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0今日SZ002202股票最新净值和交易情况

2022-12-10 00:49:23 首页 > 深交所股票

QuakeX:

  金风科技(SZ002202)湖南张家界990MW风电项目竞配结果公示:粤水电、金风、中能建分获

无限风光003:

  金风科技(SZ002202) 有个疑惑。金风近日发布的大兆瓦海上风机都是采用的中速永磁。虽然金风一直说他早就掌握了中速永磁技术。但是真正大规模运用中速永磁只不过一年不到的时间。但是海上大机型的研发可不止一两年,难道研发初始就决定海上采用半直驱?

永远的艾弗森:

  金风科技(SZ002202) 对于金风科技而言,研制大兆瓦机组既意在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更是推动产业链实现升级突破的契机。

  文 |《风能》杂志 夏云峰

  2022 年10 月11 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提及,由金风科技主导研发的16MW 海上风电机组已经进入最后测试阶段,即将下线。这势必将一举刷新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叶片长度等多项世界纪录。

  2 天后,金风科技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WH252-13.6MW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成功下线,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风轮直径最大、同等容量机组风能转化效率最高、亚太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

  上述消息迅速引发各方广泛关注,标志着我国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研制迎来了新的里程碑,表明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回顾过往,这显然不是金风科技第一次立于风电技术发展的浪潮之巅。自2007 年安装首台海上风电机组以来,无论市场潮起潮落,这家风电整机龙头企业始终基于自己对产业的深刻理解,紧扣市场脉搏,以拓宽海上风电价值边界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支点,以高发电效率和高可靠性为标尺,不断用创新产品定义着海上风电发展的每一个“大”时代。

  “在中国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技术的演进历程中,金风科技一直是最重要的推动者。因为我们坚信,海上风电代表着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绿色发展的未来,而机组大型化则是不断降低海上风电度电成本的重要路径之一。”金风科技副总裁、风电产业集团总经理薛乃川向《风能》表示。

  机组大型化背后的经济性考量

  时至今日,大规模开发海上风能资源对于推动我国沿海省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毋庸置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能源转型,谋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尤其是2020 年9 月国家明确碳达峰与碳中和时间表后,这一进程大大提速,有力支撑了我国保持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沿海省份经济发达,能耗大,且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减排压力巨大。综合资源禀赋来看,海上风电将是这些地区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抓手。

  近几年,沿海省份纷纷加快开发海上风能资源,核准容量和装机容量均大幅增加。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统计,2021 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448.2 万千瓦,同比增长276.7%,新增装机容量与累计装机容量双双位居全球第一。

  “十四五”期间,面对“国补”的全面取消,海上风电产业面临着巨大的降本压力。目前业界的共识是,采用大兆瓦机组是促使度电成本下降的一个主要途径。

  薛乃川告诉《风能》,其背后的逻辑在于:

  一方面,应用大兆瓦机组,可以大大减少同等装机规模海上风电项目的机位点数量,进而节约海域使用面积,降低海上支撑结构、电缆、用海、施工等方面的分摊成本,继而拉低项目的初始投资。尤其是考虑到海上风电开发正在走向深远海,基础造价及施工成本更高,应用大兆瓦机组在降低深远海风电项目成本方面的作用会凸显。

  以一个总装机40 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为例,采用金风科技13.6MW 风电机组将比采用8MW 机组节省20 个机位点,仅在风电机组基础、吊装、塔架、海缆、用海等方面就能够节省费用近4 亿元,约1000 元/ 千瓦。目前,福建的海上风电项目工程造价在14000~15000元/ 千瓦,因此,应用大兆瓦机组所带来的成本下降是相当可观的。

  另一方面,海上风电机组的运维成本占项目运营成本的80% 以上,应用大兆瓦机组可以有效分摊运维成本,进而降低整个项目的运营成本。

  同时,应用大兆瓦机组能够显著增加项目的年发电量,特别是在风能资源禀赋较好的福建省沿海区域,单机发电量会有明显提升。

  由此带来的将是项目度电成本的下降。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各家整机企业争相推出大兆瓦机组,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呈现加速增长之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21 年我国新增的海上风电装机中,6.0MW 及以上机组的占比达到58%。其中,6.0~7.0MW(不含7.0MW)机组占45.9%,同比增加29.8%。7.0MW及以上机组所占的份额也在稳步提高。

  政策层面同样积极支持推进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开发15MW 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集成技术、先进测试技术与测试平台;开展12~15MW级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工程示范。

  金风科技:引领大兆瓦机组发展

  作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风电整机制造商,早在2007 年,金风科技即投运了自己的首台海上风电试验机组,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海上风电技术研发并完成实际应用的风电整机企业。

  15 年间,依托强大的科研团队、完善的研发体系以及深厚的实践积累,金风科技稳步推进海上风电机组研制,一批重要成果陆续面世,引领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发展潮流。

  国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8MW机组

  2019 年9 月,国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8MW 机组在金风科技福建装备制造基地下线,标志着金风科技正式完成大兆瓦机组开发。在此过程中,金风科技依托自有的试验中心,完成了8MW 机型变桨偏航轴承、液压变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测试和验证;通过水冷系统试验测试平台,对一体化水冷系统进行长期运行测试,保证了系统可靠性;对变压器、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的试验验证,保证了其电气系统可靠性;通过整机试验台拖动测试,对整机功能、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

  通过8MW 机组的研发,金风科技完成了E-TOP 结构的探索,积累了零部件制造、整机控制及安装、运维经验。在此基础上,金风科技进一步导入中速永磁技术路线,为此后更大兆瓦机组在性能与成本上取得突破奠定基础。

