润泽科技与普丽盛于 2022 年 7 月 25 日进行资产交割, 8 月 8 日实现新增股份的 发行上市,9 月 13 日公司证券简称由普丽盛正式更名为润泽科技。至此,润泽科技成为创业 板重组上市第一股。

1.2.从网络传输业务走向园区型数据中心服务商

  源于网络传输业务,转型为园区型数据中心集群服务商。润泽科技母公司天童通信成立于 2000 年,是从事城市信息管网集约化建设的专业服务公司,伴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态势, 公司敏锐洞察到信息发展对载体的需求,预判数据中心市场空间广阔,“传输+数据”才能 形成“数据银行”。依托在网络传输行业的深厚积累,叠加廊坊市云基础数据中心的建设、 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支持,于 2009 年成立润泽科技。公司在 2010 年正式投资建设润泽国 际信息港项目,规划专业数据中心机房面积 100 万平米,分为 A、B 区进行开发,容纳约 13 万架机柜。

  当前,廊坊润泽国际信息港 A 区在 2022 年完成建设并陆续投产上架,可容纳约 7 万机柜,B 区建设工程于 2022 年启动。除此之外,公司于 2020 年开始在长三角、大湾区、 成渝经济圈、西部地区陆续布局数据中心,致力成为开发及运营超大规模、高等级、高效高 性能数据中心集群的整体方案提供商,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提供载体。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引入知名战略投资方共谋发展。公司实控人为周超男,通过京津冀润泽 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 81.95%,通过北京天星汇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 0.36%,实际间接持股 合计比例为 61.65%,股权较为集中,有利于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其他股东中不乏国内知名 战略投资方,宁波枫文、平盛安康、上海炜贯、平安消费为平安系公司,合计持股比例 6.84%, 中金盈润、启鹭投资为中金系公司,合计持股比例 4.10%,其中平安作为领投方,将借助平 台优势持续为润泽科技提供高价值的投后支持,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

  高管团队长期深耕通信与数据中心领域,核心技术团队积累深厚。公司创始人兼实控人周超 男为高级通信工程师,自公司成立起一直担任董事长,深耕通信管网领域 20 余年。公司技 术团队经验丰富,副总经理祝敬曾担任全国海关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技术负责人,主导完成海 关数据中心多项建设工作,根据多年运维从业经验研发了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系统,提升了运 维效率;运维总监张克春曾任职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通信公司,参与多个国家及数据中心行 业标准编写工作。公司将运维作为销售团队进行培养,并通过运维管理迭代数据中心,运维 成果丰富,2020 年获得首个园区级 UPTIME M&O 认证殊荣,2021 年 40 名运维工程师取得 UPTIME AOS(运维操作专家)认证。由此可见,公司优秀的领导团队与运维管理有效保证 了公司服务的竞争优势。

1.3.深耕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产业,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润泽科技专注于开发及运营超大规模、高等级、高效高性能的数据中心集群。数据中心是为 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安全稳定持续运行提供的一个特殊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一般包含建筑物、电力电气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安防系统和装修装饰 工程等,数据中心运营商针对建筑物、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网络通信、服务器/存储、数据库、 中间件和应用等提供专业性服务,例如网络带宽服务、网络安全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虚 拟主机服务、数据备份管理等。

  润泽科技通过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设计方案、项目开发管理实力以及专业运维团队体系, 为用户提供稳定、安全、可靠、持续扩容能力的数据中心运营环境。具体而言,最终用户将 其服务器及相关设备置于公司园区级的数据中心,公司按照运营服务等级对数据中心基础设 施进行 365×24 小时不间断的技术运维管理,主要包括楼层规划、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关 键设施环境监控、事件回应管理和纠正、数据中心效率优化。目前公司通过“自投、自建、 自持、自运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了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园区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并 吸引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与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华为云等入驻,运行至今无重 大安全及可靠性事故,在客户群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从京津冀走向多个枢纽节点,响应和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产业集群。自 2009 年成立以 来,公司紧跟大数据产业的相关政策指引,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工程,陆续在京 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甘肃五大区域布局开工建设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依 托廊坊的开发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区域优势与规模效应显著。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大数据中 心主要位于京津冀地区,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规划建设 22 栋、总建筑面积约 100 万平 方米的高等级云数据中心,可容纳约 13 万架机柜。2020 年起浙江嘉兴、广东佛山、广东惠 州、重庆九龙坡、甘肃兰州的数据中心陆续开工, 并于 2022 年起陆续投产,届时润泽科技 将助力区域“数字基建”,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1.4.围绕全国算力枢纽节点,募投资金加快建设

  募投资金用于建设佛山、平湖数据中心,积极开拓区域业务新局面。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得 到政策大力支持、IDC 行业市场总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数据中心服务商加大了在北上广 深等一线城市周边建设数据中心的力度。为了巩固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募集配套资金加快大 湾区、长三角数据中心建设步伐,积极践行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政策,布局一线城市周边价值高地。具体来说,公司拟使用 16.97 亿建设佛山 A2、A3 数据中心,单栋机柜数为6316架,预计达产后毛利率为 36.25%,目前已经与中国电信签订框架协议;拟使用7.63亿建设平湖A2数据中心,建设机柜数为 6016 架,预计达产后毛利率为 36.63%,目前已经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订框架协议。公司将依托已培养的 500 名以上运维工程师,将其委派至项目地,为一线城市客户带来高效高质服务,开拓业务增长新曲线。

1.5.投产机柜产能攀升,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数据中心相继投产拉动营收逐年上升,规模效应凸显促进净利润快速增长。根据公司重组报 告书,公司 2018 年至 2021 年 10 月,累计上电机柜数量分别为 1.22 万/1.56 万/2.30 万/2.87 万,有效承接了京津冀地区的需求增长,营业收入由2018年的6.28亿增长至2021年的20.47 亿,CAGR 约为 34.37%,平均单台上电机柜每年创收 5.14 万/6.36 万/6.05 万/7.14 万。此 外,公司围绕“自投、自建、自持、自运维”的发展模式,规模经济效应凸显。随着前期建 设的完工,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占比在 2018 年至 2020 年分别为 26.45%/25.2%/23.13%,该 比例低于同行光环新网、数据港等公司;上电率从 2018 年的 88%提升至 2021 年的 94.87% ,在批发型业务模式与园区集约化运营的加持 下期间费用率较低,促使公司净利润增长较快,由 2018 年的-0.52 亿增长至 2021 年的 7.21 亿元。

  公司毛利率领先可比同行,主要是电价、上电率、运营模式等综合因素所致。公司 2021 年 综合毛利率为 54.37%,在可比同行中位居前列,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投产机柜位于廊坊, 廊坊地区电价成本优势明显;2)公司采用园区式的集中规模化运营方式,可以有效分配不 同机柜的使用提升上电率,园区式与分散式的运营相比能够优化人力调配,降低人员成本; 3)自建数据中心无需考虑每年的租金费用,总运营成本较租赁式数据中心低。即便与同为 100%自建机房、同为批发型业务模式的数据港、宝信软件相比,公司的毛利率在 2020 年开 始领先,主要是园区级数据中心规模效应明显;与租赁机柜、零售+批发业务模式的奥飞数 据、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相比,公司 2018 年至 2021 年的毛利率也具有优势。

