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今日SZ300633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11-26 05:22:48 首页 > 深交所股票

好了我是你杰哥:

[吐血]

  昨天凌晨刚想完这个逻辑,早上开盘就爆拉了,还没来得及好好选标的。医疗昨天的爆量不能说一定见底了,但是昨天进的朋友,只要位置相对低,后续这跟大阳线不破,可以格局很长一段时间,大盘稳住,是有可能走出一波行情的迈瑞医疗(SZ300760) 乐普医疗(SZ300003) 开立医疗(SZ300633)

四季花匠:

  开立医疗(SZ300633)

  证通电子(SZ002197)

  周三反弹,我觉得是机会,所以上了电热和星源,但是没挣多少,周五中午看,涨的全是信创和医疗。

  于是进行了大幅度的调仓,出了新能源,换入开立和证通。这俩尾盘也都涨停了,只能说资金太强势。

  手里捏的小仓位etf就是为了博反弹,没想到医疗竟然能涨停。

  有说熊市多长阳,也有说这一波跟之前的券商半导体一样。以我的水平无法判断后面怎么走,我只做好应对就可以了。

李宪边:

开立医疗,1月24日股价29元,观察回调等待机会,看好2022年站稳28元,年底站上42元,未来价值目标价120元+

  关键词:超声+内窥设备,国产替代

  ===========================

  随着医药研发的高景气不再,我就把目光逐渐转向医药流转与渠道,医械设备与研发。今天分享的就是国内彩超、超声检测设备的第二大企业——开立医疗(SZ300633)。

  行业背景

客户是国内各大医院,用户是广大医生,最终的受益人是我们公众。

  医疗影像学的彩超领域,蕴含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这个市场里,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我国三级医院数量超过2200家,医疗设备采购金额占所有医院的40%左右。而三级医院的彩超设备需求,一直以来都是进口超声品牌争夺的主战场。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腹部脏器、心脏、骨科、前列腺、妇产科等,已经成为国内外普及率非常高的检测设备。

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

  根据预测,2019年全球彩超市场规模达到74亿美元,同比增长2.78%;中国彩超市场规模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3.41%。整体增速不大。但是。在超声诊断设备领域中,通用电气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等国外品牌,在我国的中高端市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主要有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等为代表的医用超声诊断设备企业,产品定位也从中低端向中高端逐步延伸

  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以2020年年报为例,迈瑞医疗的彩超收入为40.3亿元,开立医疗的彩超收入为8.9亿元。这已经是国内专业企业的龙一和龙二,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开立医疗近年来,先后推出S50、S60系列高端彩超,是目前国内第二个开发了高端彩超进入这个市场的企业。

  在低端市场(二级以下各级医院),迈瑞医疗的市占率长期保持30%+,开立医疗和汕头超声都是在10%左右,然后再加上一些别的企业,国外品牌全面撤退,整个低端市场已经基本完成了国产替代。在中端市场(一级与二级医院),进口产品市场份额日益萎缩,国产超声品牌已完成技术积累,凭借相近的质量和低20%-30%的价格优势,逐步抢占市场份额。在高端市场(三级与部分二级医院),超声领域利润最丰厚的市场里面,国外三强GPS仍占有主导地位,合计市占率可能高达9成。国内品牌曾经只有迈瑞医疗,在2013年并购了美国的Zonare,获取了高端的彩超技术,快速进入到了高端彩超市场,从而保有一点市场份额,

  在这样一个当下国内外品牌实力悬殊的背景下,国产替代的浪潮又给了我们的开立医疗哪些机会呢?