  2022 年, 金风科技推出了GWH252-13.6MW 机型。这款产品针对福建、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海域而设计, 单机容量为13.6MW,风轮直径达到252 米,风轮扫掠面积约5 万平方米,相当于7 个标准足球场。在额定风速下,风轮每转动一圈可发电29千瓦时,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6350 万千瓦时清洁电能,能满足3.2 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电。

  全球最大风轮直径海上风电机组GWH252-13.6MW下线

  在此之前,金风科技识别到海上,尤其是福建区域市场的点位敏感性特点,适时启动了16MW机组的研发,并将在2022 年内完成16MW 样机下线。

  据薛乃川透露,金风科技的下一代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已经处于规划和开发之中。

  在多年的发展中,随着对海上风电的理解日渐加深,金风科技对其中蕴藏的风险愈加重视。正因如此,薛乃川在接受《风能》专访时反复强调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应保持好节奏。

  他指出,“更大容量机型的开发,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欲速则不达,金风科技秉持‘风电长跑’的理念,跑得快,更要跑得稳。”

  16MW机组: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

  作为一款超大型海上风电产品,16MW 机组是金风科技深耕海上风电领域多年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融入了多项代表现阶段全球先进水平的技术。

  在技术路线上,16MW 机组运用了金风科技有着超过15 年研发积淀的中速永磁技术,齿轮箱采用多级行星传动,传动比适中;传动系扭矩、弯矩解耦,齿轮箱纯扭矩工作,齿轮箱与发电机集成,无联轴器,永磁发电机无滑环,可靠性更高。

  据了解,金风科技早在2006 年便启动了中速永磁技术的研究,到2021 年正式发布12MW 海上风电机组等全新一代中速永磁平台产品时已有15 年之久。目前,金风科技共推出了十多款基于该技术路线的海陆风电产品,可以满足集中式、大基地、分散式、常规海拔、高海拔以及海上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开发需求。

  叶片是决定风电机组捕风能力的核心部件。金风科技16MW 机组所用的高性能叶片翼型为该公司自主开发,相比行业内通用翼型,它具有高升阻比、高气动性能、低气动载荷、低粗糙敏感性等优势。

  设计中,研发团队需要攻克一系列难题,比如大风轮机组面临的空间大气流场环境复杂度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问题。以16MW 机组叶片为例,其面内风速差异最高可达5~10 米/ 秒,极端运行阵风(EOG)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超出50%。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风”进行精细化评估。金风科技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多源观测资料融合技术与国内首创的虚拟测风技术,实现对风能资源数据的准确评估;利用自主研发的风匠仿真平台,对现场物理现象实现了高保真度和高精度的还原,保障机组载荷设计的准确性。

  另一大难题是百米级叶片长柔及弯扭耦合特性显著增加。针对于此,不同于行业内采用现有翼型简单堆叠放大的方式,金风科技拥有自主高精度翼型开发及仿真能力,通过应用领先于行业的弯扭耦合设计方法和叶片预扭技术,不仅降低了叶片污染等因素导致的发电量损失、叶片出力下降和容易失稳的风险,并且通过结构创新和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比模量高、比强度高等优势,将叶片重量和机组载荷降至最低,使整机的成本及可靠性达到最优。

  轴承寿命与可靠性,以及出现故障后下塔更换同样是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面对的关键技术挑战之一。金风科技16MW 机组通过采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主轴系外接口通用的方式,兼顾了机组研发进度和新技术研究两者的平衡。金风科技也有意通过该项目推动滑动轴承技术在大功率机组上的应用验证。

  据悉,滑动轴承相对滚动轴承在承载、冲击等方面拥有诸多优势,产业化开发难度相对较低。金风科技是行业内较早进入滑动轴承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整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开发经验和样机运行数据。

  此外,不同于传统风电机组被动响应电网的方式,金风科技的16MW 机组沿用全功率变流器,具备高效调节能力,能够主动支撑电网,具有振荡抑制、电压支撑、弱电网适应性、主动调频、惯量响应等核心技术能力。

  需要提及的是,16MW 机组还充分考虑了噪音、电磁干扰对鸟类、鱼类等生物的影响。机组通过减少外部散热电机数量,加大散热器面积,充分利用自然风散热,从而降低整机噪音。机组叶片红色警示色、机舱顶安装的驱鸟器,可以实现全范围驱鸟,避免风电机组对鸟类生存产生干扰。

  在吊装方面,结合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安装难度大、施工时间窗口期短等特点,金风科技的16MW 机组采用了成熟的E-TOP 结构,整机采取“机头一勾吊装+ 单叶片吊装”组合方式,可在最高风速达18 米/ 秒的环境下完成安装作业,能够减少吊装时间,增加可吊装的时间窗口期。E-TOP设计使得机组在出厂前就可完成机头调试,现场吊安装完成后即实现“一键启机”。

  当然,机组大型化虽然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但也必然意味着机组自身成本的上升。因此,如何在增加单机容量的同时控制好由此增加的成本,使大兆瓦机组的应用能够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金风科技的16MW 风电机组基于平台化设计理念,驱动、机械器件均实现复用,采用“型号一致、数量控制”的原则,大大减少了定制化物料,降低了机组设计、采购、生产、运维全过程成本。