  数据中心自建比例影响上电率,从而影响毛利率。以 2021 年 8 家代表性的 IDC 公司数据为 样本,1)自建比例的影响:100%自建的数据港、宝信软件、润泽科技、光环新网,上电率 水平略高于非 100%自建的公司,尤其是当自建比例越低时,上架率会降低,从而导致毛利 率下降,例如下图世纪互联与奥飞数据自建比例低于其他样本公司,上架率约 60%,毛利率 仅为 22.28%、27.76%,明显低于可比同行。2)销售模式的影响:批发型或零售型的销售 模式对上电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够明显,样本公司中批发型为主的上电率整体上比零售 +批发型的公司高,主要是因为批发型的合同期限长,客户稳定,公司可以更好的发挥设计 能力、运维能力,提升上电率,上电率的提高也同步提升了毛利率。另外,批发型公司的销 售费用往往低于零售型公司。

  2.数据中心行业趋势:流量和政策双驱动,一线城市周边IDC价值凸显

2.1.需求端:数据流量持续增长,激发IDC产业发展活力

  数据中心是数据计算与存储的物理空间,信息技术迭代推动 IDC 行业发展。IDC 业务是伴随 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服务器托管、租用、运维以及网络接入服务业务,亦是云计算业务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IDC 厂商主要为大型互联网公司、云计算企业、金融机构等客户提供存 放服务器的空间场所,包括必备的网络、电力、空调等基础设施,以及运营维护、安全管理 及其他增值服务。IDC 产业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初始的机柜托管出租与带 宽服务,至 21 世纪初的服务器托管、网络托管,再到当前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虚拟化的三 个阶段。"宽带中国"战略的提出、4G/5G 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加 速数据更新迭代,为 IDC 行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网络使用广度提升,数据产量随之增长。互联网的用户增长和内容丰富是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的核心驱动力,其中 5G 商用进程的推进、智能网联、AR/VR、云游戏等新兴应用的逐步落 地更加速了数据量的产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网民 规模为 10.32 亿,较 2020 年底新增网民 4296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73.0%,较 2020 年底提 升 2.6 个百分点,互联网覆盖人群持续扩大。与此同时,网民所创造、捕获、复制、消耗的 数据量也在互联网普及率提升的基础上快速增长,据《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1)》及信 通院数据,2017 年我国数据产量为 2.3ZB,2021 年已经达到 6.6ZB,同比 20 年增加 29.4%, 占全球数据总产量(67ZB)的 9.9%,仅次于美国(16ZB),位列全球第二。

  数据流量的增长促进国内外 IDC 市场规模的扩大。数据中心是云计算以及信息系统的载体, 是数字经济的底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 IDC 市场规模的增长。 据信通院数据,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由 2017 年的 465.5 亿美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679.3 亿美元,我国 IDC 市场发展则由 2017 年的 512.8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500.2 亿元,年复 合增长率达到 23.95%,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1900.7 亿元,数据中心的需求在过去几年一直 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持续提升,中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仍有潜力。根据工信部定义, 数据中心根据规模大小可以分为三类:1)规模大于等于 10000 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为超 大型数据中心;2)规模大于等于 3000 小于 10000 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为大型数据中心; 3)规模小于 3000 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为中小型数据中心。从 2017 年开始,伴随着大数 据、虚拟化等新兴技术的落地以及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流量和带宽均呈 指数级增长,促使数据中心向大型化、集约化发展,呈现数量缩减同时体量增加的趋势。

  据 Synergy Research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第二季度末,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总数增 加到 659 个,相比 2016 年同期增加一倍多,在新建数据中心设施之外,超大规模运营商还 在增加现有设施容量,并定期拆除和更换已达到运营寿命终点的服务器硬件。区域分布上, 中国在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数量上占比 10%,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的 39%占比仍然有较 大差距,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中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有望 继续增加。

  运营商发力 B 端业务,带动数据中心需求增长。随着光缆长度、带宽接入数量、移动电话普 及率、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见顶,通信行业开始新旧业务动能切换,三大运营商在 5G 的时 代浪潮下投入 2B 市场打造收入增长新曲线,将物联网、云计算等 2B 业务作为发展重心。 三大运营商在 IDC 业务、云计算、云网融合、物联网方面进行大量投入,赋能工业、农业、 政务、金融等多个垂直行业,并取得丰硕成果。

  B 端收入方面,中国移动 IDC 收入、移动云 业务等带动政企市场收入从 2018 年的 813 亿增长至 2021 年的 1371 亿,政企市场收入占比 由 2018 年的 11.01%增长至 2021 年的 16.11%;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在 2021 年已 达 989 亿,收入占比为 22.78%,该占比在三大运营商中居首位;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 由 2018 年的 230 亿增长至 2021 年的 548 亿,收入占比在 2021 年超过 20%。与 C 端平缓 的业绩相比,B 端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的第二增长曲线,伴随着运营商对 B 端业务的继续发 力,势必带动 IDC 部署需求的增长。

  互联网应用持续活跃,头条系、快手系互联网新贵崛起带来 IDC 新需求。在移动互联网全面 商用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用户月均活跃数据仍在提升,根据第三方机构 QuestMobile 的数 据,截止 2022H1,移动网民月均活跃用户由 2018 年的 11.09 亿增长至 11.85 亿,网民使用 手机 APP 的时长与偏好变化明显,头条系、快手系为主的短视频、直播公司 APP 使用时长 占比由 2019 年的 18.4%提升至 2021 年的 31.30%,短视频、直播购物等新流量形式的兴起 也加速了数据量的产生,势必引致互联网厂商对 IDC 部署的需求增加。

2.2.政策端:“东数西算”、“政企上云”、“数据主权”等提振需求

  “绿色发展”、“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成为政策支持、引导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 作为国家确定的、新基建的六大重点领域之一,数据中心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 支持、引导对象,绿色发展一直是政策关注的焦点:2012 年的《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 展规划》、《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 IDC 的绿色节能改造,2013 年强调 能耗指标 PUE 值,直到 2019 年仍然不断强调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

  近两年,“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为政策新风向:2020 年,《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 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在重点区域布局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 点,在 2021 年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发布,正式提 出“东数西算”工程,在八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标志着全国一体 化大数据中心初步启动。

  “东数西算”是数字经济重要基础设施和落地抓手,有望促进 IDC 产业健康发展。2022 年 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 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 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 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政策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引 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东数西算”中,东部枢纽处理工业互联网、金 融证券、远程医疗等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西部数据中心处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 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 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从而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有利于平衡东西部算力资源、促使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由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数字化 应用的全面发展。