分级诊疗的政策落地

  一是,,增大了中低端市场的容量。分级诊疗,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的持续投入及采购预算提高,比如社区医院,专项专科医院需要采购新的设备,以及部分一二级医院的超声配置量尚未饱和,现有的装配量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便携式超声的发展

  二是,。该类设备是主要在急诊、重症医学、麻醉、肌肉骨骼等领域应用。便携式过去几年的增速明显是快于传统的推车式的增长,而这次疫情下由于正常门诊就诊数量的减少,本来彩超这个行业应该是大受到影响的,开立上半年就出现了17%的下滑,但是迈瑞上半年仍然保持没有下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便携式超声的大幅增长,补了大彩超的缺口。

政策鼓励

  三是,。医疗器械国产化一直是政策重点鼓励方向。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列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鼓励发展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和替代进口、《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着重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生物产业(含医疗器械)列入深圳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政策对于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来说未来5-6年(进口高端和中高端的使用寿命)是进口替代的良好机遇期。

  业务发展

国内较早研发并全面掌握彩超设备及探头核心技术的企业

  开立医疗成立于2002年,是,2004年推出国产首款便携彩超,2006年率先实现超声探头生产国产化。

可与主流三大日企的电子染色技术媲美

  2012年切入内镜领域,推出国产首款高清内镜,2018年收购了威尔逊及和一医疗,2019年威尔逊并表。旗下的光电复合染色技术和聚谱成像技术,,已推出了全高清消化道内窥软镜系统、三芯片2k硬镜、4k硬镜系统等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HD-500、HD-550系列高清内镜,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代表了目前国产内镜的领先水平。

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同时,在中长期产品线布局方面,除了超声和软镜产品线,开立医疗的血管内超声(IVUS)、超声内镜、软镜治疗器具、硬镜等高端产品线也都在研发管线中,整体产品技术定位领先,部分产品,多产品线战略正在逐步形成。

  业绩与困境

同比+32.0%

  开立医疗的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9.4亿,,净利润1.4亿,,其中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2%、1730%,延续了上半年高增长态势。

毛利率为65.9%

  前三季度的整体,同比增长了1.5%,主要原因是超声及内窥镜的高端产品占比不断提升,有望继续提高市场份额,优化利润结构。

三费全部同比下降

  销售费用率为28.0%,同比下降-4.2%,管理费用率为6.9%,同比下降-0.9%,研发费用率为20.4%,同比下降-4.7%,,呈现出非常优秀的降本控费能力。

  在2018年-2020年,开立医疗并未能延续上市初期出色表现,历经了三年发展阵痛期。原因有以下几点:

  1、医院超声设备采购的周期性,影响了开立的业绩稳定性;

  2、招标事件使得军委业务暂停三年;

  3、2018年开立收购内镜耗材公司威尔逊,2019年威尔逊并表,但业绩承诺未完成,开立医疗计提了商誉减值,拖累了整体业绩;

  4、疫情造成市场扰动,台式超声和内镜采购需求减少。

  不过,在日渐回暖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下,国产替代的浪潮给了开立医疗一把助力,而开立自己从2019年开始的销售改革也初见成效,同时海外产品注册和销售也加快了速度:

核心渠道代理商带来的收入持续增长,也降低了单一营收渠道依赖的经营风险

  1)转变营销方式,通过真正有效的经销商、渠道商推动销售,;

新组建综合产线专项负责基层医疗和非公医疗,三级医院市场推广力度和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2)执行新组织架构,超声产线和内镜产线专项负责三、二级医院,。

  另外随高端产品S60、P60稳步装机和新一代中高端产品Elite系列上市,开立的产品销售结构不断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不断上涨,毛利率不断提升。而海外市场中高端渠道拓展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便携超声成为海外市场热门机型,疫情促成的在线学术营销体系也提升了内镜在海外的认知度。

  结语

  我相当看好在医疗新基建驱动、品牌力提升、高端产品放量等综合作用下,开立医疗的经营持续向好。

这是产品从中低端迈向高端的必经之路。

  从开立医疗的发展阶段来看,收入规模已经度过了一个盈亏平衡点——因为较高的费用投入导致利润水平较低,ROE明显出现低谷,

  随着开立医疗的内镜业务高速增长、高端超声收入稳定增长,加上未来的IVUS、超声内镜、4K硬镜等新产品的上市,开立医疗的整体企业价值,即将收入迈上新台阶。预估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9、3.6亿元。

开立医疗,1月24日股价29元,观察回调等待机会,看好2022年站稳28元,年底站上42元,未来价值目标价120元+

  欢迎关注我多平台,一个专注于企业经营改善,价值能量释放的长线投资者李宪边。

  风险提示:

  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李宪边:

  警惕60-70元的巨量开立医疗(SZ300633)

永远新高:

[好失望]

  开立医疗(SZ300633) 澳华内镜(SH688212) 皂滑弄人啊

赛道掘金:

【更多纪要关注:赛道掘金】

医疗新基建落地情况跟踪—公立三级医院A 副院长访谈

1. 医院2000万贴息贷款的具体情况?