  同时,该机型的PLC 系统、变压器、齿轮箱等核心部件均实现100% 国产化,成本随之大幅度降低。

  此外,16MW 机组的齿轮箱、发电机等部件可通过塔顶辅助吊机更换,风轮无需下塔,因而不需要动用吊装船舶,提高了运维的便利性,并降低运维成本。

  应用金风科技机组的江苏大丰区龙源H4、6海上风电场

  风电机组的高可靠性从何而来

  海上风电机组需要直面恶劣的海洋环境长达25 年的考验,因此,高可靠性将是海上风电机组的一道“生命线”。

  产品的高可靠性,首先是设计出来的。有着24 年风电机组研发经验的金风科技自然深知这一点,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则为设计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高效的工具。

  围绕16MW 机组,金风科技的研发团队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在设计之初就全面考虑了风电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方面的要求,从风电场系统最优的角度确定风电机组的性能要求。

  在此基础上,金风科技在业内率先实现了机组平台化、模块化并行设计。引入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的CMAN 分析法,用于新产品开发中关键系统及主要零部件沿用变更分析,并指导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生产、验证与确认重点方向,在产品设计全过程植入可靠性设计,确保机组的高可靠性。

  据悉,CMAN 分析是指在概念、计划和设计阶段,对关键子系统、模块和主要零部件的功能、性能、技术、材料、结构、工艺等关键因素的设计、验证、生产制造和实际使用优缺点进行分析。其分类为:C(Carryover):沿用件;M(Modified):修改件;A(Adopt for the platform):全新件,平台机型沿用;N(New for the wind turbine):全新件,单一机型。

  由于我国东南海域台风频发,整机防台风设计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在16MW 机组上,金风科技的研发团队运用国际先进的流固耦合高阶模型(HI-FI)仿真算法,精确仿真防台风方案和台风工况的载荷,适应台风突变、瞬变风速和极大湍流的恶劣工况。通过强化叶片、螺栓、轴承等关键部件设计,定制化设计塔架和基础,充分保障台风过境时的机组安全。

  测试验证是确保风电机组可靠性的另一道重要“防线”。金风科技拥有首家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实验室,实验能力贯穿零部件、子系统、整机至并网的全部环节,摈弃了单纯的仿真、等比例缩小实验台等传统手段。全面应用敏感应力快速激发技术、大型台架式实验系统、综合应力加载系统、功率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等贴近实际的重型实验装备,并且融合了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等工业4.0 技术。

  金风科技16MW整机传动试验平台

  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研发的测试验证需求,金风科技还搭建了16MW六自由度整机传动试验台。该平台由金风科技自主设计,占地60 亩,旨在打造集仿真、机械、电机、电气、环境、并网于一体的机电传动综合试验平台,它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功能最全的六自由度风电整机传动试验平台。

  协同创新带动产业链升级突破

  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撑。特别是在我国风电产业链仍有“短板”的情况下,对产业链的培育变得尤为关键。

  据薛乃川介绍,针对16MW 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金风科技将供应链工作前置,与供应商开展协同设计。通过产业链创新不仅支撑了自身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和制造,还推动了国内风电产业链升级,为打造坚强的产业链夯实基础。

  以该机型所用的超长风电碳纤维叶片为例,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设计,调配全链条的技术资源、试验台资源及模具生产资源,极大推动了国内超长风电碳纤维叶片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以及全碳纤维主梁在国产叶片上的批量化应用,不仅为国内大型风电叶片高精度生产加工提供了一次全流程的实践机会,也为未来更大叶片的研发设计积累了经验。

  16MW 机组变桨轴承采用了三排柱滚子轴承,其外径为目前全球最大。金风科技与国内风电轴承头部企业深入合作,推动了国内轴承厂商对机加工和热处理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在保障关键部件加工生产的同时,还拉动了国内精密机械制造企业向世界顶级制造领域迈进。

  16MW 机组所用的风电铸件净重超过60吨,是大型球墨铸件在风电行业进行的一次跨越性尝试。通过市场资源摸排锁定和资金注入等模式,金风科技与供应商携手攻克了“砂箱设计避免铁水流淌不充盈”“减少后续铸件机械加工难度”等难题。

  此外,大型变流器在海上高湿环境下全功率运转,需要考虑防火、抗震、高温等复杂工况。金风科技采用与国内变流器厂家联合设计的方式进行16MW 风电机组开发,设计出变流效率高达98% 以上的产品,相应的制造和试验能力同步完成建设,并将于年内实现最终产品的交付。

  除了核心部件外,基于16MW 及更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需要,2022 年8 月,金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开始着手打造1600 吨风电安装平台。平台主吊主钩最大吊高165 米,最大吊重1600 吨,主吊副钩最大吊高183 米,最大吊重500 吨,具备70 米水深施工能力,能够满足国内绝大部分固定式支撑结构20MW以上海上风电机组,以及风轮直径320 米以下风电机组的安装需求。

  产业链“补强”产生的更广泛价值在于,有望为驱动沿海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金风科技16MW 机组的研制过程中,来自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的供应商均参与其中,未来2~3年这些地区的相关产业预计会得到快速发展。经初步核算,金风科技的16MW机组项目每年将促进国内沿海区域新增GDP约25 亿元。其中,碳纤维叶片产业约10 亿元,铸件加工产业约5 亿元。

  谈及海上风电产业未来的发展,薛乃川认为依然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盲目乐观。“海上风电开发的风险大,海工装备、配套运维等环节的发展不够成熟,缺少长期的运行数据及经验积累。因此,我们一定不能抢跑,要小步快跑,充分利用好不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底蕴,逐步补齐‘短板’,这也是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他进一步表示,“在全面平价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是大势所趋,但我们认为这并非一味的容量比拼和竞速,而是结合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水平,以高质量、高可靠性为前提的大型风电机组的稳步发展。”