  “东数西算”带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突破算力瓶颈,再次反作用于 IDC 行业的发展。《“十四 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涉及“东数西算”的部分提及“推动智能计算中心有序发展,打造智能算 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面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智能制造、 自动驾驶、语言智能等重点新兴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该项政策有利于拉动下 游高算力需求行业如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实现跨越式发展。而高算力也意 味着会产生更多数据量,下游数据生产大户的蓬勃发展将会继续促进对于 IDC 行业的需求。

  “上云”是中小企业高效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政务资源与国资资源统筹规划、 数据安全保护的有力手段,国家相继出台政策落实政企上云建设。从 2018 年开始工信部出 台相关文件鼓励企业上云并作出具体指导,之后政策更具指向性,2020 年国资委发布《关 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指导国有企业建设“国资云”,旨在打通国有 企业信息、加强国资监管水平与安全保护;

  2022 年住建部《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 理服务平台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促进国家、省级和市级城市运 管服平台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将上云范围拓展至城市管理;其后国务 院出台政策落实政务云的建设。政策对“上云”的指导范围从企业至政府,上云范围的扩大 带来了云数据规模的上涨和流量的迅速扩张,势必推动 IDC 市场需求端的加速膨胀,为第三 方 IDC 公司带来发展良机。

  “数据主权”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境内数据不得随意出境,带动国内 IDC 建设需求。2017 年正式发布的《网络安全法》中仅对关键信息作出不得出境的要求,随着滴滴事件的发生, 政府对国家网络安全的日益重视,对数据的流动作出了更为精细的管理,例如 2021 年 4 月 出台的《信息安全技术网联汽车采集数据的安全要求》,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进行规 定。2022 年《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评估制度有了长足的 进步,为数据处理者开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提供了确定性的法律依据,“以安全促发展”将成 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首要指导原则之一。

  “数据主权”相关规定掀起跨国企业本地部署数据中心热潮,本土数据中心为“数据主权” 保驾护航。棱镜门事件爆发后,为了维护国家数据主权,防止美国再次对他国数据进行监控 管理,俄罗斯、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纷纷提出了数据本地化存储的主张,并出台了相关 法律在本国推行本地化措施。我国的《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数据本地化与跨境制 流通进行了规范,掀起了国外科技公司在华建数据中心的浪潮。苹果将自己的 iCloud 放在云 上贵州;亚马逊通过与光环新网、西云数据合作将数据中心放在宁夏、北京区域,微软通过 与世纪互联合作将 Azure 的数据中心部署在中国本地;特斯拉也在上海开始建设超级工厂数 据中心。国外科技企业通过与国内 IDC 运营商合作的模式,将数据留在中国本土,这将有效 拉动国内 IDC 行业的建设需求。

2.3.第三方数据中心崛起,批发和零售模式各有优劣

  第三方数据中心处于 IDC 产业链中游。IDC 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基础设施、中游 IDC 专业服务 及相关解决方案(云服务商为主)和下游最终客户构成,中游是 IDC 建设的主力军,主要包括 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专业 IDC 服务商和云厂商自建 IDC 部门。

  第三方专业 IDC 服务兴起于 2010 年,凭借专业性、及时性获取竞争优势。我国第三方专业 IDC 服务发展进程同美国类似,分为电信运营商主导、第三方专业 IDC 服务商兴起,以及互 联网企业同第三方专业 IDC 共同引领市场三个阶段。第三方专业 IDC 兴起于 2010 年,目前 我国处于电信运营商主导向第三方 IDC 服务商兴起的变革过程中。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的建 设和管理、网络资源整合规划等工作都需要 IDC 服务商具备丰富的经验,以最大限度降低运 营成本,第三方专业 IDC 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及大型互联网企业相比,把 IDC 作为核心业务进行专业化管理,除了提供服务器托管、互联网带宽资源等基础服务,还不断 开发安全监控、网络流量监控、云计算等增值服务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依托专 业性和及时性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数据中心经营模式可以分为批发型与零售型。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系面向大型互联网公司或 电信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通常并不提供网络带宽服务;零售型数据中心服 务系面向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一般企业等客户,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及网络带 宽服务。 批发型模式下,IDC 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公司针对机柜签订具体业务合作协议, 协议中约定机柜交付时间、交付数量、价格、服务时间等相关内容,向终端用户提供恒温、 恒湿、电力稳定、供水稳定的 365*24 小时不间断机房环境,由电信运营商提供带宽接入及 其他电信增值服务,电信运营商向终端用户收取相关服务费,IDC 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签署 相关协议,由电信运营商根据机柜上电数量和约定价格向标的公司按月结算相关服务费。

  零售模式下,IDC 服务商与终端客户采取直签模式,在合同有效期内按照协商确定的服务质 量标准,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服务,并按照实际使用的机柜数量和电力容量向终端客户收 取服务费。批发型模式的优势在于:1)批发型模式有利于发挥第三方数据中心专业的设计能力、全面 的建设能力、优质的运维能力,与运营商合作获得优质客户资源,加快机房上电速度,提升 上电率;2)运营商可以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互联网带宽运营能力、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 力,通过与第三方数据中心的合作,在无需重大资本性支出的条件下锁定核心区域的机房资 源,双方实现互利共赢;3)与零售型模式相比,客户签约年限长、稳定性强、起租量大, 利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降低平均营业成本。

2.4.双碳目标下,一线城市周边区域资源价值凸显

  一线城市严控能耗指标,IDC 资源供不应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信息产业景气度和电力 产业发展水平不匹配导致 IDC 能耗供需失衡,自然资源限制背景下火电占比畸高,受制于环 境政策,电力供应增长面临瓶颈。近两年,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能耗管控政策进行管理,北 京的相关政策文件关注电耗问题并对 IDC 建设进行行政限制;上海相关政策对机架规模、功 率、PUE 等进行具体管控;广深地区针对 PUE 指标进行绿色发展引导。以上客观因素决定 了一线城市的IDC能耗供给将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当地 IDC 资源稀缺性凸显。

  一线城市周边区域价值显现,主流厂商均有布局。一线城市对数据的使用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数据需求大: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口及互联网用户密度高、大型互联网、云计算、科技 创新类企业和政企用户数量大,因此对数据中心的业务需求旺盛,数据中心大量集聚;2) 网络质量好:一线周边地区大部分数据中心直连骨干节点,且按高可用等级建设;3)能耗 管控严:因能源消耗过大、散热要求高对数据中心能效等指标要求更趋严格,准入门槛越来 越高。 因此,在一线城市严控能耗指标的背景下,一线城市的周边区域无疑成为价值洼地。光环新网、数据港、宝信软件等知名 IDC 厂商的机柜部署完全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并逐渐向周边辐射,例如光环新网在北京市较为边缘的亦庄、房山等地部署,世纪互联在环 首都区域、南通等一线周边部署。