  贴息贷款需要各家医院自行申请,有很多政策。

  不是所有医院都选择申请贷款,专家所在医院为杭州公立医院,自有资金相对充裕,在资金方面暂时没有需求,故不会申请。

2. 疫情三年间医院的营收水平及疫情前后的营收变化?

  20年因为疫情,与19年的营收基本持平。

  21年上涨7-8%。

  22年受上海疫情较大影响,预计营收上涨在5%以内。今年的营收情况具体要看疫情的严重程度,预计22年收入在60亿左右。

3. 医院每年会投入多少资金在设备购买上?

  在不扩张的前提下,常规年份的投入在1.5亿左右。

  基建周期较长,成熟医院大部分时间不会有空间增长,1.5亿是医院每年常规设备的投入金额。但若某年医院有新的基建项目投入使用,则设备费用要根据规模大小相应增加。

  设备费用包括设备的更替,也包括新购置设备(新购置设备不需要场地的扩张),维保费用所占比例相对很低。

  关于设备更替:若业务量增长,内定采购量也会有所增加。如检验科业务增长,则会增加购置检验设备。

  具体设备投资比例要看各个医院的特点,专科医院的设备购置费用与综合医院相比要低很多,同规模的儿童医院设备购置费用只有专家所在医院的1/3。每家医院的学科发展也不相同,设备费用与医院学科发展情况也有关。

4. 过去三年主要购置了哪些设备?

  一般大型设备至少要8-10年才会考虑更新。

  在新购置设备中,放射科设备所占比例较高;超声科的设备价格较高;此外手术室的器械(达芬奇机器人、麻醉剂、呼吸机、监护仪、超声刀、手术显微镜等)损耗较大,购置也较多;大设备会购置直线加速器、磁共振、CT、内定中心、 ICU设备等。

5. 新冠后设备采购上是否有新的改变?PCR实验室,PCR仪购置增加。

  新冠后,发热门诊的扩建,CT的引入量增加,也增加了大型的放射设备。我国社会面疫情防控力度到位,ICU没有较大变化。

6. 若放开疫情管控,对ICU的需求是否会变大?

  目前国家并未鼓励建设ICU,因为ICU的人员、场地、设备投入都很大。

  三甲医院对ICU床位比例有固定指标要求,医院会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与病人情况调整相应比例。

7. 疫情三年国家有哪些政策支持医院建设?

  公立医院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对政府要求并不高,政府若有能力,会给医院增加相应投入,若政府能力有限,医院并不会对政府提出较高要求。

  医院在疫情前后收到的政府补贴并没有较大区别。

8. 新冠后政府鼓励公立医院发展,专家所在医院是否有新建?

  这是宏观政策,公立医院的新建、扩建、改建自2015年就开始了,新冠疫情只是让这类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9. 专家所在医院是否开始做DRG?

  刚刚开始做。对医院营收与设备采购影响不大,DRG核心是医保基金的使用,对医生诊疗规范和成本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受到了

  一定影响。

  公众对DRG还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对医院利润还是有一定影响。目前主要影响的是住院收入,门诊引入类似方式后对收入和医疗结余都会有一定波动。

10. 医院购买设备的具体

  流程?

  每年设备使用部门会上报需求,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针对需求进行投票,需要采购设备的科室需要在委员会上进行设备购买的原因阐述与效益估计,最后在院务会上进行决定,将计划下达给采购部门。

  衡量指标涉及工作量(如CT、超声的平均等候时间)、学课建设要求(具有优先级)、设备效益测算数据等。

  专家所在医院CT设备购买价格在500万左右,一般4-5年才能回本。CT的价格跨度较大,具体要根据业务方向进行分析,此外,CT的维保(一般在价格的5- 10%)、电力和人员费用较高,因此回本周期较长。

  空调和大型设备用电占医院用电比重较大,照明用电仅占10%左右。

11. 部分大型设备的回本时间?与CT情况相似。

  超声的回本时间较短一些。体检中心的超声器械约1-2年就能回本。胃肠镜没有仔细测算过。

12. 医院更加看重的指标?