  而这些理念早已融入金风科技的发展战略之中,成为这家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一大基石。

护星骑士:

[狗头]

  金风科技(SZ002202)我看了明阳今天的走势,像要出大事。

了不起的MM:

  金风科技(SZ002202) 最差风电股,没有之一

价值目录:

1、欧洲风电市场

欧洲风电发展史:平价上网时代,成本控制为核心竞争力

  纵观欧洲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风电发展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产业引导阶段(1982-1996年):在此阶段,各家风电主机厂不断推出更大功率的机型,从1982年的20kW的风电机投运,直到1995年的1.5MW原型机问世,风机大型化不断取得进展;同时,各国政府也认识到了风电的发展前景,鼓励政策不断出台,各国纷纷制定了风电的装机目标,但此时各国提出的装机目标仍较小,基本在1GW以内。

  2)高速发展阶段(1997-2013年):1997年,也即京都议定书签订这年,欧盟规划201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上调至12%,标志着欧洲风电高速发展阶段正式开启;在此阶段内,各国风电装机政策目标开始上调至10GW以上,欧盟也将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上调至20%;同时,各风电主机厂也频频现身资本市场,Vestas和Gamesa于1998、2000年相继上市,2003年,Vestas与NEGMicon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Siemens也于2004年收购全球第五大风电制造商丹麦BonusEnergy,加入风电市场的角逐。

  3)平价上网阶段(2014-2021年):在此阶段,风电技术已趋于成熟,风电的成本逐步下降;到2014年,陆风的价格已经低于煤炭、天然气和核能;到2016年,丹麦海风中标价格已经与传统能源相当;2021年,西班牙风电中标价创下历史新低;欧洲风电已经进入平价上网阶段,预示着成本控制或将成为各风电厂商最核心的竞争力。

欧洲近期能源政策梳理:俄乌战争冲击下,能源转型进程有望加速

  受俄乌战争影响,欧洲能源转型进程有望加速。2022年,受到俄乌战争,欧洲天然气与石油的供应存在较大风险,受此影响,欧洲的能源转型进程开始加速。2022年以来,欧盟及各成员国与英国陆续颁布了一些新的能源发展计划,并实施了能源政策的升级。2022年5月,欧盟公布了“REPowerEU”行动计划,提议将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由40%提高到45%;距离2021年7月设定40%的目标仅仅过了10个月,欧盟再次上调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可见欧盟各成员国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在俄乌战争的契机下,欧洲的能源转型进程有望实现加速。

新增装机:2021年新增17.4GW,同比+17.57%,英国海风增量明显

  从新增装机量角度来看,2021年欧洲新增风电装机17.4GW,同比+17.57%;其中陆上风电装机14.0GW,占比80.46%,同比+18.64%;海上风电装机3.3GW,占比18.97%,同比+13.79%。拆分各个国家来看,2021年新增装机量前三的国家是英国、瑞典、德国,新增装机量分别为2.65、2.10、1.93GW,占比15.20%、12.09%、11.06%;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较大的国家为英国、荷兰、丹麦,海风新增装机分别为2.32、0.39、0.61GW。从全球各地来看,2021年欧洲新增装机17.41GW,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18.60%,相比之下,亚太地区新增装机55.14GW,为风电新增装机最多的地区,占全球总装机的58.91%。

累计装机:累计装机236GW,德国累计装机量64GW领先欧洲

  从累计装机量角度来看,2021年欧洲累计风电装机236GW,同比+7.76%;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07GW,同比+6.70%,占比87.71%,海上风电装机28GW,同比+12.00%,占比11.86%。拆分各个国家来看,德国为风电累计装机量最大的欧洲国家,2021年累计装机64GW,占欧洲总装机的27.12%;其余装机量较多的国家分别为西班牙28GW、英国26.7GW、法国19GW。从全球各地来看,2021年欧洲累计装机235.95GW,占全球累计装机量的28.17%,相比之下,亚太地区新增装机404.14GW,是全球风电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地区,占全球总装机的48.26%。

新增投资额:2021年新增投资额2989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在2020年风电新增投资额创历史新高后,2021年欧洲风电新增投资额略有下滑。2021年欧洲新增风电投资2989亿元,同比-19.90%;其中海风新增投资额1198亿元,占比40.10%,同比-46.09%;陆风新增投资额1790亿元,占比59.90%,同比+18.68%。新增投资额略有下降,然而新增投资风电容量则有所增长,侧面说明风电投资单位价格有所下降(后面章节会详细分析)。拆分各国数据来看,英国为2021年欧洲风电新增投资额最大的国家,共投资679亿元,其中海风的新增投资额为635亿元,新增投资基本都集中在海风上;德国、法国、西班牙紧随其后,投资额分别为578、332、231亿元。2021年仅有四个国家启动了海上风电投资,分别为英国、德国、法国、丹麦,新增投资额分别为635、354、159、51亿元。