  3.公司优势:区位、规模、客户、运维四峰叠障

3.1.区位优势:主基地位于廊坊,有效承接京津冀数据需求

  依托核心节点网络,主基地有效承接京津冀数据需求。1)保证时延:数据中心发展需要依 据网络拓扑进行建设,其中三大运营商骨干网络拓扑节点主要分布于一线和省会城市,围绕 四大骨干网 CHINANET、CERNET、CSTNET 和 CHINAGBN 进行互联。润泽科技主基地 距离通信主干线核心节点80-100公里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数据中心到用户间的业务延迟, 承接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等对时效性高的“热数据”及“温数据”的大规模处理。 2)接近客户:润泽科技距离北京客户经营场所近,便于客户运维人员及时到现场处理业务。 据科智咨询发布的《2021—2022 年北京及周边地区 IDC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 年北京 及环京周边地区传统 IDC 市场规模达到 356.7 亿元,稳居全国首位,润泽科技作为北京周边 地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拥有京津冀广阔的市场。

  廊坊重视网信与大数据产业,政策持续出台促数据中心产业高景气。早在 2007 年,廊坊市 政府委托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形成了科学的《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基于本土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出台《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对电子信息产业 的鼓励、支持与引导,并率先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方面进行尝试,于 2010 年出台《廊 坊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实施办法》,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管理能力。2015 年大数据被 列为国家战略,廊坊市更是将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列为全市首位产业,并出台《廊坊 开发区云存储数据中心产业园发展规划》,将自身角色定位于“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中的数 据存储进行错位发展,随之出台政策对数据中心产业进行财政补贴、专项资金引导、政府购 买、产业园区建设、贷款融资等方面的支持。

  润泽科技持续受益于廊坊市的政策扶植,2011 年廊坊开发区编制《廊坊开发区云存储数据中 心产业园发展规划》打造国家级云存储数据中心产业示范园,在土地指标不足等制约性因素 前,坚持用网络空间换物理空间,启动润泽信息港项目抢占先机;2016 年的《廊坊市大数 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直接提出了对润泽科技的建设支持。当前,润泽(廊坊)国际 信息港已成为河北省具备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数字经济重大项目,为京津冀地区数字 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3.2.规模优势:自投、自建、自运营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实现降本增效

  受益于园区级数据中心的规模优势,润泽科技平均上架率在同行中领先。根据公司招股书测 算,当前廊坊主基地投产的数据中心共有 8 栋,除去投产时间较短的 A7、A8 数据中心,剩 余数据中心从 2016 年陆续投产运行,平均上架率在 2021 年底达到 93.73%。同行运行超过 1 年的成熟数据中心中,万国数据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大湾区的数据中心平均上架 率维持在 80%-92%的区间内,秦淮数据在京津冀地区的上架率较为可观,平均水平达到 89.10%;宝信软件宝之云四期自 2019 年相继使用,上架率超过 90%;奥飞数据自建的两期 数据中心上架率维持在 85%左右。由此可见,润泽科技平均上架率行业领先。

  我们认为主要 原因在于润泽科技依托园区级数据中心与批发型模式,保证了租用率。由于园区级数据中心 规模巨大,不同楼栋闲置的机柜通过光纤直连重新组合提升了产能利用率。润泽科技单机柜投资成本低于同行企业。根据公司重组上市报告书,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 主要用于佛山、平湖的数据中心建设,佛山项目共建设 12632 个机柜,预计投资总额为 16.97 亿,单个机柜的平均建设成本为 13.43 万,平湖项目建设机柜为 6016,单机柜的平均建设 成本为 13.51 万元。

  我们统计了近年来各家 IDC 企业通过定增募资等形式拟建设的 IDC 机房平均单机柜投资成 本,其中润泽科技较同行相对要低,我们认为主要受到规模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润泽科技6016 个机柜的平湖数据中心项目单机柜成本为 13.51 万元,而建设 2500 个机柜的宝信合肥数据 中心单机柜成本为 26.48 万元;建设 5000 个机柜的光环新网上海嘉定数据中心单机柜成本 为 26.00 万元。因此,相比宝信合肥数据中心,公司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相比光环新网嘉 定数据中心,公司一线城市周边的区域又具备明显的地价成本优势。

  与同行相比,润泽科技折旧摊销占比较低且逐年下降,电力成本占比较高且逐年上升。电力 成本占比较高的原因:1)上电率在提升,公司 2018-2020 年整体上电率为 64.40%、73.86%、 77.41%,上电率的增加提升了固定资产利用率;2)包电模式下公司向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报 价中包含了服务器托管费用、运营管理费用以及水电费等。折旧摊销占比低的原因是园区级 数据中心可以共享部分公共设施,且具有规模优势,在进行供电与制冷设施时由于数量巨大, 因此在供应商面前具有议价能力,故采购设备的成本低,这些因素反映在折旧摊销中导致占 比低于同行。

3.3.客户优势:与电信运营商长期合作,前五大客户较为优质

  长期服务电信运营商保障收入稳定性,2021 年运营商贡献营收占比高达 99.61%。公司与电 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运营商收入占据年度总收入的比值 由 2018 年的 94.35%增加至 2021 年 10 月的 99.61%,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 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当前投产的 8 栋数据中心均与基础电信运行商进行了签约,除此之外, 公司在佛山、平湖的在建数据中心已经与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签署框 架合同/合作协议,有效期均为 10 年。由于合同期限一般为 10 年-15 年,签约年限较长,能 够保证公司收入的稳定性,降低销售费用,也有利于公司专注提升上架率与运维水平,提升 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最终用户为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互联网和 ICT 企业,包括字节跳动、华为、京东、快手 等,客户资源较为优质。根据公司重组报告书,字节跳动 2018 年至 2021 年 10 月在公司终 端客户中的收入占比为 56.99%、52.49%、55.50%、64.19%。互联网行业中短视频等垂直 领域的崛起促使以字节跳动、快手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对于基础设施需求的释放,根据中国 电信招股说明书披露,字节跳动已经与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签署到期日为 2029 年 12 月 31 日的长达 10 年的 IDC 服务合同,润泽科技也与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签署了 10-15 年的 IDC 合作协议,公司向中国电信提供数据中心服务,由中国电信直接面向字节跳动提供数据中心 及网络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了收入的长期稳定。

3.4.运维优势:运营维护能力全球领先

  通过自建电站、自建综合管廊为园区核心客户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及服务。润 泽国际信息港 110 千伏用户变电站位于大学城以西、凤河以南、润泽国际信息港数据中心集 群 A 园区内,于 2020 年 9 月 29 日顺利通电,该座变电站主变规模为 4×63 兆伏安,110 千伏进线 2 回,10 千伏出线若干回,主变负荷容量一次性投产。该站为智能化户外 GIS 站, 内部设备均采用国内外一流品牌,建成后将成为润泽国际信息港的首个核心电力供应设施, 保障园区内用电稳定及安全,优化润泽国际信息港园区电网结构,也为正在建设的超大规模 数据中心集群提供了强劲电力引擎。