  盈利能力是一方面,一般只要业务量和学科发展有需求,就会购置设备。若学科发展有要求,则会把经济效益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

13.未来可能会购置的设备?

  目前医院设备在整个领域处于较为顶级的位置,之后的设备购买会牵涉到更多政策支持。

  专家估计未来五年对检查设备的需求会处于增长的态势。新院区与规划时相比, CT和磁共振的实际购入量增长了一倍左右。

  新院区的建设,从立项到开工需要漫长的时间,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局部改造,因此会有较大的数量变化(新院区规划时购入3台CT,实际购入7台CT,新冠时应发热门诊规范要求购入了1台CT)。

14. 专家所在医院最为热门的项目?

  受健康宣传的影响,做肠胃镜的人很多,原有的内镜场地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需求,因此造成了排队。

  超声对场地的要求相对不太严苛,因此情况会好很多。

  超声设备的购入也是受业务量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要避免资源浪费。

15. 在采购过程中是否会偏好国产设备?

  作为公立医院,支持国产设备。目前国产设备的质量和适应度都在不断提升,医院愿意采购国产设备。

  相对而言国产内镜的发展不太成熟,在技术上还需要很大的提升。其他国产设备的发展都较好。目前医院没有买过国产的胃肠镜,在国外品牌中以奥林巴斯为 主。医院直线加速器主要购买的是医科达和瓦里安。

  选用机器首先考虑性能和稳定性,只要国产设备达到了水准,则会考虑采购。国家并没有强制购买国产设备,但会有一定资金上的支持,国产设备在县市级医院的份额在不断上升。

  联影医疗(SH688271)迈瑞医疗(SZ300760)开立医疗(SZ300633)

远方问道:

  回复@书与画像: 医药大涨的逻辑很简单:其①是超跌超卖,反弹意愿越强;其②是即将到来的冬季可能会出现“新冠新毒王”,要控制住疫情,那还得靠医药疫苗生物!

  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只有在市场分歧、朦胧预期阶段买入并重仓,在新冠预期明朗路人皆知的时候,才是我们落袋兑现的时期!正所谓“买预期”,“卖事实”!开立医疗(SZ300633) 迈瑞医疗(SZ300760) 恒瑞医药(SH600276) 、爱尔眼科、欧普康视、通策医疗.

  查看图片//@书与画像:回复@远方问道:个个都这么贵,凭啥上涨?因为涨了两天所以就要继续涨?

莫名其妙的老头: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标题的这句话。十分的有意境,给人一种岁月变化,空灵的美。不难发现,我的简介也是这句话。

  想来也是感慨,不知不觉就赚到了两万四了,上一次体验到这种股票极速升值时的快乐是一年前我做泰坦股份吃了五个板的那次,那时我的市值最高达到了一万五,我感觉新股反抽就是来钱最快的地方,很快就吃了几个跌停赔回去了。

  记得我刚开始炒股时,看见了要用闲钱炒股的帖子,我认为非常有道理,所以决定在本金差不多到两万时,把一万提出来存银行。现在达到了,但一点都不想将本金提出,因为啊,对于一个炒股的学生而言,又有什么值得去消费呢,想了想一万块我还真的用不了;银行定期的利润我又看不上,所以就继续在股市里钱生钱吧。说白了,你提不提出去,在心态上都没什么区别,不会因为钱少了,就不关注股票了。

  看到了一句话:

  自己从来没有拥有过现在想要的生活,

  却慢慢地得到了过去想要的生活。

  小时候,愿望是不想写作业,想玩手机玩一天;现在实现了,但感觉很空虚,网络好无聊

  我还曾想要好多好多的钱;现在看起来实现不了,但比起同龄人,应该还挺多的吧

  顺带一说,我的同学都是富豪,有钱到让我嫉妒的那种,什么富二代住别墅啊,什么和我同龄十万元啊,真的,好的私立学校就是有钱人多。

  所以说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一切的愿望都或多或少的实现,只有两个是怎么也找不回的