投资成本:欧洲陆上风电成本高于国内,而海上风电成本较低

  欧洲陆风、海风单位容量CAPEX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根据WindEurope数据,2021年,欧洲陆上风电的单位容量CAPEX为9025元/kW,同比-15.92%;海上风电则为24998元/kW,同比-8.38%。陆风成本近十年来呈下降趋势;而海风投资成本则在2019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主要原因为2019年投资的NeartnaGaoithe项目与SaintNazaire项目环境条件较差、施工成本高,且HywindTampen项目为漂浮式风电项目,拉高了平均投资成本。2019年后欧洲海风投资成本有所下降。欧洲陆上风电成本高于国内,而海上风电成本较低。放眼全球,欧洲凭借优质的海上风电资源与成熟的开发技术,海风投资成本属于较低水平,根据IRENA数据,丹麦与荷兰的海风投资成本仅为为1.46、1.56万元/kW,要低于中国的1.82万元/kW。而陆风方面,欧洲的平均投资成本为1.03万元/kW,处于较高水平,要远高于中国的0.74万元/kW。

2、欧洲风电vs中国风电

Vestas:全球风电龙头,并购扩张不断完善业务布局

  1)起步较早,技术积累深厚:维斯塔斯总部位于丹麦,欧洲优越的风电自然资源与较强的传统制造业基础为其提供了较好的成长土壤。维斯塔斯于1971年便开始了风电机的研发,深耕风电五十余载,技术积累较为深厚。2)并购扩张成长为全球龙头:自1998年上市以来,维斯塔斯不断通过并购扩张自己的业务版图,2004年与丹麦企业NEGMicon合并,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主机厂商,市占率一度高达32%。截至目前,维斯塔斯已经在全球超过88个国家布局了157GW以上的风电容量。3)注重运维服务+数字化发展:风电龙头不止于风机的制造销售,2015年收购UpWindSolutions和Availon,布局风电运维市场;2019年收购UtopusInsights,开发能源分析平台,向高附加值业务扩展。

SiemensGamesa:全球海风领军企业,成本压力下难止亏损,或退市私有化

  1)Gemesa与Siemens风电部门两大巨头强强联手,一度问鼎全球风电市场。Gamesa于1994年进入风电领域,通过收购实现了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自产,也与DanielAlonso达成了风电塔筒的合作联盟,业务遍布全球多个国家;而Siemens则于2004年收购丹麦风电企业BonusEnergy(全球市占率9%),开始介入风电领域。2017年Gamesa与Siemens合并为SiemensGamesa,总部位于西班牙Zamudio,合并后成为西班牙Ibex35指数中最大的工业企业,同年实现新增装机量8.8GW,与Vestas并列全球第一。2)成本压力下难止亏损,曾经的风电巨头或面临退市私有化。2020年以来SiemensGamesa连续两年亏损较为严重。公司披露的亏损原因包括:陆上5MW平台的产能升级过程成本高于预期;能源、大宗商品及运输成本增长的成本压力;风机关键部件供应的压力。与Vestas的情况类似,在全球风电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成本压力使得SiemensGamesa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2022年,SiemensEnergy官网公布自愿现金收购要约,宣布将完全收购SiemensGamesa剩余32.9%的流通股,交易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完成。交易完成后,SiemensGamesa将从西班牙证券交易所退市。

中欧风电企业对比:欧洲风电企业虽规模优势明显,但近几年业绩严重下滑

  风机销售容量对比:Vestas始终高居全球第一,国内风电企业追赶脚步较快。1)2021年,Vestas实现风机销售容量16.6GW,同比下降3.59%,销售容量位列全球第一;SiemensGamesa销售11.0GW,同比增长10.30%;金风科技销售容量10.7GW,同比下降17.39%;明阳智能销售6.0GW,同比增长6.59%。2)2015-2021年,Vestas风机销售容量CAGR为14.19%,金风科技的CAGR为7.17%,明阳智能则为19.72%,考虑到2017年SiemensGamesa完成合并,我们选取2018-2021年的数据作为参考,期间SiemensGamesa的销售容量CAGR为9.51%。明阳智能在此期间是四家风机厂商中的销售容量增速最快的。

3、风电零部件供应链

欧洲风电零部件供应链:大部分环节竞争力偏弱,存在较好切入机会

欧洲风电个零部件环节梳理

  1)轴承:参与企业包括舍弗勒、斯凯孚、蒂森克虏伯,三家企业均为欧洲老牌工业企业,收入体量较大;舍弗勒与斯凯孚为全球前二的轴承龙头企业,业务下游分布较广;轴承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欧洲企业的技术积累较为深厚,国内风电轴承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性价比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目前偏航和变桨轴承已经实现出口。

  2)齿轮箱:欧洲风电齿轮箱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采埃孚、威能极两家企业,2019年两家风电齿轮箱的全球市占率接近45%,分别为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占率的二三名,仅次于中国企业南高齿,与轴承的行业格局类似,这两家企业的体量较大,技术实力也较为领先,国内企业的破局点在于产品的性价比与成本控制能力。

  3)叶片:欧洲风电主机厂大多具备自主生产叶片的能力,第三方叶片生产商主要包括NabraWind、LMWindpower两家企业,其中LMWindPower规模较大,2021年生产叶片超过1.32万个。

  4)塔筒:欧洲风电塔筒生产企业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基本均为非上市企业,仅SifOffshoreFoundations一家是上市企业,2021年收入4.23亿欧元,净利润2.81%。

  5)法兰:欧洲风电法兰生产商均为非上市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西班牙法兰生产商Barranquesa于2019年披露了财务数据,收入仅2960万欧元,净利率3.38%。

  6)铸件:中国风电铸件的产能占全球的80%以上,其余产能主要分布在欧洲、印度。欧洲风电铸件生产商均为非上市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德国铸件生产商WalzengiessereiCoswig于2019年公布了财务数据,2019年收入3790万欧元,净利率为-8.44%。