  园区内另有一座 220KV 专属变电站建设项目,两座电 站分别源自不同电网,保证充足、安全的电力供应,使园区实现双路高压供电,互为备份。 自建 4*4m 园区综合管廊,总长度约 3km,不仅提高电缆、光缆传输的安全性,预留扩容改 建空间,还内设有巡视、检修空间,维护管理人员可进入综合管廊进行巡视、检查、维修管 理,及时解决故障。

  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设计保证运维安全。数据中心每模组、每层机房均为独立双市电+UPS+ 柴油发电机供电系统,任何单点故障均不会对业务连续性造成影响,更不会影响到其他楼层 和其它模组;拥有环绕机房的管道专用夹层,方便管线维护和用户扩展;每层冷水管道均为 环形设置,单点故障不影响机房可用性;利用大容量的冷水管道系统,并专门设置储冷罐系 统,保证极端情况下使数据中心机房保持在正常运转的温度环境,在各个细节层面保障业务 连续性。

  供电、制冷系统等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保证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公司设备类采购主要是电源 设备、制冷设备、发电设备、机柜等各类计算机及机房设备,关键基础设施均采用国际知名 品牌,如卡特彼勒柴油发电机,世图兹精密空调,特灵等品牌冷机,伊顿牌 UPS,特灵冷机, ABB 中压配电柜与西门子配电柜,集数据中心整体性能、安全性、管理与维护性、扩容等因 素于一身,助于设备实现自动化监控,保证运维的可靠、安全、稳定。

  公司具备全球首个数据中心园区级运营及管理 UptimeM&O 认证。UPTIME INSTITUTE 组 织是全球公认的数据中心标准组织和第三方认证机构,M&O(Management&Operation)为 运营及管理认证标准,是针对已建设投用的数据中心,基于电力、制冷、消防、安防等基础 设施的运营与管理类认证。

  2022 年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 A3、A6 云数据中心获得全球高标准 UptimeM&O 认证, A1、A2、A5 云数据中心通过 UptimeM&O 复审认证,新增 20 名云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获 得 UptimeAOS(运维操作专家)认证,累计 40 名工程师获得 UptimeAOS 认证,另有 7 名 云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工程师获得 UptimeATD(Tier 标准设计师)认证。润泽科技是全球首个 获得数据中心园区级运营及管理 UptimeM&O 认证的公司,A1 数据中心 M1 模组获得 UPTIMETierIV 设计认证。为了不断提升运维管理能力,公司每年定向培训 20-30 名 UPTIMEAOS 认证工程师和 ATD/ATS 认证工程师,持续提升运维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助 于打造引领行业的园区级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体系。

  自建运维团队,收购“慧运维”构筑竞争壁垒。大数据时代数据繁多且维度复杂,运维管理 能力决定了下游客户口碑,运维团队建设决定了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公司高度重视运维团 队建设,主要管理人员具备数据中心设计、建设、运维等方面 15 年以上工作经验,已建立 起系统级、设备级、固件级的竖向培训体系,及设计、工艺、实操的横向培训体系。

  为了拥 抱 IT 运维发展大势、纵深拓展运维服务深度、筑牢运维人才优势,公司于 2022 年 9 月以4.2亿元完成对北京慧运维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慧运维”为京津冀、长三角等 4 个国家算力枢纽、13 个数据中心的多家大型知名互联网、科技、电信运营商等行业公司提供服务器托管后的增值服务,专业运维团队超 150 人,2020 年/2021 年营收收入分别为 3335万/4776万。依托本次收购,公司能够融合“慧运维”的技术能力实现运维服务再升级,运维团队超过650人。此外,公司有望协同“慧运维”的客户资源实现业务规模再扩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嘉和美康(SH688246):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嘉和美康9月26日获融资买入34.0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2.67%,当前融资余额6207.9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9.03%,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9月26日20.53万6207.95万9月... 网页链接

心心相印o:

  曙光数创(NQ872808)海光信息(SH688041)嘉和美康(SH688246)

  1、 先看行业:在“双碳”目标、“东数西算”工程的推动下, 液冷技术前景明朗

1.1、 概念解析:浸没液冷技术散热性、稳定性更好,互联网行业为主要 客户群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是支撑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各类系统的统称,具体包括制冷、 配电、机柜、布线、监控等系统,是数据中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数据中心是用于在 网络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和储存数据信息的物理场所,主要应用于对数据计 算和储存有较大需求的组织。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由 IT 设备和基础设施共同构成。

  数据中心可根据基础设施的标准机架数量进行划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 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将数据中心划分 为超大型、大型、中小型三类。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心机架规模不同,对应的基础设 施解决方案也不相同。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按照不同制冷方式进行划分风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液冷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风冷方式发展起步早,技术较为成熟,液冷方式是近几年由于 数据中心对散热需求提升而出现的新方式,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液冷方式又分为 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两种,其中浸没式液冷方式可再细分为相变浸没式液冷和 非相变浸没式液冷。

  风冷是以空气作为冷媒,通过空气与发热部件接触换热实现散热的冷却方式。 液冷是以液体作为冷媒的冷却方式,利用液体将数据中心 IT 设备内部元器件产生的 热量传递到设备外,从而冷却 IT 设备。冷板式液冷是一种间接接触型液冷,将冷板 固定在散热对象上,液体在冷板内流动将设备热量传递带走,实现散热。浸没式液 冷是一种直接接触型液冷,将服务器等有散热需求的 IT 设备完全浸没在冷却液中, 通过液体的循环流动或相变进行冷却。冷板式液冷主要应用于一般高密度的数据中 心领域,而浸没式液冷目前主要集中应用于超高密度数据中心领域。

  对比不同制冷方式可以发现,浸没式液冷冷却液和发热设备充分接触,散热效 率更高,可将数据中心 PUE 降低至 1.2 以下,运行更稳定,同时由于没有风扇,噪 音更低,是未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

  由于液冷技术具有高效制冷的特点,液冷数据中心及其基础设施主要应用于高 功率密度数据中心,目前应用行业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电信、能源、生物、医 疗等。其中互联网行业具备较大数据需求,2019 年在下游应用中占比 20%,覆盖人 群广泛,业务体量大,对于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较高,单机柜功率密度达到 10kW 以上,是目前液冷数据中心及基础设施的核心客户群。

1.2、 产业现状:国外尚未形成龙头厂商,国内企业具有先发优势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发展依托于数据中心的发展。数据中心发展经历了三个发 展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代数据机房出现并发展,由于计算机以电子管和晶体管为 主,体积大、散热需求高,催生精密机房专业空调等专业设备的出现。第二阶段: 集成电路迅速发展,进入微型计算机时代,数据机房形态向中小型发展。第三阶段: 互联网的兴起,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新应用的快 速发展催生数据处理和储存的需求,数据机房逐渐向数据中心新形态演变。