  一个是童年的那种快乐

  一个是童年你喜欢的那个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祝越来越好,也再次感谢开立吧

  开立医疗(SZ300633) 澳华内镜(SH688212) 上证指数(SH000001)

赤水四渡:

  华东医药确实要反转了,反转确定性100%,反转幅度小,反转持续性久。

  开立医疗确实要反转了,反转确定性150%,反转幅度中,反转持续性久。

  广誉远确实要反转了,反转确定性200%,反转辐度大,反转持续性久。

  久是多久?5年以上。

赤水四渡:

  大三战役,还是平津战役打的轻松,明后年,,打过长江去,准备来场大决争。//@赤水四渡:三大反转股轮番轰炸。华东医药相当于辽沈战役,最先开打,开立医疗相当于平津战疫,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广誉远相当于淮海战役,投入兵力最多,决定生死成败。

顽石哥:

  医疗新建基地落地情况跟踪专家纪要

  核心观点:

  1.大型公立医院在采购设备时,更加看重的是业务量和学科发展需求,一旦国产设备的性能较好,运行较为稳定,则会考虑购买,相对而言设备的品牌并不太重要。对于国产品牌而言,国家会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与政策鼓励,其在县市地区的份额在提升更为明显。

  Q&A

  1.哪些医院更有可能申请贴息贷款?

  三年疫情对于医院正常的医疗次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诸如DRG等医疗政策也对医院盈利模式造成了较大冲击,医院利润逐渐从盈利转为微盈利甚至是亏损,各家医院对于设备采买积极性下降。

  专家认为此项政策出台较为及时,是较为良好的市场政策,一方面能够满足医疗需求,同时也能够拉动相关产业(尤其是国产医疗装备产业)。

  各家医疗机构都可以申请贴息贷款,三级医院本身体量大,近几年财政压力与医院运行压力较大,资金投入显得不足, 专家认为各家公立医院都会有资金需求。对大型医院而言,对大型设备、新项目等都会有所关注;对基层医院而言,主要要解决基建问题,对基础设备、大型设备及新项目的需求都较大。

  2.申请贴息贷款后会购买哪些设备?

  具体要看各家医院的自身情况。

  影像设备资金量用量大,对医院资金流影响较大,对医院而言可能会借此政策尽量购入大型设备。

  手术设备影响医院发展,也需要大量投入。在贴息贷款资源下,医院可能会考虑增加手术设备, 以提高救治能力与手术能力。

  专科类设备在以往设备投入中无法受到足够关注,在贴息贷款的支持下医院可能会考虑采购。此外还可能采购检验类设备以提高自身运营效益。

  3.公立医院自身运营状态较好,不愿申请贷款的情况多吗?

  此次贷款政策由国家推出,考虑较为周全。

  前几年医院的运营情况都较为良好,每天都有固定的现金流,此外政府也会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予以医院购买大型设备。但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尽管政府依旧有相关政策,但比例和幅度难以满足需求,在此情况下医院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

  贴息贷款利率较低,对医院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机会, 可以即使购买原本需要推迟买进的设备。

  4.如何预估医院具体的申请金额?

  与医院的营收、规模、收入情况有关。

  一般县级医院的设备投入在1000-2000万左右;北上广的大型三甲医院设备投入约在5000万-1亿左右;专科医院的设备投入在2000-3000万左右,若有新的项目建设,可能会有更大需求。

  目前各地都在宣传贴息政策, 很多人都在推出相关方案。目前申请的下限是2000万,对医院而言,考虑到贷款性质及资产负债表数据,并不是贷的越多越好。医院的最大竞争力的医生水平,若没有实力较强的医生,即使有再好的设备效果也有限。

  中国整体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在8000亿左右,其中医疗设备采购的量占30-40%,剩下的是医用耗材(包括人工关节、人工支架等),一般医院医用耗材的采购与设备采购的比例在2倍左右。

  5.贴息贷款的落地节奏?

  要求Q4的订单全部签掉,但大型医疗设备是订单式的, 其到货期有产业规律,一般在半年左右。要在年内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是很困难的。对于小型设备而言尚有可能,但对于大型设备而言可能要延期到明年Q1-Q2。

  6.若提前购买,明年的需求是否会明显减少?