  7)轴承滚子:斯凯孚、舍弗勒等欧洲轴承厂商之前基本采用自制的方式,风电大型化以来滚子制造开始逐步外包,国内滚子厂在成本控制、工艺迭代上具备较强竞争力。

  8)高空作业平台:欧洲共有三家生产商,其中丹麦企业Avanti为全球龙头,2020年起收入规模已经落后于中际联合。

  9)海缆:欧洲主要生产海缆的企业有三家,Prysmian、Nexans、NKT均为上市企业,业务包括海缆、建筑电缆、通信电缆等,收入规模均较大。

  10)系泊链:主要生产企业为西班牙VicinayMarine,曾于2011年收购了全球领先的锚链生产商瑞典Ramnas。

国内企业的欧洲市场拓展:成本优势显著,切入欧洲市场时机正佳

  塔筒:欧洲塔筒尺寸升级速度较快,而本土供应能力较差,国内企业竞争优势明显。1)欧洲海上风电主机升级速度快,对塔筒提出更高要求。欧洲海上风电的装机功率、叶轮直径、机舱高度、装机水深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相较2015年,2021年欧洲海上风电平均装机功率8.5MW,提升幅度102.38%;叶轮直径159米,提升幅度33.61%;机舱高度108米,提升幅度24.14%;水深39米,提升幅度34.48%。因此要求单桩的筒径加大、筒壁加厚、高度增加。

  2)欧盟反倾销政策相较美国更加缓和,中国塔筒企业的成本优势较为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强。2021年12月,欧盟发布了针对中国陆上风电塔筒的反倾销终裁,认定中国的风塔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将征收7.2%至19.2%不等的关税,相比于2012年美国对国产风电设备70.63%的反倾销税率,欧洲的反倾销政策明显更为缓和。欧盟对中国企业出台反倾销政策也从侧面说明欧盟本地塔筒企业盈利状况不佳,中国塔筒企业成本优势明显。

国内风电零部件市场:海外轴承厂商正在逐步退出中国市场

  偏航变桨轴承基本实现国产化,主轴轴承、齿轮箱轴承国产化率预计仍有提升空间。1)陆风主轴轴承:2020年抢装潮过后,国内主机厂对机型进行了升级,2021年国内陆风平均装机功率由2.6MW提升至3.1MW,因此2021年进口轴承的占比有所提高;总体来看,主轴轴承国产替代仍为未来趋势,洛轴总经理于海波预计2022年陆风主轴轴承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40%。2)海风主轴轴承:国内海上风电主轴轴承几乎被外资垄断,国产替代的空间较大。3)齿轮箱轴承:2020年我国风电齿轮箱轴承的国产化率仅为0.58%,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4、欧洲光伏市场

新增装机:2021年欧洲新增装机31.0GW,近几年新增装机提升较快

  欧洲新增光伏装机速度提升较快,近五年CAGR为37.29%。1)2021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31.0GW,同比提升32.62%,2016年-2021年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容量CAGR为37.29%。新增光伏装机量的增速在近几年出现较大提升。2)2021年欧洲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中,德国占比20%,为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欧洲国家,西班牙、荷兰、波兰分列二三四名,占比分别为14%、13%、12%,其余国家占比41%。3)放眼全球,2021年欧洲新增光伏容量在全球占比19%,相较2020年上升2pct,中国是全球新增光伏占比最多的国家,占比达到33%,领先优势较大。

累计装机:2021年欧洲累计装机207.4GW,德国占欧洲光伏比重近30%

  2021年欧洲累计装机容量达207.4GW,全球占比22%。1)2021年欧洲累计装机容量为207.4GW,同比增长19.83%,自2019年以来欧洲的光伏装机量增速提升较快。2)德国为欧洲累计光伏装机量最大的国家,占比29.22%,第二名的意大利占比10.67%,西班牙、荷兰、法国占比为9.14%、6.75%、6.37%。3)放眼全球,2021年欧洲光伏累计装机量占比22%,相比之下,2017年欧洲的累计光伏占比为28%,近几年占比略有下降,说明欧洲的新建光伏的速度已慢于其他地区。

自然资源:欧洲整体纬度较高、光照强度低,光伏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较差

  能量回收年限(EnergyPayBackTimeinyears):指光伏设备运行多长时间后,才可以使生成的能量足以抵消生产光伏设备所消耗的能量;能量回收年限越低,说明所在地的光照强度越强;本文中统一使用中国生产的、效率为19.9%的PERC组件来衡量世界各地的能量回收年限。

政策目标:光伏产业政策频出,对欧洲光伏装机量刺激力度较大

  欧盟光伏产业政策频出,对欧洲光伏装机量刺激力度较大。随着欧洲天然气电价的飙涨、乌俄战争下对再生能源的需求蒸蒸日上,今年欧盟针对光伏市场大举布局,许多计划像是REPowerEU、EUSolarEnergyStrategy、EuropeanSolarRooftopsInitiative、EuropeanSolarInitiative等在上半年相应提出,欧盟整体目标在2025年达到320GW、在2030年达到600GW的光伏累积安装量。

  金风科技(SZ002202)新强联(SZ300850)大金重工(SZ002487)

研报来源和作者:

  天风证券[李鲁靖,朱晔]

研报原文PDF: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行业深度研究:欧洲风电市场:欧洲能源转型契机下,论国内企业切入欧洲市场的机遇-天风证券[李鲁靖,朱晔]-20221113【68页】

报告节选:

太阳花ev0:

  金风科技(SZ002202)量能不足

扛单王:

[大笑]

  金风科技(SZ002202)缺口是一点儿都不敢碰

PeterChen-:

  金风科技(SZ002202)拉夸啊

练好坐功:

  金风科技(SZ002202)

  准备开仓

用户5757044191:

  11月10日至12日,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海口举行。据悉,这是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第七次举办,大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海上风电会议之一。

  根据本次大会发布的《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综合当前发展条件以及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到“十四五”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需达到1亿千瓦以上,到2030年累计达2亿千瓦以上,到2050年累计不少于10亿千瓦。

  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达到2768万千瓦,占全球累计装机量的48.4%。若按上述倡议来看,海上风电在未来三年发展空间广阔。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按目前各省市十四五能源规划的统计与预测,预计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将累计并网725GW,则2022-2025年至少还需新增装机46GW。江苏、广东等省份可能还存加码可能。

  随着本次行业重磅大会倡议对未来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目标的提出,海上风电行业再获市场关注。

海上风电潜力巨大,或迎黄金发展期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众所周知,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我国对风力发电也很重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进风电分布式就近开发,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国内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4767万千瓦,同比增长16.9%。2022年1-9月,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1924万千瓦,同比上升17.1%。今年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大力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据能源局介绍,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而作为风力发电又分为陆上发电和海上发电。海上风电或海上风能是从海上风的力量中提取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提供给陆上电网。海上风电对比陆上风电的优势在于:海上风能资源比陆地风能资源更丰富并且风速更高,一般来说海上风速比平原要高20%左右,发电量会增加70%。

  中国在海上风电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开发潜力较大。

  从累计装机规模来看,截至2021年末,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已超越英国,跃居全球第一。

  而在新增装机容量上,我国也处在全球前列。据悉,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013年至2020年的年均增速达86.5%。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80%,预计到2022年底亚洲将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从2022年开始,中国海上风电开发规模和技术初具领跑全球的基础条件。

  在“双碳”背景下,中国海上风电正迎来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业内普遍认为,在未来的海上风电业,国产自主研发技术将得到更大比例的应用。机构预计最早在2022年下半年,我国的海上风电产业通过新一轮技术的投入使用,在平价上网条件下,新项目会逐渐具有经济性,市场将迎来复苏。

  从海上风电产业链来看,据方正证券研报,海风与陆风产业链区别不大,上游为叶片、铸件等原材料生产与零部件制造,中游为整机及相关设施制造,下游为安装与运维。整体来看,海上风机安装与运维要求更高,海缆输送与风机基础为海风特有环节。

行业龙头一览

  目前国内风电行业,两大龙头金风科技和明阳智能,在海上风电领域有什么进展呢?

  明阳智能(601615.SH):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能管理业务。历经多年发展,明阳智能已成长为国内第三大风电整机制造商。2021年公司发布的MySE11-16MW系列机型和MySE7.X兆瓦风电机组,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陆上机组。

  金风科技(002202.SZ):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近期公司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破亚太记录。10月13日,公司13.6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公开信息显示,该机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叶轮直径最大、亚太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

  除上述两大风电龙头,其他公司也涉及海上风电领域,比如:

  中国海油(600938.SH):中海油作为国内“三桶油”之一,海上资源优势明显,虽然中海油是传统能源公司,但海上风电也是中海油发展新能源的重点。“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预计将获取海上风电资源5-10GW,装机150万千瓦。

  中远海特(600428.SH):公司在9月末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也曾就海上风电市场前景问题做出过回应,中远海特认为,公司风电设备是公司出口方向最大的货种,展望下半年,碳中和带来能源转型机遇,海上风电产业进入高景气周期。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承运的主要货种为机械设备(占比35%)、纸浆产品(占比34%)、精选矿(占比5%)、钢铁(占比4%)。

了不起的MM:

  金风科技(SZ002202) 拉不拉几

华夏能源网:

  11月14日,金风科技全新一代海上中速永磁平台产品GWH 230-9.0MW首台机组在山东昌邑柳疃成功完成吊装。该产品的成功吊装,刷新了目前已吊装机组的全球最大叶轮直径。

  GWH230-9.0MW是为满足海上风电平价需求,针对中低风速场景的定制化产品。该平台以高可靠性、高收益率、高发电性能为核心,将为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传承:平台化开发,成熟技术延续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开发中速永磁技术路线的整机商,自2006年就开始了中速永磁的技术储备,并于2009年12月在达坂城吊装首台GWH 100-3.0样机,为该技术的后续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大量支撑数据和经验。

  基于多年的技术储备与经验,该产品继承了高可靠性的基因,延续了金风科技海上8S系列产品的成熟E-TOP设计理念,为中速永磁海上平台的高质量研发以及高可靠性奠定基石。

创新:科技如火种,创新添动力

  GWH 230-9.0MW打造了全新的高承载变桨平台,配合雷达测风及智能传感模块,可提升机组10%以上的载荷适应能力。该产品创新地采用了被动偏航及可扩展设计,可灵活应对各种极限工况,为机组智能对风提供有力保障。

  中速传动链通过齿轮箱和发电机后部集成布局,系统结构简单,进一步提升机组可靠性。该平台同时具有可灵活配置的功能模块,可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实现机舱模块、变流模块、备电模块、感知模块等的组合应用。

高效:集成化设计,不懈追求的高效

  GWH230-9.0MW延续采用了E-TOP技术,电气设备集成于机舱内,该方案可减少塔筒动力电缆数量,解决了大功率机组扭缆系统的布局和磨损问题。采用金风科技自主研制的IMS2.0三电平变流技术,使得整机效率提高1%以上。