  在数据中心制冷领域存在多种技术路径的实现制冷目的,根据《绿色数据中心 白皮书》指出的不同密度数据中心对应的制冷方式,传统的风冷方式只能满足 2.7kW/ 机柜的数据中心散热需求,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数据 中心制冷领域的技术出现了革新。目前,液冷技术凭借着高稳定性和高散热效能逐 渐体现出优势,水冷/液冷方式可满足 2.7-30kW /机柜的数据中心散热需求,能够解 决超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问题。

  国外尚未形成龙头厂商,国内企业具有先发优势。液冷技术作为高新技术,覆 盖多学科、多领域,技术壁垒高,目前国内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厂商液冷技术普及 率尚较低,掌握该技术的企业较少。国际市场中,主要厂商在液冷技术和产品方面 还处于实验或初步应用阶段,市场中尚未形成较强龙头,市场竞争格局未定,且由 于中国数据安全保护政策,国外厂商产品进入中国较为困难。国内市场中,部分企 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已经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先发优势, 未来行业内将会形成龙头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竞争格局。

1.3、 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245.3 亿元

  数据中心是促进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的数据中枢和算 力载体,对于我国经济增长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云 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行业将迎来较大机遇。 近年来,国内数据中心建设进入高峰期,新建数据中心数量快速增长,功率密 度逐年上升。根据《2021-2022 年度中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市场总报告》,2021 年单机柜功率在 10kW 以上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增长率超过 10%,其中 30kW 以上的高密度数据中心增长速度最快,达到 31%。

  “双碳”目标既定,液冷技术市场需求广阔。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 景下,计划到 2025 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 PUE 降到 1.3 以下。据 中国制冷协会《中国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19》,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基 础设施中占比最大的能耗。根据 PUE 计算公式,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将是降低数据 中心能耗的主要措施。液冷技术能使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3 以下,市场前景广阔。

  预计 2025 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可达 245.3 亿元。近年来,随 着液冷数据中心技术设施商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市场需求高涨,液冷数据中心及基 础设施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据赛迪顾问预测,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 由 2019 年的 260.9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1283.2 亿元,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市场规模将由 2019 年的 64.7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245.3 亿元。

  细分市场来看,预计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占比将持续扩大。2019 年, 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占比分别为82%、18%。 冷板式液冷技术发展较早,目前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产品在市场上占比较高,但浸 没式液冷是直接接触的制冷方式,相较于冷板式液冷,更大程度上利用液体的比热 容特点,制冷效率更高,可以更有效降低数据中心 PUE,未来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 基础设施将会占据更多市场。据赛迪顾问预测,2025 年,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基础 设施占比将提升至 41%。

1.4、 发展趋势: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预制化、智能化、低碳化为未来 发展方向

  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伴随着液冷数据中心及其基础设 施的逐步大规模商业应用,以及液冷技术的优势不断显现和传统观念的改变,液冷 数据中心的市场接受度将不断提高,技术设施普及速度加快。 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和性能不断优化。一方面,近几年国家政策支持液 冷先进数据中心技术发展,各项文件鼓励企业开展新兴数据中心预制化、液冷等设 施层技术开发,另一方面,液冷基础设施将不断向预制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 展。

1.5、 竞争格局:英维克规模优势凸显,公司盈利能力和研发属性出众

  在高密度数据中心领域,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冷板式液冷和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大规模商用化部署的公司之一。华为、浪潮目前实现商用的主要以冷板产品为主, 阿里巴巴目前已实现浸没单相液冷产品的部署。因此在高密度数据中心领域,公司 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华为、阿里巴巴、浪潮等企业;在低/中低/中高密度数据中心领 域,公司主要可比公司包括英维克、依米康、佳力图等企业。

  业务对比来看,产品端方面,四家公司产品结构差别较大,在数据中心制冷产 品上有所重合。曙光数创专注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提供浸没相变、冷板液 冷等不同解决方案,优势产品为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英维克是国 内领先的精密控温节能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商,产品结构覆盖数据中心机房控温节 能产品、无线基站和智能机柜控温节能产品、客车空调以及轨道交通制冷服务。依米康是信息数据领域系数字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绿色解决方案服务商,旗下关键设 备、智能工程、物联软件、智慧服务四大板块对应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各个节点, 关键设备系列产品包括各种精密空调产品及液冷解决方案。佳力图专注数据机房等 精密环境控制技术的研发,主营产品包括精密空调设备、机房环境一体化产品、技 术服务业务、精密空调配套产品(湿膜加湿器、精确送风机),产品结构以精密空调 为主。从成立时间来看,4 家公司成立时间较为接近,发展历史均超过 15 年。

  规模端:2021 年,曙光数创、英维克、依米康、佳力图营收分别为 4.08 亿元、 22.28 亿元、14.49 亿元、6.6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71.97 万元、20504.76 万元、 3020.01 万元、8514.64 万元。可以看出,英维克和依米康营收体量较大,曙光数创 营收规模尚小,但 2021 年归母净利润位列第二,仅次于英维克,业绩表现出色。

  成长性:2021 年,曙光数创、英维克、依米康、佳力图的营收增速分别为 21.52%、 30.82%、7.67%、6.6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37.50%、12.86%、118.19%、-26.35%。 近年来,英维克和公司的营收及利润增速均为正值,成长具有持续性。

  盈利能力:2021 年,曙光数创、英维克、佳力图、依米康毛利率分别为 40.67%、 29.35%、17.53%、33.06%,由于各公司业务范围存在差异,无法直接进行比较。对 比各公司数据中心控温类业务毛利率可以发现,2021 年,曙光数创、英维克、佳力 图、依米康该项业务毛利率为 40.67%、23.37%、19.85%、32.51%,曙光数创业务毛 利率位居第一,主要是由于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单项毛利率高。

  费用率:2021 年,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 率均值分别为 7.31%、4.32%、5.18%、1.42%,曙光数创分别为 2.07%、3.71%、9.89%、 -0.44%,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研发费用率位居行业高位。

  2、 再看公司:数据中心浸没相变液冷领军企业,2021 营收创 新高

2.1、 发展历程:专注数据中心领域的“小巨人”企业,高效冷却技术国 际领先

  公司成立于 2002 年,是一家以数据中心高效冷却技术为核心的数据中心基础设 施产品供应商,主营业务为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冷板液冷数据中 心基础设施产品、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围绕上述 产品提供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公司专注于数据中心领域,在数据中心高效冷却的 研发及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20 年,中国电子学会组织召开“面向高功率密 度计算机的高效全浸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经由三位院士领衔组 成的专家组鉴定,鉴定意见为“公司浸没液冷技术成果技术水平高,创新性强、居于国际领先水平”。2020 年,公司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2021 年 8 月入选全国仅 656 家的工信部/财政部“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公示名单(第二批第一年)”,至此正式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快速通道。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截至 2022 年 8 月 8 日,曙光信 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持有曙光数创 70%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曙光信息产业 (北京)有限公司为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 算技术研究所通过全资控股子公司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曙光信 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8.35%股份,为曙光数创实际控制人。