  不会,可能有部分设备会提前购入,但医院也会伴随设备采购增大人员等投入,人力投入一旦增加,医院的接诊能力也会有所增加,带来新的医疗需求,对医院而言又会加速医疗投入。

  疫情后会有新的变化。国家在推动分级医疗向基层医疗转移,对北上广的医疗机构提出挑战,外地患者可能会转移到当地医院,这些结构可能会受到影响。对各地区医疗机构而言,患者转移是一种机遇,可能会留住本地患者,也会加强大众对医疗健康的关注。

  7.申请贴息贷款的具体流程?

  中央发通知到卫计委,再到市卫计委。

  在申报时,要求各单位在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填报相关需求,利用网站具体数据了解各省市医疗需求,银行结合国家财政情况与各家医疗机构洽谈、签订贷款意向,国家一般不会限制贷款,呈鼓励态度。银行在获得意向后进行财政审核,发放贷款。医院获得贷款后进行设备招标,招标完凭借相关单据汇总至银行,与国家管理机构申请贴息补助。

  目前没有明确的招标政策,在没有明确目录的情况下,各家医院要进行统一招标是有困难的。部分省市可能会集中某些设备(如影像设备),但大部分设备需要医院自行招标采购。

  目前各家企业都在提供贴息的优惠方案,应该不会把价格压得太低。

  8.手术室具体使用设备有哪些?

  监护仪、麻醉机、手术内窥镜等。

  内窥镜尤其值得关注。以前内窥镜一般购买的都是国外品牌,这两年也陆续有国内厂家开始提供。手术内窥镜的价格大多在100万以上,医院购置后对整个医疗技术的提升有明显效果,但目前受人才与手术室的限制,投入依旧不够充分。

  在此次贷款的机会下,鼓励相关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内窥镜,之前80-90%都是进口的,现在国产产品也有较大的突破,未来有较好的增长空间。

  9.此次设备购买是否有配置证要求?

  此次采购没有提及配置证的相关要求,但国家也没有放开要求。

  估计目前有配置证的按配置证流程进行,没有配置证的机构要在三个月内申请配置证是很困难的,但国家对部分大型设备采购(包括64排以下CT、1.5T以下磁共振)是不需要配置证的。

  10.不同设备的回本年限在多少?

  大型医疗设备中,放射科的的设备投入较大。

  CT的回收年限在3-4年左右。

  磁共振的投入较大,而病人首先,回收年限要在4-5年甚至更长。

  超声设备的回收年限在1-2年左右(诊断类),治疗类时间要更长一些。

  内镜设备具体要结合使用量分析,每周使用5天以上的设备回收年限在2-3年左右。

  麻醉机、呼吸机的使用人数有限,是为了保证手术正常运行购买,要回本较为困难。

  检验设备的盈利较高,好的医院回收年限在2年左右,差一些的在3-4年左右。

  放疗设备的成本很大,在综合性医院的回收年限在5-8年左右,在肿瘤医院要短一些。对专科医院、精神科医院而言,需要更多时间,甚至没法回本。

  不能仅仅计算设备成本,还要计算人力投入,目前在各项医疗政策下,医院的盈利能力是有所下降的,在上海现行的医保政策下,一个病人一天只做一个CT部位(计算一次收入)。

  11.一台CT一年的人力成本是多少?

  以上海医院为例,一台CT一天做两班,一班需要两个技术员和一个医生,此外还有一个审核医生,至少需要四个人的人力成本。以上海的人力成本来算,一个医生的人力成本在30万,4个人即120万,两班即240万,这是最少的情况,一般需要7个人左右。

  技术员不能共用,医生可以共用。但医生需要写报告,一篇报告需要10分钟,仅仅靠一个人是无法承担的。

  12.CT的运营成本?

  高端CT的价格在1500万,中端在1000万,低端在500-600万左右。

  CT中最贵的是球管,保修价格在12%左右,高端CT一个保修的价格在130万一年,低端设备的保修价格在10%左右。设备维修和球管耗材占比较大。

  用电所占比例很少,一年在10万左右。

  13.三甲医院目前做一个CT的价格?