  通过集成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环控冷却系统,整体提升冷却效率,减少冷却部件,实现了中央冷却一体化设计。同时可实现机组在工厂一体化安装调试,整体出厂,将现场吊装工作缩短至36小时以内,实现安装后1小时可一键启机。

智慧:智慧风机,对风的极致探索

  GWH 230-9.0MW以金风科技自主研发的“风至”平台为依托,继承了智慧产品基因,打破风资源评估技术壁垒,综合评估精准度提升3%,并建立机组控制、保护及健康预警的生态体系,通过量场定制、产能增效、柔性并网、安全控制、环境友好和用户友好六大模块的应用,以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发电性能、安全可靠性和电网友好等多维度的性能提升。

  该平台配置了最先进的激光雷达测风系统,结合先进的控制算法,具备前馈控制、阵风穿越、风剪切穿越等高科技功能,优化控制机组整体载荷,实现机组的“精准对风”,为客户提升2%-3%的发电量。

优质:强大的试验体系,确保产品零缺陷

  GWH 230-9.0MW充分依托实验中心的强大试验资源,经过了零部件、子系统、整机的严苛测试。通过对叶片、传动链、机舱、变流、变桨、主控等重要系统进行疲劳试验、振动试验、热试验、功率特性等1500余项测试,仿真与测试反复迭代,相互支撑,识别出设计中真正的短板,触达机组性能的真实边界。

灵活:以客户为中心,最优的定制化服务

  GWH 230-9.0MW容量可覆盖8MW-9MW,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最优风电场定制。9.0MW可有效节约用海面积及基础点位,可降低整体的工程造价。该平台配置35kV和66kV接入电网的方案,满足对近海和远海的风电场并网需求。

  该产品采用单叶片吊装,大幅缩短海上叶片吊装工期,扩展吊装窗口期,平均风速由8m/s提升至12m/s,最大阵风风速可达16m/s。支持多种吊装工况组合,轮毂、机舱、传动链的三个分体吊装;轮毂,机舱+传动链的两个分体吊装;轮毂+机舱+传动链组合体吊装,可选吊装资源范围更广,满足客户不同场景吊装组合。

  金风科技全新一代海上中速永磁平台GWH 230-9.0MW首台机组的吊装成功,标志着金风科技海上产品迈入新阶段。金风科技深度聚焦海上风电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可靠的产品技术与最优质的解决方案。

  金风科技(SZ002202)

金风科技(SZ002202):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金风科技(002202)11月14日获融资买入3547.5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5.46%,当前融资余额15.5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03%,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11月14日-2673.96万15.56亿... 网页链接

姚大叔:

  昨天,也就是2022.11.14,是一个我投资股市一个重要的日子,盘中资产收益率100%,收盘后收益3年累积收益率99.81%,姑且也算作我投资股票3年翻倍了吧。

  投资风格

  2020 懵懂和激进 新入股市,第一支买入股票圣农发展 ,七月份开的利用场外贷款,杠杠率将近一倍。现在回想起来,圣农发展当时位于鸡周期高峰,市盈率最低时候。完全是不具备投资价值,所幸圣农发展企业足够优秀,另外股市大盘整体上涨,所以圣农维持了高位震旦,取得了不错收益。另外7月后较大仓位的长安汽车,经历了翻倍内行情。新手入市看市盈率炒股,杠杠炒股2个雷我都踩了,现在想起来后怕不已。

  2021 保守和平淡 2021年,我撤去了杠杆,仓位降到70-80%左右,全年基本平淡,中签可能占到当年收益的将近一半。这一年持股也比较分散,tcl,圣农,民和,金风科技,总体就民和股份,长安汽车做了个几个波段,取得了一定的收益,因总资产和持股餐位降低,总收益只有20年一半。

  2022 波动和坚持 2022年经历了几次大幅度波动,4月大跌我把仓位打满,另外增加了15w资金入市,基本把自己所有流动资产投入了股市。因为持有重仓圣农发展 民和股份,很多时候是逆大盘走势,4月中甚至年收益出现正值,另外持有的tcl,浙商银行全年单边下跌,持股体验很差,所幸仓位都不大。10月底,鸡周期可能提前到来,民和股份,圣农发展大幅度盈利。最终在昨天,盘中累积收益率达到100%。另外今年新股异常诡异,2022头一天中就了个龙版传媒 中签的10倍妖股弘业期货赚了4000,另一只开盘就跌了20%的建科股份 也是第二天-4000离场

  目前持股计划 养鸡我股减少1/3持仓,到总持仓的一半 降低的仓位开的配置配置a50 沪深300等ETF ,少许增持金风科技 长安汽车 tcl重亏损持仓中,计划加仓。

  民和股份(SZ002234) 圣农发展(SZ002299) 长安汽车(SZ000625)

金风科技(SZ002202):

  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2022年11月14日,金风科技(002202)获外资卖出67.99万股,占流通盘0.02%。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金风科技2.85亿股,占流通股8.38%,累计持股成本13.40元,持股亏损14.97%。 金风科技最近5个交易日上涨0.26%... 网页链接

行走的mini音箱:

  金风科技(SZ002202)11.43得失

张无际:

  未来风机行业会分化,现在国内主流风机厂商大概10家,3家民企,7家国企,民进国退是大趋势!

  民企风机今年净利润还能保持在10%以上

  国企风机今年净利润在5%以下,甚至亏损。

  金风风电运营不错,否则报表很难看明阳智能(SH601615) 金风科技(SZ002202) 运达股份(SZ300772)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