  公司主要现有产品按照技术路径可以分为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冷板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以及模块化数据中心三大类。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 心基础设施产品——C8000 系列以计算机柜和液冷换热模块为单元,每个单元内包 含 1 台液冷换热模块和 2 台计算机柜,成为“一拖二”液冷计算单元。公司浸没相 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主要适应“东数西算”、“双碳”背景下绿色数据中心 发展需求,公司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具有超强散热效能、可实现超高密度部署和极低 PUE 特征,提供核心竞争力。冷板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C7000 系列主要 包含液冷服务器冷板套件、液冷机会、封闭通道、竖直分液单元、室外冷却设备及 预制化管路等产品。公司冷板液冷数据中心突破传统风冷冷却模式,采用液冷为主、 风冷为辅的混合冷却模式,大幅提升服务器散热效率,降低冷却系统消耗,增强服 务器可靠性。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主要采取风冷的冷却方式,采用模块化、集成化 建设理念,工厂预制、现场拼装。

  收入结构:液冷产品线占据主导,2021 年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 收入大幅增长。2021 年公司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冷板液冷数据中 心基础设施产品、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分别实现收入 3.33、0.33、0.25 亿元,占总营 收比例为 81.63%、8.09%、6.06%。

  从公司近三年产品结构来看,液冷类数据中心产品为公司主力产品,占产品结 构 80%以上,其中又以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产品为主导。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 产品 2019、2020 收入基本持平,2021 年该产品业务营收大幅增长,同增 42.15%, 主要系公司2021年度执行完毕的大型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项目合同 数量和金额均有所增长;冷板液冷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呈波动趋势,2020 年收入大幅 增长,2021 年则有所回落,2020 年增长主要系该年度完成的个别项目规模较大;模 块化数据中心产品近三年收入逐步递减,主要原因系该产品较为传统,市场已至充 分竞争阶段,公司集中精力和资源进行液冷产品的开发和开拓。

  毛利率:液冷类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毛利逐年下滑。浸 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产品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 23.08%、42.39%、42.91%,2019 年毛 利率较低主要系该年实现了浸没相变液冷技术首次大规模商业应用,商业模式及项 目经验尚未成熟,2020 和 2021 年度随着公司经验增加及技术成熟,公司承接项目以 总体交付为主,产品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冷板液冷数据中心产品近三年整体毛 利率较为稳定,毛利水平居中,主要原因系产品实现难度低于浸没相变液冷产品, 高于模块化产品。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近三年毛利率逐年降低,主要系市场竞争激 烈且公司以液冷为布局重心。

2.2、 商业模式:直销模式,采取长期合作+品牌示范的方式开拓客户

  公司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 项目实施和售后服务。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产品选型方案,并根据方案安排采 购和生产活动。生产结束后,公司在客户现场进行项目实施以及售后服务。 核心业务单元成本情况:由于客户需求、建设模式、商务关系不同,各个销售 项目最终的销售合同中的产品类别以及成本占比也有所差异。此外,受项目现场部 署过程影响,项目产品需要根据客户具体情况以及客户需求进行配置,对产品性能、 参数、指标以及结构要求均有不同(但产品核心单元模块设计并无重大变化)。因此 各项目产品所采购的各组成部件配置不同,核心业务单元成本占整机比例会存在一 定的差异。

  采购模式: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种类多,主要包括制冷件、配电、电子元器件、 结构件等。公司结合自身供应链和多年生产经营情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供应 商管理制度,针对供应商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重要物料采购基本通过名录中供 应商进行。公司目前采用以单定采和保持一定库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物料采购,近 3 年采购支出呈现波动趋势,2019 年原材料采购金额较大主要系为 2020 年业务提前备 货所致。2021 年,公司采购制冷件支出 1.59 亿元,配电 0.43 亿元,结构件 0.37 亿 元,电子元器件 0.15 亿元,采购类别以制冷件为主导,占总原材料采购的 52.05%。

  销售模式:采用直销模式,积极拓展客户。公司目前产品均为直销,不存在经 销商模式。近 3 年来,公司直销毛利率由 2019 年的 26.29%增长至 2021 年的 40.67%, 主要系技术成熟度提升。公司采取长期合作+品牌示范的方式开拓客户,依托成熟的 项目管理体系和流程,积累了优质非关联方客户资源,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订单导向,目前在手订单充裕。公司采用订单模式进行生产和装配,根据应用 场景及客户需求不同,确定产品规格、性能等各方面信息后,进行相应生产和组装。 2019-2021 年,公司定制化项目收入占比分别为 79.97%、91.91%及 81.48%,公司定 制化项目收入占比较高,且数量较大。从获取订单方式来看,公司主要通过商务洽 谈和招投标两种方式获取订单,目前通过招投标获取的销售收入较小。

  销售地区以北方为主。公司销售地区受国内大型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分布影响, 以北部地区为销售重心,近 3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70.78%、53.46%、58.12%,2020 年度占比下降主要系其他区域大型高密度数据中心对应收入增长。东部地区 2020 年、 西部地区 2021 年营收占比大幅增长主要系该年份完成大型项目。

2.3、 财务情况:2021 年营收首破 4 亿元,毛利率、净利率上升趋势明显

  营收方面:公司营收持续稳步增长,2021 年营收首破 4 亿元。近 5 年来,公司 营业收入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同比增速回落。2019 年公司浸没相变冷却 G8000 系列 产品首次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推动实现营收 2.92 亿元(+83.23%),2020 和 2021年度,受益于低碳、降 PUE 的产业政策支持以及数据中心行业快速发展,液冷需求 高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5 亿元(+14.96%)、4.08 亿元(+21.52%)。 归母净利润方面:与营收情况变动一致,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9,371.97 万元 (+37.50%)。近 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样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17-2021 年归母净利 润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408.12%、79.12%、180.92%、141.71%、37.50%,前期高速 增长发力后,2021 年增速有所回落。近年来归母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主要系浸没相 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毛利率高。

  毛利率方面:2017-2021 年毛利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公司毛利率由 2017 年的 19.85%增长至 2021 年的 40.67%,可以看到,在 2019 年聚焦浸没相变液冷产品后, 公司毛利率从原来的 20%左右水平一跃至 35%以上水平。 净利率方面:2017-2021 净利率高速增长。公司净利率走势与毛利基本一致,且 增长更为迅猛,由 2017 年的 4.94%增长至 2021 年的 23.00%。

  期间费用方面:近 5 年公司期间费用整体有所下降。2018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 增长至 18.50%后开始逐年回落,2021 年期间费用率为 15.24%,内部运营效率有所 提升。 销售/管理费用率方面:2017-2021 年,公司管理用率分别为 10.21%、4.74%、2.62%、4.09%、3.71%,销售费用率为 4.78%、2.13%、2.05%、2.51%、2.07%,销售/管理费 用率逐年下降至低位水平。