  以前的价格在200元,现在是160元,二甲医院的收费价格是一样的。

  核磁的收费在400元,若核磁做两班,各需要一个技术员,一个医生,还需要一个备班,共计人力成本与CT差不多,在200万左右。

  14.内窥镜的人力与保修情况?

  一台内窥镜(软镜)检查至少需要一名医生与两名护士三个人力。

  一套胃肠镜的价格在200万左右,内窥镜(软镜)没有大功率原件,一般不购买其保修,但会购买维护保养,费用在5-6%左右。

  一般一个上午可以做10次检查,考虑到消毒需求,软镜会按照1:3或1:4的比例配备。

  15.疫情后在设备采购与医院建设方面是否有其他政策支持?

  在做定点医院时,政府财政方面的投入很大,今年疫情时给了1个亿的财政投入,这是支持力度最大的。

  对整个行业而言,此次贴息政策的力度是很大的。

  16.此次准备贷多少元?

  专家所在医院准备贷款3500万左右。

  前期已经购买大量的急救设备,此次主要购置超声、手术内窥镜、胃肠镜、眼科、五官科等专科设备。

  17.今年购买设备后明年的预算是否会压缩?

  近两年医院的业务量仍有所增长,从大的趋势而言,明年的采购量会缩小一部分,但正常采购量还是会增长,主要看明年的业务量情况。

  18.高值耗材的集采对医院的影响?

  对医院有较大影响。医院心内科的收入已经大大缩水,很快骨科也面临集采,总体业务明显缩水。

  目前新的技术在人员、技术收费方面没有良好的政策,对医院而言是有压力的,造成很多医院近两年医院的收入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亏损,只能通过压缩人员与拖延档期以缓解压力。

  19.DRG政策执行情况?

  执行了一部分,DRG的执行是有困难的。

  严格实行DRG之后医院整体的营收会受到重大打击。

  20.采购设备中有哪些是国产品牌?

  专家所在医院在今年购买的急救设备中有很多国产品牌,如联影的CT,此外也购买了飞利浦(进口)和迈瑞(国产)的监护,血透设备购买的都是进口设备。

  迈瑞医疗(SZ300760) 开立医疗(SZ300633) 欧普康视(SZ300595)

花和尚本人:

[滴汗]

  开立医疗(SZ300633)相信老钉子户们没有谁乐意看见龙虎榜上出现溧阳路暴涨暴跌毁趋势

黑暗森林法则呢:

  开立医疗(SZ300633)

  从财报或一些指标表现看,公司在这两方面经营有所欠缺:

  资产负债率: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22.22%,过低的负债会导致企业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加大,因为债权人的利息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的;股东的分红是在扣除所得税以后的净利润里面再分配的。

  流动比率:公司的流动比率为3.50,表明企业的短期流动性储备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还有大量剩余,说明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对股东而言不是很有利。

  再看看公司财报,相关数据显示,公司有些指标欠佳,基本面不容乐观。

  (图片来源:摸象APP)

远方问道:

  回复@远方问道: 转发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F003095)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F003096)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F005827)

  查看图片//@远方问道:回复@水泥匠人:匠人老朋友,如果你详细阅读两天前的雪球专栏文章以及给球友的回复,你应该回得出答案:我们判断医药CXO赛道将会迎来一波较长的“上行波段”,时间跨度将是两个月以上!是医药赛道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冬季可能迎来的“新冠新毒王”疫情对医药需求!医疗器械、创新医药、中药、IVD、医疗服务一起暴涨,基本说明了资金合力的态度!

  迈瑞医疗(SZ300760) 康龙化成(SZ300759) 开立医疗(SZ300633) 、爱尔眼科、欧普康视、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片仔癀!

  查看图片

十万实盘操作分享:

  医疗ETF都批量涨停了

  有人问能不能做?

  年初的医疗行情 吃了一些医疗的票的肉

  调整了大半年

  年底又要来一波医疗行情,我持怀疑态度

  看到开立医疗20cm直接创历史新高

  但是大部分医疗套牢盘很多

  大家还是要注意区分

  #股票# #短线黑马# #今日话题#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