  3、 亮点探讨:核心技术优势打造液冷先锋,客户开拓已现成 效

3.1、 产品/研发优势:浸没相变液冷实现商业化部署,高研发投入筑成技 术护城河

  产品方面,公司核心研发产品包括冷板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C7000 系列 和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C8000 系列。其中,2019 年 C8000 系列首次 大规模商业化部署,标志着数据中心行业全浸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 了大规模产品转化和部署。C8000 系列产品集合了公司前沿全浸式液体相变冷却技 术,成功解决了高功率密度服务器散热问题,同时能够使得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05~1.2,优于行业标准要求。此外,“一拖二”的模块化部署方式使得部署密 度较传统风冷解决方案提高数十倍。

  公司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股东注入及自主研发相结合。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 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研发团队逐步扩大,核心技术也出现了增加、迭代或升级。冷 板液冷基础设施方面,公司提出采用冷板式液冷技术解决中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散 热问题的研发方向,不断丰富产品型号,提升散热能力与产品可靠性。未来,针对 核心发热部件的散热要求,冷板式液冷产品采用配套模块化开发,可以多种需求灵 活配置,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浸没相变液冷技术方面,公司率先将基于双级壳体循环制冷的高效全浸式液体 相变冷却技术应用于高功率密度服务器领域,突破了服务器结构密封转接与可维护 性技术、浸没环境下高速信号完整性保持技术、芯片级复合结构强化沸腾技术、基 于模型预测的实时动态匹配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传统冷却技术存在的“功耗墙” 问题,同时具有极佳的节能效果,此外大幅降低了芯片核温,实现服务器内温度场 均匀分布,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包括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冷板液冷技术和风冷方向技术。 目前公司在数据中心液冷方面通过深入研究、不断积累,具有技术优势。 浸没相变液冷技术方面,公司率先将基于双级壳体循环制冷的高效全浸式液体 相变冷却技术应用于高功率密度服务器领域,突破了服务器结构密封转接于可维护 性技术、浸没环境下高速信号完整性保持技术、芯片级微纳米结构强化沸腾技术、 基于模型预测的实时动态匹配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传统冷却技术存在的“功耗 墙”问题,同时具有极佳的节能效果,此外大幅降低了芯片核温,实现服务器内温 度场均匀分布,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冷板液冷技术方面,公司研发了高效液冷散热冷板结构、机架式服务器智能分 液单元系统、服务器通用内存散热方案以及冷头防电腐蚀设计,能够在实现高功率 芯片定温控制、有效冷却高功率密度芯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数据中心设备 PUE 数值。服务器用水冷液选型及低电服饰设计为后续液冷技术研发提供重要实测数据。

  风冷方向技术方面,公司拥有全直流变频空调控制技术,通过全直流控制模块 整合三大直流电机(变频压缩电机、室内风扇机、室外风扇机)灵活的调节优势, 在优化匹配空调系统,实现了柔性制冷,按需自动快速输出,精确调节温度和湿度。 截至 8 月 2 日,公司已取得 91 项专利和 27 项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 31 项。 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主持/参与的标准共 20 项,其中已发布的标准 14 项:包括国标 1 项,行标 6 项,团标 7 项。近几年,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电子节 能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开放数据中心 委员会(ODCC)优秀合作伙伴等。

3.2、 客户/地位优势:非关联方客户开拓成效显著,在手订单较高

  从客户类型来看,公司主要客户来源于企业、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主要为行业内数据中心集成企业,其终端用户大多为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近 3 年 来,公司客户结构发生转变,公共事业单位占比逐年降低,政府及企业客户占据主 导,2021 年企业客户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 56.26%。公司对不同客户的销售毛利率存 在波动,主要是终端客户对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的需求均为一次建 设、长期使用,毛利率受项目完工数量和规模影响。近 3 年来,企业客户毛利率由 2019 年的 35.01%稳步提升至 2021 年的 40.95%,政府客户 2021 年毛利率 44.19%, 为各种类型客户中最高。

  公司非关联方收入占比正逐年增加。2021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各 产品线非关联方拓展取得显著进展。从近三年营收来看,公司 2019、2020 年度关联 方销售占比大,2021 年与非关联方客户开展合作,实现重大合同销售收入,非关联 方营收 23470.36 万元(+252.46%),首次超过关联方营收。从毛利率来看,近年来, 公司关联方、非关联方毛利率逐渐接近,基本稳定在 40%左右水平。

  公司非关联方客户开拓成效显著,非关联方客户数量逐年增加。公司通过市场 宣传、技术交流、参加展会、公开投标等方式积极拓展客户。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 能力、丰富的产品交付案例和可靠的产品品质,获得业内客户广泛认可,积累了优 质的非关联方客户资源。随着公司销售体系逐渐完善,数据中心客户来源越来越广 泛,非关联方客户数量逐年增加。

  公司与非关联方公司 B 在 2021 年实现重大合同销售。此外,公司已签署西部(重 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项目的合同,此中心将成为“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大数 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

3.3、 募投项目:拟新增青岛研发区域,与北京研发部门相互支撑,提升 研发能力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此次拟使用募集资金 1.7 亿元用于液冷数据中心产 品升级及产业化研发项目建设,使用 1.1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拟在研发项目 中扩大北京研发部门场地,并在青岛新增研发区域,形成相互支撑,完善公司研发 场地,同时充分优化研发环境,扩充研发团队,完善研发技术体系。

  募投项目中超高功率密度服务器浸没式散热产品升级、浸没式液冷基础设施产 品升级、新型浸没冷媒的开发及其元器件兼容性研究、高功率密度服务器冷板式散 热产品升级、中等功率密度冷板式散热产品开发、冷板式液冷基础设施产品升级研 发等共计六个研发项目是现有技术或产品的迭代升级,而液冷专用高效室外机系统 研究项目是新技术研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杨毅寻股记:

  减仓部分望变电气,留一部分关注它!

  今天创耀科技发力,开惜我加仓的时间未到!

  如果要涨,北交所板块是最有可能的;法本信息低价也容易被炒!望变电气和诺思格希望它们波动能更大点;嘉和美康还要等时间吧!

  选了部分个股,准备十月后谁跌买谁

杨毅寻股记:

  等待的过程是煎熬的,北交所有期待中的利好,加上盘子小,适合量少时炒,估计近期还会活跃,希望能来一大波,让长虹能源解套;诺思格等月底看情况;法本信息继续煎熬等待它的放量;嘉和美康和望变电气会慢慢长期持有波段操作!

嘉和美康(SH688246):

  嘉和美康: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网页链接

杨毅寻股记:

  新华网、德科立不亏的全卖了,长虹能源、诺思格、法本信息和嘉和美康等亏损的躺平了,我要休息几天再来